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腾讯教育发布2022“云梯计划” 为5000名大学生提供免费云认证培训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tech.caijing.com.cn/20221130/490389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腾讯教育发布2022“云梯计划” 为5000名大学生提供免费云认证培训

教育科技正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11月30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教育专场线上开幕,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教育总裁殷宇向外界传递了腾讯持续投入教育的信心。

殷宇认为,教育科技坚持“教育数字化助手”的定位,坚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仅会一直“在场”,而且有机会成长为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新动能。他表示,腾讯教育将立足于科技优势,持续发挥产品力、深耕好内容、建设生态圈,做教育数字化最好的助手。

会上,腾讯教育各业务负责人分享了腾讯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企服务等核心赛道的最新业务布局。期间,腾讯教育还发布了2022腾讯云·未来开发者云梯计划和虚拟仿真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组长杨宗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建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希沃副总裁黄逸涛等专家及行业代表“云”集一堂,共同交流、探讨教育发展的新风向。

教育数字化进程加速,开启教育科技元年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的进程持续加速。而加速的关键动力,源自于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增添了政策的牵引力。

教育对科技的需求度也在“加速”中不断提升。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腾讯教育所服务的教育客户用云量同比增长70%。

“我们正经历‘教育科技’的元年,即将迎来数字化的产品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爆发式落地和应用”,殷宇说,源源不断的数字技术,与复杂教学场景、更多元的教育需求不断融合,“数字技术与教育正在加速实现‘全学段的双向融合’”。

他介绍,过去一年,腾讯教育将云计算、音视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转化为400多款自研产品,并应用到教育领域,和合作伙伴一起服务了1000多个教育主管部门、12万所学校。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124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教育总裁 殷宇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组长杨宗凯指出,教育数字化是个历史的进程,主要包括转换、转型和全面转型三个阶段。

杨宗凯表示,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的影响,元宇宙作为技术创新的总和,代表了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元宇宙支撑下的教学场景将全面支撑个性化的“学”、差异化的“教”、精准化的“管”,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和全面的学习体验,最终实现更加公平、适切、开放、可持续的教育。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135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组长 杨宗凯

教育供需呼唤精准匹配,科技落地成解题关键

实现教育供给与需求更精准的匹配,打破“有而不用”的局面,是教育数字化的题中之义。而科技深入细分场景、解决真实痛点,则成为解题的关键。会上,围绕数字技术助力破解供需“两张皮”局面,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的探索和思考。

例如,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人岗错配等现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建领表示,数字时代呼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许建领从人才培养组织方式、人才培养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通道等多个维度,分享了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深职院经验”。

其中,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实践,深职院与腾讯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认证考试中心搭建、智慧校园共建、信息安全校企合作解决方案落地等开展深度合作,联手共育符合产业互联网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14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许建领

而在人才培养的起点基础教育阶段,供需失衡的重要表征是数字化思维的滞后,造成信息化产品“有而不用”等现象。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强调,没有创新的技术应用无法产生新价值。

祝智庭认为,教育数字化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转基因”工程——即把“学为中心、适性发展、需求驱动、开放创新、人机协同、数据赋能”等先进的文化基因植入到教育过程中去,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的效能,真正实现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教育。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152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 祝智庭

除了文化认同,教育数字化从理念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教育生态的支撑。希沃副总裁黄逸涛介绍,在腾讯云提供的云计算、存储服务及腾讯电子签等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希沃结合自身场景触达优势和区域深耕能力进行融合创新,更好地为教育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应用服务。

数据显示,在腾讯教育的助力下,希沃电子白板服务了超过700万教师,在全国参与超260万间多媒体教室建设,其中包含5万多间录播教室。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201

希沃副总裁 黄逸涛

业务布局全面升级,做教育数字化最好的助手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大潮,腾讯教育将如何作为?

殷宇表示,通过打造优质工具,沉淀优质内容,数字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向普惠公平、产教融合、因材施教方向发展的新动能。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教育将发挥产品力、深耕好内容、建设生态圈,携手合作伙伴一起做教育数字化最好的助手。

首先,充分发挥腾讯的“产品力”,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应用的“金标准”,让教育科技在每一个教育场景里“生根发芽”;其次,全面开放腾讯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积累和行业实践,让“好内容”成为高质量数字人才培养的“助推器”;第三,联合生态伙伴和教育企业一起共生、共谋、共创、共赢,以“强协同”作为实现客户价值的“新起点”。

对应新的发展战略,腾讯教育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教企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上也有了全新布局。

在基础教育领域,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麒介绍,腾讯教育将从三大路径出发,用科技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

路径一,以新基建提供底层支撑服务。打造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数字基座,实现人员、数据、设备等的互联互通;构建特色数据中心,激活数字生态,推进素质教育落地。路径二,以AI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服务。运用腾讯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软硬件能力,打造新资源、新工具、新空间。路径三,以创新应用服务推动素质教育提速发展。将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输送到教学一线,提供低门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务。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220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 王麒

高等教育阶段,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表示,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腾讯教育重新定义了自身在高等教育领域任务和使命,将立足于高校信息化、科研创新和产教融合三大支点,携手高校走进校企合作的新时代。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232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 付曼青

第一,基于腾讯平台工具建设“聪明的校园”,让师生有获得感,让治理更加科学、有抓手,助力校园的数字化转型;第二,基于腾讯的算力网络和科研协同工具,为科研人员提质增效,促进科研范式的创新;第三,基于腾讯的新工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互联网综合型人才。

面对教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腾讯云教育企业行业总经理杨晖表示,垂直深耕、贴近场景将是腾讯教育服务教育企业新的着力点。具体而言,一是要持续深入教育应用场景,二是探索全真互联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微信截图_20221130155242

腾讯云教育企业行业总经理 杨晖

会上,腾讯教育还推出了2022腾讯云·未来开发者云梯计划和虚拟仿真实验室。

其中,云梯计划是腾讯教育于2020年启动的一项公益计划,通过免费提供腾讯云认证培训和考试服务,帮助高校学生获得进入云计算行业的“敲门砖”。今年,腾讯教育推出第三期云梯计划,进一步加大了云梯计划的规模,将免费名额增至5000人,并提供云架构工程师、云运维工程师等8个类目的认证,帮助高校学生适配云计算领域不断涌现的新职业、新岗位。

而在教育场景全新推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是自研腾讯游戏织梦引擎首次应用于教育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实体硬件教具将在3D虚拟环境中还原,师生可以在电脑上沉浸式操控“硬件”,也可以通过代码对“硬件”进行编程,既满足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操需求,又降低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门槛。利用实验室的虚拟资源,学生可模拟体验火星探索、智慧交通、无人超市等。

“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事业,需要长期不懈、踏踏实实的耕耘和努力。”殷宇表示,腾讯希望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建设共生、共赢的行业生态,让教育科技扎根于每一个教育场景之中,助力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梦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