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加拿大鹅让出的市场,波司登抢不到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6-20221118-37218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加拿大鹅让出的市场,波司登抢不到

一向以性价比著称的国产品牌羽绒服要走高端化,光靠提价和明星代言是很难改变的。

正值羽绒服消费旺季,波司登却显得不那么太平。

近日,波司登的千元羽绒服上了热搜。因一位用户在“双十一”大促期间,在波司登的淘宝旗舰店领券购买后的实际价格,仅比9月券后便宜了0.28元,被疑存在“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波司登为此遭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调查。

最新的进展是,11月11日,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通报“未发现于波司登官方旗舰店销售货号为 B00145252F的羽绒服存在‘先涨价后再降价’的行为欺骗消费者”。

尽管调查结果宣布波司登未违反市场规则,但因这一出“0.28元差价”闹剧,波司登口碑已经在不少用户心中大打折扣。并且,波司登在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保价不赔付”的事情。

图片

而在今年冬天来临之际,有着“羽绒服界爱马仕”之称的加拿大鹅,却也在一年中本该最热闹的时刻遭遇滑铁卢。

加拿大鹅发布的202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2日,加拿大鹅在加拿大本地、美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营收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却反向下降,第二季度营收564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3.02亿元),同比下降4.2%。这是2023财年以来,加拿大鹅在亚太地区的业绩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这几年,波司登“眼馋”加拿大鹅已久,它朝着中高端定位走去,不断涨价,试图抢占国产高端羽绒服的空白地带,大有取“鹅”代之的架势。

但国产羽绒服品牌的高端化、奢侈品化之路并不好走。

作为率先冲击高端市场的国产品牌,波司登推出了售价3000元至7000元价格段的产品,但波司登天猫旗舰店显示,超过5000元的羽绒服,月销量均未破百,大多仅有个位数。单价万元以上羽绒服大多数是0成交。

而被波司登视为标的的加拿大鹅,单价过5000元甚至过万、月销量破百的单品,在其天猫旗舰店并不罕见。

一向以性价比著称的国产品牌羽绒服要走高端化,光靠提价和明星代言是很难改变的。

走向高端市场的另一面是波司登质量问题频发、空有高端产品却没有爆款,波司登似乎还未读懂高端羽绒服品牌的底层逻辑,还得继续努力。

波司登难抢“落难鹅”的市场

自加拿大鹅入华,波司登与其的时空交集就开始了。

2017年,波司登重塑羽绒服主赛道,开始关闭低效门店,门店数量由巅峰时期的14000余家骤降到5070家,连在伦敦耗资3.5亿元建立的英国旗舰店也低调关闭。波司登此前的国际化、四季化、多品牌化三大战略正式流产。

同样在这一年,加拿大鹅因马云在乌镇大会上身着墨绿色羽绒服,开始走俏,这个被称为“羽绒服界的爱马仕”,成功激发了中国消费者对羽绒服价格和品类的想象力,也让当时身陷漩涡的波司登看到转型“高端化”的自救希望。

一年后,加拿大鹅开始高调进入中国市场,波司登也从库存危机泥泞中挣脱出来,开始转向中高端市场。

但进军中国市场的加拿大鹅并没有走红多久,很快因为羽绒以次充好、不公平售后等服务条例,亲手毁掉了自己在中国的好人缘。

图片
加拿大鹅退换货声明,图源加拿大鹅官方微博

11月2日,加拿大鹅发布的202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2日,加拿大鹅净利润只有33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1768万元),只达到了去年同期的990万加元的1/3成绩。

并且第二财季中,原本是加拿大鹅营收规模最大的市场亚太地区,反倒成了加拿大鹅唯一出现营收下滑的区域。

但就在竞争对手市场失利的天然利好下,波司登似乎也未能抢到送上门的“蛋糕”。从种种数据和市场反应来看,波司登的“高端化战略”并不顺畅。 

连线Insight发现,目前波司登天猫旗舰店,售价在1000元左右的羽绒服很受消费者欢迎,比如销量最高的就是一款实付价格为844元的单品,月销量达到1万+。

但波司登5000元—10000元的高端系列,月销量多半只有两位数。价位上万的羽绒服,月销量最高也仅有7件,大半是0件或1件。

而在同一电商平台上,加拿大鹅官方旗舰店内,羽绒服销量最佳的是一款售价为4500元的男士马甲,月销400+,销量第二、第三的单品均是售价过万元的羽绒服,月销均破百。并且在羽绒服类目中,收藏第一名的单品售价12500元。

图片
图源加拿大鹅天猫旗舰店

两者对比后能明显发现,同样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方式,中国用户对波司登和加拿大鹅的可接受价格段截然相反,甚至波司登至今尚未打稳用户心中的高端化形象。

双十一期间只降价了0.28元的一款904.6元波司登羽绒服(实付价),便被不少用户谴责“下头”,便是最真实的证明。

或许波司登也早已知晓自己真实的市场定位。据中新经纬报道,北京市场的波司登店内有现货的高价位羽绒服吊牌价一般不超过3000元,凡5000元以上款式,就需要从别的门店调货了。

东北证券财报数据也显示,波司登的零售网点中,有72%的网点位于三线及以下的城市。这意味着,波司登的核心市场仍来自下沉市场。

高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品牌溢价能力,才会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腰包买单。波司登的高端梦,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涨价圆不了波司登的“高端梦”

40多年前的1976年,波司登的前身还是一个村办缝纫组,只有8台缝纫机和11位农民。而今,其价格已经和加拿大鹅对方比肩了。

近年来,“涨价”成为波司登的主旋律。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波司登品牌羽绒服在线销售收入中,单价超过人民币1800元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6.9%。可以对比的是,2019财年这一占比仅14%。

如今,波司登主品牌已经形成了价格梯队:轻薄羽绒服定价在1000-1500元,高端户外系列2500-4000元、极寒系列2000-4000元、登峰系列11000-14000元,完成了从1000元到14000元的全价格段覆盖。

很明显,波司登对产品的销售结构进行了调整,尽量减少低价产品销售,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不过,在不少年轻人眼中,高溢价背后需要足够的品牌力、专业性作为支撑,而波司登只是通过年轻化运营和品牌营销,把价格提档到一线品牌而已,单单价格的提升谈不上高端化。

因此从销量来看,目前能被消费者认可的波司登高端羽绒服,价格带最高也只能上探到两、三千,4000元以上则几乎无人问津。甚至不少网友公开吐槽,对比上万元的波司登羽绒服,宁可选择加拿大鹅。

图片
波司登热销前两名,图源波司登官方旗舰店

这几年,波司登的价格确实在飞涨,这也与其成本提高有关。

从往年财报可以看出,为了打造自身的高端化定位,波司登在广告宣传、设计上没少下功夫,这就导致了波司登价格飞涨。

近几年,波司登陆续登陆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伦敦时装周,还与美国、意大利、法国三大国际设计师发布联名系列,两度合作爱马仕前设计总监Jean Paul Gaultier发布新系列。同时,还与肖战、易烊千玺等一线明星合作,通过他们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于是,一系列年轻潮流化设计的背后是财报上醒目的大笔投入设计费用。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1/2022财年,波司登销售相关的支出达到61.7亿元,同比增长28.38%,占总营收占比约38.05%。

想卖出更高的价格,必须要有能够支撑起高价的品质。但在创新和研发投入上,波司登却显得有些“拿不出手”。

近几年,波司登一直未在财报披露公司的研发费用及更具体的投入比例,其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两栏仅用“集团一贯注重产品创新,将科研技术创新纳入供应链重要核心战略,并持续加重投入”“整体而言,本集团以不同场景进行新产品开发”等文字语言概括。反观其他服装品牌如安踏、李宁,均会在自家财报公布具体数字和比例。

研发投入的含糊其辞,反映到产品层面,则变成了一系列质量问题。与高端品牌应该给用户建立的高级信任感,背道而驰。

今年临近3•15时,波司登因“后背不充绒”的质量问题被骂上了热搜。同时,有关波司登的投诉也不在少数。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1000多条该品牌的投诉信息,“产品质量”“过度营销”等问题,成为消费者不满波司登的常见理由。

图片
图源黑猫投诉

提价后的波司登,也因此迟迟没有爆款。

服饰行业的爆款效应可将爆款周期延长,从而转化为经典,成为品牌价值生命力的延续。波司登虽然将“国内羽绒服初代网红”加拿大鹅作为爆款参照,但却一直未在国内市场拥有自己的爆款。

名流带红了加拿大鹅,2018年刘昊然带火了中戏校服,2020年疫情后因rapper和时尚KOL私服,The North Face北面成为男大学生必备过冬神器。从这些爆款的流行原因来看,明星、名人的私服穿搭对年轻人购买意愿影响较大,服装背后的社交、价值认同等产品附加属性,是让年轻消费者追捧品牌的重要原因。

波司登虽有明星代言,但明星私服和明星推荐是两回事,至今其仍缺乏一个人尽皆知的真正“爆款”。

当然,波司登连年涨价和原料价格走势也没太大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迎合高端市场定位的策略。2018年-2022年,鸭绒、鹅绒价格经历了先涨后跌、再复涨的过程,而波司登羽绒服价格一直在涨,如今更是开出“万元”报价。

在竞争激烈的羽绒服市场讲高端故事,只靠涨价是走不下去的。否则做再多的营销,也难令人信服。

毛利率升高了,资本市场为何还不看好波司登?

节节攀升的毛利率,却没能让波司登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一年前的2021年11月,波司登股价最高时达到6.25港元/股,市值还能达到680亿港元。到了今年11月,股价已经跌至3.68港元/股,市值约下滑1/3,至407亿港元。

图片
波司登市值,图源富途牛牛

不仅如此,波司登的大股东也不再坚定持有手中股票。2022年9月1日,波司登的控股股东盈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配售代理订立大宗交易协议,以3.94港元/股的价格,减持公司2.3亿股,套现了8.95亿元。

但与低迷股价形成割裂感的是持续上涨的利润。财报数据显示,波司登品牌的毛利率从2018财年的53.6%,提升至2021财年的69.4%,归母净利润也从6.1亿元增长至20.62亿元。

资本市场对于波司登的谨慎态度,或许来源于波司登太过倚重羽绒服单一业务。

羽绒服,本是个季节局限性极强的品类,而波司登的营收重度依赖羽绒服业务,单条腿走路的风险,实在太高了。

2022财年,波司登羽绒服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81.55%,营收达到132.23亿元。其中大部分都是主品牌“波司登”旗下,营收约116.17亿元,贴牌加工管理、女装和其他业务只各自贡献了11.73%、5.57%、1.14%。波司登又回到了“靠天吃饭”的原点。

早在14年前,波司登已经尝到“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苦果了。

在那个羽绒服尚未普及的时代,波司登已然打开了国民度,稳坐羽绒服第一的宝座。虽然当时也发展多元化品类,但仍然以羽绒服业务为主,到了2008年,波司登羽绒服营业收入占比已经高达88.16%。

也是在那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波司登营收和净利润开始跌跌不休,为了挽救悲观的财务数据,波司登发展“四季化、多品牌化、国际化”战略,计划通过并购发展波司登的四季业务,减轻对羽绒服品类的依赖,转型成为综合性服务品牌经营商。

遗憾的是,之后几年的盲目扩张,严重影响了波司登的创收能力,直接将波司登的股价推至冰点,在0.5元/股徘徊了两年。

2018年,波司登决定“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缩多元化”,重新回归核心优势羽绒服,聚焦中高端市场,股价才逐渐有所好转。

如今波司登市值再遇冷,反映的是市场对业绩成长性和企业长线想象力的担忧。

“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战略,助推了波司登旺季的表现,但依然没有改变淡季惨淡的局面。波司登的高峰收入集中各个财年的中报后,对应日期为10月1日至3月31日,基本和羽绒服的销售周期匹配。

羽绒服只有四个月旺季的季节属性,给波司登的库存周转带来直接压力。从2018年开始,波司登的库存周转天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库存周转整体变慢了。这也是波司登开始试水春秋市场的原因。

不同于上次多元化发展男装、女装、童装,这一次,波司登是聚焦羽绒服品类的延伸,切入“春秋”两季,扭转主营业务过分依赖冬季的季节性问题。另外,为了弥补羽绒服主品类夏季收入亏空,波司登在今年推出了千元防晒衣。并且这些新品也主打高端,与主品牌的定位相同。

从策略来看,这次波司登学会了发挥自身在羽绒服品类的品牌优势,遗憾的是,目前看来尚无明显成效,也很难复现羽绒服的出色业绩。

比如,天猫旗舰店上架的多款防晒衣,目前销量平平,其中一款769元目前显示暂无成交。

而且,波司登主打“科技防晒”概念,刻意区分UPF值的高低档位,利用功能性服饰的特性进行揽客。但本质依然是靠时尚服饰的逻辑撑起高价,更多是偏营销推广侧的策略,消费者较难接受如此溢价逻辑。

从单一到多元化,波司登一直在反复试探、曲折前进。但除了大笔的销售费用,波司登似乎未给消费者带来更具备说服力的高端“溢价”理由,如今的波司登,还没实力抢占加拿大鹅们空出来的高端市场。

网站编辑: 郭靖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