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瑞幸“下南洋”,新茶饮为何沉迷东南亚?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8384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作者:李东阳,首发:首席营销官

火热的东南亚咖啡、茶饮赛道又迎来了新玩家!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东南亚招聘网站JobStreet上,瑞幸咖啡正在招新加坡门店经理。此外,在GrabJob和MyCareersFuture等招聘网站上也能看到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店长招聘信息。

瑞幸咖啡招聘信息

图片来源:7点5度

此举被认为是瑞幸开始要进军海外市场的一个信号。

在国内,瑞幸门店数量已经超越星巴克,如今再次把战场延伸至东南亚,开启“出海”之旅显然顺理成章。从此前在下沉市场启动新一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到如今“下南洋”,双线发力的瑞幸能否找到新未来?

一、瑞幸“下南洋”

瑞幸终于还是没能按耐自己的“出海”野心。

从此次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瑞幸咖啡的新加坡店长并不需要太多的从业经验,因为瑞幸表示会提供一系列的培训。但薪资却异常诱人,高达3800新元~4900新元左右(约合1.9万-2.5万人民币)。除了店长、员工,瑞幸还招聘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等。不过,这些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稍高,比如市场经理要求至少要有5年的新加坡市场营销经验,显然这是为开拓新加披市场“招兵买马”。

从发布招聘时间均在2022年12月中下旬的时间点上看,瑞幸极有可能春节期间就将开启新加披首店。其实按照瑞幸过往的急速扩张调性,此次进军新加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瑞幸咖啡门店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一方面,国内市场已经被瑞幸圈占殆尽。截至2022年6月,瑞幸咖啡全国门店数已突破7000家,共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在内的28个省级行政区。门店数量不仅超越星巴克,渗透率也全面赶超,仅在今年上半年瑞幸就在全国开出1171家门店。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瑞幸咖啡门店在三四线城市的覆盖早已超80%,甚至不少小县城都出现了瑞幸的身影。

另一方面,“出海”早已是瑞幸的必选项。早在2019年7月,瑞幸咖啡就曾宣布与中东地区最大的食品制造及销售公司Americana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在大中东和印度地区开展咖啡新零售业务。

瑞幸咖啡与Americana集团签署协议

图片来源:环球网科技

此举当时被外界解读为瑞幸将中东和印度选定为出海第一站,目的是绕开和星巴克在发达市场的正面竞争,从新兴地区入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然而随着2020年瑞幸财务造假丑闻的出现,出海事宜也没了声音,就此搁浅。

直到2022年4月瑞幸咖啡公布2021年财务公告,在财务报告中瑞幸提出“审慎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主张,至此出海再次被“提升日程”。

如今在新加坡开启招聘,显然瑞幸已然做好了“下南洋”的准备。

二、新茶饮,涌进东南亚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到整个新茶饮市场来看的话,瑞幸此次布局新加坡并不算早。新茶饮进军海外也不是新鲜事,众多新茶饮品牌早已在东南亚市场风生水起。

蜜雪冰城

图片来源:@华衫2009

2018年,蜜雪冰城另起品牌名“MIXUE”,在越南开出首店,发展至今在当地已拥有近200家门店,以越南为跳板,并向缅甸、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始延伸。 时至今日,蜜雪冰城已经在海外拥有了超过1000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蜜雪冰城公开宣布亚洲总部项目开工,意图在东南亚、南亚市场开启更加深度的布局。该项目投资高达50亿元,涉及智能制造、绿色产品深加工、进出口贸易及结算。

喜茶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奶茶三巨头之二的喜茶、奈雪同样将东南亚视为掘金圣地。

2018年,喜茶获取B轮融资时,创始人聂云宸表示当年的业务有两个发展要点,其中一个就是出海。

当年11月,喜茶在新加坡开启首店,据喜茶官方披露的数据,开业前三天的日销售约在2000多杯。新加坡年轻人对喜茶的喜爱与追捧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排队基本需要1个多小时之外,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当地网红、美食达人纷纷晒出新加坡喜茶的打卡照。但相较于蜜雪冰城出海的激进策略,喜茶则佛系许多,在新加坡目前仅拥有4家门店。

奈雪同样如此,2018年与喜茶不约而同地选择新加披作为出海第一站。出海策略同样谨慎,直到2020年7月才到日本开店,再一次全球化尝试。除了新茶饮三巨头,霸王茶姬、coco、贡茶、快乐柠檬......也都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

 

霸王茶姬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比如霸王茶姬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开设了39家门店,霸王茶姬海外负责人表示“我们2022年计划的话是在马来西亚开到60家店,然后整个东南亚开到80家店。”

其实纵观整个中式茶饮的出海之旅,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2010年至2017年间,以CoCo都可、老虎堂为代表的“珍珠奶茶们”进军北美市场。

第二阶段则是2018年至今以喜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为主的连锁茶饮,开启了声势浩大的“下南洋”之旅。

当国内新茶饮市场卷无可卷,行业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新茶饮出海或许有无奈的成分,但也不可否认,随着中国品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现在可能是中国茶饮走向海外最好的时代。

三、为什么是东南亚?

诚然,在出海这件事上,新茶饮品牌们的步调显得异常一致,几乎全都将东南亚选为了出海的第一站。

究其原因,自然有着极强的“地缘性”因素,如同彼时将日本、欧美等国成熟且已跑通的快消品概念,拿到中国重新做一遍一样,在中国市场异常成功的新茶饮们显然有着极强的市场迁移能力。

CoCo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这不仅在于东南亚有着和中国相似的茶文化基因,相近的饮品消费习惯,又处于热带地区,四季气候温暖,在奶茶销售上不会出现断季。还在于对于大多数出海的茶饮品牌来说,海外的主要消费群体仍然是华人。

而东南亚数量极为庞大的华人群体,显然为出海的新茶饮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相较于国内异常成熟的茶饮市场,东南亚显然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人数高达6亿,近几年东南亚不断发展,一度成为电商出海的蓝海市场,中产阶级消费趋势开始变得明显,这也为新茶饮在东南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东南亚消费者仅2018年在新茶饮上的花费就高达36.6亿美金,其中最大市场是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印度尼西亚一年的新茶饮消费总额高达16亿美元。来自东南亚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奶茶订单自2018年之后逐年翻倍式增加,平均每人每月购买4杯奶茶,大众消费潜力巨大。

对于此次瑞幸选定的咖啡市场,东南亚也有着极强的市场潜力。

作为地处热带的东南亚,本身就是咖啡的“摇篮”,当地人有着浓厚的咖啡消费习惯。据国际咖啡组织(ICO)的报告显示,东南亚咖啡总消费量从 1990 年的 840万袋(每袋 60 公斤),增至 2012 年的 1950 万袋(每袋 60 公斤)。ICO表示,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全球咖啡需求增长速度的两倍多。

瑞幸咖啡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于瑞幸而言,相较于国内市场,这显然省去了大量的消费者教育成本。

但火热的市场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东南亚的茶饮品牌们也面临内卷。

以越南为例,早在2019年,越南当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00多个茶饮品牌。此外,来自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茶饮品牌也在陆续加入了越南市场的竞争。

贡茶的新闻发言人曾对外表示,越南的竞争会是一场马拉松。从国际玩家到本土玩家,再到中国玩家,这几股力量的较量不仅给东南亚茶饮市场带来更多的新变化,也加剧了“红海市场”的形成。

对于以瑞幸为代表的中式茶饮品牌来说,想要靠出海反内卷的愿望大概率会落空。

但市场广阔,必有胜者。谁将在东南亚跑出品牌“第二增长曲线”?创造属于中式茶饮的“中国速度”?这显然是个需要时间回答的问题。

参考资料:

1、7点5度:万字长文,读懂东南亚咖啡市场
2、7点5度:瑞幸要出海新加坡?东南亚咖啡赛道又要火
3、中国饮品快报:日销3万杯,新茶饮出海为今年最大增量?
4、财经无忌:2021年终观察|新式茶饮的江湖溢出海外
5、时代财经:中国茶饮卷到东南亚:对标星巴克,成有钱人的专属,蜜雪冰城门店爆满
6、消费界:新战场,茶饮三巨头的出海之路!
7、嘉宾商学:中式新茶饮,卷往东南亚

编排:柠檬,审核:free

作者公众号:首席营销官(ID:cmo1967)
首席营销官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