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演唱会回来了,坑也回来了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3-03-22/doc-imymsywf190056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演唱会回来了,坑也回来了

2023-03-22 08:59:4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深燃    我有话说(1人参与)

7d71-c7131a92a6836a280565cd38d0845ba7.jpg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邹帅

  编辑 | 唐亚华

  “最近一个月官宣的演出,比2020年一整年都多了。现在北京的场地工作日都排满了,以前都是只排周末,现在周末档期根本不够。”资深乐迷Aze很开心,线下演出的井喷真的到来了。

  3月以来,周杰伦、薛之谦、毛不易、刘若英、张杰、李荣浩、华晨宇等知名歌手的演唱会陆续开票,棱镜、霓虹花园、八三夭等乐队也开售自己在livehouse的门票,此外还有各大音乐节、大大小小的话剧、音乐剧都放出演出消息。

  然而,观众们的快乐回来了,黄牛也打起了精神,抢票收票卖高价票一气呵成。有乐迷称,今年在呼和浩特和太原开演的周杰伦演唱会,2000元的内场票,已经被一些黄牛炒到5000元。能高价收到票还算不错,最怕的是花招不断迭代的骗子,乐迷钱花了,到了演出当天找不到人,或是收到假票、假手环,无法入场。

  3月19日,大麦网发布声明,表示在华晨宇2023年巡演成都站的预售期间,发现有大量黄牛通过非法手段企图刷票,大麦网系统自动提高了防刷票安全级别,导致部分用户无法正常下单。近日,浙江一位华晨宇歌迷被骗一事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该歌迷称,自己给卖家连续转账3次,最后不仅没收到票,还被骗1140元。

  看知名演出,抢不到票,容易遇到黄牛和骗子,看不知名的音乐节,容易遇到不理想的阵容和不专业的团队,只有遭罪没有享受。发愁的也不只有消费者,从业者们也在复苏的节点下有了新的课题,怎样长长久久地唱下去,而不是在口舌纠纷和口碑坍塌中,再一次丢掉机会。

410d-91ea27fa0302889b0da9ebab74b19a18.png

  拼手速、斗黄牛、识套路,

  看演出不易

  稍微有一点知名度的演出,其门票都是上架就秒没,演出圈也形成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现象——正式开票那一瞬间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重头戏在于门票秒没后,那些说不清的私下交易。

  黄牛溢价,是第一道坎。据深燃在各大社交平台观察,一张票的溢价毫无规律可言,全凭出票人、黄牛,以及自称是“票务代理”人士的一张嘴。演出艺人的“咖位”、从开票到售罄的时长、演出时间是周末还是工作日、演出城市等因素,都会影响黄牛的定价。

  3月1日,《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呼和浩特站和太原站同时开票,总共8个票档,看台500元、600元、700元、900元四档,内场1000元、1300元、1700元、2000元四档。再看黄牛的报价,900元看台票是相对最火热的票档,每张加价300元都算“微溢价”,加到600元以上的不在少数。内场票原价就在千元以上,溢价基本也要上千。有歌迷表示自己遇到过更离谱的溢价,两张原价共4000元的票,黄牛要价一万,甚至还有人要价两万元。综合歌迷的情况来看,花了内场的价格,坐在遥远的山顶(看台最高的位置)已经成了常态。

  个人黄牛漫天要价,一些票务平台也未必可靠。多位业内人士、演出爱好者告诉深燃,某些平台并没有票务代理的权限,只是给出票人或黄牛提供了一个交易的渠道。有livehouse的从业者也对深燃表示,很多场地都会贴出告示,只认可官方总票代如大麦、秀动上的购票凭证,其他渠道谢绝入场。

  北京的阿泽向深燃讲述了自己在某票务平台上被坑的经历。他今年2月购买了某音乐节门票,音乐节分两天,他买的是第一天的票。那天的原票价为369元,阿泽花859元购买了两张,平均每张溢价60块钱左右。“结果下单完成后,平台出的电子票是一段文字,上面写着出票人的电话号码,并不是门票的二维码。”

8578-270aae05cf472e94356028d78238c9d2.png

  阿泽感觉自己被坑了,“没有座位信息,没有出票凭证。”他表示,这就像是一个“赌局”,要到演出当天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场权利,“可能出票失败白跑一趟”,阿泽了解到,也有人成功拿到过票,但他不敢赌,最终经过维权,他把票退掉了。

  还有一种并不持票的黄牛,卖的是“带进场”的服务。资深乐迷路路告诉深燃,这种属于黄牛里面的“无本经营”。“他们一般是在微博等平台,主动联系求票的粉丝,称自己在演出内部有认识的人,或者有邀请函、工作证,可以带他们进去。有人还会发自己所谓的证件,真假难辨。”路路说,此类黄牛在各大音乐节尤为常见,双方见面后,黄牛趁安保不严,帮歌迷混进去,“之前音乐节经常有翻栏杆硬闯的,还有黄牛在一旁跟工作人员吵架分散注意力,让买家趁乱进场。”

  杭州的一位歌迷Amy就被这种黄牛坑过。她讲述,去年8月,她在闲鱼上联系了一个说是有某乐队live票的卖家,售价400元。刚咨询的时候对方说会提前给票务平台的账号和身份证号,进不去不要钱,结果下单之后对方坚持要现场交易。演出当天,卖家让Amy去场地门口,说帮她人脸识别进场。等Amy到了现场,对方在闲鱼上回复称检票“超级严”,随后对方关闭了订单并退款。

  现在,黄牛还有另一种技术操作,专门针对采用实名制购票的演出。

  今年2月,逃跑计划乐队巡演开票,要求观演人、身份证信息以及秀动票夹绑定的身份证信息均一致方可入场。2月21日,乐队官微表示,近期跟秀动一起人工排查了所有订单,“发现92张手机号为121开头的订单,秀动登录方式为手机号实名制,基本可以判定这些121手机号订单为黄牛利用脚本代码抢票。”官微表示,除去已经绑定了观演人信息的121订单,其他未绑定个人信息的121号订单将自动退票。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采用实名的购票规则,都会在演出前开放退票通道。黄牛通常的做法是,先用技术手段锁一批票,然后在网上找收票人,把他们的信息收集来。退票通道开启,黄牛把自己手里的票退掉,再改上收票人的信息。也有黄牛是监控余票,一旦有观众退票,他们就立即锁定,再卖给其他人,总之“钻空子”的招数让人防不胜防。

2270-83b2e72fe20d108eaaf1e5ad2f17a6bb.png

  演出井喷,从业者也苦黄牛久矣

  3月7日,原定在北京举行的某乐队十周年专场临时取消。官方对此事并未有具体的细节透露,不过据知情人士表示,该场演出是因为黄牛票产生了纠纷,遭到了举报,演出才会突然在当天取消。

  苦黄牛久矣的,不止是想看演出的观众,艺人、场地、主办方等整个流程中的任何一方,都或多或少被黄牛坑过。演出行业从业者佳音一直负责演出的报批、现场执行等工作,从业多年,她经历过演出已经开场,结果因为举报临时被叫停的情况,也无数次跟黄牛的套路过招。

  “我们主要做的是livehouse的演出,验票方式通常是乐迷到门口出具自己在官方票务平台的购票凭证,比如二维码,我们核验通过之后,会给乐迷系上手环,或者盖上荧光章方可入场。”佳音告诉深燃,这些年她见多了假手环和假荧光章,防不胜防。

  “一般来说我们都能识破。有一次我们演出的手环是对折戴的,遇到了几个手环是环绕式佩戴的观众打算入场。还有,有时候我们这场演出明明是黄色手环,结果来了几个别的颜色的。甚至有那种拿着工作证就要进场的,我们恰好那次根本没有工作证,这些情况一询问才知道都是跟所谓的黄牛交易的。”佳音表示,黄牛获得入场识别凭证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随便买一场最便宜的演出,拿到手环和荧光章,记下图案自己仿做。

  造假的黄牛,不仅坑了消费者,还给从业者带来了不少麻烦。有从业者表示,演出被举报“超售”是常事,也就是实际进场人数与售票数量不符,超出的这部分就是黄牛卖出并成功进场的假票。“也有乐迷会质疑是不是场地和黄牛勾结超售,为了多赚钱。其实超售我们是要被罚款的,没必要为了那点钱,交上大几万的罚金。”佳音说。

  除了黄牛,从业者经常收到的负面反馈,还关于演出质量。乐队经纪Liya接触了大大小小的音乐节主办方,她的感知和很多乐迷一样,音乐节、音乐现场演出水准良莠不齐的情况很普遍。“这几年音乐节特别火,但很多都是一次性的,不是像草莓、迷笛这些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每年多场或者品牌调性明确的音乐节演出。”

cb6b-523498536097ff4c2ce41c41eccbba20.png

  Liya说,摇滚、民谣、Hiphop这些年都慢慢走入主流视野,确实赚钱,所以也吸引了更多新入局者。“我们遇到的有的一次性的音乐节,幕后团队都是晚会出身,而不是音乐节出身。这两者的差距很大,晚会和音乐节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对接的艺人类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音乐节的演出条件特殊,参演艺人太多,所以音乐节的设备要求会更高。Liya说,“有的调音师,把器乐通道表给他看也不懂,有时候还是得乐队自己的调音老师出面帮助调整接线。但对于那些新乐队,目前没有能力每场都配备整体团队的,就会很无助。”

  考虑到流量和收益,很多音乐节都会把流行歌手、爱豆、摇滚乐队、嘻哈歌手、民谣歌手放在一起演出,观众也没少因为这些事抱怨。

  Liya解释,这种混演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音乐节的特点,但问题在于一些不专业的音乐节常常是“唯咖位论”,演出顺序设计失误,引起争议。“一般是先定后面的嘉宾,再定前面的,演出顺序要结合人气,同时也要统一风格,怎么过渡也要好好考虑。比如整场都是英伦风,那让重型乐队来开场就不合适。”

  另外,多位从业人士都提到,酒吧转livehouse也会让一些观众的体验感打折扣。佳音表示,livehouse和酒吧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可以演出,都可以喝酒。但是,深究到业务细节,这两个业态又是完全不同的。“大家来酒吧就是想喝酒,顺带看演出,有卡座,有低消。来livehouse就是想看演出,顺带喝酒,站立观演。主营业务不同,带来的是专业性的差距,酒吧没有专业承办线下演出的经验。心理预期上,也可能因为演出的阵容、体验等产生一些纠纷。”

74a8-f922211008a8b528f0db7a453b513c41.png

  想要享受演出,如何才能避坑?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演出行业已经很成熟了,市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受到观众和从业者诟病的这些坑,是市场越来越大,从业者越来越复杂,带来的阶段性问题,同时也是购票和观演机制不太完善,信息不对等,因此常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Leo是北京的资深乐迷,他在小红书上开设了一个@北京livehouse演出资讯 的账号,和网友接触的这段时间,他发现关于购票等问题的信息差特别大,要防止黄牛和骗子钻空子,可能还需要平台不断地努力,以及宣传方、主办方对于官方购票渠道的不断重申。

  从业者和爱好者也深知,黄牛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无论是像部分演出推出了实名制的规则,还是演出方和票务方一张一张地查,黄牛总有钻空子的招数。平台不开放退票,票可能从开售就被黄牛抢走,再也不会回到票池;平台开放退票,黄牛也能用技术手段锁票。从业者也苦不堪言,如果接受无理由退票,确实会影响一部分票房,但不允许退票又会引来部分观众不满和黄牛的倒卖,大家都在寻找更好的解法。

  不过,这些年Leo也发现,平台也在进步。“以前买票是给一个二维码,转票的话就是截图,发给收票人。这种很容易一票多卖、造假。现在一些平台已经有转赠功能,购票的时候不需要严格绑定一个观演人,可以在演出开始前再绑定,这也给转票提供了保障,转票之后直接导入收票人的信息,谁也不担心。”

  场地方也绞尽脑汁和黄牛、骗子斗智斗勇。佳音说,他们专门准备了七种颜色的手环,相邻的演出颜色不一样,这也避免了黄牛进场看演出,盗取手环样式再去制假的情况。还有,盖章的位置是在手腕还是手背,手环怎么绑等等,都会起到一定防范作用。

0ebe-ee5c7445e0e41ddb683acd8e6c9dbeb0.png

  爱好者们也是通过一次次踩坑和观察,总结出了几点防坑指南。

  一、交易走有保障的第三方平台,进场再确认收货。Aze告诉深燃,很多骗子会加QQ交易,但买家付完钱后,卖家就人间蒸发。二、注意官方的购票机制,碰见要实名制的演出,不可能转票,所以不要轻信。“有的演出还是票证人三合一,进场还有要通过闸机刷脸的,这种就会比较严格。”Aze表示。三、警惕说有内部关系可以带你入场,以及个人社交帐号里全是转票信息的卖家,一般都是职业骗子和职业黄牛。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李圣律师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受骗,可以尽快报案,防止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等相关信息,保存好汇款或转账的凭证,如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截图,保留好本人及对方的完整账号,以协助警察确定不法分子的信息。

  同样,李圣表示,如果黄牛通过不法手段,利用自制的非法软件控制平台系统进行抢票,可能构成提供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消费者如果在平台购买门票受骗,应当要求平台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并及时报警,若平台拒绝提供,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索赔。

  “都有人炒票了,说明火了。”有从业者这样安慰自己。玩笑话背后,他们也最清楚这些乱象导致的问题。黄牛扰乱市场,演出被影响,艺人口碑受损,这些都是连带反应。同样,扰乱市场的也有不专业、意图赚快钱的玩家。在现场演出来之不易的今天,想走得更远的人,或许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阿泽、路路、Amy、佳音、Leo为化名。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