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制度性羞辱:别再用少数人的错误,惩罚大多数人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36kr.com/p/510593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制度性羞辱:别再用少数人的错误,惩罚大多数人-36氪

制度性羞辱:别再用少数人的错误,惩罚大多数人

人神共奋·2017-12-02 03:15
​“别让社会制度羞辱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 ——伦理学家马格利特《正派社会》

1/6、开始抓考勤,就说明公司走下坡路了吗?

白岩松曾经发明过一个“白氏理论”:一家公司开始抓考勤,就说明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走上坡路的公司,根本没有时间管员工的考勤。

因为名人效应,这句话流传很广,其实类似的“反向指标”很多。比如:

一家公司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就说明开始走下坡路了——走上坡路的公司,根本没有人有功夫管企业文化。

一家公司的食堂,菜品开始丰富起来,就说明开始走下坡路了——已经到了不多烧点儿菜就留不住人的地步了。

v2_89a6c5f9cedd4158baf5da176ab1b5e0_img_000

其实,这些说法背后都在讲一个问题:开始重视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说明这家企业已经度过生存期,正从一家成长性的企业发展为规模型企业,而此时,最容易发生“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冲突。

让我们先从“破窗效应”开始说起。

2/6、地铁涂鸦、迟到与破窗效应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地铁,不但管理混乱,也是全市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导致很多人不敢坐地铁,乘客数不升反降。

但这种糟糕的局面,到90年代中期竟突然好转,90年代未的犯罪率比10年前下降了75%,而同期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变化,纽约地铁一下子成为全美最安全的地铁线之一。

很多人认为,这得益于纽约交通局聘请的地铁运营总监戴维▪岗思的一系列新措施。

在岗思上任的最初的几年里,他并没“严厉打而地铁重大犯罪活动”,而是一直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清理地铁站里的那些混乱肮脏的涂鸦”上。

他们使用了新的清除油漆的技术、配置了大量清洁工,使得涂鸦者晚上刚刚完成的作品,第二天运营之前就被清洗。他还专门设了一个地铁清洗站,被涂鸦的地铁不洗干净,不准运营。

v2_96f44196fbee41d68eaed27b6f380def_img_000

几年后,岗思的继任者继续了他这种“抓小放大”的管理方法,涂鸦整治完了,这回集中精力狠抓“逃票”现象,布置了大量便衣,抓住一个逃票者,就千方百计的盘问出过往隐瞒的犯罪行为。

为什么岗思和他的继任者认为,这些小措施反而可以解决大问题呢?这种治理思路来自于犯罪学家开创的“破窗理论”。

如果一个窗户破了,却没有被修理,有人自然就认为,这里没人管理,从而也去打破更多的窗;接着就有人乱丢垃圾、甚至偷东西;接下来,犯罪率上升,好人开始搬家,地痞混混横行,整个街区越来越糟糕。

所以,要整理纽约地铁乱象,一定要从“乱涂乱画、逃票”这些虽小但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入手。

前面讲的“抓考勤”,从“破窗效应”的角度就很好理解了。

大部分的迟到都不会对企业造成明显的损失,但它的隐形成本和“破窗”一样,被员工认为是管理不到位,“所有人都看到的违规——激发员工去效仿——秩序混乱,失去控制”,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给企业造成损失。

“破窗理论”揭示任何一种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光要考虑直接成本和直接效果,还要衡量隐形成本和隐形收益。

v2_742384e5fc5641029c3de39cf45e6892_img_000

“抓考勤”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收益,但它可以给遵守规则的员工以正向的激励,这就是隐性收益。

一家公司通常迟到的都是少数员工,所以“抓考勤”本身是必然是“隐形收益”大于“隐形成本”。

不过,一些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很强的进取动机,迟到并不被其他员工认为是“违规行为”时,“破窗效应”就不存在了,此时的“抓考勤”,反而是一种“隐形成本”大于“隐形收益”的制度。

所以,与其空谈“人性化管理”,不如把人性看成制度的“隐形成本”与“隐形收益”,更容易分辨,哪些是好制度,哪些是坏制度。

即使在成熟的公司中,很多制度都是“隐形成本”大于“隐形收益”的坏制度,“加班费报销”就是一个典型的坏制度。

3/6、加班费申请的隐性成本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加班,哪怕有加班费也不干,但确实有些经济条件不好、又没有成家的单身员工,是喜欢加班的。对于这部分员工而言,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在公司混到九点多,上上网,刷刷微信,再上一个老板键,加班费到手了。

当然,公司也不是傻子,发现了这样的案例后,虽然没证据,但可以加强制度管理啊。于是就有了“加班申请制度”,要求所有加班的员工都要填写加班单,特别要注明为什么项目加班,加几个小时,还要给主管审批。走了这套程序,加班费才能到手。

v2_f0153c1683934827946f4a12493d16b2_img_000

这个流程,大家一定不陌生,至少一半的公司是这么做的。

但实际上,这一个“隐性成本”极高的“坏制度”。

首先,这个制度让所有人都增加了工作成本,填一张加班单,至少有四五项内容,对于常态加班的人来说,还要费神想“加班内容”,还要送给头儿审批,头儿的时间就更值钱了,最后还要有专人汇总统计。

其次,在执行过程中,总会有差错,或者是忘了写加班费,或者是加班申请被驳回,一个“被加班”的人本来就不爽,这个制度不亚于火上浇油。

简单的说,“蹭加班费”的只是少数人啊,这就一个用“少数人的过错惩罚大多数人”的制度。

更重要的是,这个制度是一个“有罪推定”,它假设所有加班员工都有“蹭加班费”的嫌疑,再让员工自证清白,这就是一种“制度性羞辱”。

在所有的“隐性成本”中,“制度性羞辱”是最大的。以前茅于轼先生提过“廉租房不配卫生间”的建议,从市场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但茅先生还是被大家骂了,因为这个建议中有一个“制度性羞辱”的隐性成本没有考虑到。

v2_0effdd50b2954e97b8049ee033d26089_img_000

当然,在下结论之前,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对照前面的“破窗效应”,这个制度有没有“隐性收益”呢?

4/6、抓考勤和管理加班,这两个制度的区别

抓迟到和管理加班,这两件事,看上去都是防止“破窗效应”,但实际上差别很大。

“破窗”的前提是人人都能看见,而且具有“无人管理”的象征意义,才能发生“破窗效应”。

迟到就是一个典型的“破窗”,而“伪加班”却不是。

“加班”是一个隐蔽的行为,你很难分清坐在电脑前的那个人是真加班,还是假加班。更何况,有人明明是来加班的,跳出一个网游弹窗,一个晚上就没了;有人本意是混时间,可混着混着就把工作给解决了。

而且,“伪加班”也不具有“管理混乱”的象征意义,相反,它还能制造人人努力工作的假象。

所以,“抓考勤”可以创造“有人管理——信心恢复——管理有序”的良性循环,而“健全加班费申请制度”却不能。

v2_37a2d85b401240e2ac7fb4f9c995ee29_img_000

付出了这么大的“隐性成本”,而这个制度的“隐性收益”却非常有限,理论上如此,实际上呢?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5/6、“加班餐券”的隐性成本和隐性收益

卫哲讲过一个阿里巴巴的类似制度,不过不是加班,而是“加班餐”。

当时在阿里加班,可以提供一顿晚饭,统计下来,一年在加班餐上的费用是1400万。

最初实行的就是“加班餐券”制度——员工提申请,主管批准,凭餐券就餐。

先别忙下结论,前面说过,制度的好坏不能看表面,一定要分析隐性成本和隐性收益。

这个“加班餐”跟前面说的“加班费”其实很不一样。

加班一般都要到很晚,造假成本高,而“加班餐”就不一样了,五点半下班,混一会儿,六点吃饭,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人了,造假成本非常低。

v2_41fba36890c043d89164e6223524f252_img_000

所以这未必就是少数人的问题了,毕竟卫哲时代的阿里员工还不像现在这么有钱。也就是说,“加班餐券”制度还是有一定的“隐性收益”的,要不然,阿里也不会实行这么久。

但卫哲仍然觉得“加班餐券”制度的“隐性成本”高于“隐性收益”,所以,他还是试着取消了这个制度,他对员工说:“加班晚餐是给加班的人吃的,你不加班最好不要吃。但是如果真的不想做饭,也可以吃完再回去,把公司吃光了,我们散伙。”

取消“加班餐券”一年之后,统计下来,加班餐费增加了7%,100多万(这就是“加班餐券”制度的“隐性收益”),卫哲认为这个改变是成功的,因为每天五千多员工要申请加班餐费,这个“隐性成本”绝对不止100万——还没考虑“制度羞辱”的代价。

6/6、“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对立

以前我们总喜欢把“人性化”和“制度化”对立起来,认为与其靠“道德约束”,不如靠一个好制度。

其实,是否激发出人性之善,本身就是制度要考虑的一部分。

特别要警惕那些人为设计出来的、建立在“人性本恶”,“需要好好管管”基础上的制度,它们往往是因为少数人的过错,而惩罚大多数人。

一个好的制度,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考验人性”,不会因为一宗偶发的失火案,就让大多数人流离失所;因为要控制房价,就逼得大家假离婚……,这些摧毁了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制度,必将让整个社会付出巨大的隐性成本。

不让老实人吃老实亏,不让遵守制度者蒙受制度的羞辱,这才是一个好制度的底限。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三篇原创,颠覆你对职业的看法。

与“管理方法”相关的文章

商业巨头是如何倒下的?

你天天那么忙,才是你做不成大事的原因

有一种思维方式,成功者一辈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训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