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留不住人才,是因为你没有做好这3件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8692451165811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留不住人才,是因为你没有做好这3件事

笔记侠·2023-03-25 23:20
要保留人才,我们需要了解人才个体的真正需求。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将就“如何留住人才”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才为什么会流失?

其次,如何亡羊补牢,及时挽留?

最后,如何从根本上预防人才流失?

一、为什么人才会流失?

人才为什么会流失?

大数据经常告诉我们第一个原因是主管,第二个原因是薪酬。

如果涉及整个公司的离职分析,大数据很重要,但涉及到个体,大数据便失去意义。

正如手术的成功率是99%,但对于个体,就是100%和0的区别。因此,要保留人才,我们需要了解人才个体的真正需求。

v2_feb773c3c3634b3dbbf3f7b2cc6e33a9_oswg35752oswg1080oswg608_img_000

我们不妨来做一道选择题:

A公司:允许员工在家办公,注重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提供每年一次海外旅行。

B公司:要求员工全年996,出差也没有时间在当地旅行。

你会选择哪一家公司?

实际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我曾经在A公司工作过多年,我非常喜欢A公司,它是人们口中的神仙公司,因为它对员工真的很好。

但后来B公司来找我,我最终还是选择去了B公司,原因是B公司的决策链不长,我可以有机会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战略并且实现战略落地和实现的整个闭环。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早年我有三次加入阿里的机会,但都因为担心无法照顾家庭而放弃了。你离开一家公司去到另一家公司,一定是因为你相信在另一家公司可以满足现有公司没法满足的需求。

因此,要保留人才,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人才的需求是什么。

1.了解人才的需求

① 人力资本趋势

根据《德勤2020全球人力资本趋势调研》,我们看到了往年不太一样的词:知识创造、道德与未来工作、人工智能与超级岗位、归属感、幸福感等等。企业也应据此进行人才保留的设计。

v2_58da1280b54c44818357b192db540389_oswg83086oswg1080oswg852_img_000

② CEO的关切

无独有偶,毕马威《2022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显示了CEO放在第一位的居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且前面有个非常专业的定语:通过全面价值方案来吸引和保留人才。

的确,人才离开公司,CEO最痛苦。因为他需要有人和他一起制定战略,他更需要有人帮助一起实现战略。

v2_42a336998d7841239c9c91f08f56999b_oswg47392oswg1080oswg526_img_000

③ 员工的关切

人才流失其实就是一个天平倾斜的过程,一侧是“现在的组织”,一侧是“外部的组织”。

当“外部的组织”的吸引力超过“现在的组织”的时候,如果公司没有采取足够的挽留措施,甚至被逼迫离开公司,那么这个人才就流失了。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我在一家智能制造公司做副总裁的时候,我们想要加强国内外海外市场,特别想要挖一个人才。

她当时在该行业最牛的一家公司担任市场总监。接触了两次,她还是很犹豫,因为城市也会有变化。

到第三次我和她交流的时候说:“你来或不来,我们公司都会前进。但你来,一定会显著加速公司前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变化。你也会从中收获很多。”

她第二天打电话告诉我,她决定加入我们公司。

因为她的老板和她说:“你走或不走,我们公司都会前进。但你走,不会改变公司的进程。而你,可能会失去很多。”

她说如果她以后写一本书,一定要把这两段对话写下来。虽然我们公司更艰苦,但她感受到被认可和看重,最终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我们的公司。

所以,我心里很感谢对方的总经理,是她亲手把人才往我的天平这儿推了过来。

2.常见的员工需求理论参考

v2_158f30f769734045a741b2d72b98d142_oswg40003oswg1080oswg417_img_00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的需求涉及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员工的需求可分为激励和保健因素。而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则更适用于知识工作者。

我自己常常使用我的朴素的四要素理论。四要素包括“名、利、学、爽”。

其中,“名”指的是认同,很多时候是文化层面的,主要体现在员工是否对自己的岗位和在公司工作感到自豪;“利”则不需多言;“学”指的是成长,而“爽”更多的是感性的幸福感和体验感。

二、如何才能挽留人才?

了解了人才流失的原因,接下来是如何留住他们。

这里有三件事情要做:首先,立即约谈。

如果你知道他们有离职的想法,甚至已经提出了离职,就不能等待,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发现苗头或得到消息的当天就进行约谈,因为如果有其他公司找到他们或吸引他们,那么再去挽留就会非常困难。

其次,制定挽留计划。

约谈时需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想办法挽留他们。制定一个挽留计划,并在当周内出台一个可行的方案。

最后,挽留不成,进行离职管理,让双方都能以和平的方式友好分手并且保持联络。

以下是挽留人才三步曲的具体做法。

1.三步曲之立即访谈

① 访谈结构:痛点教练六步曲

v2_5f3fb381fa334cf5bdbc9f770ea2f758_oswg21071oswg1080oswg411_img_000

在约谈时,需要讨论以下六个问题,并完成闭环。

第一,了解痛点和离职动机。他最关心但现有公司没法满足的是什么?

第二,量化目标。即公司要做到什么程度,他才可能留下来?

第三,评估分析。帮助他分析现有公司和外部公司对于其目标之间的差距。对现有公司的资源和外部公司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第四,甄选方案。选出对方希望的可行性保留方案。

第五,行动计划。将方案变成落实到人和结果的行动计划。

第六,确保支持。立即和相关领导沟通确认,取得应有的支持和反馈。

如果在谈话中完成了以上六个步骤,那么他们会觉得你真的关心他们,并且非常感激你的行动。

即使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离开,他们也会记得你的好意和帮助。

② 三步曲之约谈:使用灵魂十问进行补充提问

v2_fe1ffe1fd4014623a192a51109239db8_oswg70161oswg758oswg520_img_000

如果说痛点六步曲是一个保留谈话的闭环结构,那么灵魂十问则是坦诚相待的心灵碰撞。

第一个问题: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理由是否还在?

如果还在,也许问完第一个问题就把他留下来了。

第二个问题: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有时候答案是更高的工资。那工资又怎么获得?你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吗?有人说要生活工作平衡,觉得太忙了。你可以反问,你到新单位就不忙吗?

第三个问题:行业属于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

有些人说,我觉得现在产业是夕阳产业,对方是朝阳产业,那这样就要去吗?

很多所谓夕阳产业是有机会有第二曲线创新的,比如一些百年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底蕴也深厚,经历多次低谷后又放新枝,生命力非常顽强。

而所谓朝阳产业,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风险也非常大。所以不要赶时髦,很多新兴行业不成熟、假大空,需要擦亮眼睛,不一定经得起各种考验。

第四个问题:新公司明确的优势是什么?

有时侯招聘面试官说得天花乱坠,他提到的优势你有没有验证过?

第五个问题:新公司未知的信息是什么?还有哪些信息是你不确定的?

我去了解一家公司的时候经常会去洗手间和厕所,你常常能够获得意外的信息。

第六个问题:现在离职是不是好时机?

职业安全换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不是问题,但是现在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每次选择都要考虑机会成本。

v2_f229958f084d44d588b0ef26f7b9de24_oswg69225oswg1080oswg600_img_000

第七个问题:没有收入可以坚持多久?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有的人说去新公司不就有收入吗?有收入,但在新公司你能不能过试用期、能够待多久,都是未知的。

第八个问题:有家人和在行的朋友支持你换工作吗?

有的人因为没有跟家人商量,一意孤行,甚至破坏了家庭关系。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是陌生的,一定要找业内资深人士了解一下。

第九个问题:想离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你要再问一遍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跟老板关系不好,或又是什么原因,那是老板不支持你工作?项目不给你资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也许是误会,也许是自身的原因,也许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因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第十个问题:换工作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现在的问题是老板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如果是自身的原因,那么换了单位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

当你问完10个问题后,可能会留住一些人。当然,如果他的答案是非常明确而坚定的,因为他理性地做了很多准备,那就祝福他吧。

2. 三步曲之挽留计划

v2_20041f1650cf485190244dd0aa46ee00_oswg22755oswg1080oswg509_img_000

上述这10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按照现在公司和未来想去的公司分成两列写下来。写完后,你就知道他的理由、需求、痛点,之后再给解决方案。

所以,挽留计划是什么?再回到“名利学爽”这四个字,外部的机会难道真的比现有公司好吗?挽留计划就是要做到现有公司比外部机会更好。

这里有个经典例子。有一个优秀的员工提出离职,当时他在公司大概有2万元月薪,外部公司给他3.5万元的offer,75%的涨幅。

我说:其实每个企业主都是很聪明的,他给你多少,你就要为他付出更多。

当时我们公司是8小时工作制,双休日,每个月还有一次“呵护女生”假、心情假,还有带薪病假等,福利是非常好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加班,但一般都是可计划的。

但是在这家外部公司,虽然给3.5万,实际上工作时间是16个小时,早9点到晚12点,周末还要996,星期天有时不工作,但手机、微信、钉钉都得开着,必须及时回复。

后来她去打听了那家公司里的同事,据说好多女同事内分泌紊乱,孩子都生不出来,她还想生育,赶紧放弃了去那家公司的念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看起来她好像多挣到了钱,但她付出的时间很多。她跟家人的时间变少了,锻炼没时间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没时间了,朋友聚会也没时间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评估一下什么是她想要的生活。也有人会留下来,为了这笔钱,牺牲时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大家要看到,表面上的利不一定是真正的利。每个人真正的需求不一样,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主管或者HR,我们有责任帮他评估分析。如果他非常明确,也很坚定,外面的机会的确更适合他,那就祝福他。

v2_5edf00a4dbc343099c9dafbfb39aa21d_oswg42180oswg1080oswg608_img_000

3.三步曲之离职管理

如果员工最终还是选择离开,那就帮助他做好离职工作。

我曾在一家公司一个月内裁员1000人,没有一起纠纷。主要是做到了三个原则:合法、合理、合情。

① 合法

实际上,很多老板对《劳动合同法》并不了解,所以他会认为:离职员工一般要么是冗员,要么是绩效不好的员工,公司已经承担了很多损失,所以不愿意支付赔偿金或者补偿金。

这个时候我们既要理解老板的想法,同时也要跟老板去用大白话解释《劳动合同法》里关于补偿金的条款。

我相信每个老板都是想要合法的,这也是HR要坚守的底线。不然短期似乎能省钱,但现在的员工法律意识都很强,一旦诉诸法律,公司几无胜算,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赔偿金额都更大,而且对雇主品牌伤害很大。

② 合理

什么样的岗位要裁掉,什么样的岗位要保留,这是要经过科学研究的。

如果在没有做好规划就随便招人,过不了多久让人离开,这样对员工很不公平,对公司也成本很高。

所以裁员也要做好规划。要帮公司分析这个岗位到底要不要保留?是不是和公司的战略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就只能走,因为在这儿也得不到发展;还要分析岗位的工作量,是不是需要全职的工作量,如果不是,那也可能必须走。反之,就要想办法保留。

v2_db557eaaf7ca46e6b0a7e1d425053ad5_oswg114307oswg1080oswg600_img_000

③ 合情

不要攻击个人,坦诚相告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家都是成年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如果可以,公司要尽力对离职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合法、合理、合情地把离职工作做好,好合好散,这也是一种共赢。

三、如何预防人才流失?

预防人才流失,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做三件事:第一,选对人;第二,激励他,对他好;第三,对他更好,帮他成功。

如果你能帮助一个员工成功,在本公司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地方?

就像婚姻,很多人放弃婚姻往往是对现状不满意,而且失去了希望。如果你一开始就挑对人,对她/他又好,还能共同成长,她/他为什么要离开你?

所以员工离开,不要责备员工,而要反思,我们有没有对他足够好,或者给了他想要的?

如果公司成长太快,员工跟不上,我们要反思有没有培养他、给他机会;如果是公司成长不够快,员工成长太快,也要去想有没有给他足够的挑战。

所以,预防人才流失是个系统工程。

1.选对合适人才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选对合适人才。

v2_5fedaeddc36247458430099ef72777f8_oswg42764oswg1012oswg594_img_000

重点说一下,在招人之前,人力资源规划特别重要。我们要根据战略去规划合适的人才,发布职位需求、甄选合适的简历。

面试过程、起薪建议也很重要。有些员工为了加入公司,就勉为其难接纳了薪水,之后他就一直愤愤不平,心有不甘,最后还是走了。

入职定向也很重要。入职的前一个月尤其是第一天特别重要。

最重要的是怎么让他产生生产力,产生生产力越早,他就越早能为公司做贡献,他也就越有成就感。

实际上,留住人才往往需要建立“情感账户”。你对员工做了什么,员工是有记忆的。

这是获得合适人才的整个流程,我想强调一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2.提供全面价值方案

v2_5bc7e8b4c7f444ba8cb44bcd32012c04_oswg46133oswg1080oswg525_img_000

什么叫全面价值方案?价值主张包含什么内容?

首先是薪酬福利。

不谈钱的都是“耍流氓”,一定要主动谈,包括基本工资、业绩奖金、特殊津贴、期权、股权、福利等等。像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它都是现金收入,不要欠着,每个月都要按时发。

其次就是整体收入,包括津贴、期权、股权。股权有时候是个金手铐,但有时候人们恰恰喜欢这种被绑定的感受。实际上股权和期权是很宝贵的。

特殊津贴当然不能每个人都有,需要给予特殊贡献或者特殊岗位的人。

福利,对很多人也很重要。

比如弹性工作时间。我有个朋友是个女儿奴,他选择做销售工作,因为他觉得做销售比较自由,带孩子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每个人看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v2_434c616d80af43a5a081075fdaa9de46_oswg92310oswg1080oswg656_img_000

全面价值方案,当然不只是薪酬福利,还有什么?还是名利学爽。

“名”,如公司价值观、多样性、倾听心声、员工礼物等,这些对很多人很重要。

“利”,前面的薪酬福利体系已经详细解释了。

“学”对于终身学习者很重要。跟一群优秀的同事在一起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成长的感觉会让人觉得年轻、自信。

“爽”,你们看到上图右边有10个工作生活的平衡的措施,当时我服务的一家公司就是这么做的。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按摩服务。虽然大家工作很忙,实际上很少享用这项福利。但这种贴心的关照让员工很受用。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有个合同理论讲到,员工获得感=总薪资+工作带来的正负效益。而员工关怀可以极大地对冲与员工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负效益。

综上所述,提供全面的价值主张,不仅包括薪酬福利,也要考虑其他方面,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只有全面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3.赋能人才取得佳绩

最好的保留人才的办法是帮助他成功。如何你能帮助他成功,他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这部分同样可以用痛点教练六步曲来完成。

① 发现痛点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穷二白,没有田,没有地,没有粮食,没有钱;农民也一穷二白,没有田,没有地,没有粮食,没有自由,没有钱,还没有自由和尊严。

当农民的痛点和共产党的痛点一致时,农民和共产党就拥有了共同的目标。

要帮助人们成功,首先要知道他的痛点是什么?如果能够帮助对方成功,你也会成功。

② 明确目标

v2_13e7f40d72c54dfeb62842fae6f9b002_oswg49942oswg1078oswg808_img_000

痛点明确之后,再把痛点量化成目标。好的目标是可见的、重要的和可预测的。“可预测的”,指你知道目标实现的路径。

③ 评估分析

分析,其实是一个战略行为,那什么是战略?2009年,我的导师Horst,全球战略规划负责人,一个德国人,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孙子兵法》。

v2_a8b24469461d4b0bb19812f833cbf749_oswg60008oswg1080oswg458_img_000

多算胜,少算不胜。如此,打仗前就已经知胜负了。在商业世界里,针对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对应的算法。

④ 甄选方案

分析完之后,方案就出来了。比如是选大机器还是选排风扇来吹掉垃圾?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分析。如果是联合利华公司,可能选大机器,要是小作坊就可能选排风扇。

⑤ 行动计划

小区里来了一只猫,老鼠们商量谁去给猫脖子上挂个铃铛?如果能够解决谁去挂铃铛的问题,可能是个好的行动计划,否则它就是一个不能执行的行动计划。

所以,行动计划特别能检验方案是不是合理的,它要落实到个人、时间、结果。同时,行动计划也要符合VIP(可见的、重要的和可预测)原则。

⑥ 确保支持

我曾经空降到一家公司时,最初管理层只有董事长是支持我的。很难想象,如果得不到其他管理层的支持,我怎么在公司生存和工作。

我用痛点教练六步曲逐一了解他们最关切的痛点,和他们合作,协助支持他们完成目标,最后终于都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4.其他方面

① 保留人才要长期主义

以上的做法都是短期的行动,更长期的规划需要弱化因个人流失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外部内部结合,长期和临时结合等人才供应策略;同时对人才需要提供更加多样的工作模式。

当项目导向的文化和变形虫组织的形式变成一种风尚,更多公司内外闲置的人力资源得以更自由地进行分享。

在家办公也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因为远程沟通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在家办公不仅节约了通勤时间,也给公司节约了水电费、办公室费用。未来办公室里公司的人会越来越少,远程办公是个趋势。

② 投资员工,帮助员工成长

v2_57b613be5c474f43a4dc296268e9cf7e_oswg49991oswg1080oswg534_img_000

每个人都是自己岗位的CEO,也都是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CEO。这里的CEO,不一定是岗位,而是责任,能力和格局。

要把每个人培养成CEO,我开发了五门课程。分别是修自己,拿结果,带团队,建组织,赢客户。

课程内容适合CEO和管理合伙人,也适合中高层干部、基层和有志于成为自己人生CEO的职业素人。

最后,人才还要走怎么办?

烦恼即菩提。一方面我们祝福他,另一方面我们不断精进自己的组织。

当组织变得更具竞争力,帮助人才更成功,给予员工最好的,满足员工最所需,如此,人才还有什么理由离开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倪彩霞,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