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解读|欧美草坪经济火热,中企组团送机器人去海外“割草”
source link: https://www.amz123.com/thread-989175.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行业解读|欧美草坪经济火热,中企组团送机器人去海外“割草”
蓝海变成红海似乎是迟早的事。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智能扫地机器人赛道已经变得拥挤,而一些中国企业也在求变,转战更具有增长空间的赛道,科沃斯便是其中之一。
上个月,科沃斯举行了2022秋季战略新品会,其中备受瞩目的便是其首款智能割草机器人GOAT G1。

图源:科沃斯网站
智能割草机器人这门生意好做吗?会不会成为“机器人”内卷新战场?
01
1.全球市场
“草坪经济”看似小众,实则宽广,在欧美地区,庭院草坪保养如何关注一个家庭的颜面,而割草机等草坪护理工具便是必不可少的。
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为3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其中,美国市场每年对各类割草机的需求大概为800万台,总价值达90亿美元。

图源:谷歌
不过,目前,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并不高。相关数据显示,非智能割草机仍以超过60%的份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智能割草机器人年出货量仅有90万台,市场规模约10亿美元,市场渗透率仅4%。可以说,智能割草机器人有较大的存量空间。
2.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1)埋线式割草机器人成本高、效率低
埋线式割草机器人需要预先在地下埋好磁感线,割草机器人才能在作业时感知并判断路径走向。这种操作成本很高,在欧洲,一次人工上门铺设大概需要花费三四百欧,尤其是当草坪范围出现变化时,预埋的磁感线相应也需重新铺设。
另外,埋线式割草机器人并不智能,在遇到障碍时会出现反复碰撞的情况,且其作业效率极低。有数据显示,面积为300坪的草场,使用埋线式割草机器人,大约需要1周才能完成。因此,很多人宁愿选择手推式割草机,也不愿使用埋线式割草机器人。

图源:谷歌
(2)懒人经济与生活智能化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对自动化的依赖,使得割草机器人在商业、住宅领域的需求更强劲,尤其是通过智能手机便可以操作的智能割草机器人。
(3)草坪经济与环保政策指引
园林绿化行业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和高尔夫球场的需求不断增长,都是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的驱动力。另外,欧美地区在环保政策指引下,鼓励使用电动草坪设备,也将成为智能割草机器人发展的契机。
02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1.技术路线
在割草工具1.0时代,割草机实现了从手动到燃油动力、再到交流电和直流电动力的“进化”。而1.5时代,则是非自主规划路径的割草机器人。现在,割草工具2.0时代来临,可自主规划路径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将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主流。

图源:谷歌
随着草坪经济愈发火热,在智能割草机器人有所动作的中国企业已有不少。不过,当前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属于多技术路线并行状态,主要涉及激光雷达+视觉、L4级自动驾驶+视觉融合、RTK+超声波、RTK+IMU+视觉传感器等。
2.竞争格局
开篇提到的科沃斯并非是智能割草机人赛道中的先行者,早在他们进行研发、申请专利时,国内老牌出海玩家九号机器人就已率先入场,另外,松灵机器人、深蓝科技、锐驰智慧等也在加速前进。传统割草机企业大叶股份、泉峰控股等也在智能化转型,而ULsee、河森堡、邦鼓思等公司也在等待这个赛道的较量。

图源:库犸动力
总结而言,当前入局者或有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研发经验、或有传统割草机生产经验,或有丰富出海经验等,可谓各有特色与亮点。
九号机器人旗下控股子公司未岚大陆发布的智能割草机器人Navimow,已在海外1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和产品批量交付。
松灵机器人旗下库犸动力发布的割草机器人KUMAR,分智能导航与遥控两个版本,适用于商用大面积草坪场景。
深兰科技展出的新一代AI割草机器人,则分为多款型号,可以满足家庭庭院、酒店、足球场等多场景的草坪修剪维护工作。
科沃斯推出的智能割草机器人GOAT G1,以机器人视觉方案为核心技术突破,对草坪上的动物、儿童的安全性更有保障,甚至还可以承担庭院安防工作。据悉,GOAT G1或于明年3月进入欧洲市场。

图源:谷歌
另外,在国外,占据全球九成市场份额的巨头富世华与宝时得,也在寻求对割草机器人进行智能化迭代,只是还未正式面市。
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早一点的品牌也只是在小批量试水,更多品牌仍是demo、参展阶段,有的甚至仍然只是PPT。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基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03
1.谁能抢跑欧美市场?
智能割草机器人看起来简单,实则极为复杂,由于室外环境复杂,其技术方案也需要不断进行测试与调整,如RTK技术遇到树木、房屋光线遮挡时,可能会影响信号。因此,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测试过程,而后才能小规模向海外出货,并依据用户反馈磨合改进,最终,才能进入大规模出货阶段。

图源:谷歌
简而言之,谁能率先大规模出货,谁便能抢跑欧美市场。36氪预测,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的决战点或在明年春天海外割草季。当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潜在风险,如一些老牌企业放弃先机,就是为了等待其他品牌试错,进而改进自己的产品,保住品牌与口碑。
2.出海渠道如何选择?
目前而言,欧美消费者在购买割草机器人时仍更倾向于线下渠道,因为其单价较高,消费者只有摸到实物才能放心购买。亚马逊平台显示,割草机器人的单价可高达2000美金。
因此,对于智能割草机器人来说,已入驻大型零售渠道的宝时得等国外品牌在初期或更具竞争力。而走线上众筹路线的一些初创品牌,易于打开知名度,但会面临渠道难题、利润难题。

图源:谷歌
3.本地化服务怎么做?
对于智能割草机器人这个新品类来说,初期少不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因此,品牌必须为本地化售后服务、智能升级服务做好准备,可采取的方式为与代理商合作等。
总结而言,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有着广阔的前景,即便是新品牌也大有机会。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用户反馈出炉,更多投资者也会出手。对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你怎么看?
</div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