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烟花也是经济_经济学人 - 前瞻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230106-1dc3256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烟花也是经济

• 2023-01-06 14:15:44  来源:巨潮WAVE E1941G0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老鱼儿 来源|巨潮WAVE(ID:WAVE-BIZ)

元旦前夕,一则2023跨年的烟花秀预告,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人们喜上眉梢。

然而跨年夜当人们聚集在活动现场欢呼完倒计时后,惊愕地发现所谓烟花只有电子烟花动画,在街边的大屏幕上绽放。

不少人顿时有种“被坑爹”的感觉。

1

无怪乎人们感觉被欺骗,因为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全国有多地已经开始对禁放烟花爆竹政策有所松动,拉高了人们的期待值。

比如大连规定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每日7时至23时(除夕不限时),都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山东滨州市则规定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在主城区、县(市、区)建成区可以有限制燃放。山东东营市也规定有7天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受多地烟花禁令松动的影响,A股上市公司ST熊猫在2022 年12月份收下了9个涨停板。2023年开局两个交易日,又连续收得两个涨停,这可能是资本市场十几年来第一次真正关注起了烟花股。

1

ST熊猫股价表现(2022年8月至今)

不过石家庄的“烟花秀”还是给了期待者一个无情的提示:少数松动的背后,仍是多数地区对于烟花爆竹的禁令如山。

自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产生之后,中国人就把它用于烟花爆竹的制作之中。迄今,我们仍然拥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烟花产业。

只是在近30多年的时光里,中国烟花却始终面临着“绽放”还是“禁放”的两难境地。

这也让中国烟花产业的未来,至今仍然充满迷茫。

烟花易冷

最近五年之内,几乎整个中国都成了烟花爆竹的“禁飞区”。

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烟花产业总体上来说是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之中。产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像湖南省浏阳市这样的产业集群。

据相关数据统计,浏阳烟花占据着80%左右的国内烟花爆竹市场份额,国外市场份额更是高达60%以上。浏阳还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以烟花爆竹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2001年8月28日,浏阳花炮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改名为熊猫烟花,又改名为熊猫金控),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6月29日,浏阳花炮还曾成功实现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以为这会是中国烟花登陆资本市场的开端,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20多年过去了,熊猫仍然是烟花行业的独苗一只,而且已经被ST。

中国烟花没落的最主要原因,是进入21世纪之后,这项古老的传统遭遇到了现实最严峻的挑战。

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禁放”。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就有一些城市开始陆陆续续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1986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对烟花爆竹燃放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政策。

在进入21世纪之后,限制燃放向“禁止燃放”不断演变,并在近十几年的时间内,到达了顶峰。

2016年由上海市将禁放范围从内环扩大至外环,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禁燃令”。

根据中国烟花爆竹协会官方网站文章称:截至2018年1月底,全国共有803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同比提高81%,其中直辖市3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省会城市16个;地级城市153个;县(市)城市631个。同时,还有923个城市出台了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同比提高21%,其中直辖市1个,即重庆;省会城市9个;地级城市146个;县(市)城市767个。

对此,国人有着切实的直观感受,在最近五年之内,几乎整个中国都成了烟花爆竹的“禁飞区”。

在这种一片“喊打”的大环境下,中国烟花产业整体发展实际上是较为缓慢的。以熊猫烟花为例,近十年来,企业起起伏伏,几乎没有任何发展。熊猫烟花方面曾向媒体表示,2019年春节期间,北京全市总销量是2.3万箱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是60万箱,十年间缩水九成以上。

主业的萎靡,导致公司急于寻找第二曲线而涉足金融业务,结果反而导致了持续的经营不善。

1

根据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的数据来看,2015年1-9月该市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58.9亿元。国内销售额100.52亿元。到了2022年1-9月,该市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59.7亿元,仅比7年前增长0.5%。国内销售额89亿元,比7年前不增反降了11.46%。

之所以总额略有增长,全都依赖于出口销售额由21.58亿元增加至35.4亿元。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20年来,中国烟花爆竹出口数量及金额呈螺旋式增长。

不仅是浏阳烟花,对于整个中国烟花而言,国外市场的“新大陆”给了这个产业一个大大的喘息之机。

2022年11月20日晚上,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姹紫嫣红、绚丽的烟花秀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而这些可以打上350米的高空,绽放花朵直径达到200多米的烟花,则来自江西萍乡上栗桐木镇的一家烟花生产企业。

1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烟花秀

据了解,美国在2020年进口了3.7亿美元烟花,其中中国烟花占了3.57亿美元。据美国烟花协会的数据,全美大型表演中使用的烟花75%都产自中国,个人燃放的烟花则98%来自中国。浏阳市相关部门曾表示,每逢美国独立日,建国庆典或者圣诞节,浏阳烟花爆竹企业的国外订单都会大幅度增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烟花、爆竹累计出口322901吨,金额累计8.0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2%和16.5%。亚洲、北美和许多西方国家是我国烟花爆竹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

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国烟花爆竹出口数量及金额呈螺旋式增长。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仅1-10月中国烟花、爆竹出口金额为100718.8万美元,已经超过2018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创下新的出口纪录。

日趋增加的烟花出口消费背后,是世界各国对烟花的喜爱程度和容忍程度都在提升。

今年的跨年夜,澳大利亚悉尼燃放了3.5万发近地特效弹、1.2万枚空中礼花弹和超过10万枚单独的烟火弹,让悉尼上空亮起璀璨的星图;泰国曼谷则燃放了长达1400多米、3万多支的环保烟花表演进行庆祝;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拉斯维加等主要大城市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烟花秀。

1

2023年跨年夜澳大利亚悉尼跨年烟花秀

虽然说这些秀中的烟火大多来自中国,可中国的技术也并非高枕无忧。国外同行也有在技术上的不断追赶。

2014年10月12日,日本埼玉县鸿巢市商工会青年部在该市荒川河岸举行的第13届鸿巢花火大会上燃放了一枚名为“4尺玉”的巨型烟花,这枚烟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花。

2020 年2月8日,在美国科罗拉多斯廷博特斯普林斯镇,Tim Borden率领的团队,成功燃爆了一次长62英寸(1.575米)、重达2797磅(约1.27吨)的烟花,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除了消费上的喜爱,更让人意不平的是,中国烟花在文化上也可能面临觊觎。近日,有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称:韩国将对烟花进行申遗。

尽管后经考究,此消息大概率为假消息。但与以往韩国对“端午申遗”时面临的指责不同的是,消息一经传出,中国网友反而纷纷表示支持。

主流声音是:既然我们自己禁止,为什么不让别人去重视呢?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中国烟花遭遇了在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上的双重尴尬。

中国烟花,还有未来吗?

文化的呼声

中国烟花不应止于在国外绽放。

平心而论,中国的“禁放”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积极正面的效果。

比如安全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人们对烟花爆竹又爱又恨的“心头病”。

根据公开报道我们来看,在“禁放”并不十分严格的年代,安全事故确实触目惊心:

2005年1至11月份,全国共发生烟花爆竹伤亡事故87起,死亡187人;

2007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仅一个月全国发生较大以上烟花爆竹事故12起,造成86人死亡;

2009年前11个月,全国共发生烟花爆竹事故79起,死亡169人。

自从“禁放”政策趋严之后,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事故得到大幅度降低。“十二五”末(2015年底)比“十一五”初(2006年)相比往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6.4%、71.4%。

到2020年,全国共发生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8起、死亡9人,相比十几年前已经是天壤之别。

此外,烟花“禁放”对环境问题的改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禁放政策最重要的初衷之一。

但最近,关于对烟花“禁放”政策的议论开始增多,其根源在于严厉政策与文化传承的撞击开始剧烈起来。

中国人骨子里是有烟花情结的,从古代的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中可见一斑。

中国人最传统的年的传说中,就有用响声来祛除邪祟的美好愿望。所以我们最常描述的过年情景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烟花还是中国人庆祝各种节日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否则辛弃疾也不会在元宵节写下千古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于烟花而言,我们很难从文化中找到它的糟粕之处。

相反,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烟花代表了一种短暂而又极度璀璨的美丽。这种让人沉醉也易逝的美丽,可以赋予人们种种不同的想象。可以是珍惜时光,也可以是追求辉煌。

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我们很难给烟花贴上糟粕的标签,所谓“糟粕”,更多是出于环保、安全事故(包括人、建筑物、植物)方面的考虑。

有媒体评出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十大烟火秀,但是遗憾的是,作为烟火的故乡,中国尚无烟火秀入围。

1

但是中国烟花不应止于在国外绽放,在国内,也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文化需求。在更加强调文化自信和经济发展的今天,烟花再次被密切关注,显得水到渠成。

当然,作为一个产业,其潜力能否被挖掘,取决于两方面:

第一是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否能在不断保障安全和环保的基础上,给产品以更大的使用空间;

第二则取决于决策者的管理智慧。如何在大众需求和不良后果之间做一个管理平衡,是严防死守,还是合理管控?这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巨潮WAVE(ID:WAVE-BIZ),作者:老鱼儿 

本文来源巨潮WAVE,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