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点原则,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4212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经验的作用是什么?复盘的意义是什么?
瑞·达利欧的《原则》告诉我们:反思过往的成败,提炼出原则并遵守它。
那么,整体回过头看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因素能够提炼出来并应用于后续的呢?我盘了盘,有以下五点:
01 抛去认知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认知,然后用认知观察世界。但切记不能将自己的认知强加给他人和用户。
常犯的错误是我=世界,比如用户会像我一样使用产品,新人会像密友一样为人处世,同伴有自己一样的觉悟和努力。然而事实往往不是。
抛去认知是接受常识,接受不同人不同地域的价值观不一样。借用铃木敏文创办7-Eleven便利店的话说:不是为顾客着想,而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
我们彼此相处中会接触大量的人,有志同道合的好友,有意见相左的同伴,有价值碰撞的对手。这是常态,无法改变。
我们要做的是不带着自己的认知看人看事,不指点不说教,每个人做事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认知前提,没有好坏。
可以不认同,但不可评价优劣好坏。没谁规定成长一定要多看书,没谁规定挣钱一定要上班,没谁规定躺平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
世界多彩多样,当一个热心的看客。我们自己的认知仅仅塑造着我们自己,决定着我们自己特立独行的工作生活。
我们不用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别人,也不用别人的认知强加给自己。保持特性,独立思考,独立认知。
02 目标导向
当我们总结复盘时,会选择怎样的方式?
两年前我的写法是看了多少书、写了多少字、做了多少事。一年前我竭力避免这种流水线写法,因为我意识到这样写问题很大——没有目标。
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写字,看书写字之后达到预期了吗?看书写字的过程不是机械化的指令,而是达到目标的途径。
当意识到这一点,我再看到曾经年度50本书的总结时,我感慨的是时间的流逝,因为仅仅只有特定的几本书意义非凡。
我们不能感动自己,假装自己很忙。没有目标导向,就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我们总是习惯性的陷于事务中,而不能抽身出来思考方向。
不要无谓的看书,看之前就思考为什么而看书。如果是为了成长而看,看之前就要考虑目标书籍。不要无谓的写字,写之前就考虑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写。
虽然不是事事都需要目标,毕竟有些事情的存在是为了消遣,比如看剧刷视频。但大部分事情最好提前规划,然后拆解出做什么事、看什么书、见什么人。
目标导向与抛去认知的空杯心态并不冲突,抛去认知是我们对外的处事方式,目标导向是内在的驱动方式。
两者共同作用,通过内在的目标让我们变的有节奏,不急不迫。通过外部的平和让我们与周遭相处,一切平和。
03 平常心
好奇心,让我们时刻保持着外部性。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会相对应的跟随变化。
我们大抵是平凡人,还在为生活的碎银几两奔波,为工作中的繁杂忙乱困惑,关心着眼前的、遥远的、发生的和未发生的。
去年的外部性尤其明显,俄乌战争的深表关切,洛佩希访台的群情激愤,口罩封控的身不由己,复阳甲流的感染焦虑,患得患失。
但这些宏观叙事的大逻辑,不是平凡的个体能够左右影响的,我们能做的大抵只有在遇到时尽量让自己看淡一些。
这些事情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有时候迟钝一些反而更适合。平常心的对待外部的一切,泰然处之。
但平常心不是说平常就平常,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能做到此种泰然自若的大概是见过更大的场面。
平常心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在没有跳脱当前环境影响时积蓄力量,为下一次可能的遇到做好准备。
平常心不是不关心变化,而是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影响到自己的节奏和做事。比如居家期间保持效率工作,放开以后不焦虑的认真生活。
不过分关注,不被过分影响,我们平常心的平凡生活。
04 把握窗口
今年有一段时间,我把「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当成了口头禅,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今年的时间意识尤其明显。
对时间窗口的反思是市面上产品运营书籍的出版观察,2-3年前是出版最后窗口期,大量的普适性、入门新书出现,但最近1年出版数量下降明显,大概是市场饱和,出版社的注意力转移了。
可见在特定的时间做事,事半功倍。窗口即红利,有些事情当时没做,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因此,我们要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要做到有两点,一是知道正确的事情是什么,比如高中要好好学习,周末要把想看的书看完。二是倒推做事的时间窗口,错过窗口就会延期。
时间窗口大致有些顺势而为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要成为顺势的先行者,二是没有顺势这么大的叙事。
时间窗口是我们个体的做事节奏,类似于天时地利,就像10年前进互联网,5年前进短视频,3年前进直播。
现在的窗口是什么呢?不知道。但肯定的是窗口一直在,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敏锐感知和判断。
但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工作生活大部分的时间是等待。过程中只需做着正确的事,观察身边的一切,伺机而动。
现实流行的事是稍微缺点长期价值,比如刷视频,看热点。但这些事能在当下分泌多巴胺,让人欲罢不能。
慎独,就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告诫自己当独处的时候要做些事情,一些不虚度、有进步的正事。
但慎独不是说说就行,不是说严于律己就能够直接严于律己。刷完抖音后说这周一定要把学业做完,其实就是说说而已。
慎独的核心是时间的充分利用,靠的是强烈的目标意识,靠我们的内在驱动力。
我们的行为表现是在节奏规划和时间紧迫加持下的综合表现。或者说,慎独是上述第二点目标导向的行为拆解。
我们要建立自己认可接受的目标,包含工作目标、生活目标和学习目标。当有时间的时候,就是充分利用达成目标的时候。
比如说工作目标是多了解业务,在周末就可以看看相关的书籍和报告,生活目标是在放开后多出门旅游,那么有时间就可以做做攻略和游玩周边城市。
大部分的时间浪费,是我们没有时间规划,顺其自然。但也不是说顺其自然不好,而是如此反复会空虚和焦虑。
有目标,有节奏,然后享受这个追逐的过程,就是碎片化时代的慎独。
我们从良师益友处学到的是经验,从经历得失中反思的是原则,两者组成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抛去认知接触外部的人和事,平常心泰然处之并坚守自己的目标,用慎独的做事方式等待时间窗口的来临。
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感谢遇见,彼此向好。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