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盘了10+个情人节营销翻车案例,我们发现了这4大雷区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74515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复盘了10+个情人节营销翻车案例,我们发现了这4大雷区

2023-02-06
0 评论 415 浏览 0 收藏 15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新一年情人节快要到了。作为各大品牌营销重点关注的节日之一,情人节营销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文总结了各种情人节营销翻车案例,从中找到了情人节营销几大雷区,希望对关注品牌营销的你有所帮助。

DHWZMqHP9wHcAwLeoF7x.jpg

距离 2023 年的情人节还有十天。刀法观察到,除了需提前筹备的节日礼盒、代言人 TVC 等常规动作之外,不少品牌正在策划一些更好玩的动作,尝试着聚焦精神、情绪等方面,进行品牌形象和价值观的输出。的确,今年消费市场重回活力,作为过完农历新年之后的第一个全球性的节日,这个 2 月 14 日相较于前两年来说表现出了更高的热度。

目前 TikTok 热门话题 #ValentinesDay(情人节)下的视频浏览量已经超过 150 亿次,在小红书搜索“情人节”则有超 198 万篇笔记。

常规动作之外的表达总带着风险,一旦翻车可能立刻“喜提热搜”,不仅要花大功夫挽回负面影响,多年的口碑积累也可能化为灰烬。

因此,在这个可供品牌试水的小节日来临之际,我们复盘了过往几年,在与情人节相关的日子中(2 月 14 日、5 月 20 日、中国七夕等等)的品牌翻车案例,尝试从人群、关系、内容、产品四个方面,为大家划出一些情人节营销“高压线”

一、人群:认清你在对谁说话

2020 年 8 月,法国奢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发布了为七夕独家定制的沙漏包,包袋表面为涂鸦形式的了“我爱你”、“你爱我”、“我爱我”的字样,并同步推出了 TVC。

画面中,一些流行于上世纪的元素粗暴地占据了视线:仿佛从挂历上扣下来的瀑布、红白紫色的假花、漫天飞舞的爱情以及廉价的气球上写着“爱上我,让我赤红的真心,包围你”。

LbRYIar0KfbZUsld4c7y.png
PFt2S2sbYgfRJWCM1fIc.png
NxNr9RKNbdmSNeuxMOMu.png
xOcTVCGRrbSfmYJ8kT8F.png

2020 年Balenciaga 七夕系列广告这支 TVC 刚推出,立刻“土”上了热搜,#巴黎世家七夕广告 土#的微博话题在短短两天内达到 2.1亿,甚至在后续衍生出了辱华风波。彼时,疫情之下全球消费市场相对疲软,各大品牌将大中华区视为增长引擎;同时,作为一个以“离经叛道”著称的品牌,巴黎世家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凭借“土酷”风格,受到了年轻一代的推崇。

想要延续设计感没有错,但作为一支仅仅在中国地区投放的广告,巴黎世家暴力地输出一通自己想象中的“中国本土时尚”,几乎是以在对本土消费者进行审美霸凌了。虽然不能强求品牌去刻意迎合国内审美需求,但你至少不应引起国内消费者的不适。

这只是国别的例子。在情人节营销中,搞错了表达对象的品牌并不在少数,性别、地域、消费水平、情感状况,任何一个涉及画像的指标,都潜藏着雷区。

比如品牌想要做产品推广,只是一味地针对男性输出“你应该送礼”,反而容易侧面冒犯到女性;又比如,在广泛的语境中,单身人士往往被塑造成失败者的形象,婚恋者则是人生赢家,这种类型的内容也容易引发用户的不适。

后者如刚刚发生的案例。1 月 31 日,胡歌官宣得女,女性护理品牌「洁尔阴」地打出文案:“胡歌当爹了,为什么对象不是你?是不是平时疏忽呵护自己?”令人不适的文字背后是对人群的错误定位,女性护理品牌的受众是关爱自己的女性们,而不是想要当妈的女性们。

FLacJ5ESfYTM9GJDsnaZ.png

洁尔阴小红书笔记情人节的品牌营销往往离不开情感与亲密关系,而一旦涉及到这两者,人们往往变得更加敏感。第一步,品牌至少应该知道,你正在对谁做广告,ta们到底在想什么。

二、关系:有距离感的平视

品牌在认清你的人群之后,更需要正确认识与他们的关系,而当前品牌们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爱给用户当“爹”,爱俯视对方。刀姐doris 曾经写过一篇《求求品牌们别再“当爹”了》,里面提到,“爹味”和 PUA 的套路没什么区别,都是先否定你,制造出自己的权威感,再告诉你“我能拯救你”。

近的例子如 2021 年 3 月,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文章,指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 5 倍”,以科普为表,行 PUA 之实,言下之意就是,“虽然你很臭但是没关系,我的产品很有用,我来拯救你”。类似的内容,如“洗出少女粉”等等,在一些女性洗护品牌的文案中,也常常见到。

RkjFy00YX7IvIn0oXCso.png

相关爹味广告页面还有一类品牌,同样是傲慢,甚至比“爹”更为傲慢,把用户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然后“卖人头”。刀法对话了一位正在策划情人节营销的品牌方,她告诉我们,情人节有一类很普遍的玩法是类似“一日cp”或是“一周cp”。

通常来说,品牌方最安全的就是找一些调性相符的品牌,联合抽奖送礼,稍作互动。但也有品牌,真的把用户当成了资产,在小范围的公开渠道挂出一些用户的照片及资料,策划真人的 cp 活动,实际也就是为了给品牌引流。这种卖人头、卖信息的做法,给人的观感极差。

在消费主权的时代,品牌与消费者关系更趋于平等互利,不是“教育”与“被教育”,也并非“拥有”和“被拥有”。和消费者建立亲密关系,更多是通过他们提供一种想象的可能性,鼓励他们自发地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内容:不能脱离文化

内容是情人节相关营销的重灾区,一旦涉及两性关系,低俗冒犯,比比皆是。如 2019 年 4 月 19 日,安全套品牌「杜蕾斯」借助 FOR ONE NIGHT 的特殊节点,在微博发起了#419不眠夜#的话题,并与茶饮品牌「喜茶」进行联动营销。在互动中,杜蕾斯图配文案,“今夜,一滴都不许剩”。喜茶则在评论区中回复,“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

rqQwMoAVoeKo8gQIga07.png

这露骨的一来一回无疑是两性关系的擦边球,还强行将食物和性扯上了关系,给人强烈的不适感。即使已经过去三年时间,在微博广场上搜索“杜蕾斯 喜茶”,依然能看到不少负面评论。

一贯走极客人设路线的「一加手机」,在 2017 年的 2 月推出了一支品牌宣传片,一群人拿着手机说一些露骨的话语,如“床伴我爱上你了”,之后甚至开始亲吻、舔舐手机,而后剧情揭晓,他们正是在对手机进行表白。这支宣传片即使放在国外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也被指“尴尬、不舒服”。

而四年后的 2 月 14 日,一加手机又在官方推特账号分享了一张用套安全套的手法,给手机套上手机壳的动图。品牌的态度很明显,根本没把对内容露骨的指认当回事。

VVSivLQDDwFhfR7fpavN.png

一加手机 2017 年、2020 年情人节广告

做文字游戏是有趣的,但文字不能脱离文化。当品牌不再从文化中寻找创意,而是一味依赖擦边球来博眼球,这就变成了一种冒犯,对文化、对用户、对女性群体的冒犯。尽管如今我们已经开始将“冒犯”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讨论,但合理的冒犯需要正确的语境。不止情人节,在任何与两性相关的节日,品牌在做内容时,至少都要把“不踩公序良俗的红线”这件事记在心上。这不是难点,这只是常识。

四、产品:大而全不如小而美

对产品的建议来得晚了点,但不得不说,很多情侣概念日,是直男的一年 N 度的收割日,也是女生的心灵受难日和电商退货日。这一天,在铺天盖地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并不是美妆护肤主力消费军的男性,成为了品牌销量的主要贡献者:死亡芭比粉的口红、乌青的眼影盘、心型彩妆套盒,销量居高不下。

赚这种钱对品牌来说是轻松的。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内容,只需一张海报、一条微博或是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就能把货给卖了。

比如,2022 年的七夕,某彩妆品牌推出七夕礼盒,售价 699-1314元不等,最贵的套装月销过万,里面的蜜粉饼、口红不能选色号,还得花 299 买一个化妆盒;另一彩妆品牌,上线了一个信封礼盒套装,其中也是腮红、散粉、眼睛、口红一应俱全,算下来套装比单买还贵三十多块。

七夕过后,各类社交平台充满了对品牌的吐槽,不少女生还原了与男朋友的对话:

——“你为什么买这个?”

——“因为销量最高。”

——“礼物很好,下次不要买了。”

这势必会为品牌打上“智商税”的标签。

态度是一方面, 能力又是另一方面。2020 年 5 月 20 日,罗永浩在直播中上架了「花点时间」的 520 鲜花礼盒,以及「ROSEONLY诺誓」的永生玫瑰花球,但因为当场超售,以及品牌方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做出错误决策,导致鲜花送到用户手中时已经蔫坏、腐烂。品牌被指“卖烂花”,罗永浩也转而与消费者一同向品牌发起维权。

到现在为止,许多品牌已经上线了今年的情人节礼盒,比如「BEAST野兽派」的“小兔有爱”限定礼盒、「所闻soulvent」的“匿名玫瑰”限定香薰礼盒、「colorkey珂拉琪」的“翩翩心动”限定礼盒,很多都是以“玫瑰”为灵感,更新了一些细微的产品设计。

刀法认为,与其去售卖大而全的昂贵套装,不如用一些灵感小设计去翻新经典口碑产品,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快快乐乐过个节。

五、分析师点评

当下节节皆可营销,想做好很难,但犯错却很容易。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消费者需求随之而变,品牌需要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结合时代精神,采用契合他们心理和行为的方式进行输出,才可能赢得他们的认同。

爱情虽然是一门“大生意”,但在短期的节日造势中,“无为”的精神可能更适用:不带着过分的目的,而是借着节日的机会和用户做一次沟通、对外做一次表达,借着节日的噱头,让声音传得稍微远些。

作者:Saturn、Siete

来源公众号: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洞察新消费,赋能新品牌,剖析新营销,成就中国好品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刀法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