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学了个新词: 诘问, 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意思?
source link: https://www.v2ex.com/t/92342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个词是在豆瓣的影评中学到的. 第一次见这词. 感觉文化知识又涨了点.
"诘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jié wèn ,意思是追问,责问,质问...
然后我在想, 这样的文化到底有没有用? 我快 40 了, 第一次见这词, 为了这词去搜索了, 去仔细看了百科. 花费 1 分钟. 然后由于我的学习, 我看懂了豆瓣的那条影评. 表示不赞同, 他的影评对我毫无价值. 而为此我却多花费了人生的 1 分钟学习了下个 40 年可能再也不会看到的词.
我曾经由于不知道中国的某个历史还是典故被我的老板批评没文化(语气中透露着看不起, 他是高材生). 我是真的对那些历史和典故没兴趣. 但你要说好莱坞电影, 美剧, 日本动漫, 游戏, 任天堂这些我可知道的很多. 那么这些是文化吗? 噢, 不是, 是外来物, 是糟粕. 所以我至今不敢在朋友圈中发表我对文化的看法和见识, 不敢标榜我的品味和底蕴.
小时候我喜欢听酷玩的 The Scientist, 而同学和朋友几乎都不听外文歌. 这让我感觉自己是异类, 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很独特或有问题. 今天我心血来潮去 YouTube 搜了下这首歌, 10 亿次观看. 原来我不是异类, 世界上和我品味相同的人有很多很多, 只是我身边没有. 我其实也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品味独特. 我只是一个拥有大众品味的非常非常普通的人. 只是我身边没有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 |
jacyl4 4 小时 56 分钟前 不就是个中学知识么= =
大惊小怪啊。 |
p216085 4 小时 30 分钟前 @byewind 想说点啥,可能和你主题关系不大。
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是平庸之辈,我自己也是凡人。 凡人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充满了偏见,想理性和他们探讨是困难的,想表达和他们异同的观点是危险的。 |
![]() |
conge 4 小时 26 分钟前 via Android 知道这个词的的活人中,恐怕的确比酷玩的全球粉丝少,但很可能比酷玩的中国粉丝多。
要加上死人的话,酷玩就不行了。他们在地球上才几年啊, 诘问这词在地球上几年啊… 你之前说不定也见过,老不用,大脑把它忘了,然后用来存你所感兴趣的西方文化了吧。 |
![]() |
cheese 4 小时 19 分钟前 喜欢一种文化的时候,不要以自己小众标榜自己高级就好。
同样遇到不喜欢的文化的时候,不要因为自身厌恶,污蔑别人是下等的糟粕就好。 |
![]() |
byewind 4 小时 13 分钟前 @conge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学的古诗词, 历史典故和文化, 只是别人喜欢的 文化, 别人希望你变得和他们一样, 所以让你学. 但是他们却用此来作为决定你社会阶层评判的依据. 决定你社会阶层指的是高考.
如果存在得久它就有价值得话, 那 汉摩拉比法典是不是要去读一读呢? 是不是不太熟悉汉摩拉比法典? 来自爱在西元前. 回想下小学时候背的古诗词还记不记得, 到现在是否有用到里面所学的知识. 那些文言文的字是否还认得. 到现在还有没有再看到, 用到? 为什么要在小学初中长身体的时候早上 6 点多起床去背 30 年都不曾看到过不曾记起过的文言文呢? |
![]() |
monkeydev 4 小时 3 分钟前 楼主 40 岁,可能从小被当异类所以心里有一种情绪。
首先,根据楼主的描述,应该是楼主对传统文化没多大兴趣(根据楼主的描述),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的爱好是不同的,所以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百花齐放的意思就在这里,楼主可以喜欢楼主喜欢的动漫、好莱坞文化,其他人也可以喜欢国学或者古典这类东西。只是以前读书,一些老师思想可能比较保守,而且唯考试论,所以会打压楼主,这个当然是不对的。我个人觉得,只要是不是很低俗或者犯罪,有社会危害性的东西,都没有问题。但是例如以前的古惑仔这类有引导青少年犯罪倾向的,就不合适了。不是不好,而是因为有限制,防止青少年没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去接触。 其次,对楼主的一个观点,我不认同,不是说楼主说的不对,只是我不认同。就是说诘问这类词,只是用的少,并不能代表没有意义或者浪费时间。我们日常工作本来就是极其口语化的,所以很少用到一些比较书面或者文学化的词。但是这这类词有时候往往比较言简意赅,可以比较好的传达一些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这种有谦虚、含蓄文化的国家,一些典故和词可以极其优雅的表达,比如他这是刘备借荆州。这就是文字和语言的妙处。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有一个场景,并不是哪里都合适用,或者哪里都不适合用。 你看到的那个评论,那个人用用了这次,是因为对于他的表达来说,这个词可以表达他想表达的含义,同样的,你也可以用你的方式去表达这个电影。 最后,每个人喜欢的文化有差异这没毛病,所以楼主喜欢自己喜欢的文化没什么毛病。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语言描述还是文化,就变成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美国在全世界输出自由主义,有些初心是好的,有些就不是了,所以很多国家被美国搞的很乱。我们的文化里面之所以强调传统,限制一些外来文化,意义就在这里,因为国家与国家的不同,民族与民族的竞争,现在文化阶段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去保留一些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习惯,因为这些是我们不会被同化,或者被文化 PUA 的重要基础。 |
fackVL 3 小时 57 分钟前 via iPhone 太以自己为中心了,连语言都要质疑吗🥲
|
![]() |
darkengine 3 小时 52 分钟前 总比花一分钟查"yyds, 一坨答辩,yygq ,yysy"划算。
|
Mithril 3 小时 50 分钟前 @byewind 你这说法里“别人”换成前几楼所说的西方文化也是一样的。希望你变得和他们一样,以你所学判断是否“民主自由”,是否“融入世界”。
至于古诗词,至少我能记住的还有很多。人最矛盾的就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却没有足够人生阅历和审美能力去理解,以至于强制背诵导致很多人反感。 最简单的,前两天煎蛋里看的两张照片,人民网也有转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877757306568822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也是要求背诵的。你要是从没见过这种日出日落照映在水面的样子,自然觉得岳阳楼记写的也不过如此,字数太多懒得背。 文化这种东西是不断演进变化的。很多我父母小时候用的说法,提到的典故,现在也都不再使用了。再过几年你的儿子孙子不知道“滑板鞋”是什么梗也很正常。有些东西终将消失,有些会消失的慢一点。 但 The Scientist 是 2002 年的歌,距今 20 年。而庆历四年,到现在已经将近 1000 年了。 |
Planarians 3 小时 45 分钟前 via iPhone 文化没什么高低优劣之分 国内国外的一样是文化 大众小众的也一样是文化 古代的现在的一样是文化 只是国内比较封闭所有会有很多这种觉得自己的文化才是文化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就不是文化的 只能说希望未来这种人越来越少吧
|
![]() |
icyalala 3 小时 42 分钟前 "诘问" 我觉得是通识教育中常见的词。
你与别人交流,用的当然主要是本地的通识教育的知识。 你要努力去学欧美的文化,在这里当然是异类,但也许你你去欧美当地你就是普通人了。 |
![]() |
byewind 3 小时 37 分钟前 你可以从刘备借荆州那欣赏到文化的美好, 世界的美好. 我也可以沉静在 The Scientist 的悲伤之中.
问题是小时候的我们没得选, 只能被迫去感受刘备借荆州. 不仅小时候没得选, 在社会上其实也没得选, 因为我们有网络审核制度, 有墙. 我喜欢中国的古建筑, 文玩古董那些, 可惜考试不考这个. 这些不也是文化么? |
![]() |
xtreme1 3 小时 37 分钟前 传统文化就和音乐 图画 历史一样, 都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 也不是啥高深的东西
你可能会解释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听你说话的语气, 我觉得你潜意识里可能一定要分个三六九等, 一定分个婆罗门刹帝利 无论是 40 了还没想明白这点事, 还是 40 了没听说过"诘问"这个词, 这两个事都令我挺迷惑的. |
![]() |
cornetCat 3 小时 24 分钟前 问题是小时候的我们没得选, 只能被迫去感受刘备借荆州.
楼主其实后悔的是出生在这个国家吧 |
![]() |
monkeydev 3 小时 18 分钟前 @byewind
你说的对,但是小学、初中、高中,是通识教育,这些是学习其他的基础,如果没有一点的积累,你学其他会比较困难。当然国内的现状和国外确实不同,国外的教育,也就是大家说的素质教育,会给你很多可能性,比如你可能小学就可以学习某方面,比较深入,也不会被当异类。这方面国内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我们看到 [正府] 有一些政策,比如取缔校外辅导,是想做一些改变,但是科举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观念是很难短时间被改变的。大数学家张益唐不都说,他在美国 subway 当会计,没有人会嘲笑他研究数学。但是国外的现代教育已经几百年,而我们才几十年,任重道远。但有一点,起码国内现在国内大学生入学率在提高,国民的素质也在提高。现在的 v 站就是,每次讨论,都有很多 v 友有很多理性的声音,这就是进步。我想再过几十年,等我们这一代老去的时候,楼主所描述的情况会有改善,至少我的小孩子读书不好,我不会去责怪,他有什么兴趣,我有能力,支持就好。但是我父母这辈或者他们父母这辈,有这个想法的人就会少很多 |
![]() |
id80108900 3 小时 15 分钟前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词;
楼主可以多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
![]() |
faustina2018 3 小时 12 分钟前 via iPhone “诘问”这个词很常见吧?
尤其是对于受过高等教育、常读书的人群来说 它在书面语中非常常见啊 或者这么说吧! “诘问”作为必学生字一般会出现在七年级(即初二)或八年级(即初三)的生字里,它的出处通常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另外初中语文《问说》这篇古文的现代文注释里也有这个词,这篇课文还是必背课文。 也就是说,但凡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必然学过这个词。 所以楼主发这个帖子约等于问:这个网站有多少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emmmmm…… |
Damn 3 小时 12 分钟前 同意#14 。
|
![]() |
faustina2018 3 小时 11 分钟前 via iPhone @faustina2018 更正:七年级(五四制初二、六三制初一)或八年级(五四制初三、六三制初二)
|
![]() |
conge 3 小时 9 分钟前 @byewind 原来你在质疑教育的不能多元化呀
学校教育这个东西,其出现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发展个性而来的,而是为偏好各异的个体提供一个基本学习框架,来把人教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的。 至于你爱甜还是爱啦,爱摇滚还是爱京戏,爱高楼大厦还是森林小屋,教育,尤其是公立教育,是不管的啦 我的妻子就因为不满美国的公立教育,正在办一个户外森林学校,在野外教孩子们认植物,钻木取火,钓鱼啥的呢。 |
![]() |
lhbc 3 小时 8 分钟前 via Android 这个词我看过很多次,大概十几次应该有吧
可能看的文学作品不够多,这个词真的很常见 |
![]() |
FanyFull 2 小时 53 分钟前 互相尊重。对于喜欢汉语文化的人来说,“诘问”这个词语确实是比较常见,这个可能也和各地各年龄接受过的中学教育有关。对于喜欢其他文化的人来说,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我们无法评断哪一种更好或者不好。现在,在年轻人当中,喜欢古典文化的可能反而是异类哦。
|
![]() |
panlatent 2 小时 49 分钟前 @faustina2018 主要他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诘问”只是个引子,诱发楼主对“文化” “品味” 的思考。 “诘问”恰好是常见词汇里不太常见的那种,但这个词究竟是哪个阶段的知识其实并不重要。
赞同 #5 @cheese 的回答 |
alne 2 小时 44 分钟前 via Android 什么叫小时候没得选?
我不知道你什么都不清楚的时候能选什么? 你可能认为这是一样强加给你的东西,你很讨厌。 那么问题来了,在此之外你想选的想要的,你真的为之努力了吗? 还是说你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因为这是强加给自己的就很讨厌? 如果你只有十几二十来岁,我还能理解,你都快 40 了,还是这样,那你确实得多读点书,学会包容 |
![]() |
bluedberry 2 小时 38 分钟前 via iPhone “诘问”快 40 岁都没见过真的让我怀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如果你只是想质疑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不教欧美文化,那建议你下次投胎选欧美,希望那个时候你不会质疑为什么欧美中小学不教诗经。 如果你连基础理论知识都不具备,你希望怎么学习了解更深入的东西?你说喜欢中国古建筑、文玩古董,你连“诘问”都没听过,你对典故历史都不感兴趣,你在接触古建筑、文玩古董的时候你喜欢的是什么? 每个人喜欢什么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也喜欢流行音乐,喜欢在豆瓣上找热门的电影电视剧,喜欢看动漫,喜欢玩游戏,但这些都只是兴趣爱好而已,麻烦不要听了几首歌看了几部电影电视剧就妄图用“标榜”和“底蕴”这种词,真的很浅薄无知。 那些你不喜欢不感兴趣的文化构建了中文社会,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源头,而你喜欢的那些娱乐文化也只是欧美文化的一部分而已。进一步说,你提到你喜欢的,大部分都是娱乐休闲兴趣爱好而已。 如果自己把自己的视线限制到狭隘得可笑的地步,那自怨自艾或者孤芳自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
ovtfkw 2 小时 36 分钟前 这个词都没见过?你的教育水平大概小学毕业的程度吧?
|
jhdxr 2 小时 33 分钟前 1. 这个词真的很常见,至少是属于应该学过的范围;
2. 这么一个词我觉得还谈不上文化的高度。虽然也许我能猜测出 OP 的意思(这种并不是那么常用的词有什么用?),但在我看来这和一个文科生问那些数理化知识有啥用不一样。中文在大陆地区还是属于日常交流的语言,而作为母语者能够理解并区分这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母语者应该具备的一个能力。 |
![]() |
learningman 2 小时 16 分钟前 那么楼主的英文水平如何呢?
或者日语?韩语?西班牙语? 总得学好一门语言吧。 |
![]() |
learningman 2 小时 14 分钟前 “ 但你要说好莱坞电影, 美剧, 日本动漫, 游戏, 任天堂这些我可知道的很多”
这思想和前些天那个考试考不过想不高考搞计算机的哥们一模一样,在社会认同的道路上受挫了换小众道路找优越感和成就感,没啥问题,人总得保护自己。但是这么多年还没走出来,可能得找医生看看。 |
![]() |
byewind 2 小时 2 分钟前 看来二三十年后的网络世界和我十几岁时候所处的世界一样. 一群人因为我不知道“诘问”这个词来指责我的教育程度.
立马让我回味了当年因为不听张学友, 不听刘德华而被排挤时候的感受. 就因为知道“诘问”这个词就让你在我这找到优越感了, 可悲的人啊. 就非要来找存在感, 找优越感吗? 能忍住不自大不贬低被人么? 我真怕我哪天也憋不住尿, 尿在张口自大的你的口里了. |
ruimz 1 小时 52 分钟前 我在美国看到本地华人协会(移民和绿卡)在宣传中国文化,而在国内有独特品味的人做着相反的事
如果把目光放长远,在国际大舞台上丢掉自己的文化才是可悲的事情。就是一个要靠喂给黑豹信仰的非裔美国人,就是需要上气来找认同的北美亚裔。 |
![]() |
qsmd42 1 小时 50 分钟前 好莱坞电影, 美剧, 日本动漫, 游戏, 任天堂这些我知道的可能不比你少 文学历史我也挺喜欢看
没觉得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学历史是互相对立的 创造出来这些流行文化的人都是从文学历史中吸收养分 你觉得你了解流行文化看不上文学历史 只能说你对流行文化了解得还不深 另: 真的挺多人知道诘问啥意思的, 你要觉得这个词是无用的知识, 那流行文化不是连知识都算不上只能算信息 |
![]() |
DOLLOR 1 小时 50 分钟前 我觉得嘛,都 40 了,就不该还过分追求“认同感”这东西,非要把人划分成同类异类区别对待。
不必因为自己的喜好跟别人不同就“感觉自己是异类”而自卑,然后发现似乎自己才是“普通的人”,转而又开始鄙夷身边的“异类”。 |
ruimz 1 小时 49 分钟前 “我曾经由于不知道中国的某个历史还是典故被我的老板批评没文化(语气中透露着看不起, 他是高材生)”
“就因为知道“诘问”这个词就让你在我这找到优越感了, 可悲的人啊. 就非要来找存在感, 找优越感吗? 能忍住不自大不贬低被人么? 我真怕我哪天也憋不住尿, 尿在张口自大的你的口里了.” 老板不愧是老板,高材生 |
![]() |
yzkcy 1 小时 14 分钟前 感觉你好像有点莫名其妙的过于敏感了,内心戏太多。另外诘问应该不算啥冷门词汇吧?
|
![]() |
efaun 57 分钟前 本身我是知道这个词的,但是看到有人发帖我还以为又出了什么新梗?比如柯洁の问
|
![]() |
byewind 56 分钟前 完了, 我的主题又让一些人找到文化自信, 找到优越感了. 这并非我本意. 我本意是让这些人反省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是自己愿意学的, 且是自己热爱的. 是想这社会能对不同爱好, 文化背景的人更宽容.
可能是我发帖都是指出社会偏见和一些现象的原因. 都是负能量. 让一些人觉得我很可悲. 事实上是我工作 4 年就做中层管理, 工作 6 年进入大厂. 最后一次打工的收入是第一份工作收入的 68 倍. 个人年入过百万, 准一线城市有房有车. 去年开始创业, 后半年找准创业方向. 现在产品已经得到 Figma 社区的肯定. 是有很多人比我优秀, 我应该谦虚. 但谦虚的结果就是一群人来教你做人. 既然不能和你们好好相处, 那么我不装了, 摊牌了. 是的, 我不知道“诘问”一词. 语文高考我也只考了 120 多分. 如果仅以语文来评判我是否有文化, 那么我的文化程度应该也可以超过很多人. |
![]() |
Katrol 26 分钟前 via iPhone 诘问我第一时间是不知道的,但我听过诘责,联想记忆应该能猜出大概
|
Recommend
-
74
【2018,辛苦了!】@金融圈女神经:98年,08年,哪年不比2018年艰难?再往前数几个“8”比一下,2018简直就是平淡如水的一年。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啦!
-
27
作为一名机器学习工程师,我使用Python已经一年多了。 最近出于兴趣,我也开始学习C ++。接触C++后,才意识到Python是多么容易和直观...
-
9
新词添加功能:错别字检查接口 API
-
6
旧曲赋新词:《不用QQ》 本文来自依云's Blog,转载请注明。
-
8
网络新词“00候”出圈 来源:光明网2021-05-28 12:42 ...
-
7
【NLP】【Python】新词发现 2020年04月04日 Author: Guofei 文章归类: 2-4-NLP ,文章编号: 305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是郭飞。转载随意,但需要标...
-
5
值不值?双11狂欢背后的理性诘问碧根果·19分钟前理性消费重回大众视野2021年的双11终于落幕。 双11当天,电商巨头们是否会公...
-
13
GB 规模语料上的高性能新词发现算法 分词是中文搜索的重要环节,目前分词算法已经比较成熟,分词错误的主要是由于未登录词。 因此发现业务领域语料库中的新词,减少未登录词,对改善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有重要意义。 新...
-
5
导语:“苟住”原本是游戏中的用语,意思约等于鼓励“撑住不要挂,还有希望”,品牌如何通过这一新词引发出营销点?本篇文章作出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
8
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vue开发者并不总是关于那些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的大概念。掌握一些技巧和窍门,可以让我们的编程生活变得更容易--没有大量重复的工作。 在用 Vue 开发的这几年里,我学...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