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越外资,领跑两大行业,公牛的进击之路靠什么?-品玩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gwest.com/a/27486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超越外资,领跑两大行业,公牛的进击之路靠什么?-品玩业界动态

超越外资,领跑两大行业,公牛的进击之路靠什么?

来源:进击波财经

“中国饱和的是‘低端制造’,真正的‘高端制造’是稀缺的。”

上周,我和一位在制造行业的朋友聊天,谈到中国制造时,他有感而发,“即使在许多国产替代率高的品类中,从保温杯到厨房刀具,高端制造还是国际品牌的天下”。

注意!这里的高端和低端,不只是从科技和技术角度来去区分。举例来说,面料不需要任何的、现在流行的技术,比如半导体芯片技术。但是,一块面料的诞生需要很多的工艺,国内的确有很多企业,能开足马力疯狂生产那些可能注定成为库存的面料,但却很难拿出非常好的、高端的面料。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关、插座上,要做出高端感,也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工艺,不要以为不是新能源等热门产业,就没有壁垒和门槛。

诚然,中国制造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解决了功能需求,也涌现了很多产业迭代的故事,我们认为用绩效驱动可以彻底替代情感,效益最大化就是组织和个体的唯一的追求,成本控制高于一切,符合成本考量的现代化分工就是金科玉律。

但,站在今时今日的节点来看,这些或许不那么正确。因为一旦到高端制造这块,中国制造的话语权,就会备受挑战。

例如,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领域——中国航天,便是一个产业横跨半个多世纪,从“模仿者”到“引领者“的故事探索与突破、严苛的标准、科技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破局之路。而在家庭用电领域,同样有一家企业通过发力“高端制造”,连续在“插座”和“墙壁开关”品类成为行业第一的品牌,它就是“公牛”。

article-body

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入住”天宫的节点,公牛集团举办了以「引领用电科技,再创安全新高」为主题的AR线上发布会——「中国公牛X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签约暨新品发布会」,官宣公牛成为民用电工行业首家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article-body

在发布会上,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表示:“基于产品品质可靠、行业地位、科技引领三大标准,中国航天选择公牛作为民用电工行业首家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article-body

公牛与中国航天的“双向奔赴”,是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彼此认同。

正如在线上发布会现场,公牛发布的大师系列超薄款墙壁开关新品,将意式简约设计与中式美学相互融合。产品创意的背后,是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集大成”,也是公牛以装饰美学撬动品类增长的决心。

“小开关”的大护城河

“高端制造”的定义,不仅对企业研发制造能力有要求,也需要回归具体的消费场景之中。在公牛大师系列超薄款墙壁开关新品身上,我看到了公牛对消费需求的洞察,以及对研发制造的不断突破。

墙壁开关品类的更新需求较少,主要是商品房购买、重新装修等带来的新增需求。因此,墙壁开关的“原生场景”是装修空间,品类的消费需求变化,与装修风格趋势紧密相连。

“美学”,正在成为一种消费刚需。据《2022家装风格观察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掌握家居装扮话语权,简约而又不失气质的轻奢风,成为他们的最爱,他们同样希望墙壁开关等电连接设备除了功能性外,还具备装饰性,能够融入家装风格之中或者锦上添花。

正如此次发布的公牛大师系列超薄款墙壁开关新品,给我的第一个感知是特别“卷”。

设计上,新品由服务过菲拉格慕(Ferragamo)、范思哲(VERSACE)、蔻依(Chloé)等奢侈品牌的意大利知名设计师团队Habits设计,将意式简约风融入中式美学。Habits团队从庄周梦蝶这一中国典故中,汲取灵感,以蝴蝶振翅为原型,以“轻盈”为核心进行结构设计,赋予产品美好寓意及体验。

article-body

用更画面感的语言去描述的话,就是放眼看过去,墙壁开关就像一只蝴蝶,停靠在墙面上,甄选的轻奢配色,匹配简约、轻奢、新中式等家装风格。

而工业设计上的优化,倒推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上,其难度系数会呈指数级上升。在墙开行业,超薄具备高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高端产品。

这款新品历经81名工程师,耗时200个日夜,累计超过93300个工时的研发攻关,通过了五大场景的214项严格测试。对产品的极致投入,最终交付的是轻奢的视觉、更润滑的手感、2°超小按键摆角和只有传统墙开一半6.4mm的薄度。

article-body

这些参数的背后,是公牛对墙壁开关可能性的探索,将更具美感的装饰开关交付给家居空间,也是公牛为“小开关”垒起的高护城河。

持续创造增长曲线

从现代企业内部来看,增长是刻进基因里的东西。

我记得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讲到过这么一句话,即海底捞扩张的原因,就是开一家店后,自己能买到房,开三家店后,店员能当店长,也能买得起房,但又会有新进来的人,他们也想买房,因此周而复始地推动海底捞的不断扩张。

当然,“买房”是对企业增长的具体表达,但在充分竞争的时代,企业不再有静态的优势,商业竞争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任何优势只是相对的,只体现在一个时间窗口中。

而实现增长的途径无他,就是服务好客户,让他们有持续的好感,也就是“MOT”。MOT(Moment Of Truth)是由北欧航空公司前总裁卡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关键时刻是客户与企业的各种资源发生接触的那一刻,这个东西很重要。

更直白地说,就是企业与消费者接触的每个节点,都能交付好的体验,便是企业增长的动力。回溯公牛的成长路径,正是在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地将“刚需价值”交付给用户,从而创造出多条增长曲线。

1.0:产品质量时代

在公牛品牌创立的1995年,市场主流的竞争逻辑是“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利润”。公牛却率先扛起“品质与安全”的大旗,主打“用不坏的插座”。创立后的次年,公牛率先推出按钮式开关插座,不仅沉淀了12项技术专利,定义了插座品类新的安全标准,并成为行业内第一个申请长城认证和做品牌宣传的企业。在27年的发展中,公牛在安全用电领域,参与制定了93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以一己之力拔高了行业整体标准。

“大家知道插座上是有开关的,但当时我们在市场上找不到品质可靠的插座专用开关,索性我们就自己研发体积小、性能可靠的按钮开关,创新推出带开关的插座。”回忆起公牛1996年上市的行业首个按钮式开关插座,阮立平如是说道。

article-body

在商业的语境中,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的是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供应链能力(尤其是对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权)、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它不是简单的MBA商业案例。因为,MBA往往擅长倒推,但事实上,真正的创业是没有倒推的机会的,它考验的是创始人摸着石头过河的能力,以及对创新的持续投入。

2001年,公牛用六年时间,成为插座行业的“品类冠军”,但对研发制造的投入步伐并未放缓。2003年,公牛斥资1000万元,建造专业、权威的高标准检测实验室;在品质方面,公牛建立了检测中心,每款公牛产品在交付给消费者前,都都必须经历低温、高温、拉伸、按压等一系列检测;在供应链上,公牛坚持外壳、线缆和铜片等部件自主制造,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掌控度。

因此,“品质与安全”是公牛的“基础建设”,也是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堆起的壁垒。

2.0:快速发展阶段

与大多数消费品类类似,在实现了初步扩张之后,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渠道为王”的策略,来抢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场景。公牛也在这一阶段,以“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例如,公牛借鉴快消品类“配送访销”的方式,从“坐商”变为“行商”,将全国零散的五金店、超市、建材及灯饰店等连接在一起,形成广泛的销售网络,多年下来打造出一个连接百万家店的销售网络;以售点广告为核心的立体化品牌传播模式,不断将品牌门店渗透到千层饼一样市场中。

当你有了插座开关产品需求时,看到绿色的公牛招牌时,会自然而然地进店购买。这种潜移默化的心智引导,以及“安全用电专家”的品牌认知,便是公牛深耕渠道策略,所带来的增长复利。

而在产品创新维度,公牛不断将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交付给消费者。

正如上文所述,公牛率先建立了高标准检测实验室,有了检测条件以及研发资金投入,公牛插座的质量不断提升,防脱、防雷、低热、防小孩触电等各类带有专利功能的插座也纷纷出现,旗下产品也多次斩获德国IF设计大奖、红星奖等知名奖项。公牛围绕着不断细分的、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出安全的、高颜值的、智能化和便利的产品,从防雷插座、漏电保护插座,到安全、多功能与潮流感兼备的魔方插座、小黄人圆盘插座,以及更具品质感的轨道插座等,并通过自主供应链和严苛的检测流程,让每一款公牛产品都经得起考验。

目前,公牛已获得1990项专利、240余个国内外产品认证,以及51项国际设计大奖通过“渠道+产品”的创新飞轮,公牛正在将产品矩阵,变成一个个“爆款矩阵”。“10户中国家庭,7户用公牛”,这便是中国市场对公牛最直接的认可。

article-body

3.0:品类拓展阶段

如之前所述,增长是刻进基因里的东西,公牛在插座行业做到绝对的第一后,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方向,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矩阵,突破增长的天花板。

不同于野蛮扩张的路径,我理解的公牛的品类拓展,遵守的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优势延伸”,即将品牌的核心——“安全用电专家”注入到相关品类当中,放大公牛品牌的优势。

公牛进入墙壁开关品类时,这一领域并非蓝海一片,外资整合搅动着行业风向。

2005年,罗格朗整合TCL国际电工之后,国内电工老大的宝座一下子成为了外资品牌;2008年,国际巨头霍尼韦尔整合朗能电工,开始发力中国电工市场。2008年,国际巨头霍尼韦尔整合朗能电工,开始发力中国电工市场。而在另一面,在低端市场拼杀的小企业,以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让市场成为红海一片。

面对着“上有外资品牌的围剿,下有小企业厮杀的血海”的境地,公牛用了八年时间,在2015年便实现了对国际巨头的全面超越,再一次拿到墙壁开关行业的第一。

如何做的?

我认为是“相对优势”和“品类创新”两个核心原因。

第一是相对优势,即“技术优势+心智优势”。

公牛决定要做墙壁开关,就是奔着品类第一全力冲刺,用更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all in”。公牛进入开关行业后,一方面着手建立全球最大的墙壁开关插座基地,一方面深耕安全用电技术,在技术上不断攻克墙壁开关插座耐高温、防触电、防短路、抗电涌等技术难题。

除了功能属性外,公牛过往在插座品类沉淀的“安全用电专家”的心智优势,能够给顾客以信任感,让公牛有底气和“外资品牌信仰”分庭抗礼。

第二是“品类创新”。

插座和开关虽有一些关联,但公牛如要跨越到开关领域,就要想办法破局“上有外资品牌围剿,下有小企业厮杀”的竞争环境,然而谈何容易。

阮立平的商业洞察再次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做更好看的“装饰开关”。公牛将墙壁开关打造为注重审美的装饰品,并陆续创新推出多种具有时尚感、设计感的装饰开关,包括IMR彩色开关、高晶玻璃开关、施华洛世奇·水晶开关等多种创新产品,获得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公牛确立了“装饰开关”的战略定位后,短短三年便成功让装饰开关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墙壁开关行业第一品牌。

或许,在另一层隐喻中,公牛大师系列超薄款墙壁开关“振动一下翅膀”,又将搅动墙壁开关品类的竞争格局。

article-body

进击的公牛,与时间的玫瑰

近些年,长期主义开始被频繁提及,除了真正认同长期主义的人外,我相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短线操作中碰到钉子,不得不回归长期主义,并以此来安慰自己。

同样对于企业而言,在各种红利退潮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生命周期,审视自身的竞争壁垒和不可替代性。尤其在绕不开的“高端制造”领域,在中国,在未来,谁才会获得成功?我想掷地有声地喊出:是长期主义者。那个只靠生意嗅觉,胆子大,酒桌文化就能赚到钱的时代,正在过去(不是说已经没钱赚,是正在式微)。那些长期主义者,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我理解中,这表明短期的波动是常态,要想获得时间的玫瑰,就要过滤掉短期的ROI焦虑,定下未来的愿景,并为之不断努力。

这或许也与公牛的“牛文化“,有着默契的共识。正如阮立平所说牛的文化,其实不是真的牛,而是埋头苦干、很勤奋,它是一种“非常踏实、认真干活、刻苦努力”的象征,他们是相信时间的复利的一群人,而不是机会主义者。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