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对话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TCL定义“屏宇宙”,VR/AR为“第四块屏”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vrtuoluo.cn/53387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对话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TCL定义“屏宇宙”,VR/AR为“第四块屏”_VR陀螺

1660873568898%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0819094503.jpg
推广
16624503011794_VR%E9%99%80%E8%9E%BA-%E7%9B%B8%E5%85%B3banner%E4%BD%8D%E7%BD%AE%E5%B0%BA%E5%AF%B8_%E5%86%85%E6%96%87%E9%A1%B5%E9%A1%B6%E9%83%A8%E5%9B%BE1500x300.jpg
推广
16607975147501500x300.jpg
推广
1660873568898%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0819094503.jpg
推广
16624503011794_VR%E9%99%80%E8%9E%BA-%E7%9B%B8%E5%85%B3banner%E4%BD%8D%E7%BD%AE%E5%B0%BA%E5%AF%B8_%E5%86%85%E6%96%87%E9%A1%B5%E9%A1%B6%E9%83%A8%E5%9B%BE1500x300.jpg
推广
对话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TCL定义“屏宇宙”,VR/AR为“第四块屏”
发布时间:2022-11-20 16:28  |  标签: TCL VR 屏宇宙 VR/AR 第四块屏 人物对话

文/VR陀螺 豌豆

“VR很重要,这是我们第二增长曲线,而且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机。”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坦言道。

就在刚刚结束的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上,TCL首次展示其最新的VR一体机产品,并对外公布其相关战略规划,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1668931836101%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0953.png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大力推动VR产业发展。

时势造英雄,乘上东风的TCL,为何选择这个时机入局VR,接下来计划如何推动?VR陀螺与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进行了一场关于TCL VR未来战略与行业发展趋势的探讨。

 定义为“第四块屏”,TCL:VR是第二增长曲线

倪永卿是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在硬件领域耕耘近25年的他,见证并参与了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PC从Dos到Windows、网络从2G到5G的整个时代,也是中国互联网腾飞的20年,如今发展到VR/AR时代,言谈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对这项新兴技术的兴奋与认可。

VR/AR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也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钥匙。近年来资本市场不断向VR/AR行业投来橄榄枝,相关技术迭代进程也在加快,VR/AR新品扎堆发布。据VR陀螺统计,截至今年11月,已公开或上市的VR/AR新品多达52款。

不只是老玩家在开疆扩土,YVR、TCL等新势力陆续加入VR/AR赛道,他们从企业规模、资本体量、渠道能力各方面都更有竞争力。

在TCL的VR布局公开之前,其孵化的一家AR企业——雷鸟创新就已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不容小觑的新星。

如今VR与AR的界限越来越模糊,TCL以TCL品牌躬身入局VR赛道,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倪永卿给出了相关的解答。

“TCL作为孵化新生事物的一个集团,它需要考量很多东西,特别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像 Apple、Meta 一些友商,它们是将 AR 和 VR 分开来做。当下短期来看,这两条技术线有存在分开平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这两者里边又各自有一些技术发展方向是相互取长补短的。比如 VR 在更大的视野开发同时增加了一些交互性,而这些交互性慢慢地就被一些 AR 企业逐渐吸引进去,完善了 AR 产品。而 AR 产品的移动和便携性、轻便性和亲肤性也慢慢被一些 VR 产品吸收,所以两个产品在相互吸收各自的同时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只要消费者能够满意,就无所谓。两个技术融合与不融合都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科技的进步。”

而之所以会选择在这样的时间点进入,倪永卿强调,如今的VR市场环境与往日不同,现在行业普遍达成一个共识,即VR行业已经走过严冬进入起飞的前夜。

“VR很重要,这是我们第二增长曲线,而且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机。”TCL智慧移动屏产品线总经理倪永卿坦言道。

TCL认为在元宇宙的空间中,屏幕是触达人类的端口,而且既是出口,也是入口,并提出了一个概念——“屏宇宙”。

1668931896110%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00.png

“屏宇宙,是整合集团的屏幕显示技术、智能终端开发能力的长期规划。分为3个层面:

首先我们认为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中,屏幕将是用户接受信息的入口,也是交互感知的出口。所以屏宇宙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石之一。

其次,用户日常接触的屏幕除了电视、电脑和手机、平板之外,随着现有交互屏幕的瓶颈期到来,未来一定会有第四块屏幕进入日常生活。VR/AR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第四块屏。

最后,屏幕将不是简单的显示,而更多的具备集成运算和AI能力,这些智慧屏幕将为用户展现有序运作的视界。

在正式官宣入局VR之前,TCL一直在“苦练内功”,从最早期的手机VR盒子,到2016年VR一体机起步期间都能看到TCL的身影。据了解,TCL每年向全球提供数亿片屏幕,是业内为数不多在供应方面拥有绝对自主权、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公司。

TCL将自身屏幕的优势作为切入VR赛道的利刃。如何在一众VR设备中杀出一条差异化道路,在南昌首次亮相的TCL新品VR一体机或已指出答案。

 产业新秀,TCL新品VR一体机一鸣惊人

11月13日,TCL在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中举办了一场VR一体机新品交流会,首次对外展示了其第一款VR一体机——TCL V1。

1668931936390%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03.png

“虚实相间,睛彩视界”是本次TCL新品交流会的主题,交流会现场重点展示了TCL在VR各方面的实力:

首先,显示层面,TCL V1搭载现阶段行业最高的 PPI 1512 Fast-LCD显示屏,该屏幕尺寸2.1英寸,由TCL华星光电研发生产,双眼近5K分辨率(单眼2280 x 2280),显示效果细腻出色;

光学方面,采用TCL工业研究院自研的Pancake光学模组,FOV最高可达108°;

小尺寸屏幕上实现大视场角是目前行业难题之一,如Quest Pro虽然采用2.48英寸屏幕,但视场角却只有106度;TCL之所以能够超越,主要因为其采用3片式的高折射率Pancake透镜,配合光学设计的合理焦距分布,从而实现了108度大FOV。

此外,TCL V1还支持0-700度屈光度调节、双目彩色VST(Video See Through彩色透视),为内容开发提供更多可能。特别是其采用的双RGB摄像头实现的全彩VST,是其中最大的难点之一。

“包括双目摄像头以什么样的方式选角度、做堆叠、做定位,以及双目之间怎样通过标定间距再结合两个摄像头的图像之后,用算法去识别出景深。以及进一步的,再以扫描的方式将景深数据构建相应图层,进而构建三维场景。之后又需要考虑减少带宽,减少负载来控制整机的散热问题。再引申到背后,其实就涉及到整个机器的散热方案要怎么样能满足它的要求,甚至在包括满足散热方案的时候,主动散热元器件用以什么样的这个方式来减少声噪,然后控制它的这个整体的性能。所以这是一系列的复杂系统工程。”对话中,TCL VR负责人于洋对整机的技术部分做了更进一步的补充,其认为VR设备中的各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TCL必须具备全链路能力才能做好一款产品。

1668932006190%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06.png

图源:TCL

所以不只是前期的屏幕能力,TCL还积累多年的整机垂直整合能力、光机自研能力、VST算法和6DoF算法的积累。

目前TCL旗下有研发中心、软件与工程中心、制造中心、质量安全中心、AI算法技术团队,在全球拥有42个研发中心,32座制造基地;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主要负责提供目前产品的核心显示屏,研发团队就有数百人,其中60%是硕士以及以上学历人才。

1668932093908%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10.png

经过多年长线布局,现在的TCL已经走出布局VR的第一步,即基于成熟的生产研发体系和丰富资源,继续提升完善产品。

除了产品本身的技术优势外,倪永卿透露TCL VR的差异化应用策略:“目前用户十分关注硬件在眩晕和佩戴舒适性方面的问题。而B端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硬件差异化、软件定制、工程服务能力。TCL可针对B端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从B端教育场景切入,未来将进军C端

技术服务于场景,无论技术多先进,如果最终无法落地应用便是无用的。

如今B端行业市场和C端消费市场都不乏诸多VR企业探索,对于TCL,倪永卿表示基于自身在B端客户以及渠道上的积累布局,也将成为TCL在将来的竞争合作过程中比较大的一个优势。

TCL V1也针对行业推出了高自由度的定制功能,如产品颜色、手柄外观、软件UI等。

对B端客户来说,降本增效是他们的核心需求,TCL可用自身的核心能力赋能行业实现“研产销”立体化的服务支持,延续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强大整合能力。

1668932179499%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13.png

TCL推出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立足过往经验,放眼未来。倪永卿向VR陀螺描绘出TCL在VR方面的战略蓝图:在B端教育领域发力是开始,未来将逐步延伸其他的行业端以及C端消费市场。

“以现阶段的VR显示技术为例,VR的视觉体验进入快速提升的新阶段;内容逐渐丰富,VR的场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特别是‘教育’领域所展现的潜力,以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是TCL VR的核心着力点。”

TCL在教育领域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TCL推出专用的教育电脑,并联合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实施了广东的“粤龙门”、湖南的“湘龙门”、新疆的“新龙门”、江西的“赣龙门”工程,完成了各省内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全面普及,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并取得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

之后TCL又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开始布局学历教育远程服务,根据资料显示,奥鹏鼎盛时期在全国设立1800多家远程教育学习中心,20年来累计为300余万名学员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和本科二学历等9大类400多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支持服务。

2018年,TCL推出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从幼教、普教、高教、未来课堂类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四个方向切入,以智慧课堂为核心应用场景,垂直打造闭环教、学、管、评、研各个教学实际环节的整体方案。

1668932223309%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16.png

2021年TCL发布“随学系列”教育平板,截至去年年底,其在北美的安卓平板市场中份额达到13.12%,位列运营商第1名。

多年的行业积累过程中,TCL不仅与国内多家头部教育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的核心渠道能力。通过整合行业现有的教育资源,TCL将推动教育从二维向三维进发。

当然,TCL也不会将自己局限于教育市场,在其看来,VR的应用潜力巨大,游戏娱乐、办公、培训、工业等各领域都有极高的市场潜力。而且倪永卿认为,VR在B端应用的过程中,在原有的需求上提升体验和创造需求两者都会并存,并且会呈现分段跳跃的增长模式。

“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你的方案能不能特别好地满足这个需求。所以基于此,一旦我们的方案在某一点或者某几点上,能够满足这些方面需求,它一定会跳跃增长一段。然后放平缓,到下一段需求来了,又开始跳跃。所以我认为发展曲线会是分段跳跃的模式。”

 VR仍处于技术化到产品化的发展阶段

据VR陀螺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球VR头显的出货量约684万台,国内VR头显出货量约60.58万台,VR开始逐步放量。

倪永卿认为,要提高硬件终端销量,需要多方面考量。

1、客观因素:外部环境推力与内部产品拉力

VR/AR产业政策的扶持和运营商自上而下的推广亦必不可少。

倪永卿站在通讯行业的角度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从2G到5G,运营商在不同类型的硬件产品中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除此之外,产品也应该有自己的拉力,这里指的是硬件和软件生态。

1668932253452%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19.png

沉浸式体验相比平面式的更能吸引C端用户,如果VR从业者们一起努力把硬件、交互、内容生态做得更好,VR普及也就不难了,但能忍下来坚持去做这些事却不容易。”

将国内手机的设计成本降下来的这段发展历程中,还少不了一个关键的市场角色——深圳华强北。VR是否也会有这么一个强力的推手带动VR设备走向更多消费者?

答案是肯定的。倪永卿表示:“TCL正在努力‘摸透’VR产业链。华强北的历史已经过去,但仍值得参考,它代表着相当高的设计门槛被逐步拿下,VR目前也处在技术化转为产品化的阶段,相信未来将出现更多优秀的公司,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将来会诞生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它能够解决设计的门槛,能够降低资源的获取,能够低成本提升产品体验,这样的公司能够在未来脱颖而出。”

2、主观因素:用户对价格和需求的考量

目前行业终端格局雏形已现,无论是对标游戏机还是PC、手机和平板这样的电子产品,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理解,TCL如何定义VR设备?

倪永卿表示:“早期的手机从高端的商务通讯产品发展到普罗大众的生活必需品。我认为VR也是一款通讯类的产品,它也会遵循新产品发展的周期规律走下去。待VR供给侧成熟后成本也将有所下降。用户对VR的需求加上厂商之间的竞争,这两个维度基本就能将价格脉络稳定下来。

价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解决用户需求问题。我认为这项产品的未来形态会是XR,现阶段是AR和VR相互取长补短,VST等技术的应用或将促使他们走向融合。”

1668932287726%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21120161021.png

图源:TCL

风向已定,TCL只需调整船帆继续前进。

当VR陀螺问及TCL的未来规划时,倪永卿传达出这样的信念:“规划只是一个远景,我们提倡‘能力构筑科技,科技产生价值。’接下来会踏踏实实地做好各基础模块,乘着风口走到行业前列,同时利用我们自身优势,协同产业布局,共同把行业的蛋糕做大。”

投稿/爆料:[email protected]

稿件/商务合作: 西瓜(微信 18659030320)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