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也想打造个人IP?想清楚这三个事,再做吧!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567966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具备资格到打造IP成功,其中起码还有3个大大的鸿沟要去逾越。具体要怎么做呢?本文作者总结了3个核心步骤,一起来看一下吧。

SdhKfVdK2PCIFvoTZh5x.png

停更快一个月了,赶紧补一篇文章,证明我还活着,聊一下最近的实操感悟吧,能仔细看完,都是赚到!

除了公司双十一业务,就是在帮助一些朋友打造IP,过程有坎坷有惊喜,也有各种无奈。

这篇文章,就把我最近总结的IP打造的3个核心步骤,讲清楚,说明白,至于看官能不能吸收,吸收了愿不愿意去做,那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起码,这一篇文章,讲了一些真话,一些得罪人但是非常清醒的认知,因为我一直在实操,你且听听!

一、什么人做IP能快速出来?

就一条:听话照做!

不要跟我讲,你之前的业绩,之前的光辉历程,已经都是过去了。你很专业说明你有打造IP的资格,但是从具备资格到打造IP成功,起码还有3个大大的鸿沟要去逾越,也是本文核心要聊的3件事!

但是,如果你是个新手或者叫素人IP,是不太可能自己能搞定的。

你要做的也很简单,听话照做,听有结果的人,来帮你实操,你且听着做着,看看效果!

想到去年陪跑一个项目,对方的负责人不仅不懂而且还非常强势,觉得有钱就是爸爸。非得按照他们的思路来操作,好吧,果断放弃合作,全款退掉,前期投入的所有人力和时间成本,我们自己承担!

一个事实得认清,有钱的可以是爸爸,更可能是冤大头!而后者的概率更大。

这让我想到一个会员跟我说的他们一个月近10万元的陪跑费用,3个月,运营个寂寞出来!

二、做IP要以什么心态?

这里有点像薛定谔的IP感觉,你越是着急,越是出不来!

我更不建议你辞职,搞什么个人IP,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人一旦紧巴了,动作会变形。

其实,你只要坚定的相信,这事势必能成,只是时间多少的问题。

至于这个时间有多久,其实看你的目的:

那如果你要去打造的IP就是想割一把韭菜就撤的,那你可能真的等不起

那如果你真的把IP当做个事业,那这点时间真的什么都不算,你有大把的时间去做!

慢慢来,才最快!

三、IP的第一道坎:我是谁?

这不是个哲学问题,但是很多人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哲学问题。

非要把喜欢、爱好和欲望,当作谋生的手段!

而那些他们擅长的,已经借以谋生的,视而不见!

定位问题,本身不是取决于工具,也不取决于运营方法,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

有人是贪的,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

有人是愚的,拿自己的兴趣去PK别人的专业

有人是自卑的,觉得自己几年,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啥也不是

事实是,我是谁很多人没有想清楚,这就有些尴尬了!

四、IP的第二道坎:产品!

你告诉我你很专业,你可以打造IP!

但你连一个简单的小产品都弄不出来,你的专业如何让人买单呢?

那产品真的很简单就做出来吗?

从我每年要过眼200+课程产品的经验来看,会的不难,不会的难如登天!

几件关于产品的既定事实,是确定的,就不要瞎琢磨了:

产品是有体系的,解决的事情不一样,产品不一样,拉新的叫引流产品,赚钱的叫明星产品,服务大客户需求的叫贵族产品,你可以目前只做某一个,但是要知道有个东西叫产品体系。

产品不是孤立的,要配合运营体系使用的,每一种产品的运营方法根据目的不同而不同。

定价是很关键的,就不要拍脑袋了,起码做到三看:看市场、看自己、看用户。

做一门课是很复杂的,起码有9个步骤!

还有一个核心问题,素人IP的第一个产品,到底是来干啥的?

赚钱?赚流量?

素人IP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为解决一件事:为什么是我?

我们用一个有诚意的产品,来打一场身份之战,我称之为:布道产品!

赚钱的事不急,慢慢来,才最快!

五、IP的第三道坎:内容!

如果把IP的打造所需的所有技能,全部细颗粒度来拆解,最快见结果的应该是:新媒体平台的运营!

比如,搞一把小红书,做一下抖音等等。

但是,这背后是具备啥能力?

内容的运营能力,即内容的撰写和平台运营!

定位→产品→内容→平台。

定位定方向,产品定内容,同时,不同平台和用户也决定了内容。

你会发现很多IP内容很干,但是没有人看,发出来的数据略显尴尬

你也会发现很多账号,人设也不错,粉丝也很多的,但是就是不能变现

当然,既没流量也没变现的,那纯属是不会运营。

其实内容也跟产品一样,不同的内容类型解决不同的事,不要太寄希望于你的内容既能解决流量又能解决销售的问题,大佬除外!

内容起码有以下三种,不懂的去报个课看看,起码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1. 流量内容:不是来讲干瘪干货的,是讲人心的,是调动你目标用户情绪的,也可以称之为情绪内容,这个东西一讲就来流量,比如这样的内容:这一届大学毕业生,没有希望!
  2. 干货内容:树立专业形象的,能讲好的不多,太干不好,不干的话用户觉得你没水平,适度最好。这种内容千万不要多,除了案例可以多发发,其他知识点少发为妙,哪有人真的爱学习的呀?不要反人性嘛!
  3. 销售内容:就是奔着让用户掏腰包去的,你得拿出你的结果,你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天天讲价格,做广告。

六、最后再唠一下

你有没有想过职场中最可怕的事是啥?

我想过,当时我跟小伍哥说:真担心,等我40好几岁的时候,还要到处投简历,找工作!

也许,这个就是做个人IP,你无法拒绝的一个理由!

本文由 @梁山伯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