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anner咖啡将在香港开店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internet/2022-11-22/doc-imqmmthc5565475.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anner咖啡将在香港开店

  记者/吴容

  编辑/牙韩翔

  11月21日,有小红书平台用户发出了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Maners coffee咖啡围挡的照片。

  根据该用户贴出的照片,该店处于装修状态,围挡上写着“Maners coffee originated from Manner(Maners coffee源自Manner)”的字样,除了名字稍作改动外,其logo与Manner的相一致。

  可能是由于品牌名称注册的问题,Manner进入香港时使用的名字是Maners coffee。围挡下方也标注着“香港,我们来了”,而图片所之用的咖啡图案,也是Manner在中国内地门店海报中出现的那杯。

  目前,从Manner的官网及公众号来看,这个品牌并没有任何要到香港开店的宣传预热痕迹。界面新闻联系了Manner和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方面,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应。如果顺利,Manner将会是第一个到香港开店的内地咖啡品牌。

  作为国产新兴咖啡品牌的代表,Manner于2015年在上海开业,主打小门店和高性价比,单杯价格在15-20元之间,价格比星巴克低50%,门店选址主要在写字楼附近,不设店内座位,消费者可以即取即走。

f358-f0c3ef29c9350770a599d7c58442fb27.jpg

  据窄门餐饮数据,截至目前,Manner全国门店总数为538家。

  Manner的拓张野心主要依靠资本的大力扶持。2018年,Manner拿到今日资本8000万人民币。2020年12月到2021年5月,Manner又陆续获得H Capital、淡马锡、美团龙珠融资。2021年5月,今日资本退出了Manner的股东列表。2021年6月,字节跳动成为Manner的新投资人。

  资本更为关注的是咖啡门店的效率、扩张以及可复制性,以及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跑得更快。

  对门店空间和面积都做出一定控制,在降低成本、提高坪效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并提供性价比高的咖啡,Manner切中了现有的咖啡消费趋势。同时,疫情之后带动了方便食物、外卖以及即买即走小吃品类的增长,咖啡快取店同样受益。此外,发展至现在,咖啡已成为了一些人的刚需消费,已不拘泥于过去第三空间的形式,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

  在香港也有同样的趋势。一位在香港及广州从事餐饮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疫情之后,限制了人们的外游,让香港消费者更为关注本地玩乐,从而带动了本地就近的消费。香港的咖啡市场从过往中高价位,到近年来多了一些低价咖啡店,其实与疫情及经济转变存在关系。

  疫情之后较低的租金成本,也为这类小型咖啡门店的开出提供了机会。

  美联旺铺高级区域营业董事陈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为小本经营的咖啡店带来更多的商机,尤其不少本土咖啡店,可以较低价承租市区地段。相反,大型连锁咖啡店在去年疫情缓和时较为活跃,但第五波疫情时则较为谨慎。

  在铜锣湾从事旺舖买卖租赁服务的游家成给出了类似说法,疫情下市区地段租金大幅回落,为外卖、即拿即走咖啡店带来商机。

  “以铜锣湾启超道、恩平道附近的店铺为例,2014年至2017年租金是大致上300万港元左右,近来一间由面包店、咖啡店承租的店铺每月租金是是40万港元,租金下跌很厉害。”游家成说,在过去一年,在铜锣湾就有20家咖啡店开出。

  从Manner在香港的选址来看,符合其城市核心商圈、成熟标志性商业选址的要求,铜锣湾商圈及写字楼的白领将会是其理想的目标客群,而选择眼下这个时机进驻,也多少有点“抄底”跑步入场的意味。

  不仅如此,界面新闻留意到,有着新加坡“瑞幸咖啡”之称的FLASH COFFEE也在疫情后加快了抢占市场的脚步。这个主打外卖咖啡及小食,借助数字化点单系统的品牌,自去年进入香港后便快速拿店,去年11月它以10万港元月租租下了位于铜锣湾波斯富街的门店(不到30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品牌在上环、旺角、尖沙咀等共有10多家门店。

  只不过,在香港,咖啡店赛道已比较拥挤。

  从英国殖民时期到受到日本精品咖啡浪潮的影响,香港一直是不缺咖啡文化的城市。

广告

  2000年前后,星巴克、麦咖啡开始进驻,这些咖啡连锁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和营销策略,使得香港咖啡市场更为活跃。近年来,随着蓝瓶咖啡的到来,%Arabica以及日本网红咖啡Omotesando Koffee的先后布局,更是掀起香港新一轮的咖啡之战。

  根据数据统计资料库Statista显示,2021年香港咖啡市场规模约为15.86亿美元,预期未来五年每年增长达到5.4%。在大众点评香港搜索“咖啡”关键词,有接近6000个结果。

  抛开和星巴克等老玩家的竞争,新进入这里的品牌,还得和街头巷尾有着类似定位的当地咖啡品牌展开争夺战。同时,在异地开店,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以Manner此前为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上海地区门店占到总数的九成以上,在华东以外的城市和区域,它的扩张步伐一直小心翼翼。

  在中国内地市场跑通模式之后,获得资本青睐的Manner,能否收获像喜茶进入香港开店时的热度,在竞争中林立的环境下站稳脚跟,需要时间观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