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aS厂商解决软件定制化难题的减法可以这样做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76907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SaaS厂商解决软件定制化难题的减法可以这样做

2023-03-01
1 评论 2508 浏览 5 收藏 12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SaaS厂商应当更尊重专业与分工,注意公司边界,不要什么都做,找到适合自己的。本文主要从定制需求问题、如何快速做减法以及与客户共创三个方面出发,谈谈如何解决软件定制化难题,做好减法。

YjYb1bQsrYkaSTFnV0dD.jpg

“ToB业务的服务链条长,试错成本高,SaaS厂商应当更尊重专业与分工,找到公司的能力边界,不要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自己做,做好减法也很重要!或许这是个事半功倍的超车道。”

美国的产品生态或SaaS,基本上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专业的公司,这也是国内SaaS厂商们发展的一个趋势。ToB业务的服务链条长,试错成本高,SaaS厂商应当更尊重专业与分工,找到公司的能力边界,不要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自己做,做好减法也很重要。

PDS6aXT0wGYOqRLtjxwz.png

目前有不少“OEM软件服务商”开始在能力边界上选择做“赋能者”的角色,帮助SaaS厂商搭建更强的开发实施和交付能力。

做开发实施和交付服务不是标准产品或方案,而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服务过程;分工合作既是对SaaS企业研发资源的保护,也能解决产品标准化和客户定制化需求的矛盾,让企业聚焦精力在核心产品研发和业务开拓上。

我们来一起看看SaaS厂商是否可以借助“软件代工生产”来实现弯道超车。

一、把头痛的定制需求交给SaaS“赋能者”

很多SaaS厂商都“头痛”的一件事:客户定制化和产品标准化的矛盾。

定制化问题是一家SaaS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罪魁祸首”,解决掉定制化问题是一个必须做且尽快去做的事情;否则到了后期整个公司的发展会积重难返。而中国目前的大中型企业很难说服他们直接用标准SaaS产品,总会有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在这个背景下之下,市场上会出现集成的云端软件代工开发和交付的平台,帮助SaaS公司去消化掉他们最头痛的定制部分。

当这类平台开始服务SaaS公司后,会发现他们还有很多“头痛”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如何提升开发实施的效率、项目管理和开发协作能否做得更好、怎样用更低的成本执行、产研没有分离、开发过程系统本身的一些问题等。

严格来说这些服务商并不是SaaS公司而是更像纯粹的企业服务,专注做的是“赋能型”的服务平台。但服务的客户基本上都聚焦在SaaS行业,所以也成为了SaaS行业的从业者。

二、SaaS厂商通过专业分工来做好减法

专业分工在很多行业都很成熟,让专业的公司去干专业的事。但在SaaS行业开发过程分工合作的模式还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一般从客户对接、售前、设计、研发、实施开发和运维都是自己公司在做,什么都自己做,造成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都很高。我认为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去共同服务客户是SaaS企业更好的选择。比如我们会这样看待专业分工问题。

首先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可以降低固定成本提高人效。

有很多SaaS厂商之前全流程都是自己做,可能通过“OEM软件服务商”合作后,最直观的变化是省钱了。

企业会计算这两笔账:第一:同样的开发团队投在核心业务和技术研发上,和投在项目定制实施开发交付上,二者之间的成果差异非常大。第二:在做项目上自己全部搭建实施团队的固定成本非常高,合作后能降低综合成本。分工后从项目管理、运营和团队上都能做减法,长期看效率明显提升。

从垂直专业度来看,核心能力背后都有一个研发的深度,某一个垂直领域背后也会有一个应用方法论的深度。如果有一套合作应用的方法论并有实用的云端开发工具,是可以提升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效率。

2GjA72KyZIvVuM4DVwQC.png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行业里面去倡导专业化的分工合作。这是对大家核心研发团队的保护。
从市场竞争来看,SaaS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很容易被客户去做对比,面临透明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专注的SaaS公司会更容易做出产品而被客户选择。你在某个专业领域投入的资源是最多的,也就更容易在行业里处于领先位置。从而做成垂直领域的标杆,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SaaS公司提升效率、专业积累、竞争力等必须做好减法,把精力聚焦于自己专业领域和核心优势的建设上。与更多从业这合作,最终形成一个互相配合、良性的产业生态。

三、不妨可以尝试与合作方共创客户,客户成功比销售更重要

和客户共创会是很常见的场面,具体的合作场景也是多样化的。

常见的有:

(1)公司要集中资源做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把技术人员从实施开发中解脱出来;

(2)公司内部没有做产研分离,随着发展实施开始拖累团队必须要把研发和实施做分离;

(3)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开发团队越招越多用工风险大,要平衡经营风险的;

(4)因为投资人提出“人砍一半,活需照干”精简组织结构降低固定成本的;

(5)因为公司的客户遍布全国实施成本高,合作外部团队补充团队服务成本高的区域;

(6)还有最简单的诉求就是降低固定成本,解决工作波峰波谷问题的。

各种原因和诉求都有,但不管是什么原因,“OEM软件服务商”最终的场景都是帮助他们执行个性化需求的开发实施和交付。大部分是与SaaS公司共创基于他们的既有系统去完成二次开发,共同为品牌客户做好最终的软件交付和运维。

比如某服装客户要做升级仓储系统,A厂商提供仓储的标准化产品+项目经理+顶层设计人员,“OEM软件服务商”负责在系统基础上做客户定制化开发的实施和交付,主要按照项目工单制做结算,也有一些灵活用工的方式,业务顾问、实施专家、BA、技术专家等人力驻场去合作项目。

那么对“OEM软件服务商”来讲,合作的SaaS公司并不是垂直在某个领域而是分布在各行各业,这样对开发团队的要求是很高的,服务实现起来会不会很困难?

能实现多行业服务的基础,首先是与客户共创。需要跟SaaS厂商之间不只是客户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伙伴,是产研的分工合作。客户负责产品/解决方案研发和设计工作,“OEM软件服务商”做执行,完成实施开发和交付,共同服务好品牌方,形成开放的紧密的共创氛围。主方向是客户把控,“OEM软件服务商”作为偏执行的角色更多的是提高开发产能和交付质量。

其次在开发产能和交付质量上也要求这类服务商有很大的优势,去保证开发产能。

对“OEM软件服务商”来讲,客户成功比销售更重要。

客户成功最关注的是超强的实施交付能力,让他们能满足更多品牌方需求,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个SaaS厂商服务很多终端客户且聚集着一批开发者。因此SaaS厂商是一个可以把开发服务和云端产线带到各个行业去的通道。

LkEPOQY9sbZM2hvq1u9C.png

现在很多的厂商有很多的需求和很强的意愿去做产研分工合作的,但还不敢迈出合作第一步。因为一旦合作之后这类“OEM软件服务商”是需要作为SaaS厂商的一部分参与到客户服务中去的,这是一种背靠背的企业级伙伴关系。最大的挑战是信任。

和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建立强信任的过程是比较慢的,一旦建立起来也是很稳固的。很多服务商采取的办法就是“免费试用”。打个比方就像接入自来水水管一样,你可以先免费接入一个管道,管道搭建起来你想用的时候随时打开水龙头先试用1块钱的。试用后你觉得自来水真方便好用,你可以持续想用就用。试用后你觉得不合适可以再也不同无需花费。

我们这次主要聚焦讨论了以下几个三个重要话题。

第一,要尽快去解决让SaaS厂商“头痛”的定制需求问题;第二,尊重专业分工,让SaaS公司更快速的做减法;第三,与客户共创,客户成功比销售更重要。

相信大家通过“OEM软件服务商”的这个案例,能够给SaaS厂商带来弯道超车的更多业务发展和思考,作为从业者也可以从更多维度来做好SaaS厂商的“赋能者”和“陪跑者”!

专栏作家

王钰,微信公众号:钰见Saa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物畅网联合创始人,9年ToB行业互联网运营经验,主导物流SaaS、医药SaaS、家居SaaS等多个垂直行业SaaS解决方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