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当快闪成为商业的主角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2014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当快闪成为商业的主角

1682388073293070.jpeg

作者:Zoff  来源:感性城市Scity

你还把快闪当作活动吗?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在如今,“招商、快闪、策展、活动”之间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时间和形式早已不是衡量的标准,有的快闪可以说是“慢闪”,一做做几个月,甚至比某些正常招商的商户时间更长。

而有的快闪早就已经“卷起来”,在策展和装置陈列上的投入之大,也远比某些号称专业策展的展览要更细致,更完整;同样,快闪也少不了各种活动,演出、分享、体验、的确如此,商业快闪几乎是商业内容形式最大公约数,有着最复合的呈现状态。

具体到模式,快闪可以做销售运营,坪效表现往往都会比长期店要理想,毕竟在场景和产品上都会有所不同。同样快闪也是即时的传播内容,分享,打卡,博主带货,快闪店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性到达的理由;对商业项目来说,快闪是流动变化的内容,也更能带来比固定租金更高的的活动场租或扣点收入。

更重要的是,快闪在除去本身的品牌塑造价值以外,往往也是品牌对一个场的“试水”。在入驻之前做个轻量化呈现,感受这个场,甚至是这个城市的消费状态到底如何,这里的客人会怎么看待品牌。

快闪是个甲乙方两边都讨好的玩法,也因为这些特性,商业快闪的地位在逐步提升,以至于成为主角。在如今不少项目的前期定位设计中,如何让快闪场景,能够更加持久和有效的落地呈现,为快闪店去定制专门的商业空间,为快闪去提供专门的团队和流程,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每个新商业项目都要具体思考的问题。

但这些都是基础层面。

随着快闪不只是活动,而是成为更加常态,成为核心的商业内容,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和趋势也浮出水面。

loadimg.gif

站在品牌方角度,快闪早已从单纯的销售逻辑,一举成为“什么都要”的商业行为。

至少有三点。

首先聊聊最直接的,来自于品牌自身的市场需求。要销售要指标,要最具体的商圈、区位、客流、要转化率替代率,这是最无可厚非的事情,这也是快闪店呈现的最基础动力。当然这个逻辑也最好去执行,只需根据品牌级次和投入范围,直接去在核心商圈核心商业项目里,找点位和档期即可,投入产出也都非常清晰。

但当下,纯marketing的快闪逻辑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局:场地费用水涨船高,有快闪需求的国产品牌只增不减,成本只会越卷越高,并且对于愈加细分的新锐品牌而言,核心商圈高度混杂的大客流真的转化效率高吗?这来自于很传统的线下商业逻辑,但却并不是一个高效的选择,至少不是一个“四两拨千斤式”的选择。

快闪进化的起点,来自于品牌的branding,即“品牌塑造”。在沉重的线下开店之外,如何在线下,在真实的空间里为品牌讲述故事,创造内容,只有快闪。

而这时候快闪所思考的思路,并不在仅仅是大客流强展示,而是思考所在的场域,街道,气氛,以及和这座城市和本地的关系。定位情绪价值的品牌,创造安全感和亲近感,总是会和老街道老房子强相关;定位年轻的,闲散自由的,也离不开每个城市年轻人最爱玩爱去的地方;定位冷静的、艺术化或居家的,最后是会选择和美术馆、家具店靠在一起。

场景、品牌、展览内容、产品组合,做branding快闪内容的思路早已突破了品牌能够控制的内部空间,而是无限向外延展,一直延伸到街道、城市和公共空间,以至于城市居民的共同记忆;并且,不仅仅是“借场所的力”,还能为场所本身赋予新的故事和内容,以及新的流量,最后反馈出来,这就是基于品牌自身内容的城市更新。

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会无数次的提到Aesop和LE LABO,安福路RAC面对的院子,甚至也包括东山口的BADMARKET,张园的RE而意、以及即将开在阿那亚北区的数个新店,DOE、大地之子等等,尽管其中有些是快闪,有些是长期店,但他们都执行了一种逻辑:

解读场所价值-以品牌理念进行更新-创造新内容。

从这个逻辑往下推,你会发现理论上快闪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并且会因为所在场所的价值,去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影响力,而且如果是非商业场所,不是以传统商业空间定价,物业成本低,这个价值会体现出巨大效率。

高奢品牌已经玩了很多遍。PRADA如何爆改菜市场、GUCCI改在成都中纱帽街的公交车站,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做快闪的可能,尊重公共场所已有的场所状态与功能属性,不做破坏式的改造,它都会成为独特的线下内容。

loadimg.gif

当然,最终都会回归到客群,品牌始终会和客群绑在一起。

线上品牌内容的趋势已然非常明显。在一个“后物质主义”消费世代,在年轻一代强烈对情感、对自我状态平衡,对社会价值的需求之下,品牌的公共性,品牌所想要表达的价值理念,是可以从快闪开始的。同样还是Aesop的女性主义图书馆、FREITAG的包袋维修工厂,看似和销售业务没设么关系也不是直接的利润增长点,他们都不只是一种功能与体验特色,而是完成了对自己核心客人需求的“自洽”,毕竟线下的快闪是真实的,是说到做到的。

而回归到线下逻辑本身。除却容易理解的核心商业核心项目之外,高认知高价值的客群回到了“街巷之中与日常之物”,是那些Brunch、Bistro、Bar、是无数个藏在小巷里的年轻工作室、街头咖啡馆书店展厅等等此类,在街头上形成看得见的社群分类;而关键的事情就在于:需要去读懂街头社群和对应的客群与消费类型来去选择,并且做些快闪的应对,思考是什么样的展览与产品应该匹配他们,这是更值得研究的功课。

省掉了传统商场快闪的高租金高扣点,成本其实是用在对这些非标的商业,对“街头巷里”的分析,虽然需要些时间去调研,但这就是品牌当代的“子午谷奇谋”:在预料之外的空间力,重创意小代价,也有一定风险,但一旦成功的回报更大。这也是个很契合当下经济环境的快闪选址逻辑,减少重成本,聚焦在精准客群,并增加内容破圈的可能性。

loadimg.gif

同样的命题也甩给了项目方,甲方,如何去面对新的快闪逻辑?

尤其是对于新商业项目。

所有人都知道快闪对于商业的好处。常去常新的快闪带来大家一次次重复来玩的新鲜感;快闪自带流量和销售,并且还无需纯投入,这本身对商业来说就是最好的资源;快闪也常常是品牌入驻的试水,不只是填空铺,还是拉高品牌级次的重要机会;的确,除却消耗性、纯转化已有客流的传统快闪店,有独特内容的快闪对商业只有无限大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如此重视快闪这种形式,但问题在于,除却高客流强展示逻辑,如何能吸引足够好的快闪内容?

这其实和新的招商逻辑有点相似。在传统资源型招商方法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大家开始寻找各种新招商方法,在商业产品上做突破,做各种年轻老板和主理人的社群,去给出足够有宽容度的招商条件,甚至直接去下场孵化品牌,通过自营品牌来解决;相比之下,快闪因为更短暂,更需要出彩,更有一定的“内容创作”的性质,对于项目本身也提出新的需求。

首先就是对内容的包容度。就比如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场所,究竟能有多少调整的空间。

为什么天目里可以吸引如此多的品牌快闪、品牌策展,不只是品牌眼里的“杭州唯一洋气的地方”,当然也不只是超高的空间水准,很重要的一点是,天目里的空间像“一张白纸”,有二次创作表达的基础面。

这虽然是高技派大师Piano的作品,但依然还是围绕着“园区”逻辑而生成,充满着克制,没有特别直接的表演欲,也让品牌有足够丰富的快闪创作空间,可以延申到整个楼体,立面、以至于整个广场,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里创造出独特的品牌景观。

其次,来自于项目方本身塑造的独特气氛。要有清晰的观念性在其中存在,当然这观念还不能只是停留在营销语言上,而是能够充分的在空间、在运营细节、在各个环境里透露出来...REGULAR源野的gergorous和COSMO的INNERCO,为什么会成为成都核心商圈之外最独特、高频的快闪秀场,这都来自于场所本身的能量,在质朴的混泥土材料之上,聚焦在精神体验的、沉静的;或是原始的,粗粝的,这些“反商业氛围”的商业场所,不只是在召唤着客人,也在召唤着品牌的愿望,仿佛品牌在这里就会自带一圈光环,这不是我个人的臆想,而是品牌真的会这么认为。

当然,空间的服务配套是否完整也很重要。为什么LV在国内的大秀,经过太多次考虑,最终忍痛抛弃了景德镇转而选择阿那亚,除却阿那亚自身营造的场景气质,干净且容易“作画”的建筑和海滩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阿那亚的配套全面且完善:从酒店到小镇再到秀场,各个场景相互之间也没有脱节,最终不只是LV选择了阿那亚,更让更多的品牌、展演和好内容都选择了阿那亚,配套完整、封闭,并且直接针对北京客人。

最后的最后,问题依然会回归于团队操盘上,如何对快闪内容进行筛选和抉择。不管再好的空间,总归是要在前期“打样”才能让好品牌看得到。然而究竟邀请谁来,去创造呈现出什么内容,是否有价值观的坚持和打底,去如何控制场景的审美,如何去抗拒那些带着高场地费却完全不匹配的快闪内容...这些事情其实很难量化,但这些选择,就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快闪运营,是否可持续,是否有水准。

商业总有逻辑,总有边界要坚守,羡慕别人有好内容的同时,往往是无数次拒绝的结果。

loadimg.gif

让人震撼的一次快闪,来自于始祖鸟和松赞酒店的联名。

合作的颂赞香格里拉林卡酒店,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梅里雪山之上,户外精神、雪山高原,群山峻岭,着本身就是始祖鸟该去的地方。

一个加拿大血统的户外品牌,在进入到一个极富传奇故事的高原酒店时,这一刻完成了太多件事情:价值观与精神的共通、品牌的在地化以及世界文化之间的碰撞、产品内核与实用场景的对应、客群的相互认知与印象加深、客层与客质的共鸣,新产品与新内容的输出等等...尽管双方来自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都追逐着同样的自然渴望,不得不说,这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同追求,就创造了这种不意外的奇观,一家海拔最高的始祖鸟商店。

所以双方的快闪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合作、联名产品、联名的秀场发布和展览将持续正正五年时间。

这能说明什么呢?

一次好的快闪合作发生,不是千挑万选,而是“不得不选”,因为最契合的地方,最终有且只有一个。这件事发生的前提是,品牌与场所之间能真正足够的深入了解,不光是了解对方,相互Respect,还能理解共同拥有的这部分客人究竟想要什么。

然后把它呈现出来,等待着大家记住你,消费你,传播你。

作者公众号: 感性城市SCity (ID:zoffzuo)

1679023804501555.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