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京东如何吃到“供应链”的红利,实现持续增长?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adquan.com/post-2-32039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京东如何吃到“供应链”的红利,实现持续增长? @广告门

京东如何吃到“供应链”的红利,实现持续增长?

作者: 鲸商 关注

2022-11-22 14:51 浏览 · 1083

收藏(1)



166910000394e65dccebdc77d1.jpg

后疫情与后流量时代,供应链的确定性“护盘效应”显现。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李清乐

增长,一直是企业经营绕不开的话题。而“互联网流量红利不再”,已经是业界共识。所以,近两年来“私域经营”就成了热门课题。

消费者导向来寻找增长新动能也没错,但抛开流量玩法的技术性讨论,更深层次的挖掘——用户为什么要持续选择这个平台或品牌?这或许更贴近商业的本质。

拿刚过去的双11来说,大部分商家和渠道平台都太难了!因为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比如疫情的原因,一些地方临时发不出货,那退单率自然会提高

就此,鲸商刚好分别听到两种声音:一个是某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他反馈双11期间他们那大部分物流都停了,只有京东和顺丰还能正常送达;另一个是某新锐滋补食品品牌创始人给出的反馈,他说没想到自己新品双11大促在京东平台上增速是最高、交付是最省心的。

由此可见,京东已经吃到“供应链”的红利,实现确定性的持续增长,所以能在后疫情时代、后流量时代,稳如泰山。这背后是京东过去20年来,持续不断地在“供应链”千亿重金投入,才构建了行业竞争壁垒。

效果可以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来感知,而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得从京东供应链构建的“底层逻辑”来探究。

高质量增长是“主旋律”

11月18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净收入为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若按收入类别计算,其净服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42.2%,占净收入比例达19.1%。若按收入部门划分,其中京东零售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7%,比上个季度的4%有所提升,是整个消费大环境下的真实写照。

再看京东集团的盈利能力,也有大幅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经营利润为99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46亿元人民币。一部分是来自经营层面盈利空间改善,2022年第三季度京东的综合毛利率为14.9%,去年同期为14.2%。细分来看,京东集团的核心零售经营利润率为5.2%,较去年同期的4.0%,也有所提升。

166910000376660b91932d68a7.jpg

众所周知,京东自营业务占比高是其一大特色,因此零售效率又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便疫情反复,物流受限导致多地商品流转阻碍重重,但京东在今年第三季度末时,仍能保持着31天左右的库存周转天数,在1000多万自营SKU的规模下,仍然能够实现效率远高于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

消费者维度,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5.883亿,较2021年同期的5.522亿增长了6.5%,而相比今年二季度环比净增超过750万。此外,京东DAU(日均活跃用户数)、用户购物频次和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等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6691000042878bb172de2284b.jpg

期间费用方面,京东2022年第三季度的履约开支约144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43亿元仅增加0.5%,该部分费用主要花在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等方面。该季度的履约费率约为5.9%,较上年同期的6.5%,有明显的下降,能在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不牺牲订单数,而降低了整体履约费率,足见京东供应链深度,在不断提升其履约效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2022年第三季度市场营销开支也有所减少,约为7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78亿元;市场营销费率也从去年同期的3.6%,降低为今年三季度的3.1%。由此可见,过去一年来京东的活跃用户增长、营收增长、经营效率提高,并非靠砸钱做营销买流量来换取的。

因此,从京东库存周转率稳定在高效值区间,履约效率却在提升、营销投入还在降低可以判定,京东降本增效初见成效,已步入高质量增长时代,而这背后整体得益于京东多年来对供应链能力的持续建设

用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雷的话总结:“京东持续聚焦提升各业务版块的经营效率,帮助我们在行业面临挑战的环境下仍然取得健康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数百万中小企业,尤其在乡村产业,更深度地参与到京东的高质量增长中,这些企业依赖京东获得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增长的机会。”

拆解京东供应链的“底层逻辑”

2020年618前夕,京东战略定位从“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是因为厚积,才能薄发。

美国知名管理大师詹姆斯·柯林斯30年前,通过研究18家标杆企业著成《基业长青》一书中得出一个结论:高瞻远瞩的公司是“造钟,而不是造时”,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地做有建设性的事情,每天围绕价值点的创造而行动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有类似的观点:“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回报”,是所有商业模式的基础。对此,他曾提出过“十节甘蔗”理论,把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

而每一节“甘蔗”都代表一定的利润(生存)空间,行业的整体竞争激烈程度,决定了“甘蔗”的长短。从这个维度,我们可以把京东持续重金投入供应链建设这件事,理解为京东要在整个零售、消费品大流通中,创造新的价值点和自我可控性,不受外界分配制度所左右。

因此,鲸商认为京东供应链壁垒的构建,并非是从2007年京东自建物流开始,而那只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和战略核心。化繁为简,我们可以从品质、效率、协同,三个方面来理解京东供应链的“底层逻辑”。

品质,相信大家都听到过,京东自创立第一天起就杜绝卖假货,而他们起家的3C数码、家电品类,客单高、重决策,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信任体系还不完善,所以一直被线下国美、苏宁等渠道把控。

1669100004c4600c1d1248fb3b.jpg

京东能在当时的环境下,用严格的供应商采销体系,上游直达品牌原厂,下游贴近用户需求,在线完成逆袭,并把标品供应链能力延伸到非标领域,结合技术能力在消费趋势洞察、商品生命周期、品类属性等维度,来进行多类目经营,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SKU数量已过亿。

丰富的品类选择,良好的品质把关,长久以来让京东在正品口碑方面,高净值用户的积累,从而又吸引数以万的新老品牌入驻,形成良性循环。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京东零售已连续7个季度取得第三方商家数量20%以上的同比增长,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商家选择在京东入驻开店,获得了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增长的机会。

与此同时,京东还在不断渗透与消费者更近的生活场景,整合供应链“最后一公里”。比如,去年完成对达达集团的控股,加码京东到家在同城零售的力度,覆盖超过8.7万家实体店;今年以来,打造潮酷购物空间的京东MALL,陆续在昆明、石家庄等地开业。

效率,带来服务体验提升,用户复购率提高。比如,近期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京东快递等公众满意度较高,以高质量服务持续引领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调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用户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2.2分,同比上升2.4分。今年以来,京东快递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寄递服务标准,并持续加码寄递安全,让消费者收得放心、寄得安心。

1669100004e01475b379ccf810.jpg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物流2022年第三季度外部客户收入达到248.7亿元,同比增长67.8%,外部收入占比69.5%,较上年同期57.6%的占比,提升约12%,当然这背后有一部分是来自今年上半年收购德邦物流的并表。在大件物流配送的布局,将进一步强化京东在大家电、家居、厨卫等类目供应链履约效率的提升。此外,京东物流还成为首批接入抖音电商“音需达”服务的物流企业,为抖音用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正因为京东不惜重金自建物流,才保障了疫情反复下京东保供体系的坚固,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爆发期间,京东物流的支援就是典型案例。一直以来,京东物流从未停止过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截至今年三季度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超过1500个,含云仓在内,运营仓库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在近期公布的标普CSA评级中,京东物流评分在全球运输企业中位于前列,ESG成果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协同,京东“一体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让京东“脱虚向实”加速向产业带、产业链渗透。拿刚过去的双11来说,京东践行“三网通”,把货网、仓网、云网进行深度融合,成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之一。

16691000050fbbf9b1660a8ea7.jpg

制造业方面,京东开放供应链技术,携手超2000个品牌实现了C2M反向定制合作,实现“打造爆品-助力实体企业数字化升级-树立产业带降本增效标杆-推动产业质造升级”,同时不断推动供应链数智化协同,帮助制造业全面提升运营水平,实现精益生产和质造升级。

农业方面,紧跟乡村振兴步伐,京东构建“高质量农产品-消费升级-农民增收”的正循环,融合的“三网通”供应链体系,推行溯源化、品牌化、标准化三大举措,推动企业流通提效、反哺农户提高种养殖标准、推动土地改良产区优化等。京东11.11开门红,农产品覆盖2000+地标产业带,上线国家地标产品SKU超过12万个,其中超20个地标产业带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100%。

技术串联供应链的“飞轮效应”

2020年5月,刘强东发布《京东是谁》的内部信,表示京东将“坚定不移地转型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供应链服务公司。”2021年6月18日,他又发股东信,称面向未来十年,京东将潜心打造新一代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

今年4月,徐雷接任京东集团CEO一职,努力践行着京东的“数智供应链”战略路线,并未吝啬京东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共计125.27亿人民币的研发费用投入。

单看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的资产规模已达到1267亿元,同比增长65%。双11前夕,京东物流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2期正式投入运营,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个全流程柔性生产物流园区,应用北斗新仓模式。此后,陕西省内95%京东自营订单可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而618期间,义乌和温州两个“亚洲一号”同步开业,浙江形成以杭州为主仓群,宁波、义乌、温州三处二级仓群构成的“一主三副”物流网络。至此,京东物流在全国拥有44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

京东的供应链布局,既能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产品“下行”需求,又能兼顾到当地产业带供应链“上行”需求,且背后还是技术的力量,用技术的变来应对供应链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不同解决方案。

1669100006275121b08f82a30b.jpg

曾担任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的廖建文此前对外解释为,围绕“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的能力建设,源于技术层面的深度链接、深度数据、深度技术运营(区块链、IOT、量子科技等)、深度智能。由此,构成京东增长的“新飞轮”。

用京东零售CEO辛利军的话来诠释,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持续构建“链网融合”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

“货网”指的是京东全时段、全渠道、全场景的商品交易网络,是“三网通”流动的商品细胞;“仓网”指的是京东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仓储配送网络,是“三网通”坚实的设施躯干;“云网”作为构筑“货网”和“仓网”的技术底座,指的是以京东云为技术服务品牌的数智服务网络,是“三网通”高效的技术神经。

1669100006206a3984f8207d14.jpg

在《从义乌看供应链“升维之战”》一文中,鲸商给出过自己的理解: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数实融合的供应链物流企业,正在打造一个“开源”的生态,既像乐高积木,在其底层物流模块上,让商家自选符合自身情况的组合进行长效经营;又像一块“海绵”,具有极大的纵深性与柔韧性,在包容、吸收更多合作伙伴的同时,更是经济着陆和产业迭代底部的缓冲

1669100007a049718d052e7acf.jpg

虽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京东身上有个“奇怪”现象,即京东整体员工数,并未因为技术迭代升级减少,反而在过去一年互联网大厂裁员潮中,过去三个月里京东出现了7万多人的增长,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近50万人。其中,京东物流和德邦并表后,今年三季度给一线员工薪酬福利支出达到112亿元。

供应链管理、仓储、分拣等环节,可以通过“黑科技”实现智能化、无人化,不过在“最后一公里”向客户交付商品或服务时,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接触,才能体现供应链技术发展中助推生产、生活的“人间烟火”气息,这或许正是科技与人文的另一种诠释吧。

注:本文系作者授权在广告门平台发表,内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广告门立场和观点。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