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方案——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ino-manager.com/29489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方案——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11月22日,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圳先行示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在五洲宾馆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深化理论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探求“深圳解码”,为深圳先行示范谋求“中国解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视频致辞,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出席会议并讲话。深圳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致辞表示,将努力把深圳学术年会办成社科界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充分展现深圳社科理论界的“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并以此推动全市各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深圳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高振怀,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发表主旨演讲。本次会议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

高振怀:塑造深圳高端智库文化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高振怀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端智库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国家力量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意蕴。硬实力是科技、经济、军事,软实力是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心性智慧、人文精神,而智库就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塑造独特的智库文化,是深圳高端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要素之一。深圳智库要想成功,首先要文化成功。从规律上,智库文化聚焦四点:

一是学术底蕴。学术和智库咨询是“根与叶”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学术深度决定了咨询深度,学术能涵养咨询。如果仅有一般的阅历、经验,而缺失学术的素质,学养的积淀,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智库专家。

二是思想深度。智库必须有思想,而且是深度的思想。智库必须做到独立思考,做到大道至简、揭示本质,做到保持原创能力,不仅仅停留在政策解读上、不简单揣度决策偏好。同时,要优化智库思想生态,切磋争鸣要成为常态,开放探索要成为风气。

三是理性精神。理性的哲学解读是对感觉不信任,其本质是科学。沉思优于轻信,逻辑优于偏好,证明优于解释,理性优于感性。要尊重规律、敬畏规律,要树立忧患意识,要强化反思能力。

四是现实品格。智库要具备问题导向品格,聚焦“真”问题,以学术逻辑研判真问题。智库要具备建设性品格,懂决策、懂政府,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具备现实纠错的功能。

李凤亮:鲜明“城设”将快速提升深圳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在数字文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载体,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明创新,都必然要求构建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城市文明,打造一个国家的城市文明典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圳应该在这方面先行示范。

李凤亮认为,深圳现在有多个城市标识,如“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移民之城”等,但是目前缺少一个总体的、准确的描述和形象,这说明我们的城市形象传播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他指出,城市与人的特征相似,拥有可以塑造、培育并被公众认知、接受的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城市的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则主要依靠一代一代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以及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组织、个人的创设与营造。这种对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的有意识创设,即为“城设”。我们应该像打造“人设”一样打造深圳的“城设”。

鲜明的“城设”可以在多个方面助推城市的创新,包括吸引人才的集聚,激发城市的活力,促进创新生态的产生,同时鲜明的“城设”也能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彰显城市文明高度。

在李凤亮看来,城市文明典范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高阶形态。深圳的城市文明典范建设,需要提升面向现代化、厚植科学精神的创新力,面向未来、传承古今经典的引领力,面向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力,面向市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渗透力,“政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的协同力。他建议,深圳未来可着力打造“活力之城,梦想之都”的“城设”。

唐杰:共同富裕路上应有“深圳探索”

香港中文大学理事唐杰教授作了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全民发展是未来重要的方向。

实际上“共同富裕”题中之意有两个,一是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二是促进机会公平。共同富裕强调全体人民有公平享有追求发展,勤劳致富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富裕是一个结果问题,它也是一个机会问题。在这样一个思路下,我们既要反对两极分化,也要反对“平均主义”。

从总体来看,深圳应该立志成为共同富裕的典范城市,事实上,深圳也有能力做这样的典范城市。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大幅增长,它创造了史上从来没有的人均GDP在40年增长130倍的奇迹。深圳从总体情况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是比较相称的。在这样一个地方,扣掉物价因素之后,深圳的实质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在持续较快地增长。

第二,深圳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最低工资制度,1992年,深圳就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除此之外,深圳失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位,参保比例高,社会的保障体系保障了公平性。深圳是典型以公平促进创新,以创新促进公平,有效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地方。深圳的教育不仅有学历教育,有关劳动力的再培训教育是全国最多的。深圳的男女平等意识也很强,女企业家的占比非常高。

在这些有利条件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路上应有“深圳探索”。

郭万达: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着力点,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路径》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深圳要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一是要稳住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稳住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二是要推动落实“20+8”产业集群政策,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协同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三是要稳住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加快对创新链的“补链”“强链”;四是要稳住头部企业,稳住优秀的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稳住工程技术人才,筑牢实体经济的大底盘。

此外,深圳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一大批战略科技资源,推动更多颠覆性创新。二是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评价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三深圳还要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深港在大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和发挥深圳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