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今年,还有一头超级灰犀牛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407-37455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今年,还有一头超级灰犀牛

这是未雨绸缪,为接下来可能的经济衰退提前做好准备。

2022年,全球一共有1024家科技公司裁员,人数超过15万人。进入2023年不足3个月,全球505家科技公司再度裁员将近15万人。

美国是重灾区。年初亚马逊、谷歌均宣布裁员1.2万人,微软裁员1万人。进入3月,Meta宣布第二轮裁员,人数高达1万人,亚马逊也计划在几周之内再裁员9000人。FANNG巨头中,唯有苹果最为坚挺,没有动员工削减成本。但今日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裁减其零售团队中负责开发和维护的部分员工。

不仅如此,美国裁员潮还蔓延到了金融业、娱乐业、房地产业、律师所、物流业、零售业等等。3月28日,迪士尼启动首轮裁员行动,预计裁员7000人,总数预计超13000人。4月2日,美国餐饮巨头麦当劳宣布,本周暂时关闭位于美国的全部办事处,并通知员工准备裁员。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们是离前线炮火最近的人,他们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无疑是最为敏感的。这一次,不仅是硅谷、华尔街,还有更多实体行业,不约而同开启大裁员。他们在担心什么?又暗示了什么?

这是未雨绸缪,为接下来可能的经济衰退提前做好准备。

3月5日,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根据概率模型预测经济衰退的概率接近99%。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并认为2023年前三个季度实际GDP增长率可能为零或负。有意思的是,美国在近50年间里经历的所有经济衰退几乎全被该模型预测对了。

图片

美联储持续加息对制造业的冲击是直接而明显的。4月3日,据ISM公布数据显示,美国3月制造业PMI录得46.3,创下2020年5月以来最低,逊于2月的47.7和市场预期的47.5。这也是该指标连续第5个月在50荣枯线下方,表明该行业正处于收缩。若剔除新冠疫情异常值,3月制造业PMI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一共只有16次PMI数据与当前水平相当或更低,12次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也就是说,按照历史规律,这个指标预测成功率为75%。

图片

再看房地产市场。3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为44,环比有所提升,但这已经是连续第8个月陷入50以下的萎缩区间。

整个房地产处于量价齐跌状态。销量方面,今年1月,成屋销售400万套,较去年大幅下滑37%,连续下跌12个月,创有史以来最长连跌纪录。2月稍有缓和,环比上升14.5%,但同比依旧下滑22.6%。房价方面,美国2月现房销售价中值为36.3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为2012年2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较去年6月的历史高位下降12.3%。

当前,美国经济表现有韧性来源于强劲的消费支出,背后主要源于疫情期间积攒的超额储蓄。

2020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居民积累了2.3万亿美元的超储。到去年四季度末,已经消耗超储1.1万亿美元。剩下1.2万亿,按照华创证券预估,假设50%归属中低收入群体(这类群体才容易转化为消费),超储能支撑强劲消费支出5-6个月。

今年2月,美国零售销售额(汽车占20-22%、食品饮料10-15%、百货业10-13%、餐饮业11-12%、电子商务9-11%等)环比下跌0.4%,跌幅大于预期。同比增速为5.39%,创下2020年12月以来新低。

图片

以上种种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处于一个弱势状态。这还没有考虑硅谷银行引发的银行业动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

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迫使商业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表,收紧其信贷条件。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内,商业银行存款减少了1257亿美元,连续第九个月下滑。整体贷款下降204亿美元,为2021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其中,被视为经济活跃度指标的商业和工业贷款下降近300亿美元,降幅最为明显。

由于面临负债端存款持续流失的压力以及可能的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更有动力去收紧贷款规模。要知道,美国小银行对商业地产贷款、住宅地产贷款、商业和工业贷款、消费贷款的贡献分别达到70%,38%、34%和24%。储户由于担心中小银行倒闭风险以及有更高利率的货币基金可以选择,均驱使着存款外流。这可能导致小银行进一步收紧贷款条件,不利于宏观经济环境。

中小银行如此,大银行能独善其身吗?

此次银行业危机,可能会加速美国经济衰退的进程。究竟对经济冲击有多大有多深?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目前,主流观点是相当于加息25BP-50BP。

过去60多年,美联储12次加息周期中,唯有3次实现了软着陆。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在通胀出现苗头之前,前瞻性进行加息操作,而通胀趋缓以及经济放缓之后进行果断降息。第二,加息前的GDP增速足够高,提供了软着陆的安全垫。

本轮加息周期又快又急,其加息的时点也严重滞后于通胀。此外,去年经济增速为2.1%,也不算很高。按照历史经验,本轮经济或不存在软着陆的现实基础。现在,联邦基准利率已经去到了4.75-5%的水平上,通胀同比仍然高达6%,其实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会越加凸显。

就在这个关键档口上,OPEC+出来背刺美国。

4月2日晚间,OPEC+突然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计划。其中,沙特50万桶,俄罗斯50万桶,伊拉克21.1万桶,阿联酋14.4万桶等。几个国家加起来累计高达165万桶,占到全球每日石油产量的5.6%。突然大幅减产,刺激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现在,美油期货价格逼近81美元,布伦特飙至85美元以上了。

图片

纵观过去历史,OPEC+大幅减产往往发生在实际需求走弱(多为衰退或濒临衰退)、原油产能过剩的时候。但经常的结果是,边减产,油价边下跌,因为减产短期恐无法逆转实际需求下滑更快。

而本次大幅减产,颇让市场意外。第一,不是例行原油产量政策会议的日子,突发性特征很明显。第二,当前全球经济还未陷入实质性衰退,且在欧美银行业危机暂缓之下,已驱使油价大幅回升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可谓是OPEC+逆周期调节,进行了预防性减产。这也说明OPEC+认为全球经济接下来可能会有经济衰退的重大风险。

大幅减产,维持高油价,维护了产油国的利益,但对于欧美国家利益明显不利。

美国通胀从去年6月的9.1%回落至今年2月的6%,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商品型通胀回落明显。而这里面非常关键的就是原油,价格从去年120-130美元大幅回落至今年3月份的80美元以下。而核心通胀(刨除能源和食品)下降并不明显,仅从去年9月的6.6%回落至目前的5.5%,主要逻辑是服务型通胀并没有回落,而是保持很强的韧性。

图片

9.1%回落至6%,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几年CPI指数保持稳定或环比小幅上升,不及去年同期环比的高速增长,导致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但到了今年6月,只要CPI出现环比增长,那么同比增速就会扭转持续下滑的态势,因为去年6月份开始CPI指数处于一个滞涨情况,没有高基数因素了。

现在,OPEC+大幅减产,促使油价处于高位,有可能导致商品型通胀出现回升,显然不利于美联储控制通胀。如此一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有一个尾部风险,加息的高度以及维持时间的长度可能会超预期。这对于处于疲态的经济显然是不利的,可能也会加速进入衰退的节奏之中。

很显然,OPCE+此举倒逼美联储继续加息,且会让美联储的政策利率逼停在高位,也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在高通胀、高利率的背景下,美国制造业、房地产已经受到明显冲击,而对于消费服务业的影响会有滞后性和累积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银行业危机来一波冲击,外部OPEC+大幅减产再来一波冲击,其实大大增加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这可谓是今年最大的一头灰犀牛了。

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股杀盈利不会缺席。过去10轮周期,杀盈利通常在衰退起点2个月内开始,持续约2个季度,期间标普500相对衰退起点回调约20%。如果算最大跌幅,历次衰退中位数达到34%。如果是1974年或2008年那种级别的深度衰退,最大回撤可以高达50%左右。

图片

现在,美股反弹较为强势,不但收复了硅谷银行事件爆发以来的所有跌幅,还欲进一步挑战去年8月份的位置,主要交易逻辑仍然是美联储加息快结束了,美元流动性将出现重要拐点。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看,现在的美股市场可能有点过于乐观与亢奋了。随着时间的推进,下一步市场关注的重点将移步经济衰退以及金融风险上面来。全球市场同此凉热,A股投资者也应该做好心理与仓位准备。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