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荣耀销量三连降,CEO赵明焦虑的不止于此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21216-37267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荣耀销量三连降,CEO赵明焦虑的不止于此

荣耀手机要上市?不清楚,和我没关系。

继厂商荣耀成立两周年引入新股东后,近日“荣耀将借壳上市”的消息也不断发酵。

一石激起千层浪,荣耀上市传闻直接引发了概念股的狂欢和媒体、网友的广泛热议。虽然荣耀在谣言出现的第二天就进行了辟谣,并坚称目前的重点是产品创新,但并没有扼杀这场资本故事

12月5日晚,与“借壳”事件相关的多家绯闻公司接连发布公告,提示交易风险。

虽措辞各有不同,目的却出奇的一致:荣耀手机要上市?不清楚,和我没关系。

这已经不是荣耀第一次被传要上市了,类似的借壳澄清,波导股份在2021年8月就曾经发布过,只是很快就被市场遗忘了。

不过这一次,情况似乎有所不同。除了传闻中被借壳的公司范围更广,市场炒作的热情更持久外,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细节是:从2020年11月正式脱离华为算起,荣耀作为独立企业,存续时间已经超过两年,满足创业板上市要求了。

应运而生 缠斗小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荣耀的诞生时间与小米只相差了40天。

2011年8月16日,小米1正式发布。40天后,2011年9月25日,华为发布了一款编号为U8860的手机,并将它命名为Honor,这是荣耀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此时,多年后成为华为手机旗舰的Mate系列、P系列都还踪迹全无。

比起在这一年里风光无限的魅族M9、小米1,编号U8860的华为荣耀的出现,并没有赢得多少关注。仅从这一编号就不难看出,这不过是华为在U8150、U8220、U8500之后的一次常规升级。甚至起名荣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操作,早它一年发布的U8150,也曾被华为冠以IDEOS的别名。

仅从处理器和售价来看,初代荣耀已完全不是小米1的对手。至于荣耀真正被推上前台迎战小米,要等到两年以后。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余承东升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在任正非的支持下,砍掉了大量低端机和功能定制机订单,带领华为手机从ODM白牌定制向OEM自主品牌转型,定位高端的Mate系列、P系列手机相继发布。

而同时期的小米,不仅手机年出货量暴增至1800万台,推出的小米盒子、小米电视也是分分钟售罄,让传统手机厂商看得目瞪口呆。2013年7月问世的“红米”,更是将性价比做到极致,“杀”得连深圳华强北的山寨机都没了还手之力。

感受到压力的OPPO、vivo、“中华酷联”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子品牌迎战小米,复制另一个互联网手机的打法。于是中兴发布了Nubia,联想推出了VIBE,OPPO孕育了一加,就连金立都投资了一个叫IUNI的新品牌。

2013年12月16日,华为正式发布荣耀品牌,并立即推出了荣耀3C和荣耀3X两款手机。前者1GB RAM版本直接定价798元,比4个月前发布的红米手机还低了1块钱,“正面迎战”的态度不言而喻。

为了复制小米的互联网打法,荣耀几乎是亦步亦趋地把小米“抄”了个遍。你有MIUI我有Emotion UI;你有小米论坛,我有花粉论坛;你的广告语是“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我就说“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就连小米每年的“408米粉节”,荣耀都要横插一脚,在同一天设置个“荣耀狂欢节”,阵仗搞得比小米还大。

这一通操作下来,竟然收到了奇效。

2014年12月16日,在荣耀成立一周年新品发布会上,时任荣耀总裁的刘江峰宣布,荣耀手机全年销售超过2000万台,比上年增长了20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同小米一样主攻线上的“互联网手机”,在电商从业者都无比看中的双十一当天,荣耀的日销售额突破了10.6亿,排名天猫全品类第二,并在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亚马逊、唯品会手机类目均排名第一。主打的荣耀3C系列手机,销量更是突破800万台,超过了小米1代的总销量。

巅峰坠落 意外独立

2015年3月,赵明升任荣耀总裁,开始全面负责荣耀业务。

刚一上任,赵明就参照雷军那句“风口上的猪也会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笨鸟不等风”的概念。在他看来,对于想借势“互联网+”一飞冲天的企业,首要的是聚焦产品和服务,对品质不投机、不妥协,才有可能利用好新的传播模式,让产品走向世界。否则,一旦风停,“天上的猪”也只能摔死。

销量佐证了赵明的判断。在华为强大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优势的辅助下,全球首款使用仿生平行双镜头相机的荣耀6Plus和安卓首款全网通机型荣耀4X,一经推出就成为了现象级的产品,帮助荣耀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年出货量更是超过4000万台,营收达到60亿美金。

爱好摄影的肖云,正是在这一年买了自己的第一部华为手机——双镜头的荣耀6Plus。凭借这一在华为旗舰机上都尚未出现的“双镜头”功能,他拍摄的照片超大光圈虚化效果拉满,在朋友圈赢得了无数点赞,每每被别人怀疑是用了单反。

而这一年的小米,却因为受制于高通骁龙810处理器导致旗舰机迟迟无法推出、红米note2陷入虚假宣传等原因,销量骤然放缓,当年出货量仅为6655万台,同比增速仅9%。

当年年末,为了进一步实现双品牌战略,华为公司宣布荣耀将独立运作,切割线下渠道,拆分线上店铺,为多年后荣耀的彻底剥离埋下伏笔。

进入2016年,随着OPPO、vivo等拥有强势线下渠道品牌的快速崛起,作为“互联网手机”领跑者的小米,在研发、供应链、线下渠道上的劣势进一步暴露,接连遭遇处理器供应不足,以及使用同款处理器的三星note7连续爆炸的影响,当年手机出货量仅为5542万台,同比2015年减少了1113万台。

采用麒麟处理器、供应链优势明显的荣耀,完美避开了小米正在踩的坑,接连发布了荣耀v8、荣耀8、荣耀6X、荣耀Magic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全年手机销量突破7000万台,第一次实现了对小米的“反杀”。

接下来的三年里,小米通过狂开线下店、创始人雷军亲自抓供应链、发布自主研发芯片等举措,补上了之前的一些短板,重回增长之路。但背靠华为强大研发能力的荣耀,则通过将华为旗舰Mate、P系列GPU Turbo、超级夜景等功能的下放,不断推出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在与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之战”中取胜。

图片

图源:贤集网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的2019年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报告显示,单独统计的荣耀以11%的份额力压小米,排在华为、OPPO、vivo之后,位列第四,这也成为了荣耀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一兴盛局面,在2020年被骤然打破。

2020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芯片制裁正式生效。两个月后的11月17日,华为宣布,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的艰难时刻,正式出售荣耀。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包括天音通信、苏宁易购在内的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接手荣耀。

交割后的荣耀,华为将不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这也意味着,荣耀总裁赵明在年初提出的,“冲击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前二”的目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了。

进退维谷 生存第一

因为“缺芯”,已经半年多没有任何新品发布的荣耀,对拆分多少做了些准备。

它先是与联发科达成合作意向,在2021年1月22日迅速推出了采用天玑1000Plus处理器的荣耀V40,随后又搞定了高通,宣布荣耀50系列将在全球首发搭载骁龙778G移动平台。

2021年6月16日,荣耀在上海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荣耀50系列,为用户带来“一站式Vlog视频拍摄”体验;2021年8月12日,荣耀发布全能科技旗舰荣耀Magic3系列新品,以及全新旗舰平板荣耀平板V7 Pro、荣耀X20手机、荣耀手表GS 3;2021年9月26日,荣耀智慧生活新品发布会正式举行,推出包括笔记本、智慧屏、平板等在内的多款全场景智能终端设备……

图片

荣耀手机产品分类。图源:官网

离开华为的荣耀,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拥抱“机海战术”,形成Magic系列、数字系列、X系列、Play系列、折叠屏系列五大产品体系,实现了1000元到10000元价位机型的全覆盖。这一策略很快见效,IDC数据显示,荣耀手机的国内市场份额从2021年Q1时最低的4.0%,迅速回升到2022年Q1的17%。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此时的华为已经从两年前超过30%的市占率,变成了“Others”。鉴于小米、OPPO、vivo等主要竞争者市场份额几近等比例的增长,荣耀抢回的,不过是自己曾经丢掉的那一份,再加上部分同情华为、等不到华为新品的资深“花粉”的支持。

这也是荣耀极力想要摆脱,却又很难甩掉的标签。

尽管CEO赵明在公开场合一再强调,荣耀现在所要对标的是苹果,产品从设计到研发都与华为没有关系,但从Magic3、荣耀50,再到荣耀70,发布后都被外界质疑是在模仿华为的Mate和P系列,因为“它们实在太像了”。

在更多消费者眼中,华为、荣耀依然没有分家,买荣耀就是在支持华为。甚至有媒体报道,荣耀线下的导购员为了促进销售,都会有意识地主动强调华为、荣耀间的关系,让消费者产生两个品牌仍在同一体系的错觉,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这种认知,几乎直接封死了荣耀向上的空间,一旦华为手机业务摆脱桎梏重焕生机,必然会导致之前冲着华为品牌而购买荣耀的用户,再次回到华为的怀抱。

与小米相比,荣耀也有着明显的弱点。首先是认同度,将粉丝经济玩到飞起的小米,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认知和美誉度都远超独立后的荣耀,这也是小米能够不断扩充疆域、盘活生态圈的基础。相比之下,独立已经两年的荣耀,依旧没有给粉丝征集到类似“米粉”“花粉”的官方“爱称”。脱胎于华为的用户服务APP“花粉俱乐部”,也只是简单地改成了“荣耀俱乐部”。

这也直接影响到荣耀AIoT业务的开展。要知道在小米财报中,来自IoT与生活消费品的收入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27.37%。

图片

2022H1小米集团营收构成。图源:富途

小米对于生态链上下游的布局,更是荣耀难以企及的。2021年业绩财报显示,小米累计对外投资超过了390家公司,仅账面价值就超过600亿,其中有多家公司已经上市。2021年,小米集团通过处置投资,获得税后净收益人民币33亿元。在净利率只有5%,手机行业整体进入衰退周期之时,这些收益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作为对比,虽然荣耀独立后的市场份额在逐步提升,但实际销售额是逐年下降的。根据CINNO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荣耀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分别是4380万部、3260万部、3240万部。而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了20.8%,创下2015年以来最差的第三季度销量。

对荣耀来说,摆脱不了华为,又注定做不了小米,也许只有活下去,才能找到改变的机会。

在独立两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荣耀接连发布了对标鸿蒙的Magic OS7.0操作系统和将苹果视为竞争对手的折叠屏手机Magic Vs,向上之心不可小视。而由京东方牵头的新一轮数十亿人民币战略投资到位,也给了荣耀更多的底气。

用CEO赵明的话说就是,“荣耀才刚刚起步”。

网站编辑: 郭靖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