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掌门人神隐,华兴资本失速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cn.technode.com/post/2023-02-22/huaxing-baofan-loses-contac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开年两个月,资本圈又添一位失联的大佬。

日前,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被曝失联,在资本圈引起巨震。在难言乐观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中国新经济金融服务的王者,包凡一手创立的华兴资本也遭遇了合规监管以及业绩下滑的危机。

这家在互联网创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优质投行眼下正面临着持续转型的压力,除了尽快消除掌门人失踪的负面影响,在积极开发创新业务方面,华兴需要从它对标的高盛身上学习的还有很多。

千亿资本操盘手

在国内的互联网创投圈,华兴资本及包凡本人的名号和功绩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2005年,因看中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从华尔街归来的包凡创立了华兴资本,业务涵盖了投资、投行和财富管理,管理基金规模近490亿美元。起初,华兴新经济基金为TMT、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的相关企业提供资本对接服务,巨人网络、暴风影音、神州租车等老牌互联网公司都曾是华兴的客户。

凭借在世界顶级投行大摩和瑞信工作期间积累的资本圈人脉关系,包凡很快为华兴资本的业务打开局面。

2009年至今,华兴担任财务顾问(FA)的投融资及上市事件达340多起,是京东、美团、蔚来、贝壳、快手等公司融资背后的大功臣。

在国内打车软件、团购、本地生活、视频网站等新业态斗得天昏地暗的2015年,是华兴资本一力促成了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点评、优酷土豆的合并,使行业头部公司免于陷入无效竞争的漩涡,为达到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强的竞争力握手言和。

华兴自身的资本版图也不断扩张:执中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兴资本共有206次投资事件,投资公司数达175家。招股书显示,上市前的2017年,华兴的投资管理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47.6%。

创立17年来,在触达数千名创新经济企业家的同时,华兴自身也收获颇丰。不仅将药明康德、哔哩哔哩、泡泡玛特、商汤科技、纳微半导体等众多优质新经济企业收入囊中,旗下主基金的投入资金回报倍数为2倍。

发展至今,华兴已成为国内投行界比肩高盛的龙头老大,连同创始人包凡也“资本红娘”、“并购之王”、“互联网圈顶级推手”等多重光环加身。

引火烧身难摆脱

对于包凡此次的失联,业内多方猜测是与华兴资本前任总裁丛林有关。

2022年,国内航运融资领域反腐工作持续推进,工银租赁、民生租赁、交银租赁、中信租赁、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船舶融资部门高管被带走调查。

据报道,丛林在工银租赁工作期间在船舶租赁业务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涉及金额较大,有关部门已对此立案调查,包凡失联或为配合调查。

而丛林在工银的这段工作经历又牵扯出华兴资本上市前的一桩公案。2018年,为顺利在港交所挂牌,华兴资本以公司股份作为抵押,从工银租赁获得了一笔2亿美元的贷款。当年9月,华兴资本成功登陆港股,募资金额高达3.96亿美元,便顺畅地向工银租赁偿还了这笔贷款。随即,已经是工银国际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的丛林毅然离开工银,出任华兴资本控股总裁兼华兴证券董事长,传闻包凡向丛林开出了千万年薪。

这类从服务于信贷客户企业的金融机构进入信贷客户企业任职的行为通常具有被认定为内幕交易的风险,极易碰触监管严打的银企“旋转门”式腐败的红线。

2022年9月,华兴证券因存在“经营管理活动与股东关联方未保持独立”等六项违规问题被监管责令改正。因对其中两项问题负有领导责任,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丛林做出监管谈话措施,这是丛林最后一次对外曝光。

之后便来到包凡失联前夕,今年2月初,华兴证券高管层大换血——丛林卸任华兴证券董事长,3名董事、1名监事以及1名高管退出。从结果来看,切割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身为华兴证券董事的包凡还是受到了丛林的牵连。

目前各种猜测都未得到证实,包凡失联的真正原因尚且不能确定,而无论最终答案指向以上哪一种,背后根源都是金融领域越刮越猛的反腐风暴。2022年全年,金融系统接受审查调查的人数达77人。开年以来,金融系统已有8人接受审查调查,10人被“双开”,4人被开除党籍。

“震荡波”恐升级

因建立了完备的执行委员会,预计包凡的失联将不会对华兴资本的日常管理和运作产生太大影响。但包凡呼风唤雨的形象早已作为华兴资本的一个活招牌与其深度绑定,这意味着,没了包凡的华兴资本在投资者心中也就像一艘没有了帆的大船。2月16日,华兴资本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确认包凡失联,连日来其港股股价累计重挫近30%。

但若将包凡的失联搁置一边,重仓新经济的华兴资本也已逐渐显露出颓势。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总收入达1.4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下降1.1%,是过去十年(2013年)该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凛冬之中,华兴和很多基金都开始珍惜子弹,降低了出手的频率。2015年-2021年期间,华兴资本每年投资20-30次,而2022年投资次数仅为8次,投资重点也早已从TMT转向硬科技、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产业。

与此同时,华兴的业绩也急剧下滑。2022年上半年,华兴资本营收6.04亿元,净亏损为1.54亿元,同比环比均由盈转亏,投资银行、投资管理、证券三大核心业务收入均出现68%~90%的滑坡。

放眼整个金融与资本圈,过去一年已经有多位大佬销声匿迹或被卷入危机之中。

2022年1月7日,失联一个月的私募大咖汪超涌在朋友圈高调复出,随后的公司公告则证实其在失联期间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与包凡同样出身于国际大型投行、同样钟情创新投资的汪超涌是互联网创投圈更早一批淘金者,人送外号“风投教父”。凭借特立独行的投资风格,汪超涌创立的VC/PE机构信中利资本押中百度、搜狐,一手扶植了北大青鸟、1药网、美年大健康等一批明星企业,获得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收益。但野心太大的汪超涌高杠杆收购上市公司的豪赌最终失败,资金和监管压力中暴露出的违规问题也将信中利资本送上了不归路。

类似的还有上海人寿和览海医疗董事长密春雷失联、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被起诉、银泰系创始人沈国军被限高、雪松控股掌门人张劲名下近5亿财产被冻结、“中国私募教父”戴志康被判处19年有期徒刑……以上种种预示着,包凡的失联或许只是金融圈深度动荡的序章。

小结

宏观层面上,受挫的不止华兴一家,互联网行业泡沫加速破裂、资本寒潮、中概股处境堪忧、美港股IPO式微等一系列困境对全球的投行们都不友好。年报数据显示,高盛、摩根士丹利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下滑。不过,在传统业务下滑的同时,摩根士丹利的交易业务和利息营收、高盛的平台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仍在增长。

对于华兴资本自身来说,除了转换投资赛道、落实“去包凡化”、管理层推陈出新以外,可能还需要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找到值得发力的新增长点。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