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吉利失去的四年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0-20230207-37347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吉利失去的四年

吉利新能源车业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根本原因是对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历史进程缺乏认识。

2022年12月,吉利旗下“极氪汽车”向美国SEC秘密提交了IPO文件,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上市。

2015年,吉利高调发布“蓝色吉利行动”的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是“2020年之前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90%”。结果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仅为5.2%,到2022年Q1还不到15%。

直到2022年Q2,吉利新能源车才开始发力。2022年全年交付35.5万辆,占总销量的24.7%。

吉利很早就看到新能源车发展前景,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但对市场前景、补贴政策、竞争态势心存疑虑,反倒是在收购沃尔沃、参股戴姆勒时“勇气可嘉”。

现在流行说:“你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吉利新能源车业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根本原因是对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历史进程缺乏认识。

连续五年没有完成销量目标

2017年吉利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H1销56.4万辆、同比增长48%;H2销71.6万辆、同比增长37%;全年销量128万辆、同比增长41.6%,超过年初写下的110万辆销量目标。

2018年H1,吉利销量76.7万、增速维持在36%:H2销量73.4万、增速大幅降至2.6%;全年销量150万(增速17.3%),没有完成158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2019年销量目标为151万。要求不高,只比2018年多销几千辆,到时候“四舍五入”就能完成了。不料上半年销量仅65万辆、同比减少15%,吉利将销量目标下调到136万辆,才勉强完成。

2020年、2021年,吉利销量分别为132万辆、132.8万辆,均未完成销量目标(141万辆、153万辆)。

2022年销量目标为153万辆,实际销售143万辆,仍没有完成目标。

图片

2018年吉利、比亚迪销量分别为150万辆、52万辆。2022年吉利销量143万辆、比2018年还低4.5%;比亚迪销量186万辆、较2018年增长258%。吉利“失去了四年”。

2021年10月,吉利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核心指标是2025年销量365万部。

2023年1月,吉利将年度销量目标定为165万辆。这意味着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15%,2024年、2025年平均增速49%!

但从2018年开始,吉利连续五年没有完成销量目标……

盈利能力滑坡

1)营收“徘徊”四年

2015年起,吉利汽车营收连续跨越300亿、500亿、900亿、1000亿四个关口。2018年营收1066亿,尽管同比增速降到15%,但在中国车市整体下跌4%的背景下算不错的成绩。

2019年9月24日,虎嗅《吉利退坡》预言吉利将“盛极而衰”。实际情况是:2019年营收下降9%、至974亿;2020年再跌5%、至921亿;2021年回到1000亿之上,但较2018年低4.7%。

图片

2022年H1,吉利营收达582亿、同比增长29%,较2018年H1提高8.3%。时隔四年,吉利营收终于创出新高。

2)毛利润今非昔比

2018年是吉利的“巅峰之年”,不仅营收、销量创新高,毛利润率更是超过20%,毛利润达215亿。

2022年H1,吉利营收超过2018年同期,但销量却少了15万辆,看来均价有所提高。但2022年H1毛利润84.8亿,比2018年H1差一大截,原因是毛利润率降了5.6个百分点。

图片

2022年营收高于2018年,但毛利润及利润率大幅下降,而且大概率是不可逆的。

3)净利润及现金流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才能获得经营利润。

2018年毛利润达215亿、利润率20.2%;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合计83亿,总费用率7.8%;

2021年,毛利润174亿、利润率降至17.1%;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合计142亿、总费用率14%。与2018年相比,毛利润率下降3个百分点、费用率上升6个百分点。吉利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2022年H1,毛利润率进一步降至14.6%,总费用率13.7%,盈利前景更加黯淡。

图片

2016年、2017年,吉利净利润连续翻番。2018年,净利润增速降至18%,但绝对金额达到创纪录的127亿,净利润率接近12%。

随后的三年(2019~2021年),吉利净利润逐年递减,2021年约为44亿、净利润率降至4.3%;

2022年H1,吉利净利润同比降幅达47%、为12.8亿,净利润率2.2%。

图片

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均显著下降,吉利盈利能力正在退坡,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变化有些令人不安。

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就达到120亿、相当于营收的12.9%,比净利润率高1个百分点。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提高到139亿、相当于营收的13.1%,比净利润率高4.4个百分点。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87.2%、仅16亿元,相当于营收的1.7%,比净利润率低4.3个百分点。或许是针对“压榨供应商”风波做出了一些让步。

2021年,吉利故态复萌,应付账款净增159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53亿、相当于营收的15.1%,比净利润率高10.8个百分点!

2022年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8亿、相当于营收的16.9%,比净利润率高14.7个百分点。

图片

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比净利润高10%,完全合理。2019年超过净利润的150%,有些过了。2021年、2022年H1,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相当于净利润的353%、767%。吉利与供应商的关系再次“绷紧”。

2018年的吉利,营收超千亿、净利润过百亿、年交付150万辆,何等意气风发。尽管2022年营收、销量回到历史最高水平,但盈利能力已丧失殆尽,与2018年不可同日而语。

狐疑

2015年11月,吉利宣布开始实施名为“蓝色吉利行动”的五年发展战略,目标是“2020年之前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到90%”。

“五年发展战略”的完成情况如下:

2019年H1,新能源车销量仅5.8万辆、占比仅为8.8%;H2销量降至5.5万辆、占比7.8%。2019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11.3万辆、占比8.3%。

图片

2020年,“蓝色行动”被“破罐子破摔”:Q1新能源车销量不到9000辆、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仅9%;Q2新能源车销量略高于2万辆、同比下降40.8%,新能源车、燃油车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136%;剩下两个季度,新能源车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均为负值。

纵观2020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下降39.7%,全年6.8万辆,占比5.2%。身为上市公司,郑重承诺的“2020年前新能源车占比90%”,就这样不了了之。

2021年官宣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干脆只提目标销量、不提新能源车占比。

2021年前两个季度,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居然负增长,全年交付6.1万辆、同比减少10%。

2021年3月,吉利汽车与母公司合资成立“极氪控股”,前者持股占比51%。2021年10月销量199辆(首次披露极氪销量)。

极氪“单飞”,带动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燃油车则进入下行通道,从2021年Q3到2022年Q4,连续6个季度同比负增长。

进入2022年,新能源车“大势”明朗,吉利才开始发力:Q1新能源车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487%;Q2、Q3同比增幅均在400%以上,Q4降至203%;2022年新能源车总销量26.2万辆、同比增长328%;燃油车销量降至108万辆、同比减少13.4%。

图片

2018年,比亚迪销量52万辆,仅为吉利的三分之一,但新能源车占比达47.5%。2022年初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吉利燃油车占比超过75%。

2018年2月,李书福花90亿美元购得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股份,成为戴姆勒集团最大的股东。笔者认为《花90亿美元入股奔驰,不如买入特斯拉》,按当年的估值,90亿美元可获得特斯拉15%股权。

从2015年官宣“蓝色吉利行动”至今已经过去整整7年,吉利一面乐此不疲地“赚燃油车最后一个钢镚”,一面观望新能源车发展——市场接受度、补贴退坡的影响、锂矿价格、竞争格局……

《汉书》中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吉利发展新能源车的战略就是“且听且渡”,用“狐疑”两字概括十分贴切。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网站编辑: 小川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