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个月的VIP”撑得起爱奇艺们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sina.com.cn/csj/2022-11-23/doc-imqqsmrp7217684.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个月的VIP”撑得起爱奇艺们吗?

2022-11-23 09:20:1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燃次元    我有话说

5564-0d0bca56daba6645a607a5f32db7a161.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马舒叶 陶   淘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美东时间11月22日开盘前,爱奇艺(IQ.US)发布截止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

  从数据来看,爱奇艺Q3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财报显示,non-GAAP标准下,2022年Q3爱奇艺实现运营利润5.24亿元,较二季度的3.44亿元,环比大增53%。同时,这也是爱奇艺自2022年Q1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在会员数这一关键指标上,截至2022年Q3末爱奇艺会员数达1.06亿,在2022年Q2短暂掉下1亿之后,终于又回到了1亿之上。

  乍看之下,爱奇艺会员这一关键指标呈现了良好的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Q3爱奇艺会员数达1.06亿,较Q2净增会员数超1000万;季度日均订阅会员数1.01亿,环比净增270万。在ARM(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上,2022年Q3爱奇艺ARM为13.90元,同比增长2%。

  但细究之下,则可发现,爱奇艺的会员“基石”似乎并不稳固。

  拉长时间轴来看,从2020年Q1至2022年Q3,在2021年Q4爱奇艺提高会员价格之前,即2020年Q1至2021年Q3,爱奇艺季度末订阅会员总数均在1亿之上,但提高会员价格之后,会员数则明显震荡。

7101-6458647fea041ceae16a204bed7f6041.png

  数据来源/爱奇艺财报

  制图/燃次元

  在“溜走”的会员数背后,依靠涨价而来的会员服务收入增长也并不牢靠。综合财报来看,2021年Q3至2022年Q2,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实现了增长,但增长幅度仅为个位数,同时最新一季,2022年Q3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为42亿元,同环比均下降了2%。

  用户并不具备忠诚度。

  00后的在读大学生大秋告诉燃次元,各大视频平台会员涨价后,她身边不少朋友,“哪个平台上了喜欢的剧,就去开一个月会员”,并习惯了在优爱腾芒间“反复横跳”,“人随剧走”,对大秋们来说,“这样开会员,性价比最高,算下来更省钱。”

  用户基石松动,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容的“护城河”并没有出现。

  在2022年Q3财报电话会上,爱奇艺CEO龚宇和爱奇艺CFO汪骏反复强调了内容的价值。比如龚宇表示,对于会员数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内容的投入,二是市场方面的投入,而内容的投入主要就是指头部内容的投入。

  汪骏也表示,“更好的内容会带来两个东西,包括我们本身主业务的增长、会员数的增加,为我们长期发展奠定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用户数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又会带来利润的增加,利润的增加又带来现金流的增加,这就是一个正循环。”

  但这个循环远没有理想中的美好。“拥有四个会员,却不知道看什么”的章林则表示,平台内容相差无几,让她渐渐丧失了开年度会员的动力,“与其在一个平台等好剧上线,不如哪里有好剧就去哪里。”

  艾媒咨询的创始人张毅亦表示,“长视频平台去掉logo,只看内容,很可能会分不清它是哪家出品的。因此,对于优爱腾芒来说,除了内容的独占性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平台调性。”

  对于这一点,各长视频平台都在努力,比如优爱腾们现在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剧集的质量方面,并通过优化分账模式等激励创作者产出优质内容,还花心思打造剧场模式,意图占领观众心智,比如爱奇艺“迷雾剧场”、优酷的“悬疑剧场”等等。

  只是目前还未显效果。

  资本市场也似乎并不满意。美东时间11月22日9时30分,爱奇艺Q3财报发布后开盘,股价从2.84美元/股短暂冲高至2.97美元/股后,即快速下跌。截至北京时间11月23日美股收盘,爱奇艺报收2.43美元/股,大跌14.44%,总市值仅剩20.01亿美元。

6ad0-9f0cea856922bc3957e0800fb966d6af.png

  图/爱奇艺股价走势

  来源/老虎证券 燃次元截图

  在雪球社区,有用户直言“市场不认可靠压缩支出来实现盈利”以及“减少投入代表着减少用户”。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内容的吸引力、用户的忠诚度、收入、盈利……一长串的问题,需得花很大力气才能解决。

  视频会员?“充一个月不能再多了”

  会员数成为爱奇艺2022年Q3财报中的亮点。

  对于Q3的好成绩,爱奇艺大加称赞并将其归功于用户数上。在财报中,龚宇表示,“这个季度,爱奇艺出品爆款内容拉动了当季会员数量的显著增长,进一步巩固了爱奇艺的市场领先地位,实现了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双增长。”

  这也是自然,毕竟会员服务收入是爱奇艺的支柱,占比超过50%,增长的会员数便是增长的盈利空间。

  只是在几经涨价的会员费之下,爱奇艺的会员数和会员服务收入似乎都不坚实。

  在季末订阅会员总数疲软之外,连续上涨会员费的爱奇艺,单季日均订阅会员数也在持续下降。纵览财报可以看出,2022年Q3爱奇艺日均订阅会员数为1.01亿,虽然较2022年Q2增长270万,但也较2020年Q4、2021年Q1和2021年Q3明显减少。

  收入方面,进入2021年,爱奇艺单季会员服务收入增长均十分疲软。

  而涨价的会员费更是让爱奇艺与其所期待的用户忠诚度背向而行,诞生了为数不少的“一个月爱奇艺会员们”。

  “因为爱奇艺会员太贵,所以我今年只充了一个月的会员。”95后欣欣告诉燃次元,今年暑期爱奇艺的《苍兰诀》“太好看”,她“上头”之下开通了会员,不过也只开通了一个月,“追完《苍兰诀》后我没有续订,也许之后有喜欢的剧,我会再开通(会员)。”

06fd-4be8d92b5707206d8db5a20f9a64b6d8.png

  来源/视觉中国

  和欣欣相似,00后大秋习惯于“攒下一个月的片单,再开会员”,对她而言,喜欢的剧在哪个平台播出,她往往会等剧集“更新过半甚至完播”,然后开该平台的会员,一次性把喜欢的剧追完,这让她“不用再眼巴巴等更新”。

  今年,大秋已经为《沉香如屑》开过优酷会员,为《苍兰诀》《罚罪》开过爱奇艺会员,而每到腾讯视频上线《鬼吹灯》系列剧集时,大秋也必定会再开腾讯会员,不过这些都“为期一个月”,大秋表示,“我身边的朋友不少都是上剧时开一个月,这样开会员性价比最高,算下来更省钱。”

  而大学在读的大秋,在开通一个月爱奇艺会员后,还用会员的一个月电脑端登录权,与朋友置换了一个月的芒果TV会员,用来一次性刷完芒果TV的新剧《底线》。

  背负着赚钱压力,近两年,视频会员几度涨价。2020年11月,爱奇艺对其会员价格进行了9年来首次调整。调整后价格为:连续包月19元、连续包季58元,月卡25元、季卡68元,连续包年和年卡的价格分别为218元和248元。

  相隔一年,2021年12月,爱奇艺再度调整会员价格,涨价幅度在9-20%之间,目前爱奇艺会员已涨至连续包月22元、连续包季63元,月卡30元,季卡78元。连续包年和年卡价格未有变动。

  在2022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龚宇言语中似乎也透露,不排除再度涨价的可能性,在回应“会员收入增长的驱动力”一问时,龚宇表示,“根据行业发展的情况,订阅价格上涨的可能性。”

  当然,涨价的并不只爱奇艺一家。

  在爱奇艺之外,腾讯、优酷亦加入了“会员涨价大军”,芒果TV会员涨至连续包月22元,全屏会员连续包月35元。腾讯视频会员在今年4月二次涨价,连续包年从218元涨至238元。今年6月,优酷5年来首次涨价,连续包月价格从15元涨至25元,连续包年价格从198元涨至238元。

  对于涨价的原因,爱奇艺在2021年12月涨价时回应,“视频平台的会员订阅价格一直偏低,这一现象已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更加良性的产业生态,让优秀的内容生产者有所回报,最终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

  但先于更好的内容而来的是逃离的用户。

  除爱奇艺之外,财报显示,2022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付费会员数量已连续两季度下滑,Q1腾讯视频付费会员为1.24亿,同比下滑1%;Q2付费会员数达1.22亿,同比下滑2.4%,环比下滑1.6%;此外,尽管2022年Q3优酷的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4%,但优酷三年前便不再公开付费用户数。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院江瀚表示,在长视频赛道整体“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盈利压力是“爱优腾”涨价的根本原因。不过江瀚亦指出,优质的内容才是真正支持涨价的优势所在,如果平台不考虑消费者对涨价的忍受限度,一味涨价也容易被消费者抛弃。

  显然,减少低效内容,加码头部的剧集效应,增加了爱奇艺们的吸金效果,但平台涨价之下,用户的忠诚度也备受“考量”,似乎,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成为一个月VIP,跟随剧集在优爱腾间反复横跳”。

  挖空心思造内容“护城河”

  用户是长视频平台的基石,但内容更是用户选择的根本。围绕造高质量内容,各平台使出浑身解数,但效果却并不一定。

  此前已开通优腾芒3家全年VIP的章林,在今年为看《苍兰诀》充了一个月爱奇艺会员后,她告诉燃次元,“坐拥4个会员,我还是不知道看啥剧。”

  对章林而言,“现在的视频软件用着都差不多。”在短暂得追完某个热门剧集后,她很难在某个平台“长期留下来”,最终还是回去再刷“《甄嬛传》”,章林表示,“与其花4份钱开年度会员,还不如只开一个月,看完就换。”

  大秋亦表示,相对于想看二次元番剧就去B站或A站,除了爱奇艺的悬疑剧场之外,爱优腾芒始终都让她感觉“没有独特的平台调性”。因此,大秋“想不出为某一个平台长期充会员的理由”。

  业内人士直言,用户缺乏忠诚度,在各个平台“迁徙”,主要有三大因素影响:版权剧版权分属多家,自制爆款间歇性出现,平台的独特调性不足。

  “很多时候,引进剧集在几季后,会发生版权迁移的现象。比如,用户发现英剧《唐顿庄园》系列不同季分属腾讯视频、优酷,那就会切换平台去观看。”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对燃次元表示。这尤其是平台早期忠诚度不足的核心因素。

  这也是2012-2016年间,优爱腾“版权大战”的原因之一。但对版权的争夺,并未使各平台护城河坚固,而是让各大平台入不敷出。2017-2019年,爱艺奇的内容成本支出高达558亿元。同期,优酷、腾讯视频的支出也达300亿元和500亿元以上。

688a-a863a4c344749dd2b94a2cffe7855a76.png

  来源/视觉中国

  于是,在外购剧不堪重负,用户留存又未必成效显著的忧虑之下,2017年以来,优爱腾芒从高歌猛进的“买买买”时代,逐渐向发力自制过渡。

  2017年,爱奇艺的播出内容中,自制占比还只有22.5%。到了2019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自制占比就已经达到了当年的2/3。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爱奇艺也盛赞自制内容,“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生意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自制内容,而自制内容我们本身拥有全版权,从未来角度来看,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衍生收入的可能,而这个衍生收入本身就是高利率的,就像迪士尼一样。”汪骏提到。

  但自制内容就完全等同于用户增长和忠诚度吗?答案是未必。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爱奇艺与腾讯视频两家平台的自制内容分别占各自平台内容的50%和25%,但后者却以优质的内容拉动了全网近半数的流量,也撬动了当年更多的会员。可见无论是版权剧还是自制剧,都得回到内容质量这一本质上来。

  长视频也逐渐对此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2019年以来,优爱腾从此前的烧钱时代,渐渐把目光聚焦到了剧集提质。为了提升、稳固剧集的质量,优爱腾推出了多项举措,主要包括分账模式的引入和优化,还有对剧集定级的优化。

  2016-2018年,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先后推出分账模式,不同于版权剧的一锤定音,按热度分账更能激发影视公司的创作潜能。此后,2020-2022年间,优爱腾进一步优化分账,将播放量分账调整为“会员播放+会员拉新”,分账比例也较从前提升。

  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还优化了平台剧集的定级标准(即根据剧集投资、卡司来定剧集分账单价)。优酷、腾讯视频在2021年宣布将剧综的定级从播前调到播后,综合口碑等因素来分配剧集分账收益。2022年10月,爱奇艺更是彻底地取消了平台剧集的定级,将制片公司的收益分配更大程度交还给观众。

  这些对创作者的激励,也的确进一步提升了剧集的质量。2016-2017年,8分基本还属于网剧评分的天花板,而到了2021年,8分以上的网剧则达11部之多。

  然而,即便网剧的综合质量稳中有进,但不同时期各长视频平台的质量起伏仍较大。今年上半年,剧集《人世间》之外,爱奇艺缺乏口碑佳作。正因为此,今年第二季度,爱奇艺付费会员同比下降了3.1%,跌破了1亿。而同期的优酷得益于优质剧推动,实现了15%的日付费用户增长。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平台爆款呈现出周期性、偶然性的特点,就会使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反复横跳。”张书乐也分析道。

  长视频平台何以抓住用户?

  除了在内容质量下功夫,打造差异化、独特性成为各长视频平台的另一个重点。

  这几年,优爱腾芒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随着受众喜好的分众化,打造剧场模式,从而占领观众心智,成为了长视频平台近三年来新的发力点。

  2020年,高口碑的《隐秘的角落》,带动了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出圈,其随后发力的《沉默的真相》,使 “剧场模式”成为了当年爱奇艺的一张名片。随后,腾讯视频、芒果TV和优酷也加入了剧场赛道。

  只是这一谋划也受内容质量影响,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剧场化与预期的“类型化”,并没有给平台带来太多的用户忠诚度加持。从2022年Q2爱奇艺内容供给不足,环比减少310万用户,而在Q3《苍兰诀》《罚罪》《天才基本法》剧集的带动下,环比又猛增1000多万的会员来看,爆款仍是驱动会员变化的最大因素。

  “‘剧场化模式’效果较弱,是因为长视频平台善于跟风。即便一家平台推出了创新模式,也比较容易被其它平台复制,模式特点容易不如预期。”张书乐表示。

  事实也正是如此。2021年,也就是在爱奇艺推出迷雾剧场后的第二年,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就立刻顺势跟进。

  这也让长视频平台再度陷入“混战”,并失去预期的“差异化”。各大长视频平台精心打造的剧场版,就连名字也陷入同质化,比如,爱奇艺的“迷雾剧场”与优酷的“悬疑剧场”,腾讯的“甜蜜仲夏季剧场”与芒果TV的“心动剧场”,甚至有两家平台都有“都市剧场”。

  “在内容上没有本质差异,作品质量缺乏稳定输出的情形之下,剧场化自然会失去其意义,平台大都还处在‘剧养剧场’的阶段,剧场化的作用也就自然不易达成。”流媒体观察者洛奇对燃次元分析道。

  数据也佐证着这一观点。剧场化打造品牌尚不够成功的背后,是过山车式的剧集口碑。以最有影响力的“迷雾剧场”为例,在《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分获8.8分与9.0分的口碑之后,《在劫难逃》《非常目击》的口碑均徘徊在及格线,使得观众依然难以对剧场形成品牌化的认知。

  “真正形成平台的品牌化,还是需要做IP化。”张书乐还对燃次元分析道,“譬如,长视频平台可以通过与知名编剧合作,来为剧场的质量背书,例如马伯庸,来保证质量输出。”

  近两年来,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大船掉头,从抢流量明星,转向了创作者大战。

  爱奇艺与马伯庸合作,推出了《风起洛阳》《风起陇西》,还将合作《显微镜下的大明》;在《隐秘的角落》等作品大火之后,紫金陈也与优酷达成了10部悬疑作品的合作。在强有力的班底加持下,剧场的“类型化”或许会进一步加强,平台的特色兴许会较之前突显。

  当然,剧场之外,找到自身差异化的定位,也可以提升平台的用户黏度。“比如,在很多年轻人眼中,芒果TV和B站的调性就是与优爱腾不同的,前者主打自制综艺,后者的‘轻喜剧’很符合平台调性,这是属于这两个‘小而美’平台的特征。”洛奇进一步分析道。

  据云合数据显示,2020年,芒果TV自制综艺占比达89%,并且开始反哺湖南卫视;同年,优爱腾自制综艺占比大约在35-45%。网友小宇就对燃次元表示,自己充芒果TV的动力,就在于《明星大侦探》《再见爱人》等综艺。

1844-c8255cedd41d21d4ec4fa8ec232bbd11.jpg

  来源/燃次元截图

  B站方面,除了二次元的内容之外,《正义的算法》《三悦有了新工作》等剧集,面向更为年轻的市场。同时,纪录片中特有的B站式调侃与诙谐,也是许多B站会员续费的原因。

  这或许成为了带动芒果TV和B站的会员数稳步增长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与芒果TV和B站当前的会员基数不及优爱腾,也直接相关。截至2022年Q2,芒果TV、B站的会员数分别为5000万、2750万人,这与优爱腾的亿级体量还有着较大差异。

  “当芒果TV与B站的用户规模扩大时,会员的留存难度自然会随之增大。差异化的内容便意味着小众、垂直,在会员忠诚度方面还能否奏效,确实可能需要重新探讨。”洛奇还补充道。

  IP化的平台经验,对于大多数流媒体而言,也难以复制。

  “比如,迪士尼自然有自己的合家欢调性,但那是因为其背后有着百年的IP内容储备,因此,这是其它流媒体无法复刻的。”谈到海外长视频的借鉴意义时,张书乐表示,“国内流媒体也只能通过影游联动、剧集周边售卖等方式,延长平台IP的生命力。”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内容仍为本质。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以此为基础打造差异化,也许可以增强用户的黏性。

  只是,内容问题尚未解决,差异化亦是难题,长视频平台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好讲。

  *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欣欣、大秋、章林、小宇、洛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