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运营飞轮,让好产品“转动”起来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operate/580023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运营飞轮,让好产品“转动”起来

2023-04-10
0 评论 17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运营的本质,就是连接。运营就是连接前中后台、各个部门,来共同达到某个目标的过程。如何让运营冷启动,如何做好运营的全流程,本文将运营以“飞轮”的形式展示,来逐一论述运营的全流程逻辑。运营同学不能错过的精彩文章,欢迎阅读与探讨。

5hhUamDYUQXobWwHHrTD.png

在讲运营飞轮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谈一谈,我对运营的理解。

我认为运营的本质,就是连接。运营就是连接前中后台、各个部门,来共同达到某个目标的过程。

例如,运营人员计划实施一场大中型的活动,目标可能是为了拉动平台的GMV——可能涉及的部门有产品部门(出活动原型图)、设计部门(主视觉及页面设计)、技术部门(活动实现相关)、市场部门(商务合作及推广)、销售部门(产品优惠政策)、客服(售前中后支持)等等,当然还需要运营部门本身的活动运营小组(活动策划及实施)、用户运营小组(用户组织及沟通)、内容运营小组(内容宣发)。

如果活动涉及线下,可能还需要线下的供应商,包括广告公司、执行公司、兼职公司、物料制作商等众多角色的合作。

01 认清运营的本质是用户连接

一场像样儿的活动是这样,一次有点规模的内容发布与推广也差不多。所以,我的理解是,运营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去连接合适的部门与组织,引领或者带动大家共同达到某个目标。

我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张图,来表达我对运营的理解,我对这张图的命名为“运营是如何连接万物的”

运营飞轮,让好产品“转动”起来

而这仅仅是对于运营横向的理解。

产品→技术→销售→市场→品牌

02 寻找用户——从单点上进行突破

那么如果从单点上,纵深地去看运营的本质,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给它命名为“互联网运营飞轮”

运营飞轮,让好产品“转动”起来

由于这张图看上去比第一张要复杂得多,我简要地解释一下这张图所表达的意思。

找目标用户

运营首先要解决的是,你的目标用户是谁?用户有什么痛点?(为便于理解,以下将用一家早餐店来举例,其中可能有假设与细节待考,主要是通过例子来讲逻辑,不具实际指导的现实可行性。)

如果你开了一家早餐店,你的目标用户是上班族?还是周围的小区居民?如果是上班族,痛点可能是吃早饭时间短,甚至没时间吃早餐。首先你锚定了用户是谁,并抓住了用户的需求痛点。

但这是你开店之前,你自己的想象而已——你认为是这样。

进行用户研究

但毕竟开店需要不小的投入,用户需求还是要搞清楚的。于是,你找了周围的几个上班的朋友,在某咖啡厅约见了他们,并与之进行了有关“上班族吃早餐”这件事儿的深度聊天。

你得知:他们很想吃早餐,也知道早餐对身体健康的必要性,但没时间吃呀。

聊完,你觉得和你想象的基本一致,但仅仅是朋友的访谈你觉得分量还不够,于是又在地铁出口边儿上连续做了7天的问卷调查,你收回了500份有效问卷,并统计了问卷结果,又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其实在决定要做早餐店这件事儿之前,你也是个上班族,并细心地对上班族吃早餐这件事儿,已经进行了持续半年的观察。假定这些措施的结论,都指向了“用户很想吃早餐,但确实没时间的用户痛点”。当然,如果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不是这样,而是用户就不爱吃早餐,那么后边的策略就要有所调整。

而这部分通过深访、观察、调研等方式确定目标用户的需求痛点的工作,可以称作为用户研究

03 运营产品——让产品“活动”起来

用户研究的目是弄清楚用户是谁,有什么习惯爱好,直白的翻译就是用户画像。这应该是个持续的过程。

产品运营

确认用户及需求这件事之后,你终于把店面开起来了。

你请了特别牛逼的厨师,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要求,推出了你的拳头产品“吸管早餐”,吃得快,还方便用户带走。

这个过程,就是产品运营的范畴,也就是通过用户的反馈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建议,以及使用的一些轨迹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持续不断地完善产品。

产品部门是根据商业目标一步步推进完善产品的;而用户使用产品后,带来的“负面的反馈”会让产品更接地气,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所以,第二步解决的是如何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给予解决方案并持续地产品优化与迭代。

于是,你更改了产品的视觉(比如早餐的形状、包子的颜色),可能更改了产品的交互(以前是用筷子接着吃,现在可以用吸管吃),可能更改了产品的功能(从好吃变为强调营养均衡,调整了相关的食材配比)。

产品运营就是能够从用户做的、说的、想的东西中提炼出对产品有用的,让产品得到持续不断的完善。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

当你知道了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并根据需求做出了不错的产品,但用户并不是自己就来使用你的产品了。

第三步要解决的是,用户怎么来的问题?或者说是产品推广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泛化叫它流量运营。也就是想方设法地让更多的用户使用你的产品。

流量运营

也许你已经把你的店开在了地铁口,但进店人数可能不乐观,用户根本不驻足,甚至不看你门口的店面招牌。

所以,你想尽办法去找所谓的流量和用户——比如你找到了地铁边儿停车场开展合作——在停车场办月卡可免费在出口领早餐——这就是所谓的异业合作。

同时,你找到某互联网公司,在早上9点,投放了“地铁口附近的”“年龄25~30岁”的精准信息流推送——这就是精准的广告投放;同时你还找了兼职,在地铁门口搞了个大型人偶,做新式早餐的试吃——这就是地推……总之,你用了很多办法,来提高产品曝光,获取更多用户。

这就是流量运营,也就是竭尽所能地搞到更多用户,而搞到更多用户的前提是,先让用户看到,也就是曝光。

这里提一下,流量运营有时候会和市场推广、品牌推广“难解难分”的原因也在此。运营去获取流量与市场部门获取流量,二者不太容易区分。通常来说,纯粹通过投放、合作等方式去获取流量或新用户以及市场曝光的工作,是属于市场部门所管。而运营通常通过裂变、推送、活动、少量合作等方式进行新用户获取。大部分实际情况是,因公司而异。小公司可能是运营全包干儿了,分工明细的大公司,那必然是市场部门的工作。(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也更加“坐实了”运营的连接本质……)

用户运营

于是,在你不断地努力下,购买早餐的用户变多了,每天都很忙。看上去,店面生意不错。

随着持续的广告投入和研发投入,你发现早餐店的生意赚钱不多。经过对一个月以来的数据分析,你发现单次购买的用户占比65%,其中80%用户就买两个茶叶蛋。不仅如此,所有用户中,而只有10%购买了你的拳头产品。同时,用户零散地加了店员的微信,想让用户再次下单,消息推送都很难找到人。

于是,你开发了个小程序,组建了用户社区,社区里有很多和职场相关的人群和有趣的活动。同时,你制定了一套用户的成长体系,包括了信用体系、价值体系,等等。用户每天的购买金额都会化作积分显示在账号上,积分可以消费抵现、甚至可在社区中流通使用。同时,根据用户的消费金额、频度、消费远近等把用户进行了分层。同时,用户随时有问题都可以找到你,用户的感受也变好了很多。

内容运营

所以,第四步解决的就是用户怎么留下来,并通过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进行用户转化。

经过一些列的设置,用户的复购率提升了,客单价也提升不少。

但大家对你的认知还是:就是个“卖早餐的”,对产品和品牌认知比较模糊。所以,你决定让用户都关注你的抖音账号,并做了个账号矩阵。内容多样,有的是大片——“拍早餐是怎么做出来的”;有的是知识——“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影响”;有的是段子——“不吃早餐而引发的职场惨案”。用户通过刷抖音了解到了你的早餐店以及产品的特色,同时加入了你们的早餐社群。社群内容很多,有讲产品的、有技术开发的、还有讲运营的,用户发现,你不仅仅是一家营养健康的早餐店,还是职场人的加油站,这刚好与你的品牌slogan相合。

虽然用户了解了你,但能参与的事情仍旧有限。而且,你随着更多的投入,需要有更大的财务增长目标。

活动运营

于是,你冥思苦想,不断寻找创意,并精简了用户参与的流程,推出了用户裂变的活动,如“两人同行一人免单”“邀请好友就送两个茶叶蛋”等活动,通过用户带动用户的方式,提升了销量,扩大了影响力。

另外,你还在用户的社群里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提升用户的粘性,并根据产品推出了“大厂免单”的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就是活动运营,它不仅仅存在于用户运营、流量运营、内容运营里,它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运营手段而广泛存在于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当然,这些活动都在不断地完成着它的目标使命。

至此,运营的飞轮转动了一圈。

在这个转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产品运营也从0到1完成了“冷启动”。只要将“用户研究→产品运营→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这个飞轮转动起来,产品自然会触达到最终的用户。有心的运营者还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制定更个性化的方案,以期让产品更快、更好地服务客户。

04 衍生转化

在运营飞轮转动完成后,有时还会有新问题随之而来。

如有的用户开始以早餐作为连接点,在这个早餐店里开始不断聚集“职场牛人”,并在社群里产生了更多的职场专业内容,用户开始有了社交和提升自我的需求。你觉得这是产品完善的方向,于是,你准备推出“3w小米粥”……于是,你开始做市场的测算和评估,开始找用户进行调研与访谈,进一步确定产品的定位……

于是,飞轮又开始转动……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互联网运营,并画成了前面的图。

作者:我心飞翔!

本文由 @我心飞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format,webp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