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旺旺变“大”、一点点变“小”…包装背后暗藏着哪些营销小心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81931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如今的品牌包装成为了移动的营销广告牌,也衍生出了各种形式和规模。变小还是变大?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包装设计思路给予我们不同的思考,本文作者揭示了包装背后暗藏的营销小心机,一起来看看吧。

248bcc84-da8f-11ed-a86f-00163e0b5ff3.jpg

在最早,产品包装主要是为了帮助产品运输和储存。

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发展,今天的产品包装,更像是一块移动的广告牌,营销的自留地

如今各大品牌都希望通过别出心裁的包装设计吸引消费者,最常见的莫过于改变常规的包装尺寸。

像奶茶品牌一点点率先推出mini装,引领行业小包装风潮。又或是像旺仔以大为美,大张旗鼓进军“变大”市场。这两种变化都带来不错的市场反响。

那么,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背后有着怎样的营销思考呢

01 变小是为了迎合消费者,更好销售

近两年,小到零食饮料,大到家电汽车,都掀起了一阵mini风的热潮。

从结果来看,产品变“小”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销量的增长。

例如可口可乐,在2018年,推出了200ml的迷你装可乐。

从价格来看,小包装可乐每毫升的单价,较500ml的可乐其实是更贵的,但它的销量却十分理想。

z3vsEMnD1BWwN2htwCzE.jpeg

根据凯度发布的《2019中国品牌足迹报告》显示,可口可乐成为消费者触及数增长最快的品牌,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可口可乐小包装产品的增长。

除了可乐外,碳酸饮料界的“后起之秀”元气森林,也在2020年推出了5种不同口味的迷你罐气泡水。

对于小包装产品的诞生,元气森林官方在微博中表示:有很多消费者向我们反馈480ml的元气森林一次“喝不完”,因此就有了迷你罐气泡水。

qxMVa9h83f2WG0XabDJM.jpeg

为什么消费者更热衷于小包装了?

这背后的逻辑,与整体的经济环境,消费者生活理念的改变息息相关。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小包装的产品更受年轻人喜爱。而年龄偏大的人群,则倾向于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大包装商品。

这或许是因为年龄偏大的用户还在延续着过去的“家庭式消费”,也就是商品用量需要考虑3人及以上。但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考虑的对象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单身独居的人群达到了9200万

at76Hjyi6jrsv8gr8nNv.png

单身群体的崛起,唤醒了一人份的消费需求,自然就催生了单人型消费经济。

例如“买大米”这个需求场景。

先不说一个人拎袋几十斤重的米回家有多麻烦,按照大部分年轻人“爱点外卖”,“一天最多只在家吃一餐”的饮食习惯来说,传统的大袋米恐怕到生米虫了,都吃不完。

正因如此,小包装大米的销量要远好于大包装大米。

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盒马最初在推广自有品牌,卖的是5公斤的大米,可惜销量平常。

当公司将大米的包装从袋装改为瓶装时,销量却不断攀升,月环比增长率超过57%。

98FbRKVCN1BUnrjXhAIy.jpeg

300克的瓶装大米,甚至还有免淘米系列,直接倒入一瓶米,两瓶水,一顿晚饭就做好了。这样小规格的大米,可以一次性消耗完,既方便又保鲜,自然受到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盒马总裁侯毅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分享过一组数据,“盒马大米,1斤小包装卖9.9元/斤,十斤大包装卖7.8元/斤,小包装的销量却是大包装的三倍。”

不仅如此,“单身经济”还成功带火了迷你电饭煲、自嗨锅等商品。而在服务方面,选择一人K房、一人旅游、单人下午茶等,这些都是创新的“一人量”消费方式。

02 变大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更好营销

如果说“变小”是为了更好的销售,那么“变大”则是为了更好的营销。

中国的消费者,对“大”有着天然的嗜好。从手机、电视到汽车,无不印证国人对“大”的执着追求。

NlHkPhJ65nbRUf2AdjKF.png

对于品牌来说,推出大包装是一种聪明的营销策略。

大容量、超级装的包装,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好奇心,有新鲜感。通过这种营销方式吸引眼球,刺激购买欲,引导消费者关注购买。

根据尼尔森《2019中国消费市场十大趋势》的调查显示,商品的包装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其中64%的消费者,会根据包装决定是否尝试新品,而新包装刺激的消费,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是广告投入的50倍。

以旺旺为例。2019年,旺旺曾在自己的微博发布了一张PLUS版的旺仔小馒头照片,引发网友热议。

uZ7DO0p1LKH5z0j8Ktai.jpeg

虽然最终人们发现,这并非是真实的“大馒头”,而是外观形式馒头的周边玩具。

但这并不妨碍,这波营销为旺旺赚取了巨大的声量。

据悉,“旺仔大馒头”的照片发布后,就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前三。数据显示,该话题的阅读量达到5.5亿,约有10万人参与了这项讨论。

aMnk6NDSuixI1Aiql3q9.png

如果单从这次的传播流量数据来看的话,旺旺的宣传目的已经达到了。

除了旺旺,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都曾推出过巨型“零食大礼包”。通过将旗下产品组合售卖的方式,博取了眼球。

无独有偶,最近两年的茶饮界,也刮起了一阵“大桶装”的旋风。

CoCo推出1升装的水果茶,里面包含西瓜、苹果、橙子等多种水果。奈雪继“霸气一升桃”后,又推出了“霸气一桶瓜”和“霸气手捣杨梅柠檬桶”。

STSY32OJAAQRCPPpDtoj.jpeg

此外,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果茶、奶茶桶。

不过,与“变小”营销不同,大多数变大的商品只是企业一种营销手段。以“霸气一升桃”为例,这款产品属于季节限定,仅在夏季售卖。

这或许表明,比起追求稳定的销售额,这更像是品牌为了博取外界关注的一种手段。

03 变大or变小 背后都是对当下消费者的深度洞察

在这个“万物皆媒介,包装即营销”的全新时代,产品外包装的价值更加凸显。

无论是变大还是变小,品牌的目的,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那么,“包装变动”的背后都有哪些营销逻辑呢?

1、包装更精致,抢占消费者心智

过去顾客购物时,更多的是以实用性为主。在这样的逻辑下,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自然而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随着95后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当下的年轻人,它们对于产品的“颜值”、“设计感”更为看重,也更愿意为产品的颜值而买单。

特别对于Z世代来说,他们的消费动机,有时候就是一种“悦己型”的心理。买的不是产品价值,更是一种取悦自我的精神消费。

86OsbZzY1MeuJg8Vi8mO.jpeg

颜值即正义,商品的外观设计是顾客最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也最容易被吸引的一点。

好的包装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而一些变大或变小,有趣的包装也能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提升消费者购物的欲望。

2、适用更多场景,满足多元需求

包装大小上的调整,除了满足了年轻人对于颜值的需求,更满足了不同场景应用下的需求。

通常来说,包装变大,是为了满足“多人聚餐”的需求。比如奶茶吨吨桶,可以全办公室一起分享,快乐加倍。

N0wXiAb0BD67zTjILEU9.jpeg

比如三只松鼠的零食大礼包,就非常适合送礼时纠结的人群。一大包内包含多达30种,不同品类坚果、肉类零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

而包装变小,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单身经济”的需求,在出差和旅游这些特殊的场景下,小包装的洗漱用品,相比传统包装,体积更小,利于携带,也避免了用不完浪费的问题。

3、打破常规,引发种草欲望

相较于司空见惯的常规包装。一款吸睛的超大包装,或者一个可爱的迷你设计,都能抓住年轻人的眼球。

而无论是喜茶的迷你装饮料,还是人在茶在的5L装“奶茶自由桶”。

OEtwOwwqgaaHDhFbRI14.jpeg

都切中了年轻人猎奇的心理,容易激发年轻人的拍照欲望,通过消费后分享到自媒体品牌,实现二次传播与种草。

在种草经济流行的今天,商家如果能够利用得当,将大大扩宽品牌的传播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用户下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销收益。

04 写在最后

无论是包装变大,还是变小。本质上,都是一种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洞察,满足不同阶段,群体的消费需求。

对于品牌而言,包装虽然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手段。但品牌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只有产品过硬,营销手段才能为品牌赚取更多的声浪。

专栏作家

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由@晏涛三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