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亿电竞人口,撑不起一部游戏手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427-37495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亿电竞人口,撑不起一部游戏手机

放眼智能手机历史,游戏手机也许只能是特殊时期下的过渡产品。

进入2023年,手机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其中游戏手机的日子并不好过。

曾经在游戏手机垂直领域排名第一的黑鲨手机,在经历了裁员、欠薪风波之后,退出了舞台。大厂联想,也在近期裁撤了整条拯救者游戏手机业务线,留下定位更加主流的摩托罗拉作为联想手机业务的独苗。

而早在几年前,游戏手机还曾经是一个朝阳产业。

2017年开始,在《王者荣耀》、各种“吃鸡”游戏的带动下,以雷蛇的Razer Phone为首,小米投资的黑鲨、中兴的红魔、华硕的ROG、vivo的IQOO、OPPO的realme、联想的拯救者游戏手机先后发布,一时风光无二。

以上这些品牌,或多或少都曾经作为游戏手机,或者说是以游戏为核心功能的智能手机而存在过。

然而进入2023年,游戏手机这一品类,正在被手机行业抛弃。上述这些智能手机产品线,似乎只有中兴的红魔和华硕ROG手机还在坚持电竞路线,其它品牌或者放弃不做,或者像iQOO、realme一样放弃游戏手机的标签,转而拥抱大众。

小米合伙人卢伟冰曾经在2022年年底表示,2023年你已经不需要一部电竞手机,电竞手机注定要消亡。realme副总裁徐起近期也曾表示,realme的智能手机是具有电竞特色的主力机,而非垂直细分领域市场有限的专业电竞手机。

曾经被行业竞相追逐的“小甜甜",如今已变成了避之不及的“牛夫人”。

高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带不起销量的水花

图片

游戏手机品牌和机型,数据制图Canalys

在刚开始进入这一赛道时,行业对于游戏手机的看法当然是积极的。

卢伟冰曾在在2021年4月发布Redmi K40 游戏增强版时表示,Redmi用户越来越年轻,核心大概在20多岁,他们在游戏上花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是Redmi切入游戏手机的原因之一。

而据此前黑鲨科技创始人吴世敏介绍,创业做游戏手机有两个因素,一是大型手游的兴起,可能催生新的需求,二是游戏玩家的消费能力较强,完全支撑得起游戏手机的消费。

高消费能力+年轻的用户,撑起了游戏手机最初的梦想,也给了游戏手机无限想象的空间。然而现实是,游戏手机的市场表现,从未兑现来自外界的期待。

卢伟冰曾透露,2021年中国游戏手机总出货量在170万台左右。而根据鲸参谋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游戏手机累计销量约320万件。

由于游戏手机本身没有标准的定义和界限,因此可能会导致各家统计数据有所偏差,因此以上数据并不矛盾。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如何统计,游戏手机的销量都应该是在百万的量级上。相对于2021年3.29亿的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而言,游戏手机的销量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作为对比,财报显示任天堂在2021年共卖出2306万台Switch游戏机。

没了芯片的制约,难掩同质化的内核

在销量上抬不起头的同时,游戏手机本来具有的差异化产品形态,也正在随芯片的迭代而逐渐消亡。

传统上,游戏手机具有强散热、高刷新率屏幕和长续航的特点。

强散热可以应对长时间游戏时,手机芯片因为计算而产生的热量,保证手机不会因为热量累计而出现画面卡顿问题;高刷新率屏幕一般指大于90Hz规格,即每秒最高可以显示90帧以上的画面,从而达到更加流畅的显示效果;长续航则是针对游戏的实际需求,通过大电池、快充等方式,延长手机的连续游戏时间。

要达到强散热的要求,游戏手机往往会在手机内部加入大面积的石墨、VC、液冷、金属边框、均热板等配置;而要做到长续航,就必须提升电池的容量。这就导致游戏手机不得不呈现出一种外形偏厚且偏重的状态。

目前游戏手机重量普遍在220g以上,厚度也在9mm以上,这正与主流大众对于智能手机轻、薄的喜好相背离。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最新一代高通采用了台积电4nm制程工艺之后,游戏手机在与同样配置高刷屏幕的普通智能手机,很难拉开体验上的差距。

根据钛媒体App和其它机构的测试结果,各家旗舰手机和专业游戏手机,在游戏画面帧率的差距,往往只在几帧之内,普通用户很难察觉到到其中的体验差距。

随着相关供应链的成熟,如今千元级的入门智能手机,也有了普及120Hz高刷新屏幕的趋势,这也许将使得人们对于游戏手机的需求进一步降低。

除了芯片以外,游戏手机的外观设计也在向主流手机靠拢。像是最后一代联想拯救者Y70就回归了主流的设计,从外观上与普通手机几乎没有区别。而红米K系列,在K40、K50两代产品都搭载了类似游戏手柄体验的手机肩键之后,在新一代K60上也回归了主流手机无肩键的设计。

一位手机开发人员对钛媒体App表示:“游戏手机更像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前几年高通的SoC芯片发热量过大,骁龙都被戏称为火龙,但手机厂商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在散热上堆料。如今技术进步,芯片散热的压力没那么大了,游戏手机与普通手机自然也就拉不开差距了。”

小众的产品,难以抵抗下行的市场压力

就产品形态来看,游戏手机的概念起源,主要来自游戏笔记本和游戏主机。

然而游戏笔记本在产品层面所实现的功能远不止游戏那么简单。由于存在很多设计、视频的需求,游戏笔记本很多时候是做为生产力工具而存在的高性能笔记本。

而目前的游戏手机乃至智能手机,显然都不具备生产力属性。游戏手机本身的高算力,也没有刺激出新的需求。

如果将游戏手机与游戏主机对比,游戏手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平台所带来的独家内容生态。像是任天堂Switch的马里奥系列游戏、索尼PlayStation的战神系列游戏,都是平台独占或者大部分销售周期独占的游戏。消费者想要玩到平台独占游戏,就必须要先购买对应的游戏主机。

在这一点上,这些年的游戏手机最多也只是和游戏公司合作,实现一些优化效果,并没有任何独占游戏的先例,给用户一个“非你不可”的理由。因此游戏和游戏手机,内容和硬件之间也就很难实现互相带动销量的效果。

除了始终无法达到市场预期和逐渐同质化之外,游戏手机还在承受智能手机和游戏行业双双下行的压力。

在2022年,智能手机进入了从未有过的至暗时刻。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全年市场整体降幅为12%,总出货量跌破12亿部,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其中,中国市场2022年出货量减少14%,跌至2.87亿部,创下十年新低。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研究院以及伽马数据共同编制的《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减少306.29亿元,下降10.33%;游戏用户规模6.64亿人,同比下降0.33%。

2023年游戏手机当前所面对的环境,真正是所谓的“雪上加霜”。

在科技企业纷纷通过裁员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游戏手机由于销量始终达不到预期,且从产品上有逐渐因同质化而被“吞噬”的趋势,自然而然,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弃子。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