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东人到四川道观做义工是怎样一种体验?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7702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广东人到四川道观做义工是怎样一种体验? - 少数派

1
广东人到四川道观做义工是怎样一种体验?
19 小时前

我离开成都那天,阳光明媚,天空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雾霾。

这是一周以来难得的一次阳光,吸引着路人在户外尽可能地多呆一会,聊天、拍照、打电话。四川人大多肤色白皙,拜这里的气候所赐,阳光降临在大邑县开往成都市区的高铁上,穿过钢铁之间,照亮我脚前的一小片区域,以及我的行李箱。今天乘坐高铁的人不多,大多是到成都办事的,但大邑县平时去成都的人并不多。

那天上午,我还坐在「有无山居」门外的长廊上,凝望眼前的山景。我的行李已经收拾好,衣服整齐地放在行李箱,垃圾收拾好绑紧开口放在大垃圾袋里,床上用品拆下来扔进洗衣机,快速模式。我谈不上有强烈的离别忧愁,所幸这里的人也并不拥有强烈的告别情节,吃过早饭,上午九点半,我将坐同行高师傅的小货车下山,途经花水湾镇到大邑县乘坐高铁,到成都天府机场坐飞机回广东。

我在千佛山已经住了两个月又10天。期间始终住在山上,除了下山做核酸、买菜和拿快递,没离开过大邑县花水湾镇。

千佛山上有一座千圆道观,是一座存在一千多年的宗教场所,最早建于东汉末年,与不远处的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历史相当。期间经历过地震、火灾、历史事件,曾经是佛教寺庙,如今是侍奉三清的道教宫观,被毁灭过又再次被重建,主体建筑是三清殿和「有无山居」,再往上则有供奉张天师的天师殿、供奉玉皇大帝、天地水三官的玉皇殿,斗姥殿,从斗姆殿旁的楼梯往右走,则有一片摩崖石刻,属于文化历史建筑。

1

图片来自水印

拾级而上的石板楼梯,茂密的竹林、参天的大树、密集的植被,三清殿门前挂着一块「满目青山」的牌匾,是对这里景色的精确写照。

1

每天早上六点,穿着明黄色的诵经袍,我们会和住在这的居士和道士一起起来做早课,上香、奉水、敲钟击鼓,然后跪在三清祖师爷前面,一边听着木鱼声、敲磬声,一边诵读道教经典。

那样的时刻总是很美好——千圆道观夏秋季节的早晨,让人感到清爽自然。

当我即将离开时,我发现我最怀念的和最感到惊奇的,正是这样规律的时光。我不再在乎是否在服务周到的酒店房间醒来,我不再紧张今日行程是否有可以打卡和拍照的地方,不再有想与朋友炫耀的心情。我希望可以在一个地方尽可能停留的时间再长一点,在这里吃饭、睡觉,就像我原本就生活在本地,像游子回归故乡。

1

我想,再没有地方能像千圆道观,能在精神上让我有归乡的感受了。

我告别同行的高师傅、一同下山的住客 Olivia 后,提着行李从成都南站高铁站出来,将一个证明我是核酸绿码的小卡片交给门口的工作人员,我迎着阳光站在高铁前的广场,距离飞机起飞还有 6 个小时,足够我再慢悠悠地吃个午餐。

我穿过马路,走入 Olivia 告诉我的一座商业中心,上五楼,走进「绿茶」餐厅,古朴的木质装潢隔开客人与客人之间的位置,我得以独自一人坐在一张方桌前,餐厅里的四川话让人感到亲切且怀念,两个漂亮的四川女孩刚做完瑜伽,在我身后的桌子坐下聊家常。扫码点餐,我要了一份红糖糍粑,一份娃娃菜,一份炒饭,炒饭配了一小碟四川泡菜,我很满意。

泡菜酸酸甜甜,清爽可口,很好吃。红糖糍粑上铺一层稠密浓厚的红糖。我就着泡菜,慢慢品尝下山后的第一顿饭。在千圆道观,我们每天吃斋饭,以素菜为主,偶尔有荤菜,经常有烘焙和甜品。在千圆道观做义工的两个多月,我重了十斤,全是拜斋饭和甜品所赐。其他时候我们都在干活或者上早晚课,从早上六点到晚饭六点半结束,山上永远有事做,从早到晚。

成都到处是便宜的小餐馆,从酸辣粉到土豆烧鸡应有尽有,街边是随处可见的穿传统服装的年轻人。传统国学、传统服饰、传统文化,四川仿佛是一座承载时间韵味的器皿,在千圆道观我总觉得自己活在武侠小说,正是这些古旧之物滋养着四川,兼收并蓄,有中有西,有旧有新,让这里成为一个诞生新流行文化的地方。

1

成都街头到处可见穿传统服装的年轻人

遇到意大利师兄

刚来成都那天,我还处于被今年罕见高温击中的状态,整个人晕晕乎乎,像感冒又不像感冒,幸好核酸阴性,我顺利从广东坐飞机到四川。因为身体不适,我对成都景区和食物兴趣寥寥,急忙奔赴这趟旅行的目的地,大邑县千佛山的千圆道观。

山上几乎没有人。受到疫情影响,宗教场所此前已经关闭了很长时间,天空下着小雨,我背着书包分辨着路线,找到「有无山居」,只听一男子拉着小拖车,将我刚在停车场拜托王大爷的行李箱从缆车上卸下,他将行李箱不紧不慢地放到「有无山居」门口,见到我之后,开心地说「这是你的行李箱啊,我还以为菜到了呢。」

我感到不好意思,急忙向前询问我应该到哪里找金师兄,这位师傅亲切地跟我说:「往前走到三清殿。」说完走进「有无山居」,消失了。

「有无山居」前是一个广场,地上是一个巨型八卦图,中间是太极图案,四周是八卦,正前方有一座红旗,背后是青绿色的山景,一层又一层,层层叠叠,不知是雨雾还是云,白色的轻烟点缀在绿山之间,让人怀疑其中是否住有人家,此刻正在烧火饭菜。

1

三清殿所在的广场和「有无山居」的广场连在一起,从无人机视角看下来像两个半圆盘子嵌在山体中。

1

无人机视角,左边是三清殿,右边是有无山居

爬上三清殿楼梯,跨过红色大门,我看到两个穿着明黄色袍子的人跪在殿前,嘴里念念有词。来之前金师兄已经在微信告诉我,他在上晚课,晚课之后才能接待我。

我坐在殿内的木头长椅上,没发出声音,身旁有一盘看起来像晒干的虫子的玩意,散发着药物的味道,臭臭苦苦的,我从嗅觉上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我感到紧张,人生此前所受的无神论和医学常识开始冒头。于是我悄悄移开,坐在稍远的另一张长椅上,那张长椅上没有虫子。

1

三清殿内

殿内一切井井有条,穿着明黄色袍子(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诵经袍)的人结束了朗读,鞠躬互拜,到殿旁一侧脱下衣服和帽子,从神像前撤下茶杯,穿着深蓝色长袍的金师兄握着一条木杖,开始击鼓敲钟。

铛、铛铛、铛,节奏的敲钟声响彻整个殿堂,与从屋檐滴到水池的声音相应,晚课似乎是结束了。金师兄缓缓向我走来,他又高又瘦,有着苍白的皮肤和灰白色的头发,眼睛是蓝绿色的,他是个外国人。

「你好,我是今天到的义工。」——我急忙自我介绍,金师兄跟我接洽完毕,又转头走出三清殿,回来时手上叠着蓝白相间的床单被套,原来是给我去拿东西了。将行李暂时安顿,我便和金师兄坐在长椅上聊起天来。

金师兄问了我一些常规的问题,「你为什么来道观?」——我毫无准备,「因为喜欢安静的地方。」我说谎了,我其实是看了《笑傲江湖》里的青城山门派,了解到四川有很多道观,在家呆着无聊来的。

金师兄的中文多少有点口音,让我想起在海南认识的一个法国冲浪教练,此时两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重合,「很多人都说自己喜欢安静来的,但是最后大多数人也呆不住。」

「看来有很多人来了适应不了啊。」我哈哈打趣,当时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那些人之一,为了避免金师兄问更多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我发挥自己当记者的经验,开始向他发问:「你为什么对道教感兴趣?学道教最难的是什么?什么时候来的中国?你会太极拳吗?可以教我吗?」

谈话的气氛逐渐好了起来,原来金师兄在欧洲时就开始学中医,而且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从小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是投胎投错了罢」——那时我还没意识到,整个三清殿只有我们两个人,加上在「有无山居」的黄师傅、吴阿姨,义工小周,暂时整个山头只有我们五个人。

1

在扫地的另一位小师兄

金师兄来自意大利,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意大利人,他的性格属于有问必答的类型,无论我问什么,他都一一作答,有时过于诚实,让我以为他在开玩笑。

我问他以前做过什么工作,他说「帮一群神经病擦屁股」,喔,尽管我对西方文化感兴趣,也看过一些欧洲电影,但意大利是很陌生的地方,加上口音差异,我没有完全听懂金师兄在说什么。

第二天,他一边做苹果派,我在旁边继续采访,才知道原来他上一份工作,真的是「给神经病擦屁股」。

金师兄说他年轻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份工作,他没想太多,一做二十年过去了。这份工作是专门帮助精神病院的病人回归社会,将他们从精神病院运出来,帮他们找住的地方,教他们生活技能,便免不了「给他们擦屁股」。

我学会了,原来金师兄说的话是不加任何修饰和比喻的,或许是他还不知道「擦屁股」在中文语境有别的意思,代表帮某人处理手尾。和喜欢开玩笑的法国冲浪教练不同,意大利道士是实在的西点厨师,即便都来自欧洲,年龄相当,我也不该以为他们是相似的。

1

正在给我们做蔓越莓饼干的金师兄

当地又当季

这是我第二次乘坐成都天府机场的飞机,这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一个机场,但从成都南站坐十八号线直达,十分方便,值机、安检后到候机楼,寸金寸土的机场还在内部划出一个户外空间让人们放松。

在地铁上我就发现,成都是个现代化和人性化都很高的城市,地铁分成不同冷气温度的车厢,车厢内显示屏还会展现细节的下车和转乘信息,比如这个车厢人流量如何、出去换乘和出口的楼梯在哪里。机场内的户外小广场古色古香的,工作人员和等着起飞的人们或站着或坐着,抽根烟、聊聊天、做个拉伸,室内是高效率的冰冷质感,室外的阳光和空间让人不自觉地放松。

1

成都天府机场内

我第一次来成都,是出差参加一个会议,工作结束后我独自去看了大熊猫,那次也是冬天,天空阴沉,不妨碍游客为熊猫们的惬意姿态惊叹。

回程飞机向东南出发,不知是否与晨昏线平行的缘故(我在脑海中模拟数次地球运动和阳光直射角度,始终不得答案),窗外的晚霞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地平线上以日落为中心点,红棕、橘黄、蓝紫、墨黑等色彩呈半圆形、有层次地向外发散,美轮美奂。

1

这是在视觉上提醒我,我已经下山了。由于山上地形和气候,直击日出日落是很罕见的事,更常见的是厚重的云层牢牢地扒在我们头顶,太阳虽不见踪影,温度已经传递到大地,山上山下的温度差驱动着在山间的云雾上下流动,没有一刻的景色是一样的。

正是这样的流动,让人意识到时间的存在和消失,时间衡量上一刻与下一刻的区别,但当我意识到此刻所见将永远不再重现,我又觉得时间消失了,与那瞬间的我和天地,如琥珀一样,被封印在时空以外的某个地方。

1

每天的景色都不一样

我很享受在陌生地方看天空的感觉,就像小鸡从壳里出来看到的第一个生物,会以为是自己的妈妈。此刻我想象自己仍然站在太极图上,踮起脚试图望得更远,湿润的空气不发出声响,悄悄注润我的心田。

绿色代表生命力,是春天从土里发芽的原动力,是夏季为人们降温遮阴的参天大树,是秋天转化成黄色后代表的丰收和回归大地。在大自然里停留的时间越长,我越感受到天地宇宙的规律在人身上同样奏效,当我观察云行雨落,会想到人生际遇的变幻,怪不得古代文人总是借景抒情,与其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如说是人会很自然地触景生情。这景色也不必真的与你有任何历史交集,当你到一个新地方,内心也会忽然升起一份对旧人的怀念。

我喜欢呆在千圆道观,因为它到处提醒我,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就像杰克·凯鲁亚克写的《达摩流浪者》给我的景象,穿上登山鞋,拿着登山杖和手电,背着小背篓,我们也像《达摩流浪者》里寻求自由精神的人一样上路,回到大自然中。

他们徒步、爬山,在山间露营、冥想,我们也做同样的事,爬山,到没有人类生活的林子去,蹲下,仔细查看每一片土地,瞧瞧有没有在秋天冒出来的小竹笋,毛茸茸的尖尖头常在竹子附近,或者被落叶掩盖在下方,如果我们没有拔掉,来年它们会长成新的竹子。

1

九月中,山上下了几场雨,黄师傅说:「是秋笋的季节了。」每天早上,我都能看见山下村民们穿着雨鞋、拿着镰刀上来,沿着万佛顶的楼梯往上走,不一会儿就不见人影,直到下午两三点,他们又出现,背上满满一麻袋的竹笋,把他们整个身子压成直角,丰收是让人高兴的,除了这没什么人居住的山顶,还有哪儿可以让人肆意收割秋天的新鲜笋子呢?

雨水滋润万物,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有生命的地方就会聚集人类生活。我们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一个不下雨的阴天,我们一群人集结上山拔笋子,为斋饭加餐。在当地吃当地食材,在当时吃当季食材,这也符合道医的养生之道,再没有什么比在身边长起来的秋笋一样,当地又当季了。

拔笋子的新手,像我和另一位义工小王,会尽量多带工具,防滑的雨鞋、防蚊子的帽子、防蚊水、长袖长裤、棉线手套,再来一把小锄头或小刀、一个背篓,这套装备仅仅是上山就把我们折磨得够呛,太重了,爬山很热,又很累。

拔笋子的老手——李道长的装备就轻便很多,穿着长袖长裤的道服,腰间绑一块红布,用于装笋子,镰刀别在腰上,既可以开路又可以剥笋。

1

拔笋小分队

李道长带我们到还没被村民们收割的区域,来搞些漏网之笋。自「有无山居」向玉皇殿走去,走二十多分钟的楼梯,行至竹林深处,李道长用浓重的本地口音告诉我们:「就是这里了。」扭头就朝竹林走去。

没有路的地方,一脚下去有深有浅,有的是雨水之后粘湿的泥土,有些是落叶伪装的小坑,有的是被砍掉的竹子切面,十分锋利,很危险!这是我第一次爬野山,一个完全没有被开发、适合游客的地方,看来当我向往《达摩流浪者》他们徒步和爬山的浪漫情节时,并未考虑过实际情况,我会因为体力不足、山峰险峻,气温降低等原因忘记自己在追寻自由。

慢慢走还是可以的,我用登山杖作为向导,先往前试探一下路况,再往下走,李道长此时已经不见踪影,他偶尔会发出声音,提醒我们他的方位。「这边有笋子!」——我们几个像听到鸡妈妈呼唤的小鸡,一下来了精神,加快脚步朝声音的方向走去。

1

这不是李道长,是在斗姥殿值殿的王道长

另一个问题是,我不认识笋子!

炒好放在餐桌上那种我当然认识,但是初生的?包裹着笋皮还是笋叶还是笋壳(我连这个也不知道)?在乱糟糟的土地上,有个区域铺满剥下来的笋皮(暂且叫它们笋皮吧),那是之前拔笋子的人留下的,新长出来的秋笋是细细小小的,冒出地面不会超过十厘米,肉眼看并不明显,不过窍门是,当你在某个区域发现一根笋子,往往意味着周围还有别的。

1

狼狈本人

吴阿姨为了让我们新手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她一发现笋子,就会喊我们过去,让我们拔,「你看这就是笋子,冒个尖尖头,你拔下第一根,之后就好找了。」背着背篓在低矮的竹林间难以穿行,我们只好把笋子堆在一起,打算往回走的时候再收集带走。

度过最初发现笋子的兴奋之后,我已经累了,大概拔了二十多根笋子吧,长长短短的,我已经在心里给自己打一个 80 分,遂拿出手机记录一下,发个视频给朋友。周围没有人,天色暗了下来,在林子里显得更暗,会不会有动物出现也说不好。我们五个人,拔了小半个背篓,没有村民一个人拔得多,已经很满足了。

主力军仍然是李道长,他一上来展开他的红布,里面满满当当的,而且是剥好的笋子,用镰刀沿着外壳垂直给笋子削一刀,两只拇指一抠,很轻易就剥好。

回去之后,吴阿姨将笋子洗干净,第二天,我们吃上了自己拔下来的凉拌辣椒笋和腊肉炒秋笋,碗里一点也没剩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我知道了。

湖广填四川

四川与我一直有特别的缘分,在海南冲浪时,认识不少来自四川的女孩子,个个人美心善、性格开朗,那时我就发现,四川话不难懂。我本身是客家人,在家里讲客家话,在学校说粤语,有点语言天赋,除了潮汕话、闽南话完全猜不到,四川话可以猜对一大半。

有一次饭桌聊天,我问道长可不可以在道观里喝咖啡,我带了些挂耳咖啡,黄师傅对这个感兴趣,问我「是喝咖啡吗?」我说,「嗯嗯,我带了挂耳咖啡」,他又问:「是he咖啡吗?」我求助周围的四川人,我是不是误解了什么?

黄师傅也有点不好意思,「he咖啡」,义工小王跟我说,「黄师傅问你,是不是黑咖啡,他这乐山普通话!」哦哦,原来he是黑色。

每天早晨做完早课,大约七点多,我走在栈道上,竹林树木之间隐隐有鸟虫活动的声音,浓雾充斥着整个空间,能见度不过二三米。大家在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有人回房间休息,有人起来洗漱,吴阿姨在做早餐,黄师傅在扫地。

为了尽可能领略山上多变的景色,我有空就来栈道散步,从静心桥走到摩崖石刻,掬一手山泉水,细细查看石刻下供奉的诸位神仙,再从石刻下来,经过斗姥殿,穿过文化长廊,到尚未修缮完成的天师殿,自上而下,换个角度看我们居住的三清殿。

1

在人声鼎沸的景区,我会被人群感染,忙于跟随大众看这个、做那些,当自己一人随处溜达,才可以静静地呆着放空。

1

我穿过迷雾中的石板楼梯,试图寻找能解除心中迷惑的关键,我常常觉得生活在道观过于自然,仿佛我上辈子就是个道士一样。千佛山我也很喜欢,前面提到我是看了《笑傲江湖》才萌生来四川道观做义工的想法,书里的青城山真实存在,我也申请了青城山的道观,未获允许,最后误打误撞来了千佛山。

回程路上偶然遇到了扫地结束的黄师傅,他每天早晨七点左右就会开始清扫三清殿、八卦广场、栈道的落叶,动作干净利落,是名副其实的「扫地僧」。我忘了本来在聊什么话题,便提起前两天扫栈道,遇到上山来游玩的客人,有个大叔,肚子鼓鼓地,年约 40,跟我说他以前经常上来千圆道观,这两年疫情才少来,问我是不是新来的。我说自己是义工,从广东来,他很惊讶,从广东?

我也很惊讶,从广东?地理位置上,广东和四川直线飞行距离为 1238 公里,饮食文化几乎截然相反,一个喜清淡,一个爱辣爱油,语言也并不相通。广东的道家文化几乎可以说没有,信佛和信基督的倒偶尔能看到几个。尽管如此,我来了,这应该就是缘分吧!

黄师傅一边听我说这件事,一边点头,他跟我说「没那么神奇,我们这里有很多广东人啊。」

「在哪里?!目前就我一个广东人呀。」——黄师傅露出那种「这你就不知道了」的表情跟我说,「你不知道湖广填四川吗?」

原来四川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移民,幸存的本地土著人极少,最后一次是明末清初,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从湖广两地来了众多移民,将四川人口从几十万增加到千万。

安县,「当明末乱后,尽成荒土,鲜有居民。清康熙中叶,始招民开垦,官给耕牛、籽种」(注:民国《安县志》卷 26《食货·户口》。)。

乐至,「本境自明季荡版,鞠为茂草,至康熙三十三年,仅有 27 户」(注:光绪《乐至县乡土志》《户口》,民国元年刻本。)。

苍溪县,「自献贼乱后,土著几空」。「顺治十年至康熙三十年,计户止 85。」(注:民国《苍溪县志》卷 9 《食货志·户口》。)

云阳,「自明季丧乱,遭献贼屠狝,孑遗流离,土著稀简,弥山芜废,户籍沦夷」。「至康熙四十年,始编审户籍」。(注:民国《云阳县志》卷 9《财赋》。)

——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与清政府的行政调控

啊这么说来,我们说不好是老乡呢!

我试图想象我家的祖先,听到消息,说四川经过长期战乱后「土旷人稀」,毅然决定变卖家产,携带一家老小,从岭南经过贵州走旱路入川,奔波数月,划下一片无人认领的土地,一边躲避当时兴盛的虎患,一边落地生根,生儿育女。

清朝初年,因为常年战乱,整个四川处于残破不堪的状态,于是朝廷想要「招辑流亡,极意抚恤」——招抚流民垦荒,利用四川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渐恢复和发展经济。

但初期并没有什么效果,「复业垦荒者犹是寥寥然,未有成效可观。」许多百姓仍然持观望态度,康熙三年(1664),四川巡抚张德地甚至恳请朝廷下令让各省的督抚下「逐客令」,敦促流离在其它各省的四川绅民回川,仍然收效甚微。

康熙六年(1667),朝廷开始下达更加严厉的行政手段,先是在行政上撤掉湖广总督,再设川湖总督,从整治区域划分上减少移民四川的障碍,并在经济、政治上给予移民便利,比如「招民授职」政策,不拘省内省外,及「准令五年起科」(原定三年起科,后又宽至六年起科)。

康熙十年(1671),清政府明令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

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政府又作了关于「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的规定。同年,还作了凡他省人民「在川省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分的规定。」

到雍正时期,川陕总督岳钟琪还要求「给穷民牛具籽种,令其开垦荒地」。

外来移民到四川,不仅给地给户口,还减免税收田赋,解决孩子上学读书就业问题,这几乎是清朝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

至此,四川的移入人口终于逐渐增多,并且稳健发展。

在四川长大,比较有名的广东客家人,是朱德同志,他的祖先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从广东韶关移民到四川,他在散文《回忆我的母亲》里写:「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能听懂部分四川话。根据我的不完全文献考究,《地球知识局》写的湖广填四川是真的么?》提到,「湖广人在四川留下的印记最鲜活的体现,就是他们的方言对四川话的影响。从重庆万州沿着长江和岷江一路向西,各地的方言只是在渐变,一直到成都为止。这里就是四川现在主要的方言「湖广话」的地盘。这种方言结合了古湖北话和北方方言、闽语、粤语的特点,由于现在成渝两地的强势而成为了四川方言的招牌。但是从成都向西跨过岷江,方言开始大变(由于成都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这个边界还在向西南移动),这就是经常被成都人嘲笑的‘南路话’。」

黄师傅所讲的乐山话,是俗称南路口音的四川方言入声区的代表,南路话和湖广话来源不同,湖广话更为强势,于是南路话也受到影响,在《从声调演变看四川方言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历史关系》一文中提到,「通过声调演变研究,结合方言史和移民史考证结论,我们认为四川方言南路话与湖广话的历史关系是:南路话与湖广话来源不同接触但深刻,湖广话带领南路话演变。」

仔细一想,乐山话的「黑」读「he」(呵),粤语的「黑」读「hak1」(赫),读音很接近呢。

湖广填四川使四川的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都发生重大变化,而今天四川的人文特征、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居民性格,甚至川菜、川剧等,都跟这场移民运动脱不了关系。

在查阅这段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意外对自己身世和来源有了更多认识,很多疑惑都豁然开朗,比如住在山上为何让我感到熟悉和安定,除了家乡来自广东粤北山区,原来还有客家人「住山不住坝」的说法。

另外,千佛山万佛顶上有个巨大的溶洞,溶洞之深,道长曾邀请探险队进溶洞三天三夜,仍找不到出口,而溶洞的地貌在粤北地区特别常见,小时候经常去的连州地下河,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天然石灰岩溶洞。

数百年前的湖广人、客家人迁徙到四川,将他乡故乡多年后,我在天府之国产生的类似「归乡」的感受,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首先是从小被香港文化培养的武侠小说兴趣使我翻开《笑傲江湖》,其中提及的青城山让我开始留意四川道观,小红书随即用算法给我推送道观义工的笔记,逍遥自在的道家风范吸引了我,用流行话来说,是「体内的 DNA 动了」。

没错,这一切最终和我体内的广东人、客家人基因吻合,看似出门旅行,实质游子归乡,最终诞生了这趟神奇的道观义工经历。

甚至,通过基因分析,遗传上,川渝与湖南、湖北、广东等省的共享程度要远高于与华东(此处特指苏浙沪皖)、北方省份的共享程度,也就是说,如今大多数川渝人,完全可以找到 200⁠–300 年前、500⁠–600 年前的两湖、广东、福建、江西等省份的同宗亲戚。

一个不太让人惊讶的结论,不是吗。

另:其它关于义工旅行的文章

> 少数派请你做地图:城市声音收藏夹火热征集中,期待你创作的城市之声 🎧

> 下载少数派 2.0 客户端 、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