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军把手机大后方交给卢伟冰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2-12-23/doc-imxxskzs101795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雷军把手机大后方交给卢伟冰
2022-12-23 18:18:3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盒饭财经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赵晋杰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再过一周,卢伟冰的头衔就要从小米高级副总裁,变更为小米总裁了。卢伟冰再次刷新了自己创造的小米晋升速度,继以最短时间成为小米合伙人后,又以最快速度接任小米总裁。卢伟冰的上一任王翔,走到总裁职位花费了4年时间,卢伟冰只用了3年。
小米创始人、CEO雷军近日发布内部信宣布,晋升卢伟冰为新一任集团总裁,将于12月30日正式继任。宣布退休的王翔,被小米延聘为高级顾问。同时,小米联合创始人洪锋和王川也将于今年年底退出业务一线,未来将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合伙人委员会继续为小米出谋划策。

小米上一次组织架构大调整同样发生在总裁更换期间。
2019年11月,雷军通过内部信宣布王翔晋升集团总裁,负责集团职能平台,并协助CEO负责集团运营,向CEO汇报;原总裁林斌担任集团副董事长,并继续兼任手机部总裁,向CEO汇报。
与王翔一同晋升的还有卢伟冰,在加入小米不到一年时间,卢伟冰便从雷军手中接过中国区总裁职位,并继续兼任Redmi品牌总经理,向CEO汇报。
不过,与林斌任职总裁期间相比,过渡到王翔手中的小米总裁职权已经大幅缩减,诸如手机部总裁、国际部总裁、中国区总裁、Redmi总裁等重要职位负责人均直接向雷军汇报。
要知道,2019年1月卢伟冰加盟小米出任Redmi品牌总经理时,直接汇报对象还是时任小米总裁的林斌。在王翔走马上任后,卢伟冰等人的汇报对象开始转向雷军,其更多负责务虚性的集团职能部门。
但卢伟冰这位新晋雷军大管家,显然要比王翔承担起更多的重任。
随着2024年小米汽车量产上市时间节点越来越近,对于更需要花费时间确保小米汽车成为爆款的雷军来说,当下急需一位能帮助其管理好智能手机业务大后方的大管家式人物。
纵观当下小米11人的管理团队,靠手机业务一步步高升的卢伟冰,无疑已成为雷军放心托付的不二人选。
有接近小米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卢伟冰接任王翔正与小米造车业务进展不顺有关。11月初,小米汽车一度被传出项目停摆消息,加上生产资质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这些都需要雷军将更多精力从手机转移到汽车上来。
接下来,就要看卢伟冰能否挑起雷军给予的重担了,而考验之一或许便是如何真正打好小米的高端化战役。
01
创立12年间,小米一共诞生了三位总裁。
作为雷军招揽的第一个员工,林斌顺理成章出任小米总裁,与雷军分管一摊,既负责过小米的招聘、人事、行政、法务、财务等日常运营工作,也负责过供应链、国际业务等,可谓小米真正意义上的二号人物。
2019年11月卸任总裁后,林斌仍保留了手机部总裁的实权职务。到2021年7月,雷军挖来前中兴终端CEO曾学忠出任手机部总裁,林斌至此被外界视为正式退出一线业务经营。
林斌之后的两任总裁,从王翔到卢伟冰,都曾在国际业务上做出过重大贡献。
2015年7月加入小米后,小米国际部就是由王翔一手组建并发展壮大,借助其在跨国公司高通的成熟管理经验,王翔不仅将小米产品拓展进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完善了小米的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及合规体系,为小米国际化进程扫清了障碍。
在王翔治下,小米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6%,攀升到2019年的超40%。
身兼中国区总裁和Redmi品牌总经理的卢伟冰,在周受资辞任后,于2021年3月接任小米国际部总裁一职。

未加入小米之前,卢伟冰就以丰富的海外市场经历而闻名手机圈。
1998年卢伟冰从清华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选择了在康佳做海外销售。英语底子好的卢伟冰,成为康佳第一批做海外拓展的员工。到2007年12月,十年老员工的卢伟冰已经成长为康佳销售总经理。
此后,卢伟冰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全部围绕海外展开:从康佳离开后,卢伟冰短暂担任了两年的天宇朗通海外事业部总经理;之后便是广为人知的七年金立总裁生涯,作为创始人主要分管金立海外市场。
卢伟冰尤其熟悉印度市场,曾表示自己对“印度所有的local brand都非常熟,他们第一天开始做手机,百分之百都会找我”。
离开金立加盟小米前,卢伟冰挖走金立海外部分团队组建了OEM公司诚壹科技,帮助手机厂商做海外代工生意。
这些过往经历成功帮助卢伟冰将由红米独立而来的Redmi品牌打造成了小米的出货量大户。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Redmi品牌出货份额占据小米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超八成。
海外市场方面,主打性价比的Redmi更是无可争议的大头。
今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在解释小米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时,时任小米总裁王翔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印度、欧洲等市场,我们有非常多入门级手机产品的需求(因芯片短缺而无法供货)。”这一销量缺口规模约为1000万台。
02
正如雷军在内部信中所说,卢伟冰出任总裁的举动,意味着小米管理层实现了顺利的交棒迭代。
为了这场权力交接平稳进行,雷军至少从四年前小米上市前后就开始谋划。
2018年小米上市后,雷军在小米内部成立了集团组织部和参谋部,分别由此前在一线的联合创始人刘德和王川负责。“如果小米要成为万亿营收的公司,必须增强大脑能力,就算我再勤奋,可能也不够了。”
不仅如此,在2019年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雷军还被意外拍到手机锁屏壁纸设为了“能不管的事情一定不管”的文字提醒。
相比雷军的有意放权,与雷军一起创业的“小米八大金刚”们,相继退出业务一线。
2018年4月,黄江吉、周光平辞去小米职务;2019年11月,黎万强从小米退休;2020年7月,林斌辞去手机部总裁职位,不再负责具体产品业务;同样不再负责具体经营业务的,还有2021年3月转任组织部部长的刘徳;2022年12月,洪锋、王川选择退出业务一线。
至此,“小米八大金刚”只剩下雷军还在奔波于一线。
为了填补联合创始人留下的职位空缺,雷军开始疯狂从外界挖人。
卢伟冰成为雷军当时打算招揽的第一人。2018年的北京一家酒店,雷军约卢伟冰面谈,两人一直喝酒到凌晨三点,“三顾茅庐”之下,卢伟冰终于在2019年1月被雷军说服加入。
自卢伟冰之后,雷军又相继挖来前联想手机常程,前魅族手机杨柘,前小辣椒手机王晓雁,前中兴手机曾学忠等,被外界戏称为雷军组建了一支“失败者联盟”。
2020年6月曾学忠加入后,雷军挖人行动告一段落,并对外表示 “小米手机业务核心高管团队基本搭建完成”。
卢伟冰成为从“失败者联盟”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人。其他人要么如常程、杨柘已经离职,要么如王晓雁需要向卢伟冰汇报,要么如曾学忠一般,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战功。
03
只从成功团队选拔干部,这是任正非给华为划定的干部提拔原则之一。
余承东成为华为内部践行这条原则的典型样本。从无线业务到终端业务,余承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最终成为任正非的左膀右臂,一人执掌华为终端BG和车BU两大重要业务。
小米在人才选拔中同样强调 “战功文化”。2017 年小米手机部誓师大会上,雷军提出 “战功文化” 是小米价值观之一。
作为小米体系内晋升最快的高管,卢伟冰无疑是小米“战功文化”的最佳体现。
2012年,华为手机重心从运营商定制策略转向品牌自研,当时位居国内销量第一的小米,成为华为主要学习模仿对象。
为了跟小米竞争,余承东推出双品牌策略,子品牌荣耀紧贴小米,在跟随策略指引下于2017年超越小米,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风水轮流转的手机行业,该小米思考如何击败华为荣耀了。雷军引进卢伟冰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让独立后的Redmi全面对标荣耀,抢回丢失的份额。
卢伟冰和余承东,在两个方面形成了巨大的相似点:一是在广大网友心中竖起了“大嘴巴”的特点;二是对老板提出的战略意图能够很好地落地执行。
小米传记《一往无前》中曾有过一段对卢伟冰的采访,其自称在技术、产品、供应链、销售、市场这五个手机业关键环节都干过,摔过很多跟头,“是那个被经验教训喂出来的操盘手”。而且,自身创业的经历更使他明白,“所有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干将指哪打哪,毫无怨言”。

接近卢伟冰的人士也对其评价为,卢伟冰在小米体系内发展得好,得益于他能承接雷军提出的战略并将其落地。
2019年1月,卢伟冰加盟小米后几天,在红米升级为Redmi品牌发布会上,雷军罕见地火力全开,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响应雷军口号,在金立期间一直表现中规中矩的卢伟冰,开始画风突变,换了副怼天怼地怼友商的新面孔。
2019年7月荣耀9X因配备10W充电器,遭卢伟冰连发数条微博嘲讽,卢伟冰自此开始被网友戏称为“卢十瓦”;当荣耀CEO赵明说“不送测DxO是因为惯例并且质疑其公正性”时,卢伟冰贴出小米CC9 Pro中端机和荣耀旗舰机的对比图,以证明两者具备相同的拍照水平,试图展示小米在算法调教能力上技高一筹。
忙着怼友商的卢伟冰,上任后负责的第一款产品Redmi Note7首战告捷,加上随后发布的Note 8系列,两款手机贡献了小米手机2019年约三分之一的销量。
正是在这样瞩目的战功面前,才有了卢伟冰不到一年时间被雷军钦点掌管小米中国区的火箭式提拔场面。
在雷军瞄准线下渠道提出 “新零售” 战略后,接管中国区的卢伟冰将雷军意图进一步细化为小米之家的渠道变革和扩张。
2020 年11月,卢伟冰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要让每个县城都有小米之家。从2015年第一家小米之家正式开业算起,五年时间内全国仅铺了2000家小米之家。卢伟冰主政之下的2021年,就有8000家门店诞生。
为了实现雷军畅想的2024年小米销量全球第一目标,卢伟冰给小米之家画了一张激进的大饼——未来3年里,让小米之家门店达到3万家。
04
让能够贯彻执行自己意图,且在手机业务上证明过能力的卢伟冰上位,对雷军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可以安心将更多精力放在小米汽车业务上,以确保2024年量产交付的顺利进行。
对雷军而言,在手机和汽车两大领域双线作战的小米,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的时间精力分配,面对外界时不时传出的小米造车项目停摆、研发受阻等消息,雷军或许也到了在手机和汽车上做出选择的时刻。
毕竟,即便强大如特斯拉,在马斯克持续不断将精力消耗在推特管理上后,其股价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年内特斯拉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六成,总市值从万亿美元一路跌倒当下的约4000亿美元。
这直接引发了特斯拉第三大自然人股东、印尼亿万富翁廖凯原(KoGuan Leo)的不满,其连发数条推文,指责马斯克在推特投入了过多精力,“马斯克抛弃了特斯拉,特斯拉现在没有一个工作的CEO。特斯拉需要和值得拥有一个全职CEO。”
对于一心渴望将汽车打造成小米新爆款的雷军而言,马斯克分心带来的两头不兼顾局面,无疑成为其审视自己在手机和汽车项目之间摇摆的现实教训。

但对卢伟冰来说,接任总裁后的挑战同样不小。
小米整体业务正在告别增长期。2022年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小米营收、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贡献收入的四大业务也纷纷停摆: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业务出现收入同比下降;第二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也开始同比下降;及至第三季度,其他业务也失去了增长势头。
智能手机行业正在面临下行周期。调研机构Canalys三季度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遭遇连续三季度出货量下跌,同比下降9%,成为自2014年以来表现最糟糕的第三季度。具体到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徘徊在低位,同比下跌11%,且短时间内看不到复苏的希望。
在分析当下智能手机该向何处突围时,IDC全球移动和消费设备追踪部门研究总监纳比拉・波帕尔指出:“高端手机(800美元以上)在经济动荡中更有韧性,(三季度)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增长了4个百分点,达到16%,并将继续增长。”
不过,从2020年雷军再次高喊高端化战略以来,小米手机ASP(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一直处在缓步提升状态,两年内ASP从1000元左右逐步拉升至1100元地带,但这一增长势头在最近两个季度被打破,三季度,小米ASP继续下滑至每部1058.2元。
面对高端局面的难以突破,时任小米总裁王翔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回应称,“做高端市场,靠一两款产品就能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为了创造足够强大的差异化创新点,在一众下滑数据中,小米除了持续增加智能电动汽车投入,还逆势在三季度新招了2445人,其中九成为研发工程师。
但在雷军内部信提出的“精兵简政”要求下,小米12月中旬开始启动了波及约2000人的大裁员,基本将三季度新招名额直接抹去。
不能再以人才规模填补创新短板的小米,未来将如何实现高端化突围,又如何继续推进2024年手机销量攀升至全球第一、汽车自动驾驶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这些棘手的问题,都需要在即将到来的四季度财报会上,由替代王翔出席的卢伟冰给出答案了。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