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秒烧1亿,拼多多在北美“杀疯了”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218-f7b80ba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0秒烧1亿,拼多多在北美“杀疯了”

作者|东篱 来源|伯虎财经(ID:bohuFN)
情人节前一天,就在大家沉浸在“情人节捡垃圾寻宝指南”中时,拼多多“亲儿子”Temu在大洋彼岸为“美国春晚”超级碗豪掷2400万美元,撩动了上亿美国人的心弦。
在当天比赛中场,伴随着两段30秒的“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洗脑广告,推特上掀起了一股“Temu到底是谁?”“它怎么这么有钱?”的大讨论。

(Temu超级碗广告/网络)
要知道,超级碗作为美国顶流赛事,此前的广告主都是麦当劳、百威、可口可乐这类老牌巨头,对于去年9月上线的Temu来说,这就像“小孩上了大人桌”。
而且今年超级碗广告收费约为“每30秒700万美元”,播放2次就是1400万美元,叠加赛后1000万美元的用户奖金福利,Temu一出手就烧掉了24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1.65亿元。

(图源:网络)
而Temu又是一个以低价著称的购物平台,也难怪美国民众一脸懵逼,“Temu 很 low,但上了超级碗”,并调侃“Temu就像个亿万富翁一样在超级碗上打广告”。
除了“快、准、狠”猛攻美国市场,Temu还一路北上,在今年1月开设了加拿大站点,向全球市场进军的野心昭然若揭。
不满一岁的Temu,手里究竟拿的什么牌,又何以在北美“大杀四方”?
一
熟悉的广告,熟悉的打法
“I feel so rich.
I feel like a billionaire.
I'm shopping like a billionaire”
Temu此次出圈的魔性广告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拼多多的另一首神曲——“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免得多”
而Temu与拼多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不止在广告风格上的雷同,Temu“在成熟市场以低价产品+烧钱获客杀出一条血路”的发展内核,也与拼多多如出一辙。
与拼多多在淘宝和京东的对峙僵局中成功突围相似,Temu所选的美国市场也是跨境电商赛道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这里既有主场作战的亚马逊,又有跨境独立站新贵Shein,整体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而黄峥就是喜欢“敢为天下后”,其性格里极度注重结果和投入产出比的另一面,则是忍受不了早期入局者要付出的高昂沉没成本,因此即便2019年的跨境电商市场捷报频传,他也敢断言称“为时尚早,未来一年都不会入局”。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Temu其实就是2015年的拼多多,它正试图在强敌林立的美国电商市场找到一条突围之路。
也正因为选择成为赛道的“后来者”,Temu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都随之激增。
有报道称,Temu上线第1个月就在美国砸了10亿元营销费用,而这笔钱多花在“1 美分选 1”、“新人注册券”以及美国版“砍一刀”Referral Bonus这类激励玩法,以及脸书、Ins和Tiktok等社交平台的投流上。未来一年,Temu的市场营销预算还将高达70亿元。
相比起上述措施,赞助超级碗无疑是一次火力更猛的“狙击”,不仅可以推升APP下载量和平台成交单量,还可以提高Temu的品牌形象,一举三得。有业内人士分析,“参照拼多多打法,接下来Temu极有可能会成为美国各大节目的常客。”
诚然,从2018年开始,拼多多开启了综艺晚会的“赞助狂魔”之路,当年共赞助了17档综艺,2019年又赞助了13档节目,可以说是无缝衔接,“三亿人都在拼”“拼着买更便宜”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而比花式营销更重要的,还得是Temu与拼多多一脉相承的极致低价。
据浙商证券抽样调查结果,Temu 单品价格低于Shein 30%以上,部分标品价格仅为亚马逊一半。比如显示联想生产的无线耳机,标价8.47美元,比亚马逊低40%。而使用优惠券后,消费者只需3美元就可以买下。
与此同时,《2022 年美国消费者趋势报告》表明,有 49% 的美国人选择在支出上保持谨慎态度,对于低价商品的兴趣正在提升。正饱受高通胀、物价上涨困扰的美国人,在Temu上仅需不到10美元就能买到大部分家居日用品,而且还有各种折扣且包邮,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由于社交裂变和平台口碑的迅速传播,Temu很快就收获了一批愿意主动分享的用户。有人细心为收到的商品作出测评,有人则是简单粗暴地贴上“邀请码”,请求别人“凑人头”。

(图源:网络)
反映到数据面上,SensorTower统计显示,Temu 在去年9月上线后不到两个月就登顶美区iOS 免费下载榜,并持续霸榜至今,如今其全球下载量已超过1900万次。
而高通胀和全球消费下行的挑战,预计也不会影响美国消费市场的上升势头。eMarketer发布的《2022 年美国电子商务预测》报告认为,2023年美国电商销售额仍然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并且同比增长9.4%。
前路看似一片光明,不过Temu想要突围,真能这么容易吗?
二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
正如前文所述,Temu目前最大的两位竞争对手,无疑是在美国市占率41%的亚马逊,以及2022年全球安装量超2.2亿次的“番禺同行”Shein。
而这三家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因此,与其说Temu在与亚马逊、Shein竞争,不如说是其各自所代表的模式之争。
其中,亚马逊是典型的平台模式,类似于国内的淘宝和拼多多,商家入驻通过平台触达消费者,平台通过向商家收取商品销售佣金和广告费用实现盈利,类似于万达广场收租金。
与平台模式相对应的则是以Shein、京东为代表的自营模式。自营电商提前找供货商进行选品下单,并负责后续的定价、运营、运输、营销、售后等工作,供货商只负责供货,类似于楼下小卖部零售赚商品差价。
而从Temu的基本模式来看,它刚好走的是亚马逊平台模式与Shein自营电商模式相结合的“类自营模式”。
所谓类自营模式,也就是Temu 负责商品定价、营销获客、履约等环节,商家作为供应商只需备货到仓,形成“供应链-平台-海外消费者”交易链路,平台最终赚取购销价差,承担获客、履约等成本。也就相当于万达广场忙活一通最后赚的是商品差价,租金什么的现在全免。

(Temu平台模式/浙商证券)
而由于目标下沉市场人群和快时尚市场定位的高度重合,Shein与Temu的攻防战可能自上线前就已悄然展开。据报道,“Temu”不仅主攻Shein的腹地北美市场,并且一边低价补贴抢用户,一边放出优惠条件抢供应商,还一边以多倍工资“挖”Shein员工,而Temu总部距离Shein仅有两站地铁。
作为回击,Shein要求一些核心供应商“二选一”围堵Temu,并表示跳槽Temu的员工永不录用。
然而Temu的增长势不可挡。从谷歌搜索热度来看,Shein花费 4 年在美国建立起的品牌知名度,Temu 仅用 5 个月就实现了。

(图源:白鲸出海)
有趣的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Shein作为自营电商的代表,去年在巴西试水了平台模式。而Temu预计也不会长久维持如今早期阶段的类自营模式,随着用户规模效应的显现和海外运营经验的积累,转为平台模式将有更大的盈利潜力。
而从商品展示方式的角度上来说,Temu 所代表的以推荐为主的电商模式,或可以复制国内拼多多获取友商市场份额的路径,对以亚马逊、Shein为代表的搜索电商实现部分替代。
但是,同样擅长流量分发的抖音入局,则让海外电商战况进一步复杂了起来。除了构建TikTok Shopping,自2021年开始,抖音集团还先后上线了跨境电商独立站Fanno、Dmonstudio和If Yooou。
并且其2022年9月推出的If Yooou,在前两者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排列组合般地选择了低价快时尚单品类的定位。很好,产品定位直奔Shein、Temu。
中国互联网大厂向外输出跨境电商之战究竟谁能胜出,想必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了。
攘外必先安内。眼下,Temu有更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
消费者爽了,卖家哭了?
Temu此前曾因为0元入驻、0佣金等优惠吸引来了大批想要赴美掘金的商家,但深究Temu的“类自营模式”,就会发现在Temu和商家的关系中,商家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在这里,商家的角色是供应商,无定价权,平台定价销售,然后以供货价和卖家结算。
而只要买手判定产品价格过高就会直接下架,判断的标准则是不能高于拼多多、速卖通、或1688等平台同类型产品。而产品一旦下架,后续上架流程繁琐,重新上架短则几天,长则十天半个月,销售节奏被打乱不说,还容易错过一些节庆时间,让不少卖家心力交瘁。
与此同时,虽然卖家无权干涉Temu的定价,但货品的全程归属权都是属于商家,滞销的商品过了一个月就会被退回,商家也只能将退回产品以尾货打折处理。
更让广大商家气愤的是,Temu在春节期间深夜上演“供货价砍一刀”神操作,降幅在20%-30%,超过24小时没处理就视为自动同意降价,即使24小时内点击拒绝降价,还会被平台提醒这个操作可能存在风险,比如产品可能会被退回去。
据了解,很多热卖品的价格极低,本来日出数百单的链接每天利润只有几百块,现在再被“砍一刀”,几乎是卖一单亏一单。在部分商家看来,Temu有强制降价的嫌疑,且做法缺少诚信。
而且平台所谓的极致服务,比如90天无理由退货退款、仅退款售后政策就导致产品退款率极高,让不少卖家吃不消。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平台的无限偏袒之下,Temu的消费者抱怨却在增多。
据金融界报道,在iOS 新增的一二星评价中,已经有用户展露出对物流缓慢、产品质量低等问题的不满;在专门评价消费体验的美国网站 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Temu 的用户评级已经跌至 1.78 星,并已经接到了数十起针对Temu的投诉。
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梦很美,但与低价相匹配的产品质量恐怕会让消费者一秒回到现实,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图便宜结果买到没有把手的锅。

很显然,一路狂奔的Temu需要尽早回头解决这些遗留问题,尽量减少与商家和消费者的摩擦,而不是像一些美国消费者评价的那样:“像亿万富翁一样污染,销售一次性垃圾。”

参考来源:
1、新熵:涨价、转型和被围剿,SHEIN难打逆风局?
2、品牌工厂BrandsFactory:Temu式激进背后:有人爆单,有人离场
3、【浙商证券】拼多多:Temu有望抓住美国电商性价比赛道机遇
4、品玩Global:拼多多和字节在海外打起来之前,先要完成一个共同目标:击败SHEIN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作者:东篱
Recommend
-
7
粒上皇”1亿颗小目标”已实现58% 在双12促销活动的带动下,12月前两周粒上皇已卖出5800多万颗板栗,在支付宝端搜索量暴涨410%,双12当天粒上皇卖出622万颗板栗,...
-
11
“杀疯了”的剧本杀,如何敲开年轻人的门? 2021-06-12 09:00:17...
-
4
燃油车“杀疯了”?其实是逼疯了螺旋实验室·2023-03-13 08:24要么进化,要么去死
-
6
全球第五家!万亿英伟达“杀疯了”2023-05-31 17:26:22 来源:蒋东文 作者: 1万亿美元!全球市值最高芯片公司诞生了,接近于两个台积电!市值破万亿美元有多难,目前全球只有五家,苹果、微软...
-
4
英伟达“杀疯了”!拿下AIGC市值前三项目 英伟达一个月投中Inflection AI、Cohere、Runway三家独角兽。 在上半年的最后两天,AIGC又给风投圈创下了新的“神话”。6月29日,Inflection AI、Stability AI、Runway三家独角兽扎堆官宣融资,累计融资...
-
13
中国汽车,在海外“杀疯了”? • 2023-10-09 17:17:00
-
3
Temu在海外“杀疯了”,它做对了什么? • 2023-10-16 19:...
-
3
传比亚迪拿下华为小米等不少国产手机代工量 “杀疯了”_网易订阅 【CNMO新闻】比亚迪今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可谓“赢麻了”,而实际上,比亚迪旗下的代工...
-
5
拼低价、蹭流量、喷友商,2023年的商战“杀疯了” 连线Insight 2023-12-21
-
4
Kimi爆火一周后,从业者走向冷静:厉害,但没有“杀疯了” 2024-03-31 0 评论 366 浏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