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买到就是赚到」,奢侈品涨价收割了谁?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30324-37433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买到就是赚到」,奢侈品涨价收割了谁?

满足「富豪们」的情绪价值。

3月1日傍晚,在向熟悉的“柜姐”证实香奈儿次日涨价的消息后。抱着“买到就是赚到”的心态,31岁的梁云一下班就冲进了北京SKP。 

晚上21点,香奈儿门店外仍排着长龙,半小时后,梁云进店,不到10分钟就“抄底”了自己观摩了几年一直未入手的CF(Classic Flap)大号手袋,售价71000元。 

次日清晨,香奈儿官网更新了价格,一夜之间,梁云购买的包价格就涨了10100元。 

奢侈品涨价并不稀奇,但疫情以来,提价速度之频繁、幅度之大引发了市场关注。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香奈儿标志性手袋产品,此次在中国市场的涨幅基本在11%-16%,美国市场则上涨7%-18%,涨价后CF系列产品的价格已比2019年11月高出74%。 

按照惯例,奢侈品涨价往往是为了对冲购买力上行,但在疫情影响下,销量下降和汇率波动使得不同市场价差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拉平中国和其他重要市场差价,已经成为包括香奈儿在内的大多数奢侈品牌近年的定价策略。 

近几年来,消费增速下滑和分化不断被提及,和整体消费相对低迷的状态相比,中国奢侈品市场一直在逆势上涨。尤其是财富结构变化推动下,日本八九十年代的奢侈品行业路径似乎正在中国重新上演。 

在大前研一的著作《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中,曾描述了日本社会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主流,转变为富裕和贫穷两个极端。 

当M型社会的富裕一端不断扩容,以及中产阶级逐渐消失,市场商机和营销法则也在随之改变。

涨价的真相

疫情“黑天鹅”降临的2019年俨然成为了一道分水岭,奢侈品品牌打破调价规律已成为行业常规操作。 

36氪以消费者的身份获知,LV每年2月份涨价是常规操作,涨幅基本在10%上下,尽管今年暂未收到相关提价通知,但“欧洲市场的价格已有所提升”。 

另有LV销售人员告知36氪,中国市场或于5月进行调价,具体涨幅仍未确定。

胡润研究院23日发布的《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奢侈品之王”、LVMH 74岁的伯纳德·阿诺特财富增加3300亿元,凭借1.35万亿元人民币的身家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作为行业的绝对头部,爱马仕也在去年年底进行了一次大涨价。其中,Mini Kelly二代Box皮涨了18150元,涨幅高达23.2%;Kelly To Go涨幅高达28.6%,创造了爱马仕涨幅历史。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购买爱马仕手袋隐含的“配货”成本。曾有消费者在爱马仕上海国金店举牌抗议,原因是其在销售人员的暗示下配货15万元后,仍未获得购买Constance手袋的机会。 

其他品牌方面,2019年以来,Celine、Fendi、葆蝶家、Gucci、圣罗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价,其中以经典款涨幅最大。 

谈及涨价原因,奢侈品品牌方基本归结为人力、原材料、通胀等成本上涨。此外,被常提及的另一原因是“为了缩小全球市场的价格差距,更诚实地面对消费者”。 

但实际上,大部分奢侈品涨价实际上和所谓的成本提升并无较大关系。

申万宏源证券零售电商首席分析师赵令伊认为,香奈儿涨价更多是品牌力增强的体现,也拉近了与爱马仕之间的品牌价差。 

“以前爱马仕的价格是断层的,几番调价后,香奈儿的单品售价与爱马仕部分产品的价格差距更小。”她说。 

罗兰贝格副合伙人严威也认为,奢侈品牌本身具有很高的毛利空间,完全能应对通胀带来的成本增加。 

数据显示,开云集团的毛利率在 65%左右且较为稳定,LVMH 集团毛利率近年出现上行目前在 70%以上。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品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杜斌也向36氪强调,疫情三年并未对这一部分群体的资产带来影响。且因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富豪阶层的财富储备“难以置信”地增加,最终会体现在奢侈品市场的报复性增长。

从三大奢侈品集团最新发布的业绩报告,也能看出这一趋势。 

2022财年,爱马仕全年营收达116.02亿欧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按当前汇率,爱马仕同净利润增长37%至33.67亿欧元,利润率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0.5%。 

同年,LVMH的收入和利润也创下新高,其销售收入达792亿欧元,同比增长23%,营业利润达211亿欧元。其中,LV品牌年度营收首次突破200亿欧元。 

开云集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尽管Gucci的表现未达到预期,集团去年的销售总额也首次超过200亿欧元,净利润36.14亿欧元。

富人的游戏

“经典款香奈儿是硬通货,比基金、股票还能保值。”

梁云告诉36氪,自己2020年33000元入手的香奈儿duma双肩包,上个月在二手电商平台卖了34000元。“从今年的涨幅来看,这个价格还亏了。” 

但从二手市场的实际成交情况来看,梁云的经历不算普遍,除去经典款和热门款,大部分香奈儿手袋价格在离开专柜后“身价”即刻下跌。而大幅、频繁的涨价,也让不少香奈儿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从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的一些用户反馈可以看出,“把工薪阶层踢开”“吃相太难看”等评论获得较多点赞。 

和一路飙升的价格形成对比的是,香奈儿的产品质量屡遭诟病。

华丽志报道,美国手袋市场新闻及评论网站 PurseBlog.com和PurseForum.com联合创始人Meaghan Mahoney Dusil曾在2022年指出:人们对香奈儿的提价次数和金额感到无比震惊。一些消费者甚至抱怨,产品的质量与水涨船高的价格并不成正比。 

本轮涨价的同时,香奈儿因质量问题上了热搜。有中国消费者在成都香奈儿专柜20100元购买的斜挎包,仅背15分钟就出现了包链断裂。 

不过,奢侈品的核心客群并不会因为质量问题降低购买欲望。 

分析师赵令伊的观点是,部分品牌在提价的同时也会控制产品数量,进一步强化奢侈品的稀缺性。从而让消费者接受,该品牌是一种身份与经济实力的代表。换言之,奢侈品牌涨价,是对高净值客户的维护。 

要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千分之三的奢侈品核心客户,贡献了82%的销售额。这也意味着,所有奢侈品牌都会以服务超级贵宾为主。

作为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中国的行业环境正在迎来年轻化、消费回流、电商化、二手市场迅速发展等变化。

在杜斌的回忆中,2001年前后,LV、香奈儿等一众奢侈品门店最先出现在上海恒隆广场的五星级酒店。2005年至2008年,品牌们扎堆进驻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在中国消费者旺盛的奢侈品需求下,各大城市还曾涌现大量时尚买手店。 

“2018年左右奢侈品的开店速度放缓,总销量在增加,向新一线、二线下沉的速度却相对缓慢。”杜斌观察发现,尽管奢侈品始终是注重服务体验的线下生意,但奢侈品巨头不得不加大线上转型的力度。 

严威也在和36氪的交流中提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市场,奢侈品的受众群体更加年轻化,消费主力已为80后、90后,这一部分人群对线上消费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经历了2022年疫情对到店消费的影响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得到了反向证明。 

贝恩公司发布最新的《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同比下滑10%,终结连续5年飞速增长的趋势。不过,中国奢侈品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结束前将重归正向发展,到2023年中将恢复至2021年水平。 

今年2月初,开云集团首席执行官Francois Henri Pinault到访中国,前往成都、南京、上海和北京考察。他也是疫情后首个到中国考察的奢侈品巨头。 

据开云集团最新发布的财报,2022年第四季度,受中国业务影响,古驰的收入下滑14%至约27.3亿欧元(合约人民币199亿元),逊于分析师预期的下滑11%。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讨好部分中国消费者,并为之构建一个虚幻的“消费鄙视链”,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重要。 

(文中梁云为化名)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