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什么说淄博烧烤比90%的品牌都懂流量?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2502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说淄博烧烤比90%的品牌都懂流量?

作者: 刀法研究所 关注

2023-04-26 11:19 浏览 · 1354

收藏(1)



16824791006ccc0a1d180aa943.jpg

作者 |  晶敏、楚晴

“据说上次淄博这么热闹,还是在齐国。”“羊肉串、五花肉、烤蛤蜊都巨香,一晚上连吃三顿,吃成猪了要。”“没有缺斤少两,没有腌肉烂肉,山东人民巨大气!”因为烧烤出圈,淄博近期客流量大增,甚至比往年春运时期还要忙。据《工人日报》报道,仅 4 月 15 日当天,淄博火车站到达、发送旅客合计 8.3w+ 人次,创该车站单日旅客到发量历史新高。长期关注快消等领域的资深投资经理陆肯告诉刀法,他亲自去淄博体验了一把烟火气,发现当地各家烧烤店几乎每晚都在大排长龙,不管是不是榜上有名的网红店。过去一周,关于淄博流量密码的分析层出不穷。但刀法研究所认为,淄博的走红本质上是长期主义的胜利。在这场狂欢背后,有比爆款方法论和流量密码,更加值得品牌深思的事。本文,刀法打算从品牌营销的视角,将淄博这座城看作是一个品牌,和大家一起关注这三点:淄博这个资源有限的小城市,是怎么利用自身优势,穿透人群、打造势能的?以成都、长沙等老牌网红城市为例,从网红到长红的关键方法论是什么?顶流之后,淄博有哪些拉长用户生命价值(LTV)的实用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先从淄博烧烤出圈这件事本身说起。01各地都有烧烤,为什么淄博火了?还记得淄博烧烤最初是怎么火起来的吗?网上广为流传被隔离大学生和当地市政府“双向奔赴”的故事,而如果把淄博这一供给方看做「品牌」,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草蛇灰线。首先看产品壁垒,这是淄博烧烤本次出圈的原点。亲自去淄博体验过的陆肯向当地烧烤商家了解到,淄博烧烤至少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正如美食人文纪录片《人生一串3》所说,是“全国唯一还有独立小炉纯碳烤的有烟烧烤”,不管是炉子、小饼和大葱三件套,还是搭配的甜面酱,都是当地的「标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单品以及搭配都已经 SOP 化了。甚至包括撸串的招牌动作,以及大家围炉吃烧烤时所感受到的烟火气,游客都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替代品”。

16824791007245b20dac2833aa.jpg

其次是价格定位,“商家大气、实在”成为淄博烧烤的出圈标签之一,换言之,就是「性价比」。
陆肯告诉刀法,他们此行去淄博共 7 个人,一顿烧烤点了 416 元根本吃不完,按照实际饭量折算下来人均才 50 元,“忍不住连续发了三条朋友圈刷屏,好吃又实在”。这种「性价比」,给予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超预期的体验,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探索欲和分享欲相对更强,在发现淄博烧烤这一宝藏之后,更容易在社交媒体形成口口相传。事实证明,大学生也是首波推动淄博烧烤形成热度的核心群体,早在 3 月上旬,“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单话题搜索量就已达 525.3 万,登上抖音同城榜热搜 TOP1。到了 4 月初,这种实实在在的性价比被更加直观地展现在社媒平台,例如 B站 up主“superB太”带着电子秤前往淄博 10 家烧烤摊位,测下来发现没有一家缺斤少两,相关视频内容也被央视等官媒进行引用。

1682479101ecc648d2a1b9b09e.jpg

随着讨论度升温,近期在五·一档院线影片路演期间,人气明星赵小棠还直播了自己吃淄博烧烤,不到一天话题阅读量就超过 7500 万。不管是央媒还是娱乐明星,他们都进一步推动了淄博烧烤在泛人群曝光。到这里,淄博烧烤就有了自己的“品牌护城河”——对游客来说,淄博之外体会不到那种特有的街头围炉烟火气;对其他商家来说,既想要还原当地产品,还要性价比更优,也比较难实现。基于以上,淄博烧烤在传播过程中迅速形成了“只能到淄博当地体会的特色烧烤”的心智。做到了吸引游客,还要为游客制造接触并形成消费的机会,这就涉及渠道层面的思考。刀法注意到,在“淄博烧烤如何触达游客”的问题上,需要达成如下前提条件:第一步,动用自身禀赋,方便游客从外地到淄博。淄博距离山东省内多个城市都很近,而山东及周边的江浙等地区又都是人口大省,在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下,压抑了许久的外出热情不断被释放,其中,省内游、周边游等短途行程更容易实现。据《鲁中晨报》,3 月 10 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拟定 3-11 月为“淄博烧烤季”,并计划在五·一前后举办“淄博烧烤节”,设立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成立烧烤协会,还直接发放 25 万烧烤消费券,同时设置了烧烤高铁专列,进一步方便了游客出行及消费。第二步,梳理淄博境内烧烤点位,让游客更好地接触到“终端”,保证消费体验。这当中,就包括当地官宣的烧烤公交专线、半价青年旅社、免费摆渡车、武警维持夜市安全等配套措施,以及地方文旅发布的一系列举措,游客到淄博可以享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而由此拉动当地文旅的现象也引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都市时报等蓝V 持续关注报道,截至 4 月 24 日,微博词条 #淄博烧烤# 累计阅读量已高达 4.6 亿。回顾了事件始末,我们发现,尽管大学生群体、网红探店、明星效应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将淄博烧烤出圈简单归因于找准了客群。相反,充分调用自有资源做好基础建设,让产品体验跟得上营销热度,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不虚此行,才能最终达成一场雅俗共赏的狂欢,并在多次热搜中真正提高城市自身的势能。从当地后续搭配的文旅活动组合拳还能看出,他们并不想让“淄博烧烤”只停留在网红层面,而是坚持长期主义。所有这些思路,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品牌人。02
那些网红城市教会品牌的事传奇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上个世纪就曾预言:未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 15 分钟内出名。
今天,一个城市变身网红,可能只需要 15 秒。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重庆李子坝穿墙而过的轻轨,淄博的肉串、卷饼、小葱三件套......一个个以秒计时的短视频,顺着网线将人流带到各自的城市。

1682479101095613189396ea1a.jpg

网红城市一茬接一茬,你看它们像不像过去几年疯狂的新消费品牌?谁都有机会一夜爆红,只不过有人昙花一现,有人长红至今。城市营销和品牌营销有许多共通之处,刀法研究所试图从网红城市的表象中剥离出营销的本质。

除了最近大火的淄博,回顾成都、长沙等热度居高不下的“老网红城市”,我们发现,吸引流量容易,难得是留住流量。

说起成都,许多人都知道成都火锅、麻将、熊猫、茶馆。但鲜为人知的是,成都的网红之路起源于一场“危机公关”。

2008 年汶川地震之后,成都的经济和旅游业陷入停滞。为了重塑城市形象,成都政府另辟蹊径,选择用文化战略打出新的城市名片。为此,成都成立了一支由自媒体、传媒公司、旅游集团、投资部门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

这支团队先是确立了“因为有你,成都更美好”的宣传主题,通过新闻、广告牌、展会、社交网络等线上线下各个渠道表达成都对全国其他城市的感恩,同时展现成都重建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让人们看到成都人散漫、安逸的生活状态下,也有坚韧、乐观的力量。在这样的营销策略下,成都制造的不是某个爆款短视频,而是真正传递出了价值观。喜欢成都的人,喜欢的是成都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成都给品牌营销的启示,一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是建立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与用户情感共振,才能建立深度连接。此外,成都还非常擅长捕捉热点。比如《功夫熊猫》爆火以后,成都立刻邀请电影主创团队前来参观。于是在《功夫熊猫2》,才出现了麻将等成都元素。2018 年短视频风向崛起之时,成都 39 个政府机构入驻抖音。这让成都加速网红化,被更多人熟知。同样踩中短视频风口一跃成为网红城市的还有长沙。不同的是,长沙将自身的两大特色——夜生活和美食,通过优质内容放大到极致。长沙的网红之路,几乎是乘着新消费的热潮一同崛起的。茶颜悦色、文和友 、三顿半......长沙在成为新消费品牌的土壤的同时,也成为用户的“朝圣地”。有人坐三个小时高铁,只为喝一杯茶颜悦色,而隔壁文和友 1 天排队 2 万号。如果把长沙看作品牌,茶颜悦色和文和友都是它的产品。而要造成现象级传播,自然少不了营销部门的推波助澜。而长沙可能是最会拍城市宣传片的城市之一。别的城市拍宣传片:好山好水好风光,而长沙则别具一格,排起了派出所的故事。纪录片《守护解放西》 让长沙坡子街派出所成为网红打卡点,也让长沙“不夜城”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在即将上映的电影《长沙夜生活》中,长沙更是盖过了所有主演,成为主角。

16824791025c1d6040b83272c2.jpg
1682479103e808d9ae9848a086.jpg

03“流量”变“留量”,淄博能稳住吗?很多人都忘了,安迪·沃霍尔 15 分钟成名定律的后半句是:每个人也只能成名 15 分钟。短短半个小时,就足以让一个普通人经历爆红到坠落的全过程。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顶流淄博还能红多久?刀法研究所认为,淄博是网红还是长红,取决于它在短期内吸引了巨大流量之后,是否有能力承接流量,并提供持续优质的体验。成为网红之后,淄博也迎来了巨大的客流压力。出租车接不过来,洗浴中心挤满了酒店外溢的游客,烧烤店的摊位摆到了医院门口......有舆论已经开始担心淄博会因为游客体验感下降,而遭到流量反噬。不过到目前为止,淄博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4 月 22 日,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五一前后酒店涨价不得超 50%。这在全国各地酒店价格翻了好几倍的情况下,又为淄博拉了一波好感。社交平台上,有博主特意测试了淄博是否趁机“割韭菜”。打车时故意说自己是外地人,让司机推荐一家附近的烧烤店,没想到师傅一点没绕路。烧烤店的老板听说是外地人,反手送了饮料。为保障游客体验,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要知道,流量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淄博没有选择在短期内收割,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正是这份投入让大家看到了淄博的诚意,也让流量变成了“留量”。同理,品牌营销也需要考虑流量的留存问题。近两年崛起的新锐品牌中,因盲目扩张而陷入困境的不在少数。比吸引流量更重要的,是承接流量的能力。

网红城市的营销方式确实有许多值得品牌借鉴之处,但在爆红的表象之下,长期的精细化运营才是长红的根本动力。这是相比于爆款方法论,更值得品牌学习的事。

16824791036ab63351e0e8cfbf.jpg
168247910392ac4562c9036d6c.jpg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