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留给卢伟冰的难题:小米高端化遇阻,造车进展不及预期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iankeji.com/91che/6256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留给卢伟冰的难题:小米高端化遇阻,造车进展不及预期

派财经罗莉12-26 17:08 239

小米最近动态频繁,先是陷入了“裁员”风波,接着雷军一封内部信宣告正式换帅。

12月22日晚间,雷军发布全员内部信,宣布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将于月底退休,作为高级顾问继续为公司服务,小米集团总裁一职将由卢伟冰接任。此外,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也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业务一线,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合伙人委员会继续支持和推动公司战略发展。

在小米换帅的前几日,小米刚刚被传出开启新一轮裁员消息,涉及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个部门。其中,中国区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传言中,小米此次裁员或涉及6000人。

此后,小米内部人士回应称,年底裁员确有其事,但实际上裁员规模并没有这么大,公司履行了合法合规的流程,补偿政策N+2,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双倍金额折算。

裁员叠加换帅,小米的股价连日下跌,截至12月23日收盘,小米股价下跌2%至10.8港元/股,市值2694亿港元。

小米在经历过三年高端化战略探索后,至今仍未实现平稳发展,今年以来营收持续下滑,利润也跟着下跌,被寄予厚望的造车业务迟迟未能结果,还在持续烧钱。眼下,小米面临不小挑战。

最年轻的合伙人上位

此次退休的王翔于2015年加入小米。加盟小米前,王翔已在半导体和通信领域有20余年丰富经验,在高通工作13年。

王翔在任职美国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期间,全面负责高通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与运营。 王翔加盟小米后,成功帮助小米和高通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 。

加入小米后,王翔为小米国际化立下汗马功劳,率领国际部将小米的国际业务扩展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翔为人非常儒雅,深得小米员工的欢迎。

此次宣布退休当天,小米还给王翔举办了一场退休活动,现场雷军等多位小米高管出席。雷军说,“翔总终于迎来了规划已久的退休,感谢翔总这7年多来为了小米事业所有的投入与付出。”

根据自媒体“全天候科技”援引一位接近小米高层的知情人士称,卢伟冰接任王翔与小米造车业务进展不顺有关。这位人士透露,造车耗费了雷军很多精力,必须现在必须找一个人全心全意管手机业务。而目前在小米内部,最能胜任这个位置的人便是卢伟冰。

官网信息显示,卢伟冰现任小米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国际部总裁兼Redmi品牌总经理。负责中国区及国际部的销售管理工作,以及Redmi品牌的打造,产品规划,生产、销售和营销。

公开信息显示,卢伟冰于2019年加入小米,此前,他曾是前金立手机总裁,在2017年金立爆发资金链危机后,卢伟冰离开了金立。

雷军在内部信中这样写道:“伟冰和我相识多年,有着手机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杰出的行业影响力。2019年初加入小米后,兢兢业业,有口皆碑。”

加入小米后,卢伟冰从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做起。

红米Redmi Note7是卢伟冰上任后负责的第一款产品,一战成名。该款手机在销售淡季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成绩,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到一个月时间出货量突破100万台。为此,小米罕见地发布了一份公告称,Redmi品牌独立以来推出的首款手机就创下如此好的成绩,反映公司多品牌战略已取得初步成功。

2019年11月底,小米集团组织部下发内部信,宣布了卢伟冰出任中国区总裁,继续兼任Redmi总经理。

仅用了两年时间,卢伟冰成为了小米最年轻的合伙人。2020年8月,卢伟冰成为小米合伙人,在当时雷军发布的内部信中提到,卢伟冰“战功卓著”。

2021年3月,卢伟冰接管小米集团国际部。至此,卢伟冰在小米职务包括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国际部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

关于卢伟冰此人,业内人士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适合冲锋陷阵,能承接雷军提出的战略并将其落地。也有人评价称,卢伟冰做事缺乏全局观,耽误了小米的高端化进程。

眼下留给卢伟冰的首要难题是,如何稳固小米高端化的地位。

智能手机业务寒冬

小米裁员降本

今年全球手机市场都普遍疲软,小米的核心手机业务也呈现持续下滑之势,这直接影响到了小米的整体营收。

今年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小米的营收和净收入都呈现了同比下滑。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实现收入2139.97亿元,同比下滑11.8%,经调整净利润70.57亿元,同比下滑59.8%。

从净利润来看,小米前三个季度经调整后利润为28.6亿元、20.8亿元、21.2亿元,与2021年单季五六十亿元水平相去甚远,分别同比下降52.9%、67.1%、59.1%。

小米各个业务板块均处于下滑状态,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下滑11.1%。

作为小米集团的基本盘业务,手机业务在其整体营收中占比高达六成。三年前,小米在发布小米10之际宣布开启冲击高端之路。一年前,小米12发布之际,雷军喊出了产品和体验全面对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口号。

在高端化走入第四个年头,业绩依旧不太理想。今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见顶,整体下滑了9%。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苹果一家独大之势,在中国市场逆势增长了36%,直接争夺了包含小米手机在内的国产手机市场份额。

虽然相较同行来说,小米的出货量依旧处在行业平均水平线上,但依旧减少了8.4%。不仅如此,因为在拓展海外市场中促销力度过大,小米手机越来越便宜,第三季度小米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从1091元下滑至乐1058元。

最新发布的小米13仍未能提振市场信心,股价连日来持续下滑。

作为小米“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业务模式的核心,手机销量的不振也直接影响到小米生态链的其他业务,比如AIoT和互联网服务。三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91亿元,同比下滑9%;互联网服务收入71亿元,同比下滑3.7%;其他收入18亿元,同比减少6.6%。

一边是营收利润下滑,一边是开支在加大。今年前三个季度,小米一直在大肆招人,与二季度比起来,小米第三季度仅员工薪酬开支多了2亿元。

除此之外,小米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大。三季度,小米研发支出同比增加25.8%,达到41亿元,已经接近利润的两倍。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投入从一季度的4.25亿元、二季度的6.11亿元增长至三季度的8.29亿元。

在业绩压力下,裁员降本、提高人效便成为了小米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

“周一还在拼命工作,周二三要求居家办公,周二大晚上通知被裁,周三HR就找你谈,这一波操作真的恶心到我工作十年的老员工”,有小米员工在脉脉上如是吐槽。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名小米员工向其透露,小米此次裁员的规模较大。据该员工了解,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均有涉及,但部门之间裁员力度不尽相同。其中,中国区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

要知道,上个季度,小米还在高调宣扬其逆势大幅招聘的消息,扩招了超过两千名应届毕业生,岗位主以研发工程师为主。

没想到还是没撑到年底。“8月初入职小米,硬件部门,昨天晚上通知被裁,逼人周五之前签协议,周五之前就补偿n+1,之后签只给n,裁应届生真的太不要脸了。”有疑似刚入职小米不久的应届生在脉脉上吐槽道。

有小米员工提到,小米此次裁员的核心思路是根据每个层级中的高成本员工,从入职年限、是否管理岗、赔偿成本等多个维度作比较,高成本的普通员工先裁掉。应届生薪资偏高的,如果不是不可替代岗位,也有可能会被裁掉。

通过“提高人效”来实现降本增效也是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提到的。对于裁员传闻,小米公开回应称,裁员是真,但规模没那么大。

有消息称,这次裁员的目的是小米决定All in造车,要为造车让路。

2021年被称作“造车元年”,不仅传统车企开始发力抵御造车新势力的涨势,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下场开始造车,小米虽然来的略晚,但也逃不掉造车这波浪潮。

烧钱的造车业务

进展不及预期

2021年3月,雷军喊出了“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的口号,正式开启了其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项目,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首期投资了100亿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并表示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当时小米账上还躺着1080亿元,对于当时的小米来说,烧的起。

按照计划,小米手机主业的稳步发展,能够为其造车业务不断输血。但当下小米面临的处境是手机业务营收下滑,造车业务进展缓慢。

小米的目标,是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智能电动车量产,并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今年9月28日,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下线。10月,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活动上透露了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雷军表示,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都远超他的预期,预计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据雷军透露,小米汽车9月1日已在北京注册,首个工厂会落户在北京亦庄。彼时,雷军表示,目前已收到2万份简历,到岗研发团队453人。而如今,小米汽车团队成员已超500人。

在三季度财报会上,小米总裁王翔表示,目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半年时间内,小米汽车员工新增超600人。而到目前为止,小米官网上还有近330个与造车有关的招聘岗位,其中有大约90个岗位标有急需的符号,主要集中在整车工程,系统软件、座舱等部分。

但有媒体爆料,小米汽车的项目进度其实并未达到内部预期。原本预计交付的部分功能,因为延期原因被砍。目前项目进展缓慢,要在2024年前落地也存在困难。

自官宣造车以来,小米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软件上要全域自研,硬件上也要有所布局,整车要自己生产。

跨界造车的小米遇到的第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便是“造车资质”问题。要知道,多数造车新势力早期也困于资质难题,因此多数选择了代工厂生产模式。

小米造车资质至今悬而未决,有市场传言称小米预计将在2023年6-7月获得造车资质。早在今年8月,彭博社就曾报道,由于小米取得独立生产汽车的许可证有所延误,小米正在和北汽集团商谈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相关事宜。

除了工厂之外,供应链也是小米汽车实现量产的重要一环。自官宣造车以来,小米在汽车产业链上持续投资,布局设计芯片、电池、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激光雷达、其他零部件等各个部分。

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停留在了今年8月。小米首次以视频形式公开发布了其自动驾驶技术路面测试情况,据业内人士表示,在测试视频中,很少有“一镜到底”的镜头,很多都是经过剪辑拼接而成。另有相关媒体报告,小米自动驾驶业务已由原定的全栈自研或将暂时转为供应商方案。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造车大战中,小米是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表现将是关键。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small7180755728b1c2001b033e30fb448fdb.png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nouserpic.png登录后参与评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