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这款全球爆红的社交应用,咋成了“互联网垃圾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30222-37375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款全球爆红的社交应用,咋成了“互联网垃圾场”?

我们离真正的社交变革还有多远?

不到两周时间,Damus就从“开放协议的一次里程碑”变成了色情、博彩等广告漫天飞的“互联网垃圾场”。

半个多月前,基于Nostr协议的社交产品Damus和Amethyst正式上架后,前Twitter联合创始人、CEO Jack Dorsey 立刻发布了一条推特分享Damus的下载链接,并称之为“开放协议的一次里程碑”。

随后,这款声称“由用户掌控社交网络”的社交产品,立刻涌入大批对Web3、去中心化社交感兴趣的体验者,在互联网上掀起一轮狂欢。在微信等各社交平台,无论是互联网大V还是普通用户,许多人都在分享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串神秘代码。

Damus广场上的狂欢更加热闹。用户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代码求关注,许多用户甚至做起了产品的志愿者,为新来的用户义务讲解产品使用方法,比如Damus并不支持直接上传图片,他们会分享换头像的方法。

Damus仅用了两天时间便登顶App Store社交应用免费榜。nostr.io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Damus背后协议Nostr的公钥数量超过31万,拥有中继节点284个。

但这场狂欢很快就落幕了。Damus火爆的时间远不及两年前一夜爆红的Clubhouse,不到两周便迅速被大众遗忘。谈论这款产品的人越来越少,Damus的广场和群聊很快被微信群聊二维码、色情网站链接、广告等垃圾信息充斥,只剩下少数注重用户隐私的Web3“原住民”依然在拥护它。

Damus真如Jack Dorsey和产品用户所说,是一款离Web3很近、甚至具有颠覆性力量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吗?我们离真正的社交变革还有多远?

Damus是不是“去中心化”产品?

在Damus上架当天,我们立刻下载了这款产品,发现注册时不需要提供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任何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只需要填写用户名和昵称,就可以创建账户,让用户在体验产品的最开始便不再担心“泄露个人信息隐私数据”。随后,我们收到了两串密钥:一个用于公开分享(相当于ID)和朋友互相关注的公钥,和一个用于账号登录(相当于密码)不能外泄的私钥。

这款社交产品实现“去中心化”的基础,是其背后的协议Nostr,全称Notes and Other Stuff Transmitted by Relays,主要由两个组件构成:客户端和中继器。客户端用于签名、验证信息,由用户运行;中继器则有成千上万个,负责传递消息和数据,可由任何人运行。如果有一个中继器阻止用户发布内容,他仍可以选择其他中继器发布,相当于一个人在去见朋友的路上遇到堵车,他可以换到另一条路前往目的地,而这样的路有无数条,从而实现“永不失联”。

图片

虽然Damus基于Nostr协议立刻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去中心化”旋风,但在一些技术开发者眼中,Damus并不是一款纯粹的去中心化社交产品,“眼球效应”大于实质。

资深社交产品开发专家Harry告诉霞光社,Damus宣传其使用的是中继服务器,但本质上其实与市面上的App一样用的是普通服务器:“用户发布一条消息和动态可以立刻同步到上面让其他用户看到,这不是去中心化的逻辑,目前在去中心化的平台上,将发布的信息同步到各节点仍需要一定时间。”

Harry认为,Damus故意把中心化服务器叫做中继服务器,让大家误以为通过这个服务器能与区块链对接上,实际上其对接的可能是其他服务器。

另一位社交产品经理Ben则认为,当前版本的Damus还很粗糙,其实际创造价值与产品宣传口径还不对等。换句话说,Damus还不算是一款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社交产品,噱头大于产品本身。

打开Damus的广场,霞光社滑动了几页屏幕,眼前呈现的是刷不到尽头的“社交媒体买粉广告”、“同城约会广告”,甚至还出现了多张色情图片和链接……很难找到一条价值的正常内容。

图片

“现在Damus的广场汇聚的信息鱼龙混杂”,Ben也向霞光社吐槽,到处都是微信群聊二维码、Talegaram的链接,同时还充斥着大量色情、博彩平台的链接还有垃圾广告,其展现出的内容生态让人不禁觉得,少了监管的社交平台,就这?

另外在Ben看来,Nostr和去年上线的Lens Protocol协议相比,节点还不够多,“没那么去中心化”。此外,Nostr声称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中继节点,但对用户来说,搭建节点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门槛。因此,在这两位产品研发专家眼中,Nostr不是彻底实现“去中心化”的协议,Damus也不是一款真正的“去中心化”社交产品。

迅速退潮

由于刚上线不久,Damus的1.0版本的确存在大量需要完善的环节。比如,这款产品目前只支持发布文字内容,不支持直接上传图片,如果用户想发布图文内容或上传头像,则必须将图片变成图片链接;还有不少用户吐槽,目前在Damus发帖不支持重新编辑、发文后不可删除、点赞或转发后不可撤销……有太多bug。

同时如Ben所说,由于没有管理者,且还是匿名平台,Damus的广场很快成了垃圾场。Damus强调的所谓“自由”、“抗审查”,同样存在两种极端,现在这款产品上已经出现了各类垃圾、暴力信息。对于这种情况,Damus创始人William Casarin在推特互动时透露,针对Damus近期出现的机器人垃圾邮件攻击等问题,将很快上线关键字过滤功能,来屏蔽首页的垃圾信息。

还有不少用户卡在了使用Damus的第一关。由于Damus不同于传统Web2社交App,很多人表示“玩不明白”,比如不知道在哪找到属于自己的两串密钥,搞不懂如何开通支付和打赏功能……第一时间下载了Damus的用户Nick告诉霞光社,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Damus的钱包功能在哪里。

在Jack Dorsey的推荐下,Damus纵然涌入了大批“跟风者”,但当他们觉得产品使用体验不如预期后,便失去了继续使用的耐心。在上线短短几天后,我们明显感受到Damus的热度迅速退潮。以美国的iOS社交应用下载榜为例,根据data.ai,Damus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便经历了从前10名跌落到180名以外的巨大起伏。

图片

其实,进入门槛高是多数Web3产品普遍的痛点,因为高度透明、自主,意味着用户需要承担更多自行管理的责任,对用户来说使用体验就不会太好。回复流的展示是乱的、没有语言翻译机制、发帖后不能删除……诸多用户对Damus的吐槽,便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Damus的用户正在迅速流失,但还是留下了一批“Web3原住民”,对他们来说,Damus仍是心中的一抹“白月光”。

过去20多年来,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社交媒体大部分时间都由Web2平台主宰,用户在里面社交、生产内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用户隐私、数据都被存储在平台掌控的服务器上,用户在一些平台发布的内容需要经过审核,Web2社交平台通过获取大量个人数据从而精准营销获得盈利等,让许多人对这样的互联网世界感到不满。

于是,Web3风声渐起,被视为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而社交产品被视为Web3的应用生态基石。Web3平台可以做到把数据从平台掌控的服务器上移走,利用建立在开放的协议和透明的区块链网络打造的分散式服务器,把数据还给用户,保证用户隐私不被平台和他人看到,发布的内容也不会受到第三方机构的审查与监控,比如被平台任意删除发布的内容、封闭账号、将用户的资料出售、另作其他用途等。同时,用户可以用一个身份ID和一个数字钱包打通各个社交平台,不用再担心因为被平台封号而与朋友失联等一系列问题。

Ben告诉霞光社,目前去中心化的Web3社交平台的核心用户,就是十分注重数据隐私安全的人。Web3平台除了更具安全性、隐私性之外,最大的特色是用户不再需要提供手机号、邮箱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就能注册,有更高的弹性管理个人资料、数字身份。在去中心化的社交产品里,每个用户皆为独立的个体。

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曾以 Tristan Harris(前 Google 工程师)的一个项目为主线,讲述了最近十年日益蓬勃的社交产品对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文明的侵蚀。纪录片讲到,社交媒体公司(Meta,Twitter,Instagram 等)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盈利。于是,每个用户都成了这些社交平台实现盈利的“工具”,用户的时间、注意力、数据隐私都被打包卖给了广告商。

因此,在“Web3原住民”心中,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实际上解决的就是人们从各个维度上拿回互联网自主控制权,从而确保自己能真正拥有虚拟世界中自己创造的价值,是社交的一种未来必然趋势。

于是,他们一直在追求将互联网产品“去中心化”,遇到问题就不断解决,试图让Web3更加出圈,从而构建出一个“技术乌托邦”。

可是,当Damus在推出后迅速退潮,只剩下“Web3原住民”的簇拥,我们发现,人类似乎离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我们与Web3社交的距离

Damus并非Web3社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位技术人员向霞光社提到,Lens Protocol和Mastodon比Nostr出现得更早,且被许多产品技术专家认为更接近于“去中心化”。

Lens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开源社交图谱,旨在重塑Web3和去中心化时代的社交媒体概念。该协议致力于解决当前社交媒体环境中的缺陷,于2021年发布后便在加密社区受到了大量关注。

图片

和Nostr协议无任何阻挡、用户可无限次随意使用Nostr生态的产品不同,Lens协议设置了进入门槛,用户需要通过申请、空投、任务、二级市场购买等渠道持有Lens handle才可以使用Lens生态产品;另外,Lens协议将用户关注、转发、内容等数字资产上链,解决了用户数据资产化的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于Lens产品的社区生态。

如今,Lens已上线一年,生态较为丰富,基本满足用户需求。截至2022年12月,Lens共有近10万用户,月活跃用户约3.5万。有用户体验过基于这个协议的一款社交产品Lenster后称,当你在上面关注了一个人后,系统都会铸造一个Follow NFT,如果用户违反了Lenster的内容规则被平台封禁,他也并不会失去这些粉丝,他们依然会以NFT的形式存在于Lens协议数据库中,只要跳转到Lens Protocol上的其他应用,那么他的社交影响力仍然完好无损。

图片

基于Lens协议打造的Web3产品。图源:Lens官网

另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平台Mastodon则诞生得更早,于2016年推出,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微博客社交网络。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和Twitter相似,但整个网络以多个由不同运营者独立运作的服务器以联邦方式交换资料而组成,继而实现“去中心化”,被形容为“去中心化的Twitter替代品”。

图片

Mastodon

在用户界面和操作上,Mastodon和Twitter相似,但和Twitter不同的是,这个平台不被某个实体单独控制,而是由一个个用户创建的运营站点,平台称它们为「实例(Instance)」组成,每个实例都可以推行自己的规则。用户可到任何开放登记的实例进行登记,任何一个实例上的用户都可以与其他实例上的用户进行沟通。

有用户表示,Mastodon的做法避免了Twitter、Facebook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在内容审核方面。因为Mastodon是让每个“实例”对自己负责,而Twitter等社交平台面对的是几百万甚至几亿用户,管理起来的难易级别截然不同。

图片

Mastodon入门指引。图源:Mastodon官网

目前,Mastodon在去中心化社交网络中的访问量遥遥领先,基于Mastodon协议打造的第三方桌面或移动端应用已有近30个,每月活跃用户超过250万(另一种说法是800万)人,但对于一个已经发展超过6年的产品来说,这样的数据对一个产品来说,不温不火。

我们与Web3社交最大的鸿沟,就是缺少一个人人都能进入的Web3入口。

在人人都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我们在微信、WhatsApp、Line等中心化社交产品上聊天、获取信息、甚至进行支付,这些平台俨然已经是人们进入Web2的入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线上产品。但在去中心化领域,尚未出现一款拥有庞大用户群体、还能接入到任意应用中的Web3入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Web3产品的使用门槛较高,比如需要懂一些Web3基础知识,这时,这些知识就成了阻碍大部分Web2用户进入Web3世界的壁垒。以Damus为例,对于不了解Web3产品的用户而言,他们需要在使用前花一定时间了解公私钥,需要更长时间了解如何用虚拟货币进行打赏……这些对普通用户都是十分繁琐的过程。

凯云实验室CTO杨威理曾在接受InfoQ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三次迭代的初期。首先一个共识就是,区块链技术是第三次迭代的核心,这个技术已经提出很多年,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和项目推出。但是从终端互联网用户的角度来讲,这些产品作为 Web3 基础设施,目前还不足以匹配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互联网产品。

此外,离开了监管、实现了自由的“去中心化社交”是否真的安全?这也是大多数人最担心的问题,他们认为,用户很可能一不小心踏入一片“黑暗沼泽”。

比如Damus就是在让每个用户都能随意公开表达后,被各种垃圾信息甚至是不良信息刷屏覆盖,与其理想中构建的社区氛围完全相反,事与愿违。同时,Damus内置了比特币闪电网络,用户可以直接调用第三方闪电网络钱包支付,用于内容打赏和交易。但作为去中心化网络诞生最有价值的产品之一,比特币曾一度突破一万亿美元市值,即便如此,它的“商业化”价值几乎只体现在炒作和暗网交易上。

有机构在2019年做过调查,93%的暗网市场支持比特币交易。号称“注重隐私”的数字货币,已经成为暗网最活跃的交易工具。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一旦失去监管,那么数字货币有极大可能成为不法人士的利器。

因此,Web3社交所追求的自由,到底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丛林法则”,才能一边为用户提供去中心化平台,一边建立井然有序的氛围,是摆在开发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最后,据霞光社了解,去中心化赛道目前还没有出现一款头部产品,各类Web3产品也并未跑出一条清晰的商业变现路径,都在面临着生存困境。

不过无论如何,去中心化的社交产品都为用户在Web2社交平台上所面临的困扰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案。刚诞生不久的Damus和背后协议Nostr都只是人类构建“去中心化时代”的一朵浪花,接下来一定还会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浪花,在反复试错的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一片新的海洋,让人们最终抵达Web3的美丽新世界。

*文中的Harry、Ben、Nick均为化名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