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扎堆智能家居,To B的企业干得过To C的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ingkeji.com/post/lp/15037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扎堆智能家居,To B的企业干得过To C的吗?--丁科技网

扎堆智能家居,To B的企业干得过To C的吗?

[丁科技观察] 自上世纪比尔盖茨打造“未来之屋”之后,智能家居就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普通人向往,企业更是追捧。近年来,随着AI、IoT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热潮再次席卷中国,一时间互联网、家电、家居、手机、通信甚至地产、零售企业都在布局这一领域,仿佛这里面蕴藏着可以轻松挖掘出的“金矿”。

观察来看,目前扎堆智能家居的企业,除了行业属性不同之外,按业务属性基本可以分为To B和To C两类企业。简单来说,To B的企业主要面向地产市场,通过地产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推向用户,而To C的企业则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者也可以说,前者主要面向前装市场,后者主要面向后装市场。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实际上前装和后装市场都兼顾,但总体来看还是有所侧重。

image-20221124102829-1-1669256913351.jpeg

相对来说,欧瑞博这样的To B的企业知名度要低一些,而小米、华为、海尔这样To C的企业知名度会更高。这不仅是因为To B企业在消费者端的影响有限,也是因为To C的企业有更大的规模体量和更悠久的品牌发展历史。

那么,就智能家居市场来说,To B企业和To C企业,谁会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呢?《丁科技网》观察认为,虽然To B企业在业务导入上相对更容易,但智能家居毕竟是一个面向消费者的To C市场,因此To C企业实际上会有更好的发展未来。

以欧瑞博为例,此前其主要打法是和万科地产、华润置地、碧桂园等地产企业合作,将产品通过这些企业导入到地产项目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上量,而且只需要维护一些大客户即可,不需要面对海量的消费者进行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布局。但风险也是很大的,因为其智能家居业务受地产市场波动影响会非常大,在地产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类似2021年老板电器那样的坏账风险也会增高;另外地产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也会有自己的战略布局,同时会有多元化的产品系统供应商,且随着小米、海尔等To C企业也在加大前装系统集成市场渗透,To B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替代压力会持续增加。

To C企业当然也有竞争压力,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竞争是常态化的,是伴随着他们一路成长的,因此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比如,对于小米而言,无论是卖手机,还是卖智能电视、

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插排,都是直面消费者,竞争发展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甚至渠道、品牌、研发等资源都可以复用。

另外,对于To C企业而言,只要在C端市场建立了一定的品牌认知,是可以有效撬动B端市场的。毕竟,对于地产企业来说,经过用户验证过的品牌和产品,会更值得信赖。相对来说,由于有更好的品牌基础,To C的企业则更容易兼顾发展前装和后装两个市场,实现更均衡发展。

整体来看,To B的企业更依赖地产市场,经营风险更大,而如果兼顾布局C端市场,又需要重新建立C端品牌认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相当长的时间,同样有很大风险。例如,欧瑞博就宣称计划未来三年在现有1400多家终端门店基础上,再打造10000家全屋智能体验店。很显然,这就是为了实现C端市场的突破,但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想完全落地,在如今的宏观环境下并不容易。

综上,《丁科技网》认为,企业无论To B还是To C,其产品方案都需要经过消费者体验的检验,B端和C端市场双轮驱动发展将是一条必由之路,而这方面To C企业会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品牌拉力。(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