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点IPO:抱紧物美大腿,自造血不足难逃亏损宿命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369462850954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多点IPO:抱紧物美大腿,自造血不足难逃亏损宿命

雷达财经·2022-12-17 09:00
尽管受益于关联企业的输血,多点营收增长较快,但公司依旧亏损严重,三年多累计亏损超40亿。
v2_c00249118e854a728e5092501e350a63_img_000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物美系”旗下有公司要冲刺IPO了。

12月7日,据港交所文件,数字零售SaaS平台多点数智有限公司(下称“多点”)向港交所递表申请港股主板IPO。瑞信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多点为本地零售业提供基于云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数字零售SaaS平台,物美创始人张文中为实控人,也因此与物美集团紧密捆绑。比如,张文忠的外甥张峰现为多点总裁,女儿张康融任多点的非执行董事。

此外,多点在业务方面也对物美系十分依赖。招股书坦言,公司客户群相对集中,主要客户数量有限。其中在2019-2021年及2022年前9月期间,公司7成左右的收入来自包括物美集团在内的前五大客户,而物美集团又常年贡献总收入的40%以上。

尽管受益于关联企业的输血,多点营收增长较快,但公司依旧亏损严重,三年多累计亏损超40亿。因此,未来多点平台的业务独立性和自主造血能力,或将是决定能否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关键因素。

业绩高度依赖物美集团

多点背后,站着零售业巨头“物美系”。

天眼查显示,多点生活(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13亿美元,由注册地址位于香港的多点生活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本次上市的多点数智有限公司,是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多点自2015年开始运营。当年4月份,前华为荣耀手机总裁刘江峰宣布了新的创业项目多点Dmall,目标是打造一个O2O生活服务平台,以超市为切入点,以日常消费品和生鲜品作为突破口。

彼时的5位联合创始人中,就有物美电商事业部核心人物张峰,以及同为华为前高管的李文智、京东前高管的林捷等人。豪华的创始阵容很快于2015年4月份吸引了A轮1.06亿美元的融资,不过据招股书,这笔投资的完成日期到了两年后的2017年5月份。

然而,仅仅过去了两年多时间,5位联合创始人仅剩张峰一人参与运营。

先是2016年3月,成立一年时间刘江峰卸任了CEO并离职,之后由原COO林捷接任CEO一职。

虎嗅曾报道,在林捷任上,多点砍掉多个城市的业务,开启人员优化,只留下北京、杭州两个城市业务,并开始全面与物美融合,开辟了“Dmall+”合作模式。

只是林捷也没干太久,2017年6月份便离职从事无人便利店创业。再加上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也已离开,至2017年下半年总裁张峰代行CEO职权时,多点完全物美化。

2018年,多点开发了Dmall OS系统的核心模块,开始探索数字化技术服务商的定位。同时在2018年到2019年间,多点先后完成B系列轮融资共计1.76亿元。其中2019年7月份的B++轮之后,投后估值为17.26亿美元。

据招股书,2020年8月,多点完成3.7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3亿美元;2021年10月再次完成5180万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0.52亿美元。

IPO前,张文中通过Celestial Limited等实体直接和间接累计持有多点58.36%的股权。外部机构方面,持股靠前的有IDG持有7.67%,兴业银行持股为3.32%,腾讯持股为3.26%等。

除了股权上与物美绑定较深,业务上多点也十分依赖于物美系公司。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2年1-9月份,多点前五大客户产生的营收占比为74.5%、69.8%、70.2%及78.4%。

同一时期,公司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为59.1%、54.5%、45.3%及44.4%,这个最大客户就是物美集团。除了物美,多点的主要客户还有麦德龙中国实体、重庆百货集团、银川新华集团及DFI Retail Group。

其中,麦德龙、重庆百货集团为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物美科技”)的附属公司,为张文中旗下关联公司。

银川新华集团则为张文中旗下的联营公司;泛亚洲零售商DFI Retail Group经营着惠康、万宁、巨人超市等品牌,2019年12月份多点香港与其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发展亚洲市场(中国内地以为)的业务,因此DFI同样为多点的关联方。

有观点指出,物美系公司如此大力扶持多点,一些与物美在零售业有直接竞争关系的B端商家,恐怕很难把十分重要的数字化重任全盘托付给多点。物美的背景,可能反而会给其带来掣肘。

三年多累计亏损超40亿

多点将自身定位于零售云解决方案服务商,其最初是在物美内部开启零售数字化尝试,后期通过在物美全部门店中实施云解决方案,进而向平台化迭代,才有了现在包括采购及供应链管理、门店及总部管理到营销及全渠道销售在内的诸多功能。

多点的核心产品是Dmall OS系统软件,具体的服务有零售服务云、电子商务服务云、营销及广告服务云等,以此来增强品牌商或零售商的运营、营销及销售能力。

这些根据物美经验孵化的关键模块,适用于包括连锁超市、百货商店到便利店等多种业态的B端客户,他们能够通过多点移动应用程序及小程序销售其产品,也能在多点的线上商城及线下合作网点向潜在客户进行市场推广。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公司为约458家客户提供服务。2020年至2022年前9月份,净收入留存率分别为165%、208%及132%。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截至去年底在中国及亚洲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8%及9.0%,处于领先位置。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2年1-9月份,多点的收入分别为2.65亿元、4.87亿元、10.45亿元以及7.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114.6%、50.3%。

按收入结构划分,零售核心服务云的营收占比持续增长,2022年1-9个月收入6.4亿元,营收占比为58.1%;电子商务服务云在2022年前9个月收入为3.36亿元,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64.5%下滑至30.5%;营销及广告服务云在2022年前9个月的收入为1.26亿元,营收占比为11.4%。

从收费模式来看,多点不同于SaaS平台普遍采用的订阅服务费模式,其主要收入来自于客户通过其解决方案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即抽佣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多点一度在海外市场上发力,2019年底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2021年公司将业务扩展至新加坡、柬埔寨、欧洲市场。当年5月份,多点以2.49亿元的现金收购了深圳昂捷51%的股权,今年11月24日又获得了4%的投票权。

报告期内,多点的净亏损分别为8.3亿元、10.9亿元、18.24亿元及4.8亿元,三年多累计亏损超40亿。同期,经调整(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影响)净亏损为8.16亿元、10亿元、9.32亿元和3.47亿元。

从毛利率来看,多点的毛利率在2021年才开始转正。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7.6%、-7.5%、34.3%、35.8%及41.7%。

然而,多点对于眼下的亏损似乎不以为意。招股书称,为充分把握本地零售业数字化增长机遇,公司一直专注于开发全面且不断增长的产品及服务,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而非寻求即时财务回报。

物美系能否实现IPO突破?

在跌宕起伏的中国零售业发展史上,张文中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

“如果你想看看零售业的未来,建议阁下省却造访沃尔玛的时间,买一张前往北京的机票,去看看物美。”2006年《财富》中的一段描述,彰显了物美在中国零售业的地位。

但进入零售业,张文中却是误打误撞。资料显示,张文中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特别是在硅谷的经历,使张文中认识到了技术对于商业活动的赋能作用。

1993年,从美国归国的张文中创办了计算机公司卡斯特公司。1994年,为了展现自己开发的pos机、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张文中创办了北京最早的一家规范的现代超市物美超市。

直到多年后,面对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时,张文中仍不忘自己的另一个商业梦想,“我本来应该像你们一样做一些高大上的东西,搞点软件或者互联网,其实最开始也是做这个的,后来才转到零售业。”

物美率先在国内零售业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POS系统,很快在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市场站稳脚跟。2003年,张文中带领物美赴香港上市,使物美超市成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民营零售企业。

但2006年,在物美最风光的时候,张文中被捕入狱,物美无奈退市。待他2013年归来时,中国零售业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物美也错过了零售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为了赶上这场数字化浪潮,2015年张文中在物美之外创立了多点DMALL,并引入刘江峰、林捷等明星高管共同创业。

 近年来,物美先后拿下乐天玛特华北区门店、华润万家在京的5家门店,以及麦德龙中国业务的80%股权、重庆百货45%股权,体量迅速扩张,但其二次上市目标却未能实现。

2021年3月底,物美科技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物美科技的拟上市业务包括物美超市业务和2019年收购的麦德龙中德合资公司股权。但该上市申请6个月后未更新,至今未有进一步的动作。

对于物美系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鸿途FLY”(ID:hongtufly),作者:X编辑,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