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學術倫理 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 題庫 答案 解答...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gist.github.com/BookGin/a4b9930a8309ac953b6606140e3eef7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學術倫理 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 題庫 答案 解答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 感謝! · GitHub

Instantly share code, notes, and snippets.

學術倫理 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 題庫 答案 解答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 感謝!

(2)根據《貝爾蒙特報告書》的「行善」原則,當下列何種情況發生時,研究人員應該立即考慮中止研究?

(1)研究人員發現特定實驗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的配合度不佳,因此請他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參與實驗。
(2)研究者人員在人體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受試者面臨到預期外之嚴重傷害的風險。
(3)部分實驗參與者決定在研究中途退出參與。
(4)研究人員欲擴編研究人力,以滿足實驗過程中的人力需求。

(?)彭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小學低年級的教育行動研究,但她擔心小朋友會不懂研究計畫的相關事項,所以一方面尋求家長協助,一方面則使用注音版本計畫書,並修改語句,以配合小朋友的閱讀程度。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

錯誤答案(1)資訊
(2)理解
(3)自願
(4)公平

(3)小美為了要趕在期限內繳交作業,動了想「抄襲」網路資料的念頭,但她又想到抄襲可能的後果,於是搖擺不定是否該抄襲。請問以下何者不是她應該思考的可能後果?

(1)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可能會違反著作權法。O
(2)導致研究信用的瑕疵,同學或老師可能都不再相信你作業的可信度。O
(3)可能會因為複製的文字太多,浪費了老師批改的時間。X
(4)違反校規或老師作業的規定,老師與學校可能會給予懲處。O

(2)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請問下列何本碩士論文的引用行為較符合此合理範圍?

(1)日本漫畫產業的發展與文化:複製一本尚在連載的日本漫畫全文於附錄中,以供讀者參考。
(2)歐美媒體素養教育之探討:將歐美相關文獻翻譯並改寫或摘寫,整理於文獻探討中,有註明資料來源。
(3)臺日韓教育制度之探討:將其他研究者的論文全文放置論文的前四章,有註明出處,第五章結論寫總結。
(4)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評論:將論文中所評論的流行音樂壓製成光碟,附錄於論文最後,只放在學校圖書館供校內師生借閱。

(4)二年前,小花還是一位碩士生,她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蒐集研究資料,並在問卷結束前請參與作答的 535 位受試者提供個人真實姓名、地址、電話及電郵信箱,以寄送回饋禮品給他們。小花在蒐集這些資料前,有先聲明這些資料的用途及保存方式,並強調這些資料僅供此次禮品寄送之用。此外填答者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提供資料;僅有同意並簽署線上同意聲明文件者,小花才會使用他們的地址寄送禮品。後來小花畢業了,又繼續在同一間學校的博士班就讀。有一次為了所上學術活動的需要,她調出了過去透過問卷調查而蒐集來的地址,並以系所的名義寄發活動的邀請函給這些過去的研究參與者。請問小花的作法是否有違反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

(1)沒有:小花是寄送學術活動的邀請函給過去的研究參與者,此作法屬於教育目的的個人資料使用,因此沒有違法的疑慮。
(2)沒有:我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並不承認透過網路所簽署的線上聲明,因此當初簽署的文件不存在法律效益。
(3)有:小花不能使用系所的名義去寄送邀請函,此舉不但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更有盜用他人名義的法律問題。
(4)有:過去的填答者僅同意小花將其個人資料用於當次的禮品寄送,但小花卻在事後挪做其他用途使用,此舉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疑慮。

(3)刑法中有許多與隱私權相關的規定,請問以下配對何者正確?甲、沒有正當理由拆閱或隱匿他人密封的信函、文書或圖畫,或以其他方式偷窺內容-妨害文件秘密罪。乙、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的活動、言論、談話,例如使用竊聽設備偷聽他人不願公開的談話內容-窺視竊聽竊錄罪。丙、因為職務關係而持有他人的資料,並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工商秘密罪。丁、因業務關係而持有他人個人資料或隱私者,例如醫師、藥師、律師、心理師等,在沒有正當理由情況下揭露他人的隱私-洩漏業務上知悉的他人秘密罪。戊、利用電腦或其他相關設備而獲得他人的秘密,卻沒有正當理由而洩密者-洩漏電腦秘密罪。

(1)甲乙丙
(2)甲乙丁
(3)甲乙丁戊
(4)甲乙丙丁戊

研究員小夫正在進行一個需要進行深度訪談的研究,但他卻被受試者投訴,指控他問了許多和研究說明書明顯沒有關係的問題·還
增加了一些本來受試者不知道的活動環節。這個行為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1)
(1)違反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
(2)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違反保護被研究者的隱私權
(4)違反公平對待原則

王教授正在力推,系上所有的研究案都應該詳實具體地揭露所有的利益關係請問這個做法如果一般利益衝突的處置原則而言,
符合下列哪一項? (不是2)
(1)公開原則
(2)利益交換
(3)禁止進行
(4)審核與核准

關於不當之作者定義與掛名行為,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3)
(1)「榮譽作者」(honorarythors是指具有實獻,實至名歸地被列為作者的人。
(2)「幽靈作者」(ghostthors,是指對研究不具有實質貢獻·但卻被列為作者的人。
(3)一般說來,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承擔的責任,包括:確保論文品質、查論文撰寫是否有疏失、和期刊編輯通訊、回應讀者疑
問、保存資料供他人檢視等。
(4)不論是在哪一個研究領域,作者的排名慣例都有固定且一致的規範。

v是對的 x是試過不對的

1.下列何者非行為和社會科學研究常見的倫理議題?
(1)受試者福祉
x(2)檢體採集的正當性
(3)負責的研究行為
(4)欺騙策略

2.下列何者非進行欺騙策略時應注意的要點?
(1)確認欺騙在研究中的必要性及無可取代性
(2)預期價值和利益應該遠大於對受試者所可能產生的傷害
x(3)欺騙策略僅能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的臨床實驗
(4)於研究過後應向受試者說明真相,並獲得認同

3.行為和社會科學研究中有時必須採取「欺騙策略」才能進行研究,為了盡量避免對受試者造成傷害,以下方法何者「不」正確?
v(1)為避免產生「霍桑效應」,即使是在實驗結束後,都不應向受試者說明有關實驗中使用的欺騙策略
(2)研究結束後,向受試者進行「事後簡報(debriefing)」
(3)研究者可以選擇在研究進行之前,先讓受試者知道待會實驗中會使用到欺騙策略,只是暫時不公布欺騙項目
(4)研究者可以提供受試者心理支持的管道

4.下列哪些學術行為是目前心理科學領域常見的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值得我們注意與避免的? 甲、在最後的文章中,並未報告所有的操弄獨變項或全部的情況。 乙、大規模、多個實驗室合作的、重複驗證的重複研究。 丙、在比較過對結果的影響後,再決定是否刪除特定的資料點。 丁、在報告中,將其實是未曾預期的結果講成是事先預期的。 戊、將尚未收集的原創性或重製的實徵研究論文註冊研究。
(1)甲乙丙
v(2)甲丙丁
(3)乙丁戊
(4)丙丁戊

5.在心理科學領域中,下列哪些行為常被稱為p-hacking? 甲、在報告中,將p值「掐頭去尾」。 乙、在報告裡,只提到有效(worked)的結果。 丙、看到統計結果顯著後,或擔心再收下去的統計結果反而會不顯著等,才決定提前中止蒐集。 丁、看到統計結果是否顯著後,再決定是否繼續蒐集更多資料。 戊、比較過對結果的影響後,再決定是否刪除特定的資料點。
(1)甲乙丙丁
(2)甲乙丁戊
v(3)甲丙丁戊
(4)乙丙丁戊

6.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為避免待澄清研究行為(QRPs)的方式之一,透明化了過往封閉的科學研究歷程。請問下列哪些為開放科學的方法? 甲、 程式碼公開 乙、 要求授權書 丙、 公開審稿記錄 丁、 原始資料可供無條件下載 戊、 分析結果可供無條件下載
(1)甲乙丙丁
(2)甲乙丁戊
v(3)甲丙丁戊
(4)乙丙丁戊

7.在免除正式的書面知情同意中,研究計畫主持人在取得IRB/REC認可後的做法,何者正確?
v(1)可免除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的書面知情同意
(2)也可免除未成年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3)若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本身涉及家暴、凌虐等犯罪行為,就一定要讓其進行書面知情同意以負擔法律責任
(4)若受試者本身係家暴、凌虐受害者,研究計畫主持人必須知情同意後列冊交付IRB/REC及政府單位以負擔法律責任

8.為了得知人們在面對他人危險駕駛行為時採取的態度與行為,在未告知所招募來的研究參與者們的情況下,小芷親自對研究參與者們做出危險駕駛的行為。雖然取得珍貴的研究資料,但許多參與者都怒不可遏地離開,雖然小芷當下立刻誠摯道歉並且講述清楚研究細節及參與者權益,參與者仍然無法接受,這是未達事後知情同意的哪一項要件?
(1)現場性
(2)及時性
(3)完整性
v(4)能有效化解被騙的不佳感受

9.研究時除了須取得研究參與者本身的知情同意,常常也得同時取得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下列何者非屬研究可能無法執行的窘境?
v(1)需要知情同意的人數過多造成研究人員在簽署流程上的困擾
(2)研究需要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但找不到人
(3)參與者本身的受試因素即來自於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進而可能導致研究本身出現假象及增加參與者之危險,如:家暴、性侵、安養遺棄等
(4)參與者自己不同意但家長/監護人/法定代理人同意

10.依據人類學學會提出的研究倫理規範內容,人類學家於研究過程中,若出現下列哪種行為就必須中斷研究?
v(1)研究將產生巨大的社會利益,但會對研究對象產生生理損傷
(2)研究對象的個人利益大於對整體社會產生的利益
(3)研究對象的個人利益大於對研究人員產生的利益
(4)研究結果將會使研究對象產生額外的資產

11.關於人類語言學研究,以下哪一個描述正確?
v(1)生物醫學倫理規範主要是用來保護被研究者的身體,使之不在違反當事人意願的前提下被迫取樣。因此生物醫學倫理規範也適用於人類語言學研究。
(2)如果(潛在)不合法活動可能危害第三者,公共利益可能超越保密原則。
(3)人類語言學研究,因不涉及人體研究,因此不會對田野資料提供者造成傷害。
(4)以田野資料提供者而言,常見的傷害僅包含身體與物質(包括收入與資產)的受創。

12.下列關於當代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描述,何者最為正確?
(1)符合學術倫理必定符合道德倫理
(2)符合道德倫理必定符合學術倫理
(3)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沒有任何關係
v(4)學術倫理與道德倫理的關係沒有很明確

13.外語教學研究常探究某些教學法或教學處置的正向效果,但其中仍有一些風險存在,下利何者非其中的風險?
v(1)研究帶給學生的過度成就感
(2)教學法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3)學生對參與研究產生的不適感
(4)透過參與研究產生的標籤效應

14.妙妙是某國小的外語教師,她同時在任教班級進行外語教學研究。請問她的下列何種研究行為並不恰當?
(1)撰寫論文時,提出正反論證,並反覆驗證
(2)以匿名問卷代替面對面的訪談,以降低她對學生產生的威脅感
v(3)以成績加分或禮品作為學生同意參與研究的誘因
(4)於研究論文中提出教學建議,以供其他教學者參考

15.我國目前並無針對外語教學研究的倫理準則,但可參考相關學術領域的倫理守則,下列何者非進行外語教學研究時可參考的倫理守則?
(1)《教育學門保護參與者倫理信條》
v(2)《社會工作研究倫理守則》
(3)《心理學專業人員倫理準則》
(4)《臺灣語言學學會語言學研究學術倫理準則》

16.研究員對於受試者的基本態度為何為非?
(1)尊重受試者的感受
v(2)請受試者盡量忍耐
(3)保護受試者
(4)信任受試者

17.下列何者是政府建立研究倫理審查制度的主要原因?
(1)因應新興科技對科學研究產生的影響
(2)促進民眾對研究倫理的討論與研究品質之提升
(3)因應人權意識的提升
v(4)以上皆是

18.下列何者非促進我國發起研究倫理審查制度的主要因素?
(1)因應人權意識的興起
(2)因應國際學術社群的趨勢
v(3)因應受試者的要求
(4)推動學術研究的永續發展

19.社會工作研究有時須以欺瞞方式取得研究參與者之資料,欺瞞雖然抵觸知情同意,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比較好的倫理措施?
(1)該研究非以欺瞞無法取得真實資料,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2)若衡量該研究結果是利大於弊,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3)若預期研究對象參與研究不會受到傷害,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v(4)若事後告知研究參與者並取得其同意,研究資料還是可以用的

20.社會工作研究與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之研究最主要的差異為何?
(1)研究執行者多為實務工作者
v(2)研究參與者多為弱勢者
(3)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且多變性
(4)社會工作研究倫理規範重點不同

21.社會工作研究應正確並客觀的報告研究結果,這項說法符合下列哪一項倫理精神?
(1)尊重人權尊嚴與平等
(2)提升社會福祉,促進社會正義
(3)展現專業社工的勝任能力
v(4)謹守學術誠信與研究倫理

22.臨床心理學研究需仰賴許多資源方能進行,因此容易產生利益衝突,下列哪些是進行臨床心理學研究時可能會需要的資源? A.藥物 B.醫療設備 C.人力資源 D.自然資源 E.社會資源
(1)A. B. C. D. E.
(2)A. B. C. E.
(3) B. C. E.
v(4)A. B. C.

23.小光即將進行臨床心理學研究,此研究的委託者為健康藥廠,下列何種情況小光無須進行利益衝突宣告?
(1)小光研究時使用之藥物為健康藥廠生產
(2)此研究可能會為健康藥廠帶來商業利益
(3)健康藥廠的負責人與小光為父子關係
v(4)此研究所需要的研究設備將放置於健康藥廠

24.下列關於利益衝突之敘述,何者正確?
(1)非財務的利益衝突不在研究倫理的討論範圍
(2)財務利益衝突通常出現在研究者與研究受試者之間
v(3)收受捐贈也在利益衝突的討論範疇
(4)研究所衍生之商業利益不會產生利益衝突

25.關於研究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1)產學合作契約可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v(2)雇用契約中無法訂定關於「著作人」的約定條款
(3)契約之簽訂須經當事人同意
(4)研究契約之條款若與《著作權法》相抵觸則無效

26.A君為B君的指導教授,B君將A君論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寫並用於自己的論文中。請問B君是否侵犯A君的著作權?
(1)否,因為A君為B君的指導教授,有指導和協助撰寫論文之責
(2)否,因為B君有改寫,並非一字不漏地抄錄
(3)是,因為原文為A君的個人創作
v(4)不一定,需視A君是否同意與授權,以及B君是否正確引用資料而定

27.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作權上的問題或爭議時,可以哪裡獲得協助?
(1)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研究倫理中心
(3)資深研究人員
v(4)以上皆是

  1. | 關於研究中的利益衝突之描述,以下何者正確?(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 (1)在人體試驗中,研究者的首要需考量的是「受試者的權益」與「研究誠信(research integrity)」。
      | (2)當研究者同時具備雙重身分,醫師既是研究者,同時也是受試者的主治醫師,此種狀況並沒有研究利益衝突的處境。
      | (3)研究中的利益衝突情況雖然對於受試者可能違反尊重自主、行善、知情同意等倫理原則,但不會讓受試者權益受到損害。
      | (4)次要利益則指該專業人員或機構自身可得到的財務利益。
    非2 (我選2錯了)

研究倫理中,必須依循相關規範的對象不包含下列何者?
  |(1)大學生及研究生。
  |(2)大學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
  | (3)公私立的研究機構之研究人員。
  | (4)教學或行政助理。

關於不當研究行為的類型與案例,以下配對何者正確?
  | (1)小生因為實驗數據不符合理論而更改研究結果之數據,小生的行為涉及不當研究行為中的「捏造研究資料」
  | (2)花花以其它的物品照片做為實驗觀察結果之照片,花花的作法涉及不當研究行為中的「捏造研究資料」。
  | (3)小光未經過當事人同意,即轉錄網路上的文章作為報告內容,小光的作法涉及不當研究行為中的「重複發表」和「抄襲」。
  | (4)為了能夠清楚呈現研究結果,小明將一份研究報告拆成兩篇研究,前後投稿到某本期刊,小明的行為涉及不當研究行為中的「捏造研究資料」。

Q詹教授正在針對空難家屬進行災後心理適應的訪談研究,而他不應該對受試者揭露何種內容?
(2)其他類似事件之家屬的聯絡方式

Q歷經災難事件之個人,會是在研究中特別受保護之對象,其主要原因為何?
(3)因其可能須再度回憶災難的經過,並再次經歷災難所帶來的苦痛

Q下列何者為落實知情同意之正確過程?
(2)告知→理解→自主→同意

Q請問,缺漏哪項知情同意要件將會影響知情同意的有效性?
(4)以上缺一不可

Q下列何者非Belmont Report 研究倫理正義原則關心的重點?
X不是(4)研究風險與研究利益的分配

Q從開始撰寫研究論文至投稿成功的過程中,下列何者不是一位負責任之研究人員應有的發表行為?
(4)過度詮釋研究圖表的內容,期望文章可以獲得較高的刊登機會

Q統計學家在研究中的正確角色是:
(3)具有另一專長,和研究者平等的合作者。

Q大學生阿樹對學術研究頗有興趣,於是他某天報名參加了一場學術研究寫作工作坊。工作坊的講師強調「務必善用學術寫作技巧,如:引述、改寫、摘寫」。請問講師所提醒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確保下列哪一項學術倫理議題的原則?
(2)避免抄襲與剽竊

Q阿豪與同學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合作撰寫一篇論文,兩人的實質貢獻相等,但最後發表時阿豪發現自己沒有在作者名單上,而是有一指導教授變成第一作者,同學則是通訊作者。請問上述情境中,阿豪與指導教授分別屬於何種作者?
(4)幽靈作者、聲望作者

Q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認定簡單的字條內容或者新聞標題「〇〇颱風來襲,下午停止上班上課」並不屬於著作權法保障的範圍內,因為其欠缺何種要素?
(4)創作性

Q何者是《個資法》要保護的個人資料?
(4)嬰幼兒資料

Q下列關於「資料生命週期」的敘述,何者正確?
(3)資料生命週期的內涵包括資料的所有權及機密性

Q下列各領域的學術電子資料庫中,何者較不屬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涵蓋的資料庫?
(1)IEEE Xplore

Q下列有關國家圖書館之「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敘述,何者正確?
(4)「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可查閱學位論文的基本資料、中英文摘要、目次和參考文獻等資訊

Q下列對「公開傳輸權」的敘述,以下選項何者正確?
(1)指的是著作人享有公開傳輸(例如,透過網路或其他通訊方法)其著作的權利。

小光、小究、小妍和花花分別將自己的碩論改寫成期刊論文,投稿到期刊,以下他們的作法,何者易產生違反學術倫理之疑慮?(2)

| (1)小光在文獻探討部分,將碩論中使用到的文獻再次整理合併並將文句改寫,詮釋自身觀點,註明資料來源。
  | (2)小究將碩論改寫出來的論文先用中文投稿期刊被接受後,再將中文稿件整篇翻譯成英文論文投稿到國外期刊,稿件未註明已使用不同語文發表。
  | (3)小妍將自己的碩論文獻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適時補充最新的文獻資料,再將改寫過的論文投稿期刊。
  | (4)花花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並多收資料,擴充改寫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

彭老師正在進行一項小學低年級的教育行動研究,但她擔心小朋友會不懂研究計畫的相關事項,所以一方面尋求家長協助,一方面則使用注音版本計畫書,並修改語句,以配合小朋友的閱讀程度。此為「知情同意」過程中的哪一項要素?(2)

(1)資訊
  (2)理解
  (3)自願
  (4)公平

剛成為助理教授的文老師為了要申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計畫,非常努力投稿文章,但他還是擔心著作不夠多會影響計畫通過與否,因此他寫上了不存在的著作,用作申請計畫的個人著作表。請問文老師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一種不當研究行為?(2)

  | (1)抄襲
  | (2)捏造
  | (3)竄改
  | (4)隱匿

以日本北海道愛努(Ainu)原住民族研究之違反倫理事件為鑑,現今如要取得原住民族的骨骸研究,應如何進行較為適當?
(3)研究者應秉持尊重的原則,並尊重原住民族行使集體同意權,與現生後人詳加溝通並取得同意後,才進行研究。

關於人類學研究之倫理審查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目前規定學術研究必須獲得原住民族同意才能進行的法源依據為《個人資料保護法》和《人體研究法》。

在第三世界(寮國)田野研究中,作者面臨是否遵行研究倫理的難題。請問下列何者並非本單元作者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經驗?
(3)需要不斷地強求研究參與者在研究一開始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巨觀第三世界田野研究的環境與現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以上皆是

關於民族誌的說明,以下何者不正確?
(1)非人類學民族誌研究者進入到現場,研究者多半會被在地人界定為學者專家,若有對話情形出現,其與在地人多以詢問者與答詢者的方式互動。

針對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始末,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3)從事件可以得知,研究倫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維護被研究者/報導人/研究參與者之權益。

在人類學研究中,容易引出與人相關的爭議話題。下列何者不屬於常見的爭議話題?
(4)研究方法本身的適切性

人類學是一原生道德感很強的學科,理由何在?
(3)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常建立出深厚情誼

傳統上,人類學為何多以部落或微型社區為研究對象?
(1)較助於有效說明社會整體的運作道理

人類學者進入族群社區進行研究時,應秉持何種態度較為妥當?
(1)文化相對尊重

人類學研究者若欲回饋研究地區的人們,應遵守何一原則?
(1)合於在地價值

研究非法群體時,研究者以真實身分進入而沒有隱匿自我背景所造成的效應,何者有誤?
(3)被研究一方得以掌握研究者身家資訊繼而提出非法要求,並要脅配合

下列有關原住民研究的情境,何者正確?
(1)研究除了向耆老和部落會議尋求同意外,尚須取得個別研究參與者/受試者的知情同意。

在教授竊用學生一例被學會公布於官網上之後,有一名讀者回應認為直接找教授理論或請系主任主持公道都於事無補,其主要理由是?
(2)全系學術聲譽必遭受影響,因此很可能就只想要息事寧人。

在「怎樣算是剽竊」案例中,申訴人將事件投稿至美國人類學會出版之《人類學通訊》(Anthropology Newsletter),下列何者是申訴人的要求?
(3)書本作者可以書面道歉,且下次再版時,該段文字應標註引號,並清楚說明來源。

研究員帕波在某博物館工作,近期他正在為某場特展進行前置作業,請問下列何者較符合專業倫理之行為?
(4)依策展小組指令拿出對應藏品,放置於正確位置。

原住民阿力斯某日逛博物館時偶然發現部落先祖的遺骸、用具被公開展示,氣得向館方提出申訴,認為館方應歸還先祖於部落。下列館方的態度何者較正確?
(2)向阿力斯及部落會議解釋文物來源,並尋求雙贏合作的機會。

若您為黃禹錫領軍的研究團隊之一員,當您對團隊的研究過程有道德上的疑義時,你該如何因應比較符合研究倫理的精神?
(4)向專責單位諮詢看是否真有違反研究倫理,若有則考慮退出並舉發

為何黃禹錫使用女助理捐贈研究用的卵子去做研究,此舉違反研究倫理?
(2)相對於黃禹錫,助理的位階屬於易受傷害族群

黃禹錫身為教授,理當熟稔研究倫理的議題,但他仍違反許多規範,他會做出此行為的原因可能為下列何者?
(4)以上皆是

若您是機構審查委員會的一員,下列哪些種情況可能會造成您的失職?
(3)刻意審查共同計畫研究者的案件

當一個受試者會被視為「易受傷害族群」,可能是因為下列何者原因?
(4)以上皆是

關於將「易受傷害族群」納入人體研究,下列觀念何者正確?
(4)選擇以易受傷害受試族群進行研究,只有當研究目的對這個族群有優先利益,且非以此族群為受試者無法完成研究時,才能使這個研究正當化。

關於對易受傷害族群進行研究之倫理考量,下列何者為非?
(2)雖然選擇一般受試者也能達到一樣的研究目的,但為使受試者招募流程更有效率,還是可以選擇易受傷害族群來參與試驗(例:找自己班上的學生)。

下列何者是與受試者保護相關的國際指引?
(4)以上皆是

研究者在執行研究前,思考哪種問題將助於避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
(4)以上皆是

Tierney以二分對錯來論述Chagnon團隊的人類學研究結果,此舉是否恰當?
(3)不恰當,容易否定研究者的研究成績

在中國進行田野調查時,如欲設置一個論壇探討如何保護報導人,應如何做較為妥當?
(2)宜先知會官方,徵得其同意辦理

Koganei Yoshikiyo(小金井良精)與Kodama Sakuzaemon(兒玉作左衙門)的研究行為中,最引發族人不滿的行為為何?
(1)偷挖取先祖骨骸

原住民學的出現,是臺灣現代學術史上的一大特色。當我們在進行原住民研究時,應留意哪些課題?
(4)以上皆是。

根據本單元的寮國案例,作者給予在第三世界田野研究中的研究倫理審查機制什麼樣的建議?
(4)研究倫理審查可以不必拘泥於形式主義,透過研究者的自律,依然能讓研究者在研究實踐中妥善地保護參與者。

關於民族誌的說明,以下何者正確?
(4)以上皆正確。

針對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事件的始末,以下描述何者錯誤?
(3)毛思迪當時於中國東北進行博士論文的田野調查。

下列關於人類學互動歷史與印地安族群的敘述,何者正確?
(3)早期人類學者曾肆意挖掘族人人骨和墓葬器物,引發族人的不滿

小陳對於人類演化極有興趣,他的研究論文也多屬於此一議題。請問小陳屬於人類學哪一分科的學者?
(4)體質人類學

下列關於研究倫理規範的自律與他律之敘述,何者正確?
(4)他律使研究參與者獲得更精緻的保障

小洪是一位人類學研究者,他說:「真希望可以和報導人變成一家人。」關於小洪的這句話,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3)既然有此認知,研究者就必須以照顧家人般地保護報導人的權益

在研究非法群體時可能遭遇的情況中,何者較不屬於兩難時刻?
(3)被研究方邀請研究者共進晚飯,研究者該不該拒絕。

如需以一文化概念指稱高敏感非法者團體,下列何者較為合宜?
(2)特端文化(unusually-formulated culture)

黃老師想要研究原住民祖靈信仰對新一代原住民小學生的影響,但當地部落要求他若欲進行研究,必須先向部落提出申請,經部落開會同意後,才能開始接觸研究參與者/受試者;請問,此一特定要求,係何種價值觀的體現?
(4)集體主義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

下列關於個人主義及集體主義雙權並重的學術倫理敘述,何者正確?
(4)即便集體文化如部落單位審查了該研究的內容,也不可要求研究人員提供個別受試者的個人隱私資料。

下列有關教授竊用學生一例的敘述,何者有誤?
(3)此為Smith和指導教授之間的爭議,校方無須知會學術倫理單位進行調查。

博物館目的在教育,而教育的依靠,正是展覽活動的推出與實質內容。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3)展覽品說明必須以研究成果和可靠之文獻記載為依據。

面對傳統博物館展示與被展示文化或族群後裔間之衝突,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4)過去館方往往係以科學分類為本,如今應設法建置展示對象之文化脈絡,並在與後裔協商之後,適度呈現當代性意義。

以黃禹錫事件為背景,關於資料蒐集程序的敘述,哪個敘述最為正確?
(3)若非必要,應避免從易受傷害族群身上蒐集研究資料,以降低傷害到他們的風險

學長建議你,適度修改研究的原始數據可以讓研究進程加快,且比較容易符合研究假設。現在你急著想畢業,你會參考學長的建議嗎?
(3)經自己的評估後,發現此行為是違反研究倫理的,選擇拒絕修改數據

小漢得知利用幹細胞可以培養組織器官,因此想研究幹細胞對燒燙傷皮膚的治療功效。小漢和某醫院燒燙傷中心合作,以院中的燒燙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年齡分布從嬰幼兒至老年人都有,而此研究皆獲得這些燒燙傷患者獲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小漢在研究過程中曾做出下列之行為,請問哪一種行為並沒有做到保護易受傷害族群之責?
(2)向受試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再三強調關於參與研究將可使皮膚獲得修復的契機

有關我國對於易受傷害族群的規範,下列何者為非?
(3)根據「得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若受試者不包含:未成年人、收容人、原住民、孕婦、身心障礙、精神病患,就絕對不會有涉及易受傷害族群的可能。

在研究過程中面臨著作權上的問題或爭議時,可以哪裡獲得協助?
(4)以上皆是

小可是A大學的研究生,他將參與的研究是A大學與B企業進行的產學合作計畫。請問該計畫的研究著作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議題,是誰應該要特別去釐清的? a.小可 b.A大學 c.B企業 d.同計畫內之其他研究員 e.未參與此計畫的小可指導教授C
(2)a. b. c. d.

臺灣學者若因不適切的研究行為,而引發泛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的話,當局應該如何因應較恰當?
(1)互相溝通協調,取得雙贏的局面

下列何者不是我們在進行原住民課題研究時,所要注意的觀點?
(2)領域觀:劃地自限,某一地點主題應該永遠一人獨攬。

現今人類學研究者若欲研究印地安族群,應如何做才可顯現出對族人的善意?
(3)邀請族人加入研究團隊

某國外學者出版之中國某少數民族專書,其內容直接指控中國政府欺壓少數民族,可能會引發何種倫理問題?
(1)該族參與研究的成員可能會受到政治干擾

一般來說,「研究參與者」會如何表達同意「研究者」至其生活領域進行田野研究?
(2)歡迎研究者隨時蒞臨

下列何者為人類學制定倫理規範後的實質作為?
(4)研究計畫被要求須送交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

對於「不正常」群體的探究,除了屬於犯罪學領域常見的機構訪問方法之外,像以研究者自身踏入高敏感環境如伴舞或入幫等,以進行隱身觀察則較為罕見,這樣的研究方法所稱為何?
(1)民族誌方法

澳洲法庭要研究者提供不法者資料,而研究者不願配合,則可能吃上官司。這是法律與研究的哪項原則相互牴觸?
(2)信賴保護原則

下列有關對於「科學至上」與「學術自由」所提出的研究倫理省思,何者為非?
(4)科學研究旨在追求知識,而知識即力量,因此凡是能獲得新知識的研究都應該不顧一切地去探索。

有關個人主權與集體權間之衝突與協調的討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個人主義文化強調每一位研究參與者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決定自身事物的權利。

在教授竊用學生一例中,下列有關Smith指導教授的敘述,何者正確?
(3)指導教授承認他確實使用了Smith的資料而未提及其貢獻。

研究員小涉正打算為博物館方策劃一場特定文化的展覽,因此做了許多準備工作。請問下列哪一項較為不妥?
(3)到部落及特定場域,私自取走文物當成展品。

在黃禹錫事件中,資料蒐集程序的不當之處為何?
(3)受試者可能為非自願參與

若您是黃禹錫旗下研究員,在不違反研究倫理的基礎上,您會如何協助他蒐集所需的資料?
(4)以上皆是

您是小葉的博士班學長,在小葉撰寫將要發表的期刊論文期間,您時常提供研究內容及論文結構上的修改建議,甚至協助撰寫了部分的文章段落,使此論文更符合期刊發表的品質。請問您是否可要求小葉將您列為此期刊的共同作者?
(3)可,因為您對此期刊有實質貢獻

下列哪位人員最可以與黃禹錫共同掛名為論文的作者?
(4)參與撰寫論文的研究人員

小琪參與某企業機構的研究計畫,並簽訂研究契約,內容載明著作人、著作權等皆歸屬於此企業。請問下列何者沒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即無法享有著作的權利?
(1)小琪

Q資料管理計畫書的寫作形式有很多,內容也多有差別,但原則上內容應該包含哪些事項?甲、研究計畫概述。乙、資料管理方式。丙、資料的取用、儲存和再利用方式。丁、資料的封存方式。戊、隱私資料的管理方式。己、研究人員涉及利益衝突時的管理方式。
  | (1)甲、乙、丙、丁
  | (2)乙、丙、丁、戊
  | (3)甲、乙、丙、丁、戊
V  | (4)甲、乙、丙、丁、戊、己

Q一位指導教授臨時需要實驗結果的資料,然而負責幫教授執行實驗的研究生小究卻發現,目前有三筆數據的結果還未取得,但為了可以如期交付實驗結果,他只好在未完成之三筆數據結果的欄位,隨機填上數字,以求暫時對教授有所交代。請問小究的行為,屬於以下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 (1)資料蒐集程序不當
V  | (2)捏造與篡改研究數據
  | (3)抄襲與剽竊
  | (4)重複發表/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

Q請問下列何種行為最可能觸犯了著作權?
X  | (1)將自己購買的某歌曲錄音30秒,做為自己的手機鈴聲
  | (2)學生在學校教學平台下載上課觀賞影片以完成作業
  | (3)下載取得合法授權圖庫的所有圖片於部落格相簿中,供大家下載
  | (4)利用手機APP的圖樣裝飾自己的照片並上傳至社群網站當大頭貼

Q根據2000年由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所提的《聯邦不當研究行為政策》(Federal Research Misconduct Policy),以下何者有誤?
  | (1)不當研究行為是指「在提出、執行或審核研究計畫或報告研究結果時,捏造、篡改或抄襲的作為」。
V  | (2)「抄襲」行為僅限定於研究內容與結果,因此採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構想,並不屬於抄襲的行為。
  | (3)捏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與抄襲(plagiarism),可簡稱為FFP。
  | (4)捏造(fabrication)與篡改(falsification)兩者是不同的不當行為。

Q關於「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之研究倫理」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 (1)任何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都可能為他們帶來風險,或影響其利益的結果。
  | (2)在進行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時,都應該確實保護研究參與者,不讓其受到傷害。
  | (3)在進行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之前,務必通過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並提出通過倫理審查之證明,才可以進行研究。
V  | (4)若要進行涉及人類研究參與者的研究,只要不蒐集研究參與者的生理資料,就可以不須通過研究倫理審查。

下列關於「網路使用者行為」與「網路使用行為研究」的關係敘述,何者不正確?

(4)「網路使用者行為」之行為者不得是「網路使用行為研究」之研究者

互動式知情同意可以彌補傳統知情同意的哪一不足?

(4)不知情而同意

未來若有可能會釋出人工智慧的資料集,建議在開發資料集時,蒐集哪些資料為主要內容,會比較沒有授權與散布的問題?甲、公眾領域資料 乙、不公開或是有取用限制的素材 丙、有創作共用授權標章的資料 丁、已廣為使用,並二次加工的資料 戊、網路上公開分享的社群網站資料

(3)甲丙丁

在資料集開發過程中,可能涉及倫理問題的環節不包含下列何種因素?

(2)資料型態(文字、影像、音訊等)

資料集開發也是研究工作的一部份,請問下列哪些工作也須依循研究倫理的原則? 甲、資料的命名 乙、資料的取得 丙、資料的標記 丁、資料的保存 戊、資料的散布
(4)乙丙丁戊

人工智慧研究的資料集的特點為何?
(3)輸入資料與標記之間的配對

「跨來源請求」(cross-origin request) 會有一端處於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搜集資料,請問此技術行為是否合法?
(2
下列關於「Google分析器」(Analytics)的敘述,何者有誤?
(3)網站管理者可利用此分析器了解使用者的潛在身分

關於群眾外包的報酬機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3是錯

A研究員開發了一套預防犯罪的人工智慧系統,並透過系統分析,發現一些結構化特徵(例如:嘴唇曲率、眼睛內角距離、鼻口角度)可鑑別犯罪者。請問以下哪一項不可能是此分析結論,對社會大眾產生的影響?2

葉教授:「我目前進行的工程領域研究對相關人員的影響難以事前全面評估,研究過程中有可能會觸犯到個人的隱私權,但我的研究仍不應被過度禁止。」葉教授說這段話的正當原因可能為何?(4)避免阻礙相關技術的發展

下列關於工程領域研究的敘述,哪些正確? A.研究目的主要為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B.研究過程常牽涉到參與人員的權益 C.研究對象通常不是人類 D.研究過程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影響 E.研究結果的利弊完全無法事前得知(1)A. C.

人因工程研究必須符合公平正義原則,請問下列哪一項較符合?(4)大寶在加油站招募受試者填寫自助加油機的使用問卷,作答時間約10分鐘,填寫完畢的人即獲加油券80元。

小比為了測試新款工學椅而招募孕婦來測試,但考慮到孕婦的狀況,小比選擇直接將椅子運到受試者家中測試。請問上述例子是符應《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哪項原則?
2善意的對待

老陳是某家復健用品公司的資深員工,近來公司想推出一款智慧型助行器,於是老陳直接向養護中心徵求受試者,卻未告知其家屬。請問上述例子是違反了《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哪項原則?
(1)對人的尊重

以下有關人因研究的研究倫理敘述,何者正確?
(1)對於易受傷害族群需要特別保護。

下列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有違反研究倫理之虞?(4)研究員D招募了一批受試者準備試用新型入耳式耳機,但他忘記向受試者解釋研究內容和簽署知情同意書。

關於群眾外包的報酬機制,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2)是錯,3是錯

 	機器學習需要大量的資料,為此研究者必須以各種管道來收集研究數據,下列情況何者可能違反學術倫理?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研究者評估受試者身心狀態後婉拒其參與研究。
(4)研究者獲得病患知情同意後取得病歷數據。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4是錯

以下有關人因研究的研究倫理敘述,何者正確?
(3)需保留受試者隨時退出研究之權利。

小蔡在操作空拍機時,意外發現尚未被人發現的部落,他對此部分非常有興趣,欲利用空拍機對此部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關於此敘述,何者正確?

(3)避免影響該部落的生活,應禁止小蔡的行為

以下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有違反研究倫理之虞?

(4)三三公司正在招募受試者來測試他們新開發的按摩椅,不過沒有告知受試者可能的危險。

以下有關人因工程的研究情境,何者有違反研究倫理之虞?
(2)曉華為了測試人體工學的極限,沒有確切讓參與者知道實驗會產生身體上的痛苦。

擬定研究題目時,須考量研究的價值性;研究議題與下列哪種事項結合的研究價值性較不明,可能需要再多觀察發展的趨勢再行決定?(4)一時興起的時下話題

下列關於研究主題之發想與擬定的敘述,何者有誤?(2)擬定好的題目便不能再修改

請問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與《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差異為何?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4)前者為行為規範,後者為刑責說明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不是4

請問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與《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差異為何?(4)前者為行為規範,後者為刑責說明

以下何者為科學研究的特性? 甲、 具備科學規範與評價制度 乙、 由具備科學家特質者執行 丙、 社會的期待與投資 丁、 高自由度與高自主性 戊、 由正式組織運作 不是3 不是3 不是3

下列何者「非」產生自我抄襲之可能原因?(2)為了確保自己研究論文的品質與研究結果的精確性

下列何者是蒐集研究文獻資料的主要管道?(4)以上皆是

下列哪一步驟是開發人工智慧資料集的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

關於robots.txt協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在人工智慧的訓練階段,電腦模型接觸大量的問答配對,目的是為了學習彼此間的哪一種關係?

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對於人臉辨識用於犯罪防治,可能會有以下的結論:「對於罪犯的人臉辨識,發現一些具有鑑別力的結構化特徵,例如嘴唇曲率、眼睛內角距離、以及所謂的鼻口角度」,當中的爭議是什麼?
(1)研究者的個人偏見,導致實驗結果扭曲。
(2)此研究結論被過度簡化,導致大眾產生刻板印象。
(3)研究者未善盡知情同意的義務。
(4)資料資料來源多樣化,導致結論過於偏頗。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之發展,部份負面議題也開始浮現,例如: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等。關於人工智慧發展所衍伸出的研究倫理議題,請問以下何者錯誤?
(1)機器學習透過分析大量訓練資料以建立學習模型,因此訓練資料的偏差將可能導致模型判斷的偏誤。
(2)為了讓機器學習可以更加精確,因此需要蒐集大量資料,然而蒐集大量資料時進行的資料庫串接有可能侵犯到使用者的個資。
(3)聊天機器人會因應人類輸入的話語,產生有意義的回應。當電腦的輸出產物越來越多樣化,訓練資料的隱私外洩問題愈嚴重。
 (4)網路相簿提供用戶上傳相片,並讓用戶標記相片上的人物,研究團隊便可據此改善、優化臉孔辨識的功能,此種做法並不會有任何違反研究倫理的疑慮。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