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阳康”之后,我在北京送外卖,日入一百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5728203004710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阳康”之后,我在北京送外卖,日入一百二

刺猬公社·2022-12-24 03:37
在北京送外卖日入一千?我试了试,假的!

文|园长

编|石灿

“整个外卖站点都‘羊’了。”

“这几天还能送餐的外卖员,日入一千、月入三万。”

“餐厅老板说,外卖全部爆单了,想吃外卖可以,自己来拿。”

社交媒体上的消息难分真假,但一份外卖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送到,是最近两周很多大城市生活的人们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现实。为了缓解这种都市生活的燃眉之急,12月中旬开始,北京市海淀区、丰台区等地开始号召有空闲时间、身体健康且有电动车摩托车的居民投入到送外卖的行列。

这些条件我基本都满足——刚刚“阳康”、拥有一辆限速25迈的爱玛电动自行车,也积攒了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力气。几年之前,我就注册过某黄色App的众包骑手,此时,只需点击上线,就可以参与到北京数以万计的送餐骑手行列之中了——不为别的,就想看看在这个时期,几万骑手如何支撑起一座两千万人口城市的现代生活?

上线

在“x团众包”点击上线之后,骑手并不能马上接单,需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申报健康状态,比如体温、有没有发烧等症状——基本全凭骑手本人自觉;二是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这种验证还会在配送的过程中不断跳出来,而且要求骑手原地站好才能完成识别,相当打断送餐的节奏。

做完这两件事,就可以抢单或者接受系统派送的订单。放眼望去,可以抢的订单中有一小半都是送药的单子。这正合我意:众包骑手一般都没有保温的送餐箱,在北京接近零下的天气里给顾客送餐,等送到了都快冻成冰碴了。药品不怕冷,因此有个书包就够了。

所以,我这次送的外卖,基本上都是药。来到家门口的一间药房,已经有四五个穿着黄色、绿色或红色工服的骑手,围在排好了取货序号的一堆药品前面挑拣自己要送的单子。药房的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一手拿着药框,一手在货架上扒拉着,飞快把药分装在一个个透明袋子里——大概率是x团统一的黄色纸袋用完了。

没有人顾得上骑手,骑手也不愿打断药店店员脚不沾地式的分拣,不作声地拿了自己的单子就走。我也根据序号找到了我要取走的三份药。这几份药都很像,和其他的所要等待配送的药也几乎一样,透明袋子里可以清楚地看见蓝白色的药盒:一份是连花清瘟,另一份是连花清瘟,还有一份也是连花清瘟。差别只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已。

我仔细地把药放到书包里,紧了紧口罩,拧动电动车出发了。由于“x团众包”要求,在上传健康证之前最多只能同时接三单,我一次只能从同一个药店取走三份药。不过这也好,同时接太多单子很容易超时,超时太多甚至会扣掉一多半配送费用,很不划算,一次最多接三单反倒合适。

v2_010117ae796a4eccbd1c1c1b6be88299_img_000

药店一角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当然,这对于以此为生的专业骑手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但现在医院的状况自不必说,办健康证需要去医院,虽然不麻烦但也要消耗宝贵的医疗资源,还是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想着这些,我在一排排80年代建成的6层住宅楼小区中,找到了一位顾客的家。很不幸,需要爬上没有电梯的6层楼。

到了5楼半,我就能听见不停地“咳咳咳”声。在药店里取药的时候,白大褂店员在咳嗽,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骑手也在咳嗽,在路上骑车也听见周围不多的行人在咳嗽,几乎整个城市都在“咳咳咳咳”。我敲响了顾客的家门,“您好x团的药给您送到门口了”,我尽可能大声地吆喝了一下,“放到门口吧”“咳咳咳咳咳”,门里传来了不太舒服的声音。

我点击送达,一单“无接触外卖”算是完成。随后的几单也是如此,有的顾客直接在订单里备注放在门口。据我观察,一般是用户等到外卖员下了几层楼,才“吱扭”一声打开门,消毒液喷壶“噗噗”几声,再“咣当”把门关上。在一些新建成的高档小区,一位用户告诉我,把药放进电梯里就行了,人不用进来,他按一下电梯外卖就自己上去了。

送药

送完了第一家药店取的三份药,我去附近的另一家药店取药。相比有可能洒出来、重量也不确定的餐饮外卖,送药是一份相对轻松的活儿。唯一的坏处是每单的收益比较低,一般不超过五块钱,只能通过在同一个药店多取几份同时送,才能让收益稍微多一些。

v2_1ffb500752234b5ab1184c138811aa7a_img_000

药店的散装药物

这个药店同样挤满了花花绿绿的骑手,店员在一排排货架之间往复穿梭,把药装到黄色的药品袋子里。找药的时候,我看见白色的布洛芬片和对乙酰氨基酚片,十粒一包,装在透明袋子里,在药店最显眼的地方堆了满满两盒。不时有周围的居民来买这种分装的药物。

我取了药,点击到店、再点已取货物,转身就往外走。这时,我在可抢单列表中看到了附近正好有个顺路的单子,送四杯蜜雪冰城。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我抢下了这个单子,把打包好的蜜雪冰城挂到车把上,直奔用户所在的小区。

v2_4cac16e9e89946f79b3735bdff766e05_img_000

送餐经过的“高端小区”

这又是一个“高端小区”——意味着我必须在小区门口下车,通过几层门禁,等待用户给楼宇门开锁,再等一段时间的电梯才能送到,而不是像老旧小区那样,可以直接把车骑到楼门口。当然这有利有弊,高端小区一望便知,是附近很清晰的地标,几乎不用特别费力去找。

我决定先给点了蜜雪冰城的用户送,送完了手里可以轻松一些。万万没想到,这个小区分成了东西两个区,进了小区大门,再进入西区的小门口,还要再等保安给开门。进了门之后,在冬日干涸的水系和树林之间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了用户所在楼的单元门。万万没想到,单元门是坏的,给用户家拨号怎么也打不通,只好给用户打电话,用户说让我原地不要走动,她下来找我拿。

在接近零度的天气等了几分钟,时间却像停滞在冷风里了。可订单倒计时还在奔流向前,因为蜜雪冰城这一单,后面的几单都只剩下了十几分钟的配送时间。终于等到了蜜雪冰城用户下楼来取,我道过“用餐愉快”,来不及感慨“奶茶也是生活的药”,就飞奔到这座小区的东区去送药。再经过一系列等保安开门的程序之后,我终于站到了用户家的电梯口。

电梯久等不来,这个时候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的外卖员几乎从来不坐电梯。还好这次只有三层楼,我三步两步上了楼,敲了门放下药就奔向下一家。

这是一个别墅区,三层的小房子密密麻麻,这个像那个,那个像这个,小路蜿蜒又曲折,就是找不到我要找的那栋房子。当我骑着电动车在石子路上飞奔的时候,x团众包显示这一单已经超时了。终于,我找到了那座房子,就和我隔着一道人工水系。水结冰了,估计能撑得住我这小二百斤通过。我下了车,在薄冰上慢慢走了过去,把药放在门口,那里已经堆着不少打开的或没打开的快递、外卖盒子。

往回走的时候,我看到了更多和我一样在四处找路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员。相比骑手,快递员的工作似乎艰苦多了,他们拽着四个轮的推车,在冬日下午越来越冷的风里走着,推车框里装满了快递盒子,一栋一栋分发快递。而小区门口的快递临时存放点,还有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快递。

混乱

这天正好是冬至,在不论什么节日都要吃饺子的北京,今天的饺子订单格外多。我看距离不算远,就在送药的间隙找了一家路过的饺子店,送了几单饺子。为了不让饺子变凉,我把餐盒装到了书包里。这天,众包平台还特别地进行了宽限,考虑到点饺子的人实在太多了,饺子品类如果送餐超时了可以不扣钱。

在北方,一碗温热的饺子在某种程度上和黄桃罐头一样,都有玄学般的治愈功效。从这个角度看,送饺子和送药没什么区别。

当我送完饺子,路过第二家药店取药时发现,之前看到的散装布洛芬等退烧药片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不少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已经过了感染高峰期,不过总的发烧人数可能依然较大,所以需要退烧药的人还是很多。众包软件上大约三分之一可抢单都是药店的单子。

v2_53ad3dc109be4070b7d41e943497a10f_img_000

不少药店贴出抗原无货的告示

我前往的第三家药店位于一座商场的地下一层。由于是工作日的白天,商场的人本就不多,进进出出的更是只有外卖员。和我一样,大部分进入商场的外卖员都是来这家药店的。我再次一次性拿了三份药往外走。送完了这三份药,我又回到这家药店取药,这次我已然轻车熟路了,还给其他第一次来取药的骑手指了路。

冬至这天太阳落山的非常早,而早在太阳落山之前阳光就没了力气,冷风刮在身上轻易穿透了手套和衣服,不等天黑我就感觉到手脚冰凉。

雪上加霜的是,傍晚的第一单的顾客位置就很难找,众包软件的导航把我引向了一堵带着铁丝网的墙。伸出手来给顾客打电话,他描述的位置我也搞不清楚。只好切换到某德地图,直接在地图上输入地址来找。还是某德地图靠谱,七绕八绕终于找到了顾客的家,我拎着药上了六层楼,隔着门把药递给了正在咳嗽的顾客。

下一单的众包平台导航仍然错的离谱,那条绿线直接引我去了另一个小区。当我在一片六层的建于八十年代的楼房之间迷惘时,只得再次点开某德地图,这次还是某德地图指引着我,找到了正确的地点。可这么一折腾,最后一个订单严重超时了。一步慢、步步慢,等我送到时已经超时了二十多分钟。这一单我将被扣掉大部分报酬。

虽然明知这一单可能剩不下什么钱,但我仍然尽力在往前赶时间。电动车的动力被我拧到了底,就算是拐弯也不舍得降下速度来,当然,也是因为冻得,手指已经懒得屈伸。

“x团真的是,就算x德地图是竞对家的,你倒是找x度、x讯地图帮你优化一下地图啊,老是让外卖员跑冤枉路也耽误送餐效率不是。”我暗暗想。这一刻,我还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外卖车宁可违反交通法规也要把速度调到40迈,为什么那么多外卖员永远在奔跑。

不过,对于等待一份热饭填饱肚子,等待一份布洛芬退烧的外卖用户来说,无论如何,外卖必须送达。

刘慈欣曾经在《超新星纪元》中提出过社会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律——国家每天要为人民提供一列车的味精和盐、一座小山那么多的粮食,一天供应不上,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一周供应不上,社会就完了!对于现在的外卖员来说,就是承担着把“味精和盐”送到每个需要它的人手中去的工作。他们不起眼,他们电话挂得快,他们永远在奔跑,但他们已经承担着这个社会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角色分工。

送菜

想到这些,对于被扣掉的钱我释然了不少,自我形象也开始在内心高大了几分。夜色渐深,电动车的电量也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我想着接几单酬劳高的,在没电之前结束工作。这时,我发现待抢的单子里酬劳最高的是x团买菜的单子。其实刚开始跑的时候我就看见了,当时因为担心要送的东西太多、取货位置陌生就没抢。

我抢了一单x团买菜的单子,骑车车向取货点驶去。我的担心是多余的,x团买菜的取货站即使在夜间,也是几乎不可能错过的热闹地方,一处原本僻静临街的商铺被改造成了取货站,门口停放着十几辆骑手的电动车,不停有骑手拎着打包好的大份货物进进出出,还有两辆大卡车正在轮流卸货。雪亮的灯光下,几位骑手大声吵吵着顾客不讲理,自己又被扣掉了多少多少......一位头目模样的人不停地安抚着骑手的情绪,试图鼓舞他们踔厉奋发起来,继续送货。

v2_9f32606e993249368a3513616fe630ae_img_000

取货站点内部的样子

在这样的气氛中,我不作声地进入了站点。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分拣货柜,货柜后面是十几个分拣阿姨,她们正在不停地打包,把一份份订单打包好放到货架上,让前来取货的骑手自己取;货仓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台50多寸的显示器,实时滚动的数据看板,显示着本站点排名靠前的外卖员、发生异常多次迟送的外卖员等等。像是为了催促人加快手脚似的,站点的喇叭一刻不停地播送着抖音神曲,而骑手也跟着神曲如同踩点般进进出出,像搬家的蚂蚁一样寻找着自己要取的货物。

我哪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呆在原地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看。另一位头目模样的人将我喊到一边,问我在找哪件货。我赶忙报上一串复杂的字母+数字取货码,他看了一下脚下,拽起一个巨大的袋子塞给我,“去送吧!”

我搬着袋子出了门,这次是不可能把整个袋子放到书包了,我只能放在电动车踏板上面。还好,和我以前自己买菜时的状态差不多,都是把满满一袋子放在踏板上,这次的收货地址正好是我隔壁的楼,就算骑电动车到顾客楼下,小区保安也不会拦我。很顺利,这一单混杂了日用品+蔬菜水果的单子只用几分钟就被我送到了。由于货物的重量比较大,这一单的价值竟然高达十块四毛,比我送两单药加起来都挣钱!

发现了财富密码,我赶忙继续刷还有没有这类单子:x团买菜、最好送到我家或者隔壁小区。还真有!我赶忙抢了几单,同时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去专门送x团买菜的单子。最近一段时间,为了避免聚集和感染,很多人都足不出户,食品和日用品全靠x团、x马、x鲜们送货上门。

等我回到取货站的时候,似乎有更多的骑手来到了这里。门口一位骑手把货物填满了驮着的巨大送餐箱,又填满了车筐,正在往脚踏板上堆剩下的几包货。“堆得太满了容易倒!”旁边人提醒,“放心吧倒不了!”看来,这个师傅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我在货架旁边找了一圈,只找到一份打包好的,另一份怎么也找不到。眼看送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拉住身边的分拣员问,但他们说也没有看见,只要货架上没有,那么就是没有,“只有上了货架才会把单子派给你们。”旁边的一位骑手看到我找不到货,告诉我赶紧汇报给队长。“可我不认识队长啊,”我说,“我是众包......”

眼看另一单时间要超,我赶忙离开了站点。出来的时候,那位驮着巨大箱子、堆得满满的骑手还没出发,“你直接和顾客说没有分拣出来,让他取消单子重新下就行了。”从他淡定的语气看,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我满怀歉意地给顾客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很快这一单就取消了。“最近确实有点乱。”听完我的电话,旁边另一位骑手感叹,呼出的白气在冬夜中格外显眼。

v2_721b2931033c41918aea8293d618e4b0_img_000

这一天,我送了20多单,大部分是药——美林、布洛芬和连花清瘟,也有菜和日用品,有刚出锅的香河肉饼和粥,也有海鲜市场刚断气的螃蟹、卤味店的鸭脖、华莱士的炸鸡,行程30多公里,完成单量排名全北京27454名,大约是那些排名最前的大佬们的五分之一。

在其他“服务器”,也有差不多规模的骑手。这一天,我和这大约十万名骑手一起,构成了维持这座城市运转的微小齿轮。正是一个个骑手,把油门拧到底,把餐箱加到最满,与天气斗、与可能错误的地图斗、与商家或者保安“斗”,送餐、送药、送杂七杂八的东西,才把烟火气和安全感带到了千家万户。这天,我看到一位x团的同学在朋友圈说,已经有95%的外卖员复工了。

至于网上流传的“月入三万、日入过千”的传言,却有相当多的水分。送完这天最后一单时,一位骑手告诉我,他们作为签约骑手,每月的工资大约在1万至1万2千元之间,再想多跑,就得用下班时间跑众包,给自己平时就熟悉的地方多送送。“这都是经验之谈。”他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