

“五个女博士”广告被骂!女性广告为何总翻车?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e5%93%81%e7%89%8c%e5%b9%bf%e5%91%8a/92149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五个女博士”广告被骂!女性广告为何总翻车?
“五个女博士”的美容品广告引起网友们诸多的批评与不满,可是这种辱女广告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了,我们不得不反思怎么让品牌广告表达出符合当下时代女性的价值观,坚守正能量,坚持底线。接下来跟着作者一起看下去吧。

相信每个人都在地铁里、电梯里看到过滚动播放的广告。这些“烦人”的广告不仅会持续播放,有的甚至还自带声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想不看都不行。其实播广告这件事并非不能理解,毕竟广告投放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但是播放一些令人焦虑的广告却着实不应该了。
近日,一家名为“五个女博士”的美容品牌,因为一则电梯广告“火”了。广告中的女性,面目峥嵘,握拳撕喊“老公气我,喝”。顶着夸张的黑眼圈,表情呆滞地说“熬夜追剧,喝”。哭丧着脸,对着镜头吹蜡烛“又老一岁,喝。”

最后跟发疯似的,大声喊话:“喝五个女博士,都是你们逼的。”此番犀利的“控诉”,在网上引发了诸多批评与不满。有网友称其“贩卖容貌焦虑”,还有人吐槽说“用女博士做品牌名,主打女性市场,可结果拍得广告却在辱女。”

尤其目标用户群体是女性的品牌,五个女博士此次翻车事件,值得所有品牌借鉴和反思。
一、在女性问题上“翻车”不只有「五个女博士」
一则小小的电梯广告,为何如此不受外界待见?这是因为在公众认知中,博士一词代表着智慧、独立、沉稳,与花里胡哨的广告毫不沾边。反观这条电梯广告,每一句都在女性权益和女性意识的雷点上“蹦迪”。
女性是美容行业的主要消费者这点不假,但无论是服用美容饮品,还是减肥整容,都应该是出于个人选择。“五个女博士”的这则电梯广告,打着为女性好的名义。为女性制造容貌、年龄焦虑,其本质是一种无耻的道德绑架行为。
然而,回顾这些年的营销广告,在女性问题上翻车的又何止“五个女博士”一家呢?
1. 好欢螺:女性,是什么味道?
今年3月8日,螺蛳粉品牌好欢螺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女性,是什么味道?》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

同日,#好欢螺回应妇女节争议文案#话题冲上热搜,阅读讨论量高达3904.1万次。即使里面的内容是正向的,但这个标题还是踩进了大多数人的雷区。在被围剿声讨中,好欢螺删除了涉事文章。
2. 香奈儿:不会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
也是妇女节这一天,演员辛芷蕾为香奈儿品牌新品代言,然而文案却引起众怒。据悉,辛芷蕾在微博晒出一组手持香水的照片,配文是“不会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的”。

随后,在网友的“批评声”中,辛芷蕾删除了这条推文。
3. 宝洁: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
如果说辛芷蕾的文案还有措辞不当的可能,那么宝洁的翻车则更值得品牌们警醒。去年3月,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因为一则推文登上了热搜。原来,3月13日当天,宝洁公司在其公众号“宝洁会员中心”上,发布了一则标题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的推文。

该文声称,“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女人也有体臭,而且胸部最臭”、“再爱干净的女人,内裤都比男人脏”、“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文章最后,一个头戴“宝洁”字样的女孩推荐了自家的产品,称“我们有全身香香5件套”。
虽然,随后宝洁官方删除推文并进行了道歉。但其PUA女性的行为,并未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原谅。
4. Ubras: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
自脱口秀节目爆火后,知名脱口秀演员李诞接到了多个代言。2021年2月24日,李诞在社交平台为Ubras品牌女性内衣带货,文案引发巨大争议。

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这句话轻佻,被认为有歧视女性的嫌疑。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评论称,男性就不应该代言女性的用品。
目前,李诞已删除了该条推广,并做出公开道歉。不过这条广告因为违反广告法,被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处以87万元的罚款。
二、”辱女”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在“她经济”的影响下,女性相关话题越来越受人关注。
埃森哲报告显示,2020年女性消费人口超过4亿人,消费规模高达10万亿元;国泰君安数据显示,我国25-40岁时尚女性人口已达2.9亿,近75%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

“她经济”的概念打得火热,各大品牌也看重其潜力,纷纷借助女性话题展开品牌营销。然而,或许是因为品牌意识不足,又或者是他们错把抖机灵当做一种幽默,这些年我们看到了许多女性广告翻车的案例,其中一部分甚至足以用恶俗来形容。
为何那些恶俗的女性广告,屡禁不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2点原因。
1. 品牌意识不到位:定位偏差或发力过猛
这一类品牌,应该说在做“女性营销”时的初心还是好的。2021年妇女节期间,潘婷就曾通过一则创意广告,讽刺了当下社会对职业女性的刻板印象。在广告片中,一位面容姣好,魅力十足的女性被接待者误认为是秘书,受到了冷落。

结果进了会场,才发现这位被忽视的女性才是真正的老板。最后短片以一句“你只看见我后背的大波浪,看不见我经历的大风大浪”的广告语完美收尾。
正当人们称赞这则创意广告时,它的微博文案却翻了车,品牌方刻意将潘婷去掉了“女”字旁,变为潘亭,引发外界热议。

但在更多的网友看来,女性固然是标签,但又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不敢提的?潘婷此番去掉女字旁的做法显得过于刻意,甚至不少网友都进行了抵制。
如果说品牌因“意识不到位”翻车,还算情有可原的话。那下面这类因“恶俗广告”翻车的品牌,则是罪有应得。
2. 无底线营销,黑红也是红
在流量经济时代,流量在互联网传播中不仅意味着数据,更意味着经济收益。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如何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成为了困扰不少品牌的课题。在此背景下,部分品牌甚至不惜道德底线边缘游走,疯狂试探。
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外乎一个字“钱”。毕竟,黑红也是一种红。
长安福特曾发布过一则视频,文案内容是:“日本动漫中男生高速奔跑掀起女生的裙子,是真的吗?今日白裙飘飘小姐姐助阵,再现日漫经典场面!”

更过分的是,大概是唯恐读者看不懂,他们干脆暗示变明示:在文案后面还附上了“带你一饱眼福”等话题标签。此视频一出,遭到网友们潮水般的批评:这样的营销方式太低俗!以掀裙子这样的噱头,拿低俗当有趣,吸引男性消费者的眼球。
而好欢螺的“女性,是什么味道”,Ubras的“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这些广告,与福特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商家不惜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反向营销”,收割流量。如此就算翻车,也往往能达到“讨厌但有用”的效果。
不过拉长时间线来看,那些秉持“黑红也能红”原则的企业,虽然能赚取一时的热度,但对品牌的长期发展弊大于利,总会有更大的坑等着它们。
三、女性营销,应该怎么做?
无论是品牌为博取流量的刻意为之,还是疏于意识造成的误会。身处于受众(消费者)话语权不断提高的互联网时代,品牌方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引火自焚。
舆论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一则恶俗女性广告翻车,就可能摧毁一家品牌积攒多年的信任。而上述诸多案例也足以看出,女性广告已成为营销翻车的重灾区。如若把握不当,会对品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那么品牌应该如何把握营销尺寸,避免翻车?
1. 打破刻板印象,拒绝制造焦虑
“女司机不会开车”、“女性就该待厨房“、“女性就要时刻保持光鲜亮丽”……如今的时代女性身上有太多的刻板印象和标签。许多品牌在营销时,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从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中切入,不断制造焦虑,操控用户下单购买。
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广告,利用女性的容貌、身材、年龄焦虑做文章。塑造危机,当然有可能为品牌带来短期收益。但也容易遭到舆论反噬,被外界所唾弃。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强调女性的价值与力量,鼓励她们活出自我,正确的展示女性美。
例外内衣品牌「内外」发布的广告片《微而足道,无分你我》。以「NO BODY IS NOBODY 没有一种身材,是微不足道的」为主题,真正从女性视角,呈现当代亚洲女性的自我认同与集体力量。这支视频的主角是8位不同身材,年龄段的素人模特。这在清一色超模脸的内衣市场形成了一股清流,视频一经发布就赢得了网友的阵阵好评。
2. 站在女性视角,切勿哗众取宠
当下,女性营销可谓是呈燎原之势,但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个翻车案例。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品牌并没有真正站在女性视角,引发翻车自然在所难免。女性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和多样化,因此品牌在创意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如果品牌的创意设计过于保守,很可能无法吸引到女性用户的注意力。
但是如果过于激进,触碰了女性用户的底线,就会陷入低俗的泥潭之中,对品牌的口碑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这次的五个女博士的翻车,就是在一步步挑战女性的底线,最终引火上身。

在女性营销中,只有摆正三观,才是根本。切勿采取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眼球,或者触碰女性的底线。
相反,应该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才能真正走进女性的内心世界。
否则,很可能广告费全部被浪费了,更多可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的口水和争议,还会在影响公众眼里的品牌形象。
3. 选取合适代言人
品牌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也要慎重,虽然拥有超高人气的流量明星,有能力帮助品牌在短期内提升销量,但品牌也必须要考虑代言人与产品的契合程度,以及粉丝是否能接受。像部分以女性用户为消费主体的企业,剑走偏锋选一个男代言人,结果自然是惨淡的。
比如早2年内衣品牌Ubras请李诞来带货,就是一场重大的车祸。不仅销量未达预期,甚至被批不尊重女性,丢掉了口碑。类似的案例还有汪东城代言卫生巾、硬汉明星张涵予代言NARS口红……
而护肤品牌OLAY与女足球星王霜的合作,则是一次正面的范例。随着女足姑娘在赛场上接连创造好成绩,慧眼识珠的品牌自然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写在最后
品牌或许没有想到,过去所强调和赞美的女性角色,在今天可能不再奏效。甚至可能会引发争议。
品牌不能只看自己,只顾抓眼球,必须要意识到时代在变,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只有让品牌广告表达出符合当下时代女性的价值观,坚守正能量,坚持底线,才有胜出机会。真善美,才是伟大品牌的基调,抵制一切利用“恶”的人性做广告的品牌。
女性营销,激励女性活出自己的模样。恰如自然堂的那句经典广告语“你本来就很美“。
作者:晏涛
来源: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
本文由@晏涛三寿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