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卖知识”进军美国,宁德时代会不会技术外流?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13163681668634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卖知识”进军美国,宁德时代会不会技术外流?

豹变·2023-02-14 12:50
不建厂,卖知识
v2_62c28df23a074aeea45ed7a6464605d6_oswg846732oswg1080oswg702_img_000

「核心提示」

美国动力电池市场是块大蛋糕,中国企业此前缺位甚为可惜。此次宁德时代以技术许可方式进军美国,看似轻资产、风险小,但也引发技术外流的疑问。以技术入局,是不是宁德时代的好战略?      

在学习造车技术这件事上,中国车企曾相当憋屈。早年引进某德国车企时,签订的协议明明是“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对方对技术严防死守,严格限制中国工程师接触技术图纸。

某老款车,引进十年也没有完全国产化,关键零部件还得从德国进口。如果不是电动汽车产业大洗牌,燃油车的技术封锁,中国造车技艺将始终停滞不前。

如今,中国企业似乎有机会扬眉吐气一把。根据2月14日公众号“福特中国信息中心”消息,福特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Marshall建立一座LFP(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工厂由国内“动力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负责筹建和运营,在模式上,宁德时代采取的是向美国福特收取专利许可费用的方式,这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业对美国实施的技术输出的首例。

技术许可乍一看,是好事,轻资产、风险小,但市场质疑也不小。比如仅仅通过许可的方式,宁德时代的技术会不会外流?毕竟,动力电池的蛋糕仍在不断做大,一旦失去核心技术,竞争格局将巨变。宁德时代以技术入局,是不是一个好战略?

01 有无技术外流风险?

对于技术外流,历史上各国都相当警惕。

典型如19世纪末的英国,就曾对技术外流非常头疼。发展经济学界重量级人物张夏准在其成名作《富国陷阱》中介绍,当时,欧美各国政府以贿赂等各种方法引进英国的熟练技术工人,并派出大量工业间谍来窃取先进机器技术。为此,英国不惜出台了严厉的法律,对技术外流严防死守。

那么,宁德时代的技术外流可能性大不大?

“不用担心现有的技术给别人用,会于我不利,我们的技术一直在优化发展、迭代向前,我们许可一代,研发一代,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进步。”

对于宁德时代此次技术许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技术许可是最高级的商业模式,也是技术自信的体现,这充分说明宁德时代技术过硬,产品和技术经过了大规模的验证,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认可。

根据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研发费用达到106亿元,已许可和正在申请的专利超过1.4万项,研发人员超过1.4万人,在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系统集成度等多领域实现技术引领。

有业内人士告诉《豹变》,对于许多人关心的技术流失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技术出口不等于技术流失,在法律的框架下,专利权企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该人士谈到,专利是以公开换保护,专利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专利实施许可并不意味着专利权发生转移,专利权还是归专利权人所有。对于被许可一方,只是具有实施专利技术的权利,他们既难以了解技术开发的实质,也不可能积累技术开发的数据,只能从事适应性的改进和设计工作。“这也是BBA用技术换中国市场40多年,我们燃油车依然落后欧美的原因……”

02 美国,关键一役

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市场,亟待开垦。

LG新能源曾在业绩交流会中预测,2023年欧洲和中国的电池需求预计增长40%和20%,而北美预测呈现出60%的中高增长。“鉴于此,我们打算专注于高增长的北美市场,同时继续与主要客户保持盈利性增长。”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尚未入局北美,市场由韩国的LG新能源、SK创新、三星SDI和日本的松下主导。LG新能源曾放言,到2025年占到北美整体产能的一半以上。

可见,如果宁德时代放弃美国市场,任由韩系厂商在美国发展壮大,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地位可能被韩系厂商反超。

此次联手福特,可成为宁德时代切入美国的关键破局点。

为了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美国政府在去年8月曾颁布了一项《通胀削减法案》。此法案包括一项4300亿美元(当前约 2.92 万亿元人民币)的补贴。

不过补贴的前提是,产品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根据最新要求,电池生产材料也必须主要在当地采购。如在美生产电动车可享有最高7500美元/辆的联邦税收抵免,电池生产最高可获得35美元/千瓦时的税收抵免。可以看出,  宁德时代此次以技术许可联手福特,刚好可以帮助福特获得补贴。

v2_13920f154af24490a3081c40a951a139_oswg818344oswg1080oswg640_img_000

技术许可能规避众多风险。电池是重资产行业,企业在大规模出口的同时,也需要投资巨大建造产线,产线建成之日也面临着设备折旧和技术落后的风险。特别是电池的强耦合,这也导致了一款产品往往涉及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多项专利,  而如果只买产品,买方溢价能力强,这些专利的价值很难发挥到最大  。相比之下,技术许可则能够将企业的专利价值发挥到最大。

事实上,中国已在如通讯业等优势产业上广泛开展技术出口并伴有成熟的模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超过了600亿元。

宁德时代此前也已积累不少技术出海先例,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就陆续与日本TDK、韩国现代摩比斯、泰国国家石油旗下Arun Plus等均达成了技术许可协议。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豹变》,宁德时代此次技术许可模式如果进展顺利,未来有可能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高通。高通是美国移动芯片龙头,2022财年高通知识产权授权的技术许可业务(QTL)业务营收为6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税前利润为46.28亿美元。

03 写在最后

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萌芽期领先半个身位,但产业已经进入全面化市场拓展期——全球优秀企业纷纷入局,各国都在努力打造本土产业链,海量研发资金灌溉于此。

可以预见,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技术竞速将愈发激烈,我们的企业如果此时不能够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很可能在关键市场上缺位。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技术先不先进、质量过不过硬、专利布局领不领先,“走出去”是一块试金石,只有参加全球大考,才能验出真金。宁德时代此次出海美国,向外界展示其技术、运营实力的的同时,也展现其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国际风云变幻,都会找到解决方案的中国智慧

你觉得还有哪家车厂会找宁德时代合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李鑫,编辑:周可,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