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忽视的社区小店,潜藏着多少未知能量?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it/573139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被忽视的社区小店,潜藏着多少未知能量?
消费者们对“附近”的需求并不曾消失,而这其中便隐藏着一定的增长空间,相较于线下本地零售的繁荣,线上空间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那么,可以如何解读本地商业、本地零售、即时零售等概念的“膨胀”可能?不如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罗振宇开年演讲,「附近」成为关键词。他提到了人类学家项飙的观点:「附近正在消失」。但同时,「附近也有星辰大海」。
附近是一种宝贵资源。它意味着我们普通人内心的可靠性,还是商业语境中最稳定的能量来源。
但是过去,远近的概念被模糊了。
罗振宇说,「为了追求远方的风景,我们越来越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世界。」那些遭遇增长瓶颈的企业,注意力总是关注更广泛市场的数字曲线。
哲学家陈嘉映也有类似的观察,「我们现在有点远近不分,好像发生在纽约的事,就像发生在家门口一样,分不清哪些事跟我们切身相关。」他提醒年轻人,应该把我们关切的重新组织一下,重新确立能够感知和接触的世界。
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让物理空间的障碍感消失,而这曾是所有人引以为傲的。不论是电商交易还是社交网络,以及娱乐系统的构建,超越空间意味着效率。用户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附近消失,我们对附近的需求却从未消失,只是过去没有被很好的满足。
社区便利店,夫妻老婆店,餐饮小吃店等蚂蚁雄兵式的存在,反而懂得从附近汲取营养,竟然成为本地零售商业复苏和生长的力量,也重新激活了这片容易被忽视的价值地。
一、附近是放大器
微信发现页面有十多个功能,朋友圈、视频号、购物等,其实早期曾给微信带来一定互动量和活跃度的,是「附近的人」,现在简化为「附近」。
很多人以为附近是陌生人社交的利器,其实最早使用这个功能的是国民级应用微信。那是移动社交萌动时期,一切透着新鲜感。外界猜疑,微信是在利用「附近的人」推动交友。
张小龙在内部分享时说,「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觉得我们做的事情很功利、很流氓,其实我们是很文艺的人。
他解释,就是想单纯地做一个「附近的人」,因为人总是天生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我周围到底有哪些人」?这是一种好奇心。既然这是从古至今的人性,他认为在移动产品里,也天然应该有这样一个功能——可以看到周围的人。
而且附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与人连接的工具,如果你要看别人,就要被附近的人看到。人人都是贡献者,人人也是获益者。一个小小的附近开启,就能构成一张庞大的社交网络。
除了社交,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还有消费。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商业版图,也是从发现「附近」的价值开始的。
我们熟知的7-11便利店,给用户提供便利,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什么是便利?那就是你在家附近可以搞定大部分事情。
比如水电煤等服务缴费,这就是7-11的首创,楼下就能解决你的需求。再比如,因为在意食品新鲜,很多年轻人和上班族把邻近的7-11视为「自家的另一个冰箱」。
更激进的是,在移动支付不怎么发达的上个世纪90年代,7-11为了让用户不必大老远跑银行提现,决定在店里设置自动取款机。为此他们排除万难,顶着金融政策的压力,自己创办了一家银行。
铃木敏文深刻洞察用户对便利的追求——人这种生物,只要享受过一次便利,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期待。
早期他反对广撒网式的开店,而是要求密集选址。不追求广度,而是密度,7-11像八抓鱼一样,牢牢锁住一定区域的服务半径,保证安全可靠配送网络的基础,更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机制。
可以肯定,附近的消失不是因为用户对附近的需求消失了,而是被隐藏起来了。
就零售而言,电商形成一个线上超级大卖场,尤其在服饰、数码、家电等品类领域,高度集中的需求和供给,也能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导致「附近」被弱化,甚至消失。
电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很大的弊端,用户不能「所见即所得」,更不能「即需即买,即买即用」。一站式体验的价值感也在降低。尤其疫情之后,用户越来越追求一种确定性和便利性,这些都要向本地商业要答案。
二、激活本地
过去几年,本地商业呈现一个集体趋势,从「下网捞鱼」变为「培育种植」,从商场大卖场式的海泳,变为建设根基的社区经营。
拿餐饮来说,西贝莜面村、呷哺呷哺、紫光园等品牌餐饮都在积极布局社区店。
一个大背景是,商场的流量红利在消失,周末两天流量波峰,日常平淡,却要维持高昂的租金。此外商场品牌内卷竞争激烈,大悦城里走一圈,几乎每半年就有一批品牌消失,你甚至都忘记那个角落曾经是什么品牌。
社区不然,用户的生活圈稳定,而且是离他们最近的地方,复购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适合小吃、快餐等刚需餐饮,甚至可以全时段运营。
罗振宇所说的南城香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份租金,服务附近,一天卖五顿饭。北京140家店,单店日均流水3万元,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水平的5倍。
所以,社区店也成为疫情后率先复苏的有生力量,为本地商业的重启释放了积极信号。
尤其是那些苦恼于价值感降低的大卖场,他们眼睁睁看着用户的即时性生活需求占比在加大。比如大家聚在一起看球,气氛到位,搞点啤酒,半小时送达的必须是附近的社区店或前置仓。这样的需求在夏天尤其明显。
然而,用户去一次大卖场的时间成本就很高,商品同质化又严重,一站式购物的口号很难激发年轻人的热情。社区商业的黏性、灵敏性和确定性优势却日益显现。
于是大卖场也开始调整姿态,贴近即时消费模式。比如很多商超做成前店后仓的模式,5公里范围内实现小时达;5公里-50公里则半日达。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只要能附近小时达,意味着可以满足用户一日三餐,生鲜水果这些高频消费的心智就会形成。
也正是这时候大家意识到,零售的流量思维,在转化为本地思维。
说到底,本地商业受到风险冲击小,甚至快速复苏,逆势增长,本质也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变化。
用户消费的场景和层次是丰富多样的,电商优势品类还是会持续捕获用户心智,即时消费需求则必然通过本地实体店所满足。
而即时零售平台的存在,无形中又助推了本地商业的繁荣。那些社区店、夫妻老婆店,之所以能够全时段运营,就是因为平台帮助快速匹配需求,提高交易效率。
对品牌和商家而言,这也是重新发现本地消费价值洼地,甚至找到整个零售行业发展新动能的一个重要拐点。
三、价值重构
本地商业复苏,消失的附近也正在回来。一场新的零售革命呼之欲出。
项飙说,附近不是天然给予的,附近是被构造出来的,要通过人有意识地参与。而且实际上,附近是存在的,只是被我们忽视了,或者说转变了一种形式存在。
互联网时代的「附近」也许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心理「附近」,而是一种数字化的「附近」。
比如,也许你从未踏足过附近的一家早餐店,但是却经常点他们家外卖。或者在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美团下个单,快递小哥就从附近的门店帮你取药。
项飙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肉体直接感知的附近转化为数字化的附近,转化背后是一个技术过程,附近是靠人的活动编织出来的。你的活动消失了,但别人在付出劳动,快递小哥在争分夺秒,数字化的附近是靠他们这种非常物理的劳动编织出来的。」
但这种数字化的「附近」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关注附近,重新组织附近,完善附近的社会运转机制,都离不开本地实体零售店的参与。疫情三年,本地零售正悄然崛起。从结果来看,商超、连锁和社区门店正在成为主要受益者。因为它们的门店密度够高,服务精度够细,作为实体零售的毛细血管,它们无孔不入,是消费者生活便利的重要提供者。
与此同时,流量思维向本地思维的转变,是对获客的重新理解。不再是买量式的投放,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更懂用户,提高订单和复购。这个过程中,需要即时零售平台的助推。
7-11在受到线上零售网络冲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排斥技术,而是与用户进行空间意义上的贴近——加强送货上门服务和网络零售。
实体店铺无法掌握的顾客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网络热议话题」和「网络热销情况」这些新型数据入手,拓宽商品种类和服务范围,甚至指导线下备货和陈设。
很多人未曾想过,电商和门店之间存在一个需求空白。很多本地即时的长尾需求,原先根本得不到满足。比方说,深夜家里灯泡坏了,超市很难买到,网购也来不及。如果能有一个专注本地零售的平台,能找到附近卖灯的小店,还能送到家就好了。
重新审视「附近」商业,我们会发现线下的本地零售足够繁荣,线上却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相比独立的商业个体,互联网平台更了解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一些扎根本地的零售企业,还积累了大量骑手配送资源。即时零售源于本地需求,也是数字化附近和物理附近统一的必然结果。
对本地零售企业而言,重构附近是不可错过的商业机遇,也是价值唤醒的一种社会使命。
作者:翟文婷
来源公众号: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理解人,发现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莓daybreak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
33
作者李一陵加大对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的查办力度,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坚决刑事追责,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相关平台更要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平台治理能力,履行平台责任。日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微信
-
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6
YYDS觉醒年代,还藏着多少设计细节? 觉醒年代 / 设计 ...
-
11
类银河恶魔城游戏里藏着多少地图设计窍门?让《密特罗德:生存恐惧》告诉你 发表于13小时前 评论0
-
7
一台“神奇”的航天微波炉背后,藏着多少中国科技企业创新的“秘密”? 原创
-
6
2021年4月22日,抖音再次更新了抖音小店保证金缴纳标准。我们从去年9月份开始入驻抖音小店...
-
11
咖啡也要绿码~ 文章来源:咖门 ID:KamenClub 作者: 金语 编辑:zkey 5月过半,咖啡圈新爆款又双叒来了:绿码咖啡。 把日常出行必备的“健康码”、“已做核酸”字...
-
39
《爱死机》太牛了文章来源:Cc主义 ID:CC_Foundation 作者: vickie 编辑:zkey 全球都在期待的神作《爱,死亡和机器人》终于回归了!上线的那天恰逢...
-
7
综合报道12min read一份当代年轻人报告,藏着多少信号2022/08/03
-
4
被人忽视的线下市场,隐藏着双11的另一个流量密码消费新推官·2022-10-31 11:25双11背后,消费品牌角逐线下流量。今年双1...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