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斯拉撞倒“多米诺骨牌”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2-11-24/doc-imqmmthc588388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特斯拉撞倒“多米诺骨牌”

2022-11-24 22:41:14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探客出行    我有话说(3人参与)

b1d6-416b7ef4c13e8b9c60ddbd00bbd41d32.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廖鸿杰

  来源/探客出行(ID:TKshenkeji)

  近日,有媒体报道:“特斯拉将继续降价,Model 3将调价至21.99万元起,Model Y将调价至24.99万元起”。而在稍早前的10月24日,特斯拉就有过一次官宣大降价,Model Y车型的起售价首度下降至30万元内。

  相比于这次的大降价,特斯拉更是放出狠话“下代车便宜一半”。而受特斯拉降价影响,梅赛德斯-奔驰在新能源市场的“大刀阔斧”,更是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颤抖。

  特斯拉打响价格战

  10月24日,特斯拉在华市场迎来久违的大降价,热销车型Model Y最高下降3.70万元,最大降幅超10%。

  特斯拉宣布,将国内在售的Model 3车型起售价由27.99万元,下调至26.59万元;将国内在售的Model Y车型起售价由31.69万元,下调至28.89万元。

  约合五到十个百分点的降幅,虽然不是很大,但这却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连续四次涨价后的“首降”。

  受特斯拉降价影响,福特将在华市场的电马车型也迎来了降价销售,整体降幅在2.00-2.80万元间。

  懂车帝数据显示,福特电马近半年(5-10月)累计销量为2648台,月销量也从6月的792台下降至10月的278台,销量下滑或将是福特电马降价的主要动力源。

  此外,赛力斯联合华为打造的AITO问界,在对部分车型推出价值8000元的保险赠送优惠后,也开始向潜在的购车用户发出了“厂家保国补”的提醒。对在11月20日前下定AITO车型的购车者的,如无法在12月31日前上牌,AITO将按照国补标准予以退补而产生的差额。

3ef7-62f305911be9eff3822aa548b357f35c.png

  问界虽然没有明说是降价,但是这种“买车送保险”和“厂家补国保”营销策略,最高累计近2万元的变相补贴,也无不在传递着一种“降价”的信号。

  相比于福特和赛力斯等汽车品牌的“软弱”跟进,蔚来又一次选择了不跟从的“硬气”回应。

  11月11日,在蔚来2022年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蔚来CEO李斌就“特斯拉降价对蔚来的影响”回应道:“特斯拉的Model 3/Y与蔚来的产品,并不完全属于一个价格区间,因此,其降价对蔚来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倔强的李斌不但没有丝毫降价的意愿,反倒是抱怨起了动力电池的“贵”。在李斌看来,蔚来三季度毛利率的下滑,是受到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影响。

  按照李斌的意思就是,蔚来不涨价就已经很不错,怎么会跟着特斯拉去降价呢?

  同在这场电话会上,李斌还表示,到明年6月,蔚来将会有8款在售车型,预计价格覆盖在30-50万元间,且有一辆是对标Model Y。

  面对特斯拉火药味十足的“价格战”,一向对特斯拉“不屑一顾”的李斌,不但不认同特斯拉降价形成的“攻势”,反倒是主动地对特斯拉发起了“挑衅”。

  可见,在营销上蔚来李斌算是一把好手,面对特斯拉的强压,李斌不仅维护了蔚来的品牌形象,还为即将上市的新车型制造了热度。

  然而,让李斌没想到是,受特斯拉降价影响,另一个重量级的豪华品牌已经把“枪口”对准了蔚来等新晋的汽车品牌。

  奔驰新能源“重新定价”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自2022年11月16日起,将旗下EQ车型的厂商建议零售价予以5.07-22.97万元不等幅度进行下调。并表示,对老车主按照购车金额和调价后的差额,予以对应的专属补贴。

b1ef-bf8157e08ebf7cccb73bba3aed1e13bc.png

  图 / 新浪微博

  「探客出行」查阅奔驰旗下的EQ纯电车型数据发现,降价后的EQ车型在北京市场的售价将主要覆盖在20到50万元之间(除超豪华EQS车型),且这次的降价幅度更是远超特斯拉,整体降价幅度主要集中在10%-40%间不等。

e6ea-c13c3b596dafe5fd4e6a0e256ab179db.png

  此外,奔驰在官方的《调价声明》中提到,“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及增长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奔驰‘全面电动’战略的核心市场”,并表示“在发展中不断汲取宝贵经验,以灵活调整市场运营策略来匹配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不管是降价幅度还是调价后的最终售价,奔驰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抢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次降价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造车新势力,尤其是蔚来、理想、岚图、极氪、问界、阿维塔等正在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品牌。

  此外,特斯拉降价,理想降价都曾出现过大量购车车主的维权新闻。而此次奔驰的降价,车主不但用不着去维权,反而会拍手叫好。

  对于奔驰而言,与其说是一次被动的降价行为,不如说是重新审视新能源市场后做出的一次“重新定价”。此前“虚高”的产品定价,既高估了中国市场的购买力,也低估了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潜力。

  由此来看,特斯拉的降价表面上是对20万-30万价格带的冲击,但从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来看,以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产品技术优势及较大的规模,其主攻20到40万的价格带,实则会对50万元以内的市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冲击。

  特斯拉的“底气”

  事实上,特斯拉降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支撑它降价的基础,是持续向好的业绩表现。

  10月19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数据显示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2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95%;毛利润5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7.05%,毛利润率25.09%;归母净利润3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3.46%,归母净利润率15.53%。

  三季度,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24.4万台,同比增长42.4%。汽车业务为特斯拉创造了186.9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55.0%。三季度的汽车板块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7.9%。

图 / 特斯拉官网
图 / 特斯拉官网

  前三季度累计交付90.9万台,同比增长45.0%。前三季度实现累计营收571.4亿美元,毛利润率达26.4%,比上年同期再上升2.1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营收随着销量一同大增,毛利润率依然稳在高位,这才是支撑特斯拉降价的基础。

  此外,近日一张源于“金十数据”的车企“单车利润”流传网络,也引起了造车界的高度关注。

  数据显示:特斯拉单车净利润近10000美元,而此次跟随特斯拉大降价的奔驰也有着单车近7500美元的净利润,反倒是坚持“不降价”且主攻30万-50万价位的蔚来单车净亏超15000美元。

  即便是造车新势力中,盈利情况表现较好的理想也是在亏本卖车。而作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则是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单车净利润超过了丰田,但和特斯拉仍有近7倍的差距。

b3a8-43b2fdbbf6d69e35920d107f308a885d.png

  这份数据统计虽过于粗糙不算严谨,但也能基本反映出各大车企卖车的盈利情况。

  可见,特斯拉降价是有底气的,在行业内有着足够高利润率,若将汽车的现有售价再下降10%都不是问题,但其他汽车品牌呢?一旦跟随特斯拉降价10%可能利润就没有了,不降价市场又会被特斯拉快速“吃掉”。

  最后,从特斯拉的现金流表现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特斯拉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201.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1.08%;同期的存货更是大幅攀升到了103.30亿美元,比上年末净增加了79.43%。

493f-95fa357ef45f484344799ac944239642.png

  同时,「探客出行」在特斯拉中国官网留意到,特斯拉调整了旗下产品的交付周期,Model 3/Y的所有车型,最短交付时间均调整至1-5周。而此前除了Model Y后轮驱动版可以在1-4周内提到车,其他所有Model 3/Y的车型提车周期均为4-8周时间。

  在刚刚官宣大降价后,还敢大幅压缩交付周期,显然,特斯拉是做好了供应准备。要么是产能提升了,生产周期和生产量都提升了;要么是产能已经过剩,工厂造出来的车“卖不动”。

  在「探客出行」看来,特斯拉此次降价的底气在于:一不缺钱,二不缺货,三有不错的业绩支撑,四是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价格战”只要有车企愿意打,特斯拉大可以奉陪到底。更何况放眼整个汽车行业,没几个车企打得起这个“价格战”,尤其是新能源赛道中那些新晋的汽车品牌。

  “价格战”才刚刚开始

  之所以说是“价格战”,一方面这次特斯拉降价引起的业界反应非同小可。另一方面,则是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放出的一句狠话:“特斯拉的下代新车成本将是Model 3/Y的一半,且产量会高于目前所有产品的总和。”

  即便是拥有近30%的毛利,也经不起五折的价格战。特斯拉除了业绩表现中的底气,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已经认定降价是唯一取胜的关键。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简单概括就是“实现两个闭环”:

  一个是,用前卫的技术获得初始资本的支持,开始建厂造车卖车,用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毛利,以获取更多的汽车销量,进而得到更多投资者的支持,再扩大产能进行下一轮的建厂造车。这也是传统的车企造车模式。

  另一个是,用前卫的技术获得初始资本的支持,开始建厂造车卖车,以此来获得更多的驾驶数据,以此去迭代软件应用,提升驾驶体验引来更多使用,又可获得更高的毛利,进而得到更多投资者的支持,再扩大产能进行下一轮的建厂造车。这是类似苹果的智能硬件开发模式。

2544-aab1517520546955ef82a9ff1352bfa0.png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的利润除了有硬件层面上的卖车获利,更高的利润源头还是源自软件层面上的智能应用。

  特斯拉官方资料显示:特斯拉软件业务主要有三点:

  一、高阶驾驶:特斯拉汽车在出售时只标配有辅助驾驶,而代表“新技术”的高阶驾驶功能,则需要单独付费才能使用。最新售价为:增强版辅助驾驶3.2万元/套,FSD全自动驾驶6.4万元/套。

  二、付费应用:如百公里加速、座椅加热、续航升级以及FSD的OTA升级都需要另行支付才能开启。2021年底,特斯拉还为北方用户推出含方向盘和座椅加热功能的2400元“寒冷套件”。

  三、订阅服务:如9.9美元/月的车联网服务,含流媒体、音乐、影院等订阅服务。2020年还曾以100美元/月的价格,为车主提供了按月计价的FSD自动驾驶服务。

  对此,马斯克还曾吐槽:“车企卖车根本不赚钱,真正赚钱的汽车周边商品与维修。就像剃须刀不赚钱,卖刀片才赚钱。”

  有别于传统车企的特斯拉,因商业模式的独特,诞生之初就已经奠定了硬件和服务两条腿并行的基础。硬件不赚钱,消费者要想提升驾驶体验就需另行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对于多数传统车企而言,卖车是能赚钱的,但赚的都是“辛苦钱”。如果没有像BBA这样不但拥有高溢价,还能有着不错销量支撑的品牌,多半车企是无法做到特斯拉这种“躺赢”的。

  结语

  结合特斯拉在汽车行业中独有的商业模式,对应近两年来的销售业绩表现看,特斯拉产品的定价一再下探,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特斯拉降价不可怕,这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也逐渐习以为常。可特斯拉降价后,引发业内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才是最可怕的。

  尤其是当前的中国市场,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逐步退场,车企的碳积分价格也在一路下行,外加电池材料引发的电池价格急剧攀升,比亚迪已经开始涨价了。

  面对特斯拉的降维打击,高利润的BBA品牌还能扛一阵,新能源的造车新势力可就未必了。尤其是对某些国内那些唱高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把握不好或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

1.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