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康机器人冲击IPO,海康威视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氪外活动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65486106128646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日,深交所正式受理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创业板上市申请。
此前,海康威视旗下另一子公司萤石网络已于2022年12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科创板智能家居第一股”,其主营业务包含智能家居产品和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公告显示,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均为海康威视主体拆分出的业务板块。
安防、家居、制造业三足鼎立,海康威视的下一步将如何布局?
深耕机器视觉,海康威视的智能制造理想
此次上市的海康机器人,一直是海康威视重点发展的创新业务之一。
2014年,海康威视成立机器视觉业务中心,主要进行自主研发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软硬件;2016年,该中心独立为海康机器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计算机软件、无人机等。现如今的海康机器人,已经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相关业务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下游应用场景多、市场潜力大,这也是海康机器人重点布局这一赛道的最大动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赛道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研发、产能扩张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后者尤甚。
招股书显示,本次冲击创业板IPO,海康机器人拟募资60亿元,主要用于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不难看出,海康机器人正稳步搭建研发环节和供应链端的实力,为后续的技术升级和出货效率做好充足准备。
图/海康机器人招股书
海康机器人此番冲击IPO,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海康威视的智能制造“理想”。
布局细分赛道,“海康系”的版图扩张
力推“海康系”子公司上市的背后,暗藏了海康威视在资本市场的野心。
自2016年开始,海康威视在财报中陆续披露创新业务的业绩状况。近年来,公司整体增速疲软,相比之下,创新业务表现不俗。
整体增速上,以其最新披露的2022年业绩快报为例,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831.74亿元,同比增加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3亿元,上年同期为16.8亿元,同比下降了23.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2亿元,上年同期为164.4亿元,同比下降了 25.06%。仅从数据上来看, 这是海康威视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负增长。
图/海康威视2022业绩快报
此外,海康威视 在其2022年半年报中也曾提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9%,净利润同比下降11.14%。同期,由智能家居、机器人、热成像等业务组成的创新业务占营收比重为18.81%,远低于主营业务的78.82%;然而从毛利率来看,主营产品及服务和创新业务的毛利率分 别是 44.61% 和 40.25%,所差无几。
万亿规模的安防市场正转变为“红海”,竞争激烈、行业增速放缓,难以再寻突破;相比之下,尽管创新业务目前尚无法挑起盈利大梁,对于困局中的海康威视而言,或许是实现野心、稳住行业身位的“破局”关键。
诚然,将创新业务进行拆分运作,短时间内无法将客户、供应商等环节与海康威视主体完全割裂,但能使其进一步聚焦主业,实现细分赛道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独立经营也更加利于盈利水平的提升。
36氪了解到,除了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以外,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还包括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其余六个子业务。
海康威视的其他创新业务是否可能在后续谋求上市,继续壮大“海康上市俱乐部”?我们且行且看。(文| 蚩梦 ,编辑|左键)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