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欧洲国家阻止中国企业并购EV半导体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204333791627187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欧洲国家阻止中国企业并购EV半导体

日经中文网·2022-12-14 03:24
在欧洲政府的这些反应的背后,存在对中国政府主导的纯电动汽车战略的警惕感。

中国的半导体厂商正被迫在欧洲调整并购(M&A)战略。这是因为德国和英国政府拒绝对当地企业的收购等排除中国企业的趋势正在加强。欧洲各国正在关注背后是否有中国政府参与。中国企业在纯电动汽车(EV)发达地区欧洲加快生产网构建和技术获取,但如果排除趋势进一步加强,或将对中国企业包括亚洲在内的全球增长战略产生影响。

“在半导体领域保护技术和经济主权等同于保护国家”,德国政府11月如此表示,针对位于西部多特蒙德的半导体工厂的出售,在内阁会议上决定“根据《对外贸易法》予以禁止”。

v2_a74d3e82c6c74d778a643968d499dd53_img_000

这家工厂由德国半导体厂商Elmos Semiconductor SE运营。制造电路线宽350纳米(纳米为10亿分之1米)的产品,在技术上属于上一 代。针对中国的同行企业北京赛微电子旗下的瑞典子公司收购工厂,德国政府原计划批准,但在审查期限之前改变了结论。

北京赛微电子是年营业收入为100亿~200亿日元规模的中坚企业。涉足采用MEMS(微机电系统)的传感器,面向通信和医疗行业供货。此前希望借助此次收购,获得Elmos Semiconductor SE的车载半导体制造能力。

北京赛微电子在收购遭禁止之后指出,公司对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这一最终正式决定深表遗憾。公司将继续看好并重视汽车芯片产业及相关业务布局。

针对当地半导体厂商ERS ELECTRONIC,德国政府也阻止了中国企业的出资。同样的趋势也发生在英国。

安全方面的风险

英国政府11月命令中国电子产品大型企业闻泰科技出售通过荷兰子公司持有的英国半导体厂商Newport Wafer Fab的股权。

闻泰科技强于智能手机的ODM(原厂委托设计代工),通过服务于中国小米等实现增长。还首次出现在美国苹果10月公开的最新供应商名单中,近年来致力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等的节能性能的功率半导体。

v2_612b58e9182d4f4786cfdacf201a3442_img_000

Nexperia扩大中国投资(广东的半导体后工序工厂)

闻泰科技投资6300万英镑,于2021年8月取得了Newport Wafer Fab的100%股权。但在2022年1月,以防止重要领域技术外流为目的的《国家安全和投资法案》施行,英国政府根据该法案重新对收购展开了调查。

英国内政大臣格兰特·夏普斯(Grant Shapps)提及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高精度半导体技术外流这一可能性,指出“存在国家安全保障上的风险,这种企业活动将削弱英国的能力”。该法案以半导体、人工智能(AI)和能源等总计17个领域为对象。

闻泰科技表示即使出售Newport Wafer Fab股权,“亦不构成重大影响”。不过,中国的一家证券公司表示,闻泰科技由旗下企业在欧洲运营多家半导体工厂,“由于当地的政策,产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在半导体领域,意大利政府也叫停了中国深圳市的投资基金对意大利LPE的收购、以及中国浙江晶盛机电对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业务收购。

在欧洲政府的这些反应的背后,存在对中国政府主导的纯电动汽车战略的警惕感。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对欧洲直接投资2021年达到106亿欧元。以2016年为顶峰呈现减少态势,但2021年相比上年转为增长34%。汽车相关投资占到总额的23%,拉动整体增长。

荷兰的经济数据分析公司达特纳公司(Datenna)调查了2010年以后中国企业的逾750起对欧洲投资,发现中国政府影响力巨大的项目有180起,中等程度的项目为121起,超过整体的4成。

v2_d4fdc2631ea047bab4a02a7f2f0b8103_img_000

法国顾问公司Inovev估算显示,在到2030年占欧洲新车销量4成的纯电动汽车中,最多达到20%的116万辆将为中国造。纯电动汽车被欧洲各国定位为主要产业,希望通过限制中国的投资,尽可能削弱中国影响力。

强硬派提升影响力

对华强硬派在政权内部提高影响力,也产生突出影响。在英国,在执政党保守党内部,自2020年春季前后起,对华强硬派“中国研究小组”开始掌握话语权。英国政府同年7月决定将华为技术排除出高速通信标准“5G”。

保守党的一位议员针对排除的理由表示,“中国的科技明显比英国发达。不应该将作为民主国家的我们的安全交给中国”。

在德国,2021年12月起,“绿党”进入联合政府,情况改变。绿党属于环保政党,同时作为对华强硬派而闻名。

中国也加强应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1月针对中国企业收购在欧洲被阻止抨击称,“英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直接干预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正常投资合作”。同时还批评称“德国不要把正常的经济贸易政治化,更不要以国家安全为由搞保护主义”。

目前,中国企业对投资欧洲出现慎重态度。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Y)统计显示,2022年7~9月中国企业宣布的在欧洲并购总额低于10亿美元,创出历史最低。背后还存在能源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很多中国企业将供应链重点放在本国,即使在欧洲的并购陷入停滞,对公司整体经营的影响也有限。不过,如果将欧洲的强有力企业纳入旗下,能加快业务规模的扩大和高端人才的增强。如果欧美市场开拓不能顺利推进,中国企业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有可能变得迟缓,阻碍全球竞争力和增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林英树 佐竹实 川上尚志,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