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智旗:预制菜万亿市场“巧入局”深耕品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26193-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预制菜,简单讲,对蔬菜原料进行初加工,之后通过科学、卫生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的一种加热、简单烹调就可食用的即食菜品。事实上预制菜并不是近年的产物,而是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初露苗头,2010年整个行业开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最早参与者就包括现在的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

2020年,疫情让消费者更加注重餐饮卫生健康,隔离居家生活促使更多消费者进入厨房,预制菜在C端市场开始萌芽发展,也正式被大众所熟知。对整个餐饮业来说,预制菜的出现对缩减人力成本,提升速率,保证口味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

01、预制菜“多元化竞争”态势剧显

2011-2020年,预制菜企业注册企业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预制菜企业注册数量达16221家。2021年仍有近6388家相关企业注册。目前,预制菜参与者可分为六大类:专业类、产能类、技术类、供应类以及中央厨房、生鲜零售类。

专业类,预制菜制造企业优势在于对产品的质量、品类结构、以及研发创新力较强,同时具备较强的议价、定价能力,也是目前的预制菜参与者的主要类型;产能类,由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商组成,这类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较高,可持续供应能力较强,有绝对的议价能力;技术类,以冷链配送和物流企业为主,优势在于品牌力较强,分销能力强,销售网络完善,另外保鲜技术创新、时效配送也是其核心优势;供应链平台,这类企业对整个渠道了解深入,并且有一手资源,在集采上较为强势,对整个产品研发、加工擅长,此外信息化建设较为强势,算是数字化转型成功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两类,中央厨房、生鲜电商零售,这两类优势在终端门店经营,具备较强的消费力基础,而且品牌力较强,对终端消费者喜好较为敏感,在C端同样具备优势,一般分布在社区以及居民生活圈。目前整个预制菜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预制菜行 业 CR10 为 14.23%。其中,绿进食品市占率为 2.40%,安井食品与味知香的市占率分别 为 1.90%与 1.80%。与日本相比,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日冷公司官网,2020 年日本预制菜行业 CR5 达 64.04%。其中,日冷的市占率已达到 18.79%。预制菜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仍不断吸引众多企业入局,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02、“宅经济”助推预制菜市场大爆发

“宅经济”催生预制菜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制菜因其烹饪简单、能够很好保证品质,受到“宅人群”的“热捧”。而据统计目前中国“宅”人群整体用户规模已突破8亿,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并且不断向“大龄人群”渗透,同时逐渐崛起的Z世代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宅经济消费群的主力军,目前占比高达46%,其中女性占比55%,男性占比45%,“宅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助推整个预制菜市场规模。

虽然预制菜借势“宅经济”跑出万亿赛道,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依然存在缺陷,比如有消费者反应“菜品较少、不新鲜、不安全、调料勾兑明显等等” 由于预制菜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其中大部分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并且大多依然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缺乏统一标准是目前预制菜行业最大痛点,此外规模企业数量较少,也缺乏领导品牌。

从营收看,“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2021年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2.84%;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6.06%。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2021年财报显示,营收92.72亿元,同比增长33.12%;净利润为6.82亿元,同比增长13%。水产食品龙头国联水产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预制菜业务营收达8.41亿元,实现三年连涨。这也让很多新参与者看到了巨大商机,因此,近年来新入局者络绎不绝。

03、标准制定者,行业领导品牌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正是因为预制菜市场的标准未统一,规模企业数量少,才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了一争高下的可能。但在参与者快速增多,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预制菜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痛点,目前显现的已有四点,供应链不稳定、物流建设待完善、产品技术难突破、跨区域市场差异大。走标准化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2022年上半年,由地方政府、各类协会牵头、各地陆续出台了「预制菜团体标准」,行业正经历着由摸索、粗放发展到制定细分标准,逐渐走向规范的过程。

6857ad84c916877199cc3ddaf2c8e9f3.png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目前这些已发布的「标准」,主要规范了预制菜的定义、分类、评价指标、评价原则等硬性通识性内容,同时涵盖了食品安全标准、产业链技术规程等指标数据,对企业来讲,积极参与,快速响应,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要做预制菜领域的标准制定者,行业领先者,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市场成熟之时占据竞争优势。

智旗认为在预制菜行业,当“四大痛点”未能彻底解决之前,企业应当大力发展品牌,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心智认知,同时对品牌忠诚消费群的形成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系作者: 智旗战略咨询 授权发表,鸟哥笔记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鸟哥笔记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鸟哥笔记版权及免责申明》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点击 反馈举报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