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ET2022】星光社工中心德庆玉珍:在西藏进行的教育公益创新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emodui.com/N/13436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GET2022】星光社工中心德庆玉珍:在西藏进行的教育公益创新

作者:左希 发布时间: 2023-01-07 16:02

德庆玉珍.jpeg
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发起人德庆玉珍的分享

12月28日至29日,“阳和方起,生生不息”GET+T2022教育科技大会在黄山顺利举办。在29日的教育与公益分论坛上,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发起人德庆玉珍以《跨越不可能:在西藏进行的教育公益创新》为题,进行在线主题分享。

德庆玉珍有很多标签:学霸、海归、政协委员、青联委员、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纽约大学读书回国后,和北大同学一起在家乡创办起教育机构及“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关注易地搬迁社区、低收入家庭和青少年群体。

以下为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成立一家敢挑战的公司,做慢的项目

 北大期间我申请了纽约大学的教育和社会政策专业,硕士毕业后雄心满满地回到西藏,希望通过教育创新去推动西藏的变化。当时在大部分人眼中,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情。

在纽约读书时,看到一个项目叫Girls Write Now,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升女孩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当时特别喜欢,像在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2014年末回到西藏,碰了很多壁,那时的当地教育理念还相对封闭,个体很难推动教育的革新和变化。身边很多优秀的女性朋友也在西藏,我们关注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很多西藏女孩在校内很突出,一旦进入职场和社会,好像就慢慢弱化和消失了。她们更多被赋予了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越往后女性的存在感和角色就越少。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发起了西藏第一个关注性别教育的项目“青墨斋”,项目针对藏区的所有女孩,对困境女孩免费。这个名字是基于性别教育的思考,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是女性,然后才延伸到其他的身份。

后来很多成年女性也来找我们,希望项目能延伸到大学生及中青年群体。于是“青墨斋”逐渐将维度打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做了多样化的主题学习和项目活动。

随后成立了“海雕视角”教育咨询公司。海雕可以敏锐地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长远的视角,这和我们的创业初心不谋而合:成立一家敢挑战的公司,做慢的项目,为西藏带来积极的改变。

打造一个自由空间,让幼苗舒展成长

2015年双创兴起,参加了好多创业类的比赛,很多人就评价“你们这个项目赚不了钱”。我倒是不在乎,反而更加积极的呼吁教育公平和女性创业,这也让政府和社区关注到了我们。在社区的支持下,我们启动了西藏第一个针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服务项目,进入社区开展综合性课程及活动。

一次,看守所邀请我们为涉罪青少年做心理辅导和慰问。活动中,一个孩子怯怯地问“未来在哪?陷在巨大的迷茫和焦虑里,接下来该怎么办?” 合伙人告诉他“我们下次还来,再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像是一个承诺,后期我们就一直做涉罪青少年相关课程与活动。在做项目时,我们没有刻意去划定边界,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拥抱不确定性。

2019年受政府部门委托,我们进入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整体运维。这是一个有九间可用教室的公共空间,针对中低收入及困境家庭免费开放,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

曾有人问我“玉珍,你觉得西藏的教育创新有可能在哪里出现?”我告诉他,“有可能在困境人群中涌现”。一个自由的空间里,幼苗才有可能舒展地成长。

青少年活动中心里,家长对孩子没有内卷的要求,也没有过溢的时间安排。相反,孩子可以自由的去探索,通过课程、项目、社团、比赛、交流活动、展示等方式,尽可能的去激发自己的兴趣。有的孩子在这里学三四门乐器,然后还去上编程、机器人课,参与不同主题的项目探究。

如果说单个的项目是散点,那么通过活动中心这样的实体空间,可以把散点的课程聚集和系统化起来,变成一个可升级迭代的统合性课程,课程体系的“根”正是孩子的核心素养。

技术类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我们最看重的,相反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更多引入即兴戏剧、藏戏、藏歌等包容度很宽的课程形式,帮助孩子不断确认自己是谁,获得社会情感能力。

孩子早上一来,老师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很多孩子不会定义情绪,也很难表达出来。通过绘图、拍照、表演等方式,孩子慢慢学会关注并表达自己的情绪。遇到了麻烦和问题的时候,还可以进入情绪角寻求帮助,去识别和处理。

西藏师资稀缺,创新类课程少,除了引入和培养优秀师资,我们还通过线上学习协助教师和孩子打破资源隔断。通过线下的练习和引导,让孩子正确的运用网络和互联网工具,开展编程、STEAM、乐高、人工智能等进阶式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在活动中心,孩子们的成长周期分为萌芽期、抽条期、幼苗期三个阶段。刚进入中心,可以选择喜欢的课程,不断体验、尝试,探索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次年,孩子开始学习一些针对性课程,完成一定难度的挑战和任务;第三年,孩子将获得更多的展示、表演和分享机会,在他人的鼓励和反馈中前进。

空间有限,怎样才能影响到更多孩子?限制催生创新。我们创造了“一核多点”模式,在教室里进行常规的课程,同时进入社区、学校、机构、乡镇去为孩子和家庭提供移动式课堂。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事,家庭和社区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家长需要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更好的养育者。所以我们打破了空间的局限,为孩子去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空间。

搭建区域化平台,创造更多可能

“海雕视角”创办八年里,已经服务了10万人次。除了广度,我们还希望关注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针对于孩子去做个性化的课程和活动。比如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青春期性教育、校园反霸凌、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还包括一对一的支持,我们都在尝试。

社会工作和教育工作有很多交叉,都在做“人”的工作。个体本身是复杂的,需要我们有多维度的知识和能力提供支持。 

2018年底,我和北大的学妹宗吉说“我一个人真的做不来,你必须要支持到我”。后来,宗吉成了我们的合伙人。那时候团队是10名全职多名兼职,团队90%以上本科学历,研究生占比36%。当我们服务到社区,发现一家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有限,尤其在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不足。于是我们注册了社会组织,团队整体考了社工证。

随后,我们创办了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取名星光,是希望我们赋能到不发光的小星星,去点亮他们,让他们有自我发光的能力。

创办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我们将公益项目与财务定期公开,探索基层社区的优化和建设工作。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里,我们看到一些妇女在晒太阳,实际走访后发现她们大多有四五个孩子,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晒太阳的那一点时间是难得的休闲。

谁来关注这些家庭主妇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的教育呢?此后,我们除了改善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更关注中低收入的女性群体,和社区工作人员不断沟通协作,让社区居民、残障人士、社会爱心企业、大学生等群体产生一个良性的互动。

2021年之后,拉萨外的其他城市和社区开始联络我们,为社区建设寻找解决方案。今年承接了几个社区的运维建设,团队也扩增到24名全职、近百名兼职。

回看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搭建一个区域化的平台,为个性化群体提供深度的支持——几名藏族女性在一个资源贫乏和稀缺的地方,通过公益项目和教育创新,去接纳不确定性,去进阶挑战,去创造更多的可能。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010-5726 9867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