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字复盘2022云服务:「云上新战争」即将打响!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112-88617bda.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万字复盘2022云服务:「云上新战争」即将打响!

• 2023-01-12 09:45:56  来源:节点财经 E912G0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零度 来源|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

2022年,云计算厂商的竞争走到了新的阶段——既要求盈利,又要抢市场,还要争大客户,也要搞生态。

在“既要、又要、还要、也要”的竞争中,云计算厂商传递出新的信号——头部厂商开始加快商业化进程,通过市场份额规模化的优势,平摊成本。

与此同时,客户群体的需求已经出现新的分化,从过去选择一家作为供应商,升级为多云部署,或者一家头部厂商的不同业务部门选择不同的供应商。这一改变要求,云计算厂商需要协同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共赢,一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想要自己独活,几乎不可能了。

从业务重点看,今年,竞争最激烈的赛道非政企大客户莫属了。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都在组织、人才方面有所加强,目的就是为了率先拿下更多大客户。一直以来,互联网基因较重的云计算厂商,客户群体主要都是中小企业,这类客户帮助云厂商快速实现了增长,但是复购率、付费能力却不稳定。

相较之下,政企大客户截然不同,他们有强大的付费能力,且一旦选购了某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就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为此,阿里云吸引了来自华为的老将蔡英华,专攻大客户。腾讯CSIG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

从战略重点看,阿里、腾讯、百度都将云计算作为下一个业务重点。就在几周前,阿里宣布新一轮人事调整,张建锋(花名行癫)被解除阿里云总裁职务,由张勇直接兼任。

去年7月,腾讯云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主要覆盖政务、工业、能源、文旅、农业、地产、体育、运营商等领域。这是腾讯云近年来首次将政企业务整合为一条业务线。背后,腾讯自2013年开放云服务以来正在经历一次大转向。

5月初,百度管理层启动新一轮轮岗计划,智能云也有调整。百度原执行副总裁、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原负责人沈抖担任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李彦宏在内部信中称,智能云业务的目标是加快落实云智一体战略,实现规模和健康度的量变到质变。

从竞争梯队看,各家纷纷在战略、组织建设、产品等多个方面祭出新的变化,云计算排名,也有了一些调整。过去,云计算排名大致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如今,华为云上涨了一个身位,腾讯云则退了一步。

这一场贴身肉搏之外,还有更多云计算厂商也在博弈。京东云、用友云、金山云、白山云、360企业安全云、火山引擎、明源云等业内主流云计算厂商在过去一年,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不断拓展,有人已经掉队,有人则奋起直追。

阿里云:张勇挂帅,能否迎来新局面?

作为当前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阿里云,在王坚、胡晓明、张建锋三任总裁的接力赛中,阿里云从0-1,再到100,不仅建立了赫赫战功,更在中国云服务商中称王。

就在年末,阿里云宣告了新一轮人事任命,集团CEO亲自挂帅上阵,这一重大变化背后的阿里云也非没有烦恼。

从2015年-2019年,阿里云年营收从30亿元飞涨至400亿元。据报道,2021年前,阿里云连续六年拿了集团最高绩效“3.75”分;到2021年,阿里云被打了“3.5-”分。但最近几年,阿里云增速从2018年的超过80%,此后一路跌至最新季度的不足4%,创历史最低点。

以自然年计算,阿里云在2021年各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7%、29%、33%和20%;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12%、10%、4%。

而在营收贡献方面,曾被视为阿里第二个增长曲线的阿里云也陷入瓶颈。2018财年-2022财年,阿里云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7%、8%、8%、9%。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6个月,阿里云业务占比也维持在9%。

更重要的是,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开始收缩。Canalys数据显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阿里云在国内云服务商中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3%下降至36%。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的市场份额都有所提升,分别为19%、16%以及9%,阿里云在市场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

阿里云突破千亿规模的目标,3年时间仍未完成。重要的原因是,支撑阿里云早期快速增长的客户群体——互联网客户群,涨不动了。一方唱罢一方登场,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国企为代表的大客户逐渐开始出现在云计算服务的买单名单中。

但他们不是阿里云的客户。据36氪报道,2018年时,阿里云来自非互联网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两成左右。

政府项目动辄数千万到过亿,客单价比任何一个细分行业都高。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在不断增大。中国信通研究院曾预测,2021年的国内云计算市场中,仅政务云一个细分领域,占比就会超过40%。为了拿下更多政企大客户,去年,阿里云挖来了来自华为的蔡英华。

但即便如此,对于阿里云而言,政企市场是个难啃的骨头。

据IDC数据,截至2022年7月,华为云市场份额占比25.8%,位列第一;浪潮云、中国电信、新华三/紫光云、中国移动位列第二至第四位。

张勇挂帅,一方面意味着阿里集团对于云服务业务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阿里云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

华为云:大政企领先,中小企需努力

让阿里云烦恼的大客户问题,到了华为云身上,成了强项。

今年以来,华为云在政企大客户身上下了不少功夫。从措施上,华为云正在技术和解决方面层面推动政企市场的进一步下沉:

在技术产品层面,持续做深华为云Stack与ICT产品的协同,降低选择难度和开发门槛;其次,行业场景方案标准化,让场景变简单,目前在云商店的华为云Stack专区已经沉淀了超过500个高频政企应用;

在具体的解决方案层面,据介绍,华为云Stack是华为云面向大型政企客户的云解决方案,也是华为云推进政企深度用云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

几周前,华为官网发布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主题为《奋勇前进,冲破险阻,有质量地活下来》的2023年新年致辞。致辞中,徐直军透露华为2022年关键业绩指标,其中,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华为云业务快速增长。

云业务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艰难,但是却必须要做的生意。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腹背受敌的华为云,必须要快速撑起下一个增长曲线。或许也正是这种压力,迫使华为云虽然起步最晚,但是增速最快。

3年里,华为云一路急速狂奔,凭借着政企等大客户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不过,降速之势已有端倪。

2022年中旬,有消息称华为云正在调整代理商政策,疑似将收紧返佣比例,取消“八折”折扣权限,这意味着很多中小客户无法再享受八折优惠政策。事实上,早在2021年底,就有部分代理商接到通知,华为将于2022年1月1日调整政策,但不知为何,当时并未实施。

深究原因,或许仍与客户群有关,通过快速做大代理商,华为云的增速惊人,不过代理商的主要客群还是中小客户,但对于小公司而言,华为云的性价比并不高。如果有腾讯云这类项目降价拿客户,那么华为云的优势就非常小了。

对于华为云来讲,政企客户是强项,但如何撬动互联网KA客户和中小企业,这是华为云的挑战。

腾讯云:泰山压顶,23年最为关键一年

无论是排名第一的阿里云,还是政企客户强势的华为云,烦恼来自于自身的成长速度,危机还算是无形的。但对于腾讯云而言,已经掉队的一个身位,这种危机,则是实打实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腾讯云一直以中国第二的身份出现。但根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进入新的一轮调整周期。特别是前五名厂商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在IaaS+PaaS市场,华为云以微弱优势超过腾讯云,排名升至第二,腾讯云则位居第三。

被后发制人的华为云超越,腾讯云慌不慌?

让腾讯云慌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和排名,还有盈利。根据中信证券测算,2020年至2022年腾讯云毛利率为负,分别为-14%、-7%和-7%。

为了提高毛利,尽快盈利,刘炽平提出腾讯云从IaaS向PaaS、SaaS迁移(PaaS利润率高于基础设施服务IaaS)。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在于, IaaS产品的高度同质性, IaaS层产品往往亏损。腾讯云为了提高利润,选择从IaaS向PaaS迁移,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腾讯云开始降低“大礼包”,不再通过降价获取客户。2021年财报中,腾讯表示,“我们正重定IaaS及PaaS的发展重心,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转向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及实现高质量的增长为目标,并改善利润率。”

但是,云服务的竞争,真的能逃离降价的怪圈吗?

在《有数DataVision》对拼多多2021财报的分析中提到,账面之所以能盈利,一个原因是“四季度服务器提供商腾讯云给返现大户拼多多发了一个‘大红包’,减免了部分费用。”

另据《财经》披露,2021年4月,拼多多在腾讯云的基础上,为了相互压价,在新增云服务提供商时添加了百度云。

如何走出“降价获取客户,失了毛利;不降价,失去的是客户”这个怪圈,对于23年的腾讯云尤为重要。

百度智能云关键之战:

“云智一体”如何加速落地产业AI化?

去年5月,百度进行了一轮干部轮岗。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担任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消息一出,震动不小。

相比其他云厂商,百度更关注“AI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不久前,百度智能云也在新一届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全新战略“云智一体,深入产业”及“云智一体3.0”架构。和“云智一体2.0”架构相比,“云智一体3.0”更强调从行业核心场景切入,通过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带动和沉淀AI PaaS层和AI IaaS层的能力,打造高性价比的异构算力和高效的AI开发运行能力。

百度智能云作为百度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在今年整体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截至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24%,且推动了百度核心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5%。

其实,云服务市场过去一年,都提出了生态打法,比如,阿里云有钉钉和云钉一体的结构,腾讯云有企业微信,华为借助WeLink切入云市场。当时市场也出现了不少质疑,百度智能云的抓手是什么?差异化是什么?

答案或许是:「产业AI化」

百度智能云从产业核心场景切入,在打造标杆应用的同时,将知识、经验沉淀到AI中台(AI PaaS层),大量的经验、场景数据又能反哺百舸异构计算平台和昆仑芯片等(AI IaaS层)。AI IaaS+AI PaaS二者的结合形成的AI Cloud,算是百度智能云在行业内最大的差异化能力。

当然,百度智能云虽然整体保持高速增长,但对比阿里云、华为云的征战四方,舍命狂奔,也留给了百度智能云商业化的不少压力。

京东云:夯实数智供应链驱动场景融合,抢市场抢客户最要紧

今年1月4日,京东科技内部公告架构调整,包括:成立京东云事业部,整合原京东云事业群-云产品研发、通信云、无线宝等业务,聚焦IaaS、PaaS产品、销售、标准交付的一体化,建立信创云产品矩阵;

成立销售中心,整合原京东云事业群、数字城市群、金融云事业部销售拓展、渠道发展、生态合作等职能,聚焦零售、金融、能源等行业和赛道;

成立解决方案中心,整合原京东云事业群、数字城市群、金融云事业部、智能服务与产品部、IoT产品部等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等业务,聚焦SaaS层技术产品的打造;

成立交付中心,整合原京东云事业群、数字城市群、金融云事业部的技术交付职能,聚焦行业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的交付实施。

这轮调整意味着京东科技未来将把云业务放在更重要位置。京东云的野心不小,但是当前业绩几何?

根据公开报道,京东云过去一年超过 110% 的增速,服务超 95% 的大型央企、100 座城市、2048 家大型企业、914 家金融机构和超 207 万家中小微企业的超长成绩单,还是 2022 年 Q4 在 Forrester 报告中获评国内公有云产品能力第四名的表现。

在这些公开数据背后,京东云打法几何?

从目前的诸多动作看,京东云主打数智供应链,方向是产业云。

从京数智供应链方案看,京东云通过京东物流、京东电商背后庞大的供应链能力,铸造了一个数字化解决方案。这种从电商延展而出的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他能提供面向丰富的业务场景的产品,并且提供整套行业和技术解决方案。

比较典型的就是面向零售行业。据公开信息,京东云的智能客服已经在内部有过实战经验。支撑了京东618高压实战场景,在2021年618期间,京东智能客服累计服务量破4.9亿次。这一智能客服背后,正是京东多年数据积累之下,才能具备的数智能力。

不过,如今云服务竞争激烈,同样打出数智化服务的还有腾讯智能云这样的头部厂商,这是每一家云服务商躲不过的战役。

用友BIP:是时候扛起中国企业数智化大旗了

2016年,用友网络董事长、总裁王文京提出用友实施以“企业互联网服务”为主体业务的3.0战略,大刀阔斧向云服务转型。手握大型企业客户,积极“云”转型的用友,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元,曾是当之无愧的“云茅”。

卡脖子问题之后,国央企都必须用国产软件集成服务商,用友抓住了这一波国产替代的红利,同时不断升级战略,提出了“企业数智化,用友BIP”。云服务的增长动力,将是这家老牌企业下一个持续增长的内因。基于云所打造的BIP生态,则是用友由江入海,由一个物种到一个生态平台的桥梁。

王文京曾经说“数智商业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模式达到了一个范式级的跃升——数智企业。”在这样的认识下,用友也在不断升级。截至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末,用友新增云服务付费客户数为 6.62 万家,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数为50.45万家。

如何更进一步?生态才是答案。

早两年,用友已经有所布局,推出了YonBIP商业创新平台,这说明用友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了云的门票,用友从产品服务模式转变至平台服务模式,并开始抢占生态平台规则的制定权。

用友商业创新平台(YonBIP),涵盖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集工具、能力和资源服务为一体,服务企业与产业商业创新的平台型、生态化的云服务群。

简单理解,YonBIP搭建了一个“底座”,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容纳企业、第三方应用的提供商。

虽然战略方向有了高度,不过,或因疫情及行业竞争等问题,用友等累计付费客户呈现下降之态。今年上半年云服务累积付费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2%。

用友云的天然优势在于,安全性壁垒和垂直行业的深度积累。在选择上云时,出于数据安全、体量与应用要求的考虑,大公司客户往往更偏爱安全与定制化程度更高的私有云或者以私有云为主的混合云。用友作为一家国产老牌企业,在安全方面是有天然的壁垒和信任感的。

作为国产的老牌项目,用友能否扛起中国企业数智化大旗,需要给更多的时间。

金山云:离开巅峰很久

去年12月30日,金山云正式登陆港交所。此番金山云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融资。同时,金山云继续在纳斯达克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

金山云,算是业内的老牌云厂商,在其他厂商还没有发力时,金山云就已经出发,但如今,却后继乏力。

金山云已经深耕云行业10年。从客户战略方面,金山云主要的客户群为互联网、公共服务、医疗健康、金融等垂直领域,公司通过持续完成与垂直行业龙头企业的标杆项目。

根据财报显示,金山云的的优质客户总数由2019年的243个增加至2020年的322个,并于2021年进一步增加至597个。数量上,金山云与阿里云这样的厂商,已经不在同一个梯队中。

金山云已经离开巅峰很久了。

2022年Q3金山云营收较2021年同期的24.14亿元下降18.4%;净亏损8.01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5.07亿元。

其实,金山云亏损问题一直存在,2017-2021年其净亏损分别为7.14亿元、10.06亿元、11.11亿元、9.6亿元、15.89亿元,且亏损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只是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净利率从最低的-57.70%收窄至-17.53%。

除了亏损问题,金山云的增速正在断崖式下坡。

2020年之前金山云曾以超60%的增速狂奔,最高是2019年Q2至103.63%。但是自2021年开始,即便营收绝对数字还在增加,但增速已经一路下坡。到今年开始增速和营收同步下滑, Q2增速开启负值为-12.29%,Q3同比下降的更多至-18.44%。

除了业绩下滑,去年8月,金山云发布公告称,王育林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首席执行官、董事及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委员职务,王育林辞职后,副董事长邹涛获任命为代理首席执行官。

事实上,从2021年末,金山云一直在持续裁员,而且裁员范围基本覆盖所有业务线。一位已被裁的金山云员工表示,当时公司给出的说法是经营压力比较大。

虽然云计算市场先期的亏损是行业共性,但目前的趋势,各个厂商都在调整业务架构,转向盈利优先。

从金山云的盈利结构看,公有云业务都是金山云的主要营收来源。而公有云业务中,CDN服务是其最核心的收入来源,这块业务虽然规模很大,但利润率很低,尤其是过去几年的价格战厮杀,很多厂商更是赔钱做这块业务。

以此为方向的金山云,想要优化经营压力,需要从主抓业务做起。

深耕十年的老牌厂商,如今廉颇老矣?

360企业安全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选项

360企业安全云,还处在发展早期阶段。

去年,360集团推出“360企业安全云”,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企业级数字安全与管理解决方案。据节点财经了解,360企业安全云具有“云原生SaaS架构”、“企业级安全防护”和“定制级管理功能”三大核心亮点。

据360企业安全云负责人马博凯介绍,企业安全云是专注于企业级数字化安全与管理的SaaS套装,在360安全大脑的全面赋能下,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终端、网络、软件、数据、资产及防勒索等全方位安全与管理服务。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喊话,要再次掀起“免费安全新浪潮”,为受资金、技术、人才限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全方位的数字安全管理服务,确保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安全时代“不掉队”。

近期,360企业安全云针对中小微企业运行中面临的压力,正式推出360安全浏览器企业版。这款安全浏览器,不仅是企业办公入口,更是SaaS生态入口,终极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聚合搜索、安全高效办公、赋能终端办公用户。

中小企业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个SaaS级别的安全防护功能呢?如果需要,业内的其他云厂商,难道不能提供吗?一位业内云服务工程师向节点财经表达了质疑。

据节点财经调研,360企业安全云内核还是有比较强的差异化,其搭载了360自研云查杀引擎可实现立体化主动防御,全面查杀木马病毒。一位采购了多家云厂商的企业CIO向节点财经透露,360企业安全云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明确自身的客户群?如何放大自身安全的属性,并针对性的挖掘有这类需求的客户群体。

从业绩看,360企业安全云仍处在发展早期阶段,2022年11月三六零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360企业安全云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服务产品,目前已经取得了百万级别的用户覆盖及2000万+的终端接入。

当然,对于数字化转型路上的中小微企业,未尝不可是一条新选项。

火山引擎:背靠字节集团之势

加速商业化是头等大事!

自从火山引擎推出后,行业内外就始终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在已经处于红海竞争阶段的云服务市场,火山引擎有何“超级发动机”吗?

在2020年,字节跳动正式推出了火山引擎,主打提供数据智能与体验智能产品。2021年6月,火山引擎更是一口气发布了包括统一基础服务、技术中台、智能应用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四款产品,继续向云计算市场发力。

从火山引擎目前推出的主要服务来看,业务主要集中于PaaS层面。但是在企业海量数据生产的需求之下,火山引擎不能一直将业务部署在其他企业的公有云上,打造底层IaaS只是早晚的事。

火山引擎最大的优势就是背后的流量池。目前,整个字节体系,拥有头条、抖音、飞书西瓜视频等业务板块。在流量方面确实具有优势,但必须一提的是,C端的优势如何顺延到B端业务是重中之重。

当然,云服务交付是全链路交付,需要产品、技术、研发、运维、销售、市场、品牌等多组织协同的系统工程,对于年轻的火山引擎能否真正体系化操盘,是火山引擎崛起的核心关键。

不过,TO B业务有自己天然的特性,周期长、重服务,这与C端用户的需求完全不一样。作为企业级服务的云服务,更是一个投资周期长,投入大的项目,字节能助力火山引擎后发制人吗?

在产品方面,火山引擎一个值得一提的亮点,就是其数智平台VeDI背后全面开放的字节跳动的增长经验。数智平台VeDI,这是一款包含了SaaS工具与PaaS平台的全系列云上数据产品,包括数据引擎、数据建设和管理、数据分析应用及解决方案的全链路数据能力。

这种开放自身增长的经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在总裁谭待带领下,产品体系有了明显标签和差异化定位,目前还在不断迭代,同时品牌市场声音以及商业化相对显著,新一年对于火山引擎来讲,如何背靠字节跳动的集团之势,加码升级商业化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明源云:深耕房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利与弊

明源云算得上是房地产领域的SaaS一哥。

深耕房地产行业,既是明源云的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明源云在自身的强势产业做深,与全行业拓展的阿里云、华为云形成一道很深的产业壁垒;但另一方面,只做房地产一哥,让明源云受行业周期、政策影响同样严重。

明源云以“PaaS平台+SaaS+生态”的战略布局,以天际企业级PaaS平台为核心,提供数字经营、数字营销、数字工程、数字资管、数字供应链、数字物业、数字商业等SaaS产品&解决方案,累计为超7000家不动产开发、运营企业提供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从发展历程看,明源云的成长伴随着中国房地产而生。随中国房地产发展而逐渐壮大,明源云成为中国房地软件服务领导者。

伴随中国房地产黄金发展时期。明源云把握时机,集成了多个产品,围绕地产核心业务的 ERP整体解决方案。2012年至今,明源云先后推出了云客、云采购、云链和云空间作为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在 2019 年公司正式推出了新一代基于云原生架构的 ERP 产品,向云业务方向转型。

目前,明源云建立了以 ERP 解决方案为核心,以云采购、云链、云客、云空间四个 SaaS 产品为支柱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从管理工具到智能服务的转型,并在 2020 年推出天际开放平台,提升实施灵活性和定制化开发能力。

但是对于明源云而言,一个重要的变故发生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区间,让众多房企承受了较大的现金流和负债压力。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上云的需求锐降。2022 年以来,房企日子依然不好过,当房企勒紧裤腰带,降低外部采购过冬。

作为一家垂直行业云服务商,明源云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未来,明源云能否拨云见日,不仅要自身努力前行,更需要耐心等待行业转晴。

白山云:深耕边缘云

试图通过网络安全切开市场裂口

深耕边缘云产品技术,出发于贵州的白山云正在加速打造网络安全的强人设。

相比于其他几家,白山云的名气似乎并不大。白山云的优势,是其所打造的“网络攻防演练安全防护”解决方案,自推出以来,白山云获得了众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信赖及认可。其中,方案所展现出的高性能、高安全性及高可用性等特点,全面解决了用户面临的一系列网络安全难题。

这一点上,白山云与360企业安全云有些类似,方向都是主力企业网络安全,但路径则有所不同。

在稳定性层面,白山云科技打造立体灾备,通过智能备源、主备故障秒级切换、构建巡检体系等,为客户提供更稳定的网络支撑,网络可用性实现重大提升。

在网络攻防体系的建立中,白山云的一体化的边缘云平台,能够针对更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提供更快速,安全敏捷的服务,解决与网络威胁及风险相关的隐患。一个稳定的,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业务开展,而且对于群众而言也是维护其权益,提升其访问体验的重要一环。

白山云持续提升全球边缘资源、分发、网络、安全、iPaaS这 5大白山全球边缘云平台的核心能力。升级Access(零信任应用可信访问)2.0,做强SD-WAN平台。为海内外用户打造全球互联、迅捷响应、安全可靠、敏捷创新的边缘云服务,已覆盖83%中国网民和5.5亿海外用户。

过去一年,白山云新签联合利华、利洁时、欧莱雅、爱奇艺、西山居、Daraz(达拉兹)等各行业头部客户,白山边缘云服务已覆盖政府及金融、制造、交通运输、地产、医疗健康、互联网等众多行业领域。在世界杯、冬奥会、全国两会、进博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白山云以“零失误,零事故”的重保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客户从容应对一次次的流量压力与巨大安全挑战。

以网络安全且市场份额,是白山云当前的打法,不过,当前,各家云厂商都在搞生态,通过生态圈,为企业解决上云时面对的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白山云更像是生态圈中的一个模块。未来,如何持续深耕产品力,提供更加稳定的安全防护服务,合作共赢,或许是白山云的方向。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作者:零度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