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日本发明玩真大:不放盐就有咸味的餐具,舔屏就能尝遍世界美食了

 1 year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coolbuy/151519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近年来,食品饮料行业都在打「健康牌」,无糖、零卡、低脂产品开始霸占了超市、便利店里大大小小的货架。

然而,日本一家做不怎么健康的啤酒和柠檬汽水起家的公司,却将这套「健康牌」打到了餐具上。用上他们最近刚发布的这套餐具——高脚碗和勺子,食物少放些盐和调味品,吃起来也能有滋有味。

006.jpg!720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内藏「计算机」的神奇餐具

先给大家看看这套命名为 Elexolt 的餐具长什么样子——像是日常可见的塑料高脚碗和粗柄勺子,就连颜色用的也是平平无奇的白色、透明色和不锈钢本色。

017.jpg!720

▲ 图片来自:Nippon

如此平凡的外观内,却蕴含了神奇功能,日媒称之为「让食物变咸的魔法」。

015.jpg!720

▲ Elexolt 餐具宣传海报和宣传册. 图片来自:togetter / ameblo

受邀试用这套餐具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却表示,明明是同样的食物,用上这套餐具吃起来感觉更咸。综合测试人员反馈可以得出,这套餐具可以让食物的咸味增加 1.5 倍。

011.gif

▲ 图片来自:ANN News

这意味着做菜偷工减料,靠着这套餐具竟可以瞒天过海——仅仅放平时的 6-7 成,最后味蕾感受却丝毫不会打折扣。

如果是平日口味略清淡的人群,用这套餐具就可以不放盐。买盐、糖和调味品的钱可以省一省,厨房里的调味瓶也可以扔一扔了。

035.jpg!720

▲ 图片来自:WMF

到底是什么在欺骗我们的味觉呢?

一种微弱电流。参与这项研发的专家解释,可以将这种电流等同于用电加热食物的微波炉和塞到耳朵里使用的 AirPods,无须担心影响人体健康。

036.gif

▲ Elexolt 餐具原理图. 图片来自:YouTube @Inside Edition

原来这套餐具,仅仅是外观像餐具,用法也跟餐具无异的小电器。因此,网友和媒体都以电盐碗、电盐勺来称呼这套餐具。

在勺子粗粗的手柄上和碗底里都藏了释放电流的设备。当我们用手捧起碗底,以及手抓起勺子的时候,电流会在餐具、舌头和用餐的手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闭合循环。

033.jpg!720

▲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电盐勺还有「勺中勺」的设计,汤汁在透明勺包裹的金属勺上会因电流微微颤动。

012.gif
013.gif

▲ 图片来自:ANN News

这事实上是一种阳极电流,可以让食物盐分中占比最多的钠离子更加活跃,从而使舌头尝到更多咸味、酸味和鲜味。

018.jpg!720

▲ 电盐餐具原理示意图. 图片来自:Twitter @pullup0721

电盐碗和电盐勺是迭代升级产品,它们的初代原型是一双电盐筷,在今年 4 月份发布。但这背后是长达 3 年半时间的努力,由日本麒麟(Kirin)控股集团和明治大学的博士宫下芳明实验室合作研发。

刚刚发布消息的时候,好奇网友拿来《星球大战》里的光剑样式筷子来问:「我听说宫下实验室有一种开创性的使用电的筷子……你是说这个?」

022.jpg!720
079.jpg!720

研究出电盐筷的宫下实验室把网络上看到的电筷子都买回来,拍了一张大合照。在照片最左边这 3 双配了朴素麻袋包装的筷子,才是耗时 3 年半研究出来的电盐筷。

021.jpg!720

相对于碗和勺子,电筷子的构造要更复杂一些——使用者需要佩戴一块形似智能手表的设备,原本表盘的位置被安上了一块储电设备,通过磁吸线与筷子的末端连接来输送电流。

002.jpg!720
001.gif

▲ 电盐筷的使用方式. 图片来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由于需要额外佩戴手腕设备,连接线也非常明显地被看到,使得这双筷子看起来「科技感」太重,容易引起大众的抵触心理。

003.jpg!720
020.jpg!720

▲ 电盐筷. 图片来自:BBC

但这次升级后的电盐碗和电盐勺,看起来更加「亲民」,电池设备都被藏了起来,还在碗底和勺子手柄上配上了简单的开关按钮。

005.jpg!720

而且,电盐碗和电盐勺上的四条 LED 灯饰还隐藏了一项新功能——四档咸度调节。以前想要食物咸一点或淡一点,全凭手上功夫。现在靠着这套电盐餐具,这一口咸了或淡了,只需调节设备,下一口就能尝到咸度刚刚好的美味佳肴。

014.jpg!720

▲ 开启四档强度的电盐碗. 图片来自:togetter

027.jpg!720

▲ 开启两档强度的电盐勺. 图片来自:mynavi

用餐时,用手摸碗底,把嘴放在碗边,变咸的效果就出来了。

016.jpg!720

▲ 图片来自:Nippon

电盐勺使用也有诀窍。像下图这样手握勺柄,会让送入口内的食物变得更咸。但电盐碗和电盐勺一起使用,并不会让变咸的效果叠加翻倍。

004.jpg!720

▲ 图片来自:BuzzFeed

这是一个碗状的计算机。碗的底部有一台计算机,它产生的不是图像和声音,而是味道。未来的计算机将以这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巧妙给予我们支持。

——宫下芳明博士

025.jpg!720

▲ 和电盐碗合照的宫下芳明博士.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为什么选择了筷子、高脚碗和汤勺这三样餐具来研发呢?

因为此前麒麟公司做过一份调查,发现日本人最无法忍受减低咸度的食物的第一名是拉面,第二名是味噌汤。高脚碗、勺子和筷子恰恰是这两种食物常用的餐具。

080.jpg!720

▲ 日本拉面. 图片来自:togetter

029.jpg!720

▲ 味噌汤. 图片来自:mynavi

在后来的展示中,这套餐具拿来吃其他食物也能津津有味,例如蔬菜通心粉。

028.jpg!720

▲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那些因健康问题被迫开启低盐甚至无盐生活的人,往往因食之无味而萎靡不振,不能吃味道刚好的拉面和味增汤简直是他们心中一道痛楚。

而且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日本人摄入了过多的盐,这将导致高血压、中风与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从 2020 年开始的五年内,日本国内低盐和无盐食品市场预计将增长约 26%。

健康与用餐满意度不可兼得的现实,一下子被这套电盐餐具打破了。

032.jpg!720

▲ 麒麟集团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佐藤爱手持电盐餐具. 图片来自:mynavi

今年 9 月开始,这套餐具在低盐商品数量最多的专卖店 Muen 宣传与测试,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将在 2023 年以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推向市场,同时外观也会调整得更加商业化和智能化。

031.jpg!720

▲ 无盐和低盐食品专卖店 Muen 产品照. 图片来自:Muen

电力与美食也能碰出火花

美食料理味道千万种,有没有一种缘于电力的「电味」呢?

早在 1987 年开始连载的日本漫画《私立味狩学园》中,凭着电力做出的「电菜」就已经被漫画作者想象出来了。

037.jpg!720

▲ 漫画《私立味狩学园》. 图片来自:mandarake

在漫画第九卷中,厨艺大赛总决赛抛出了一个大难题——制作出评审们从未尝过的味道。

于是,「电菜」和「土菜」成为厨师法人和龙马拿来对决的菜肴作品。虽然最终胜出的是用泥土炮制出来的「土菜」,但是装有电池的金属虾做出的「电菜」也同样成为了网络上被读者心心念念的名菜。

038.jpg!720

▲「土菜」(图左)和「电菜」(图右). 图片来自:《私立味狩学园》

品尝这道「电菜」的时候,评委说出的那一大段点评,丝毫不亚于周星驰《食神》中的薛家燕的表演。

这味道太好了!我的舌头有先苦后甘的感觉,真是不可思议!又像是强烈蔬菜的新鲜味道一样留在口中!就好比有一种强烈的酸味,要从你的头顶传向宇宙似的。

——《私立味狩学园》

039.jpg!720

而创作出这道「电菜」的法人则一语中的,指出「味道就是一种电气刺激」。

味蕾是为了识别味道所设的器官,可是味蕾本身是无法感觉出味道的。舌头的味蕾被味道所刺激,而这种刺激以舌头的味觉经理改变电器的信号!而这种味道被传到脑里,人才会感觉出这种味道。

——《私立味狩学园》

这些也确实有科学根据,科学界也以此发明一些有趣事物。

1752 年左右,瑞士教授 Johann Georg Sulzer 是第一个尝试电味并描述出来的人,他声称电味像是一种刺鼻的硫酸铁味道。

044.jpg!720

▲ 图片来自:IOP

2017 年,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 Nimesha Ranasinghe 和他的团队制作出虚拟鸡尾酒装置 Vocktail。

这个装置实际是一个 3D 打印出来的鸡尾酒杯子,与手机 app 绑定,通过味觉、嗅觉和视觉三个维度去虚拟出不同鸡尾酒的味道,尽管杯子里装的真就是白开水。

042.gif
043.gif

▲虚拟鸡尾酒装置 Vocktail. 图片来自:hackster

不过讲到在美食的「电味」研究上经验独到的专家,还得是电盐餐具的主要发明者宫下芳明博士,他在这个领域钻研长达 10 年。

045.jpg!720

▲ 宫下芳明.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宫下博士本人是个吃货,喜欢吃各种好吃的东西,感觉各种不同食物的口味。在他看来,计算机完全可以像塑造视听体验那样打造味觉体验,用电气刺激味蕾,用这种电味现象来帮助改变大众的饮食习惯。

简单理解为,不健康或者不该吃的东西,用电子设备来模拟味道,并不需要真的吃到真的食物。

050.gif

▲ 图片来自:Giphy

过敏、疾病限制、健康生活要求等原因让越来越多人无法吃上想吃或者想尝试的食物,这个日趋明显的大众问题促使宫下博士做出了很多欺骗味觉的有趣发明。

2020 年,宫下博士发明一个可以舔舐的味觉合成器,由五个溶解电解质制成的凝胶块来分别复制五种最基本的味道——甜、咸、酸、苦和鲜味。

047.jpg!720
048.jpg!720

▲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为了让这个电器看起来更像食物,让用户更愿意去舔一舔,宫下博士将它做成了紫菜卷的样子,还取名为紫菜卷合成器(Norimaki Synthesizer)。

049.jpg!720

▲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可还记得哆啦 A 梦中可以变成任何食物的美食桌巾吗?

同样在 2020 年,宫下博士发明的 TTTV 可以说是美食桌巾的现实版,这是一台舔起来味道很好的电视,用户舔着美食图片就可以品尝到这款美食的味道。

052.jpg!720

▲ TTTV.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059.jpg!720

▲ 宫下芳明在试用 TTTV.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舔电视屏幕?那岂不是很脏。

053.jpg!720

事实上,这部电视后面有一个喷雾生成器,10 个液体喷头根据所需味道混合成喷雾,喷到一次性的透明薄膜上,传送到电视屏幕上供用户舔舐。

055.jpg!720
054.jpg!720

▲ TTTV 机器内的液体喷头. 图片来自:Reuters

056.gif

▲ TTTV 的使用过程.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TTTV 可用作菜单的用途,给顾客提供虚拟的试吃服务,满意味道再下单订购。宫下博士还为这个发明想到另一个用途——厨师的教科书,TTTV 可以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菜肴,增进学识。

057.gif

▲ TTTV 的应用展示.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不过,这个设备还真贵,标价 875 美元,折合人民币也要 6227 元。

058.jpg!720

▲ 图片来自:RKB

而且舔屏幕这个行为的大众接受度始终不高,但宫下博士并没有泄气,在今年年初推出了迭代产品——TTTV 2,并定义为「调味家电」。

051.jpg!720

▲ TTTV 2.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TTTV 2 更像是一台打印机,只不过墨水的喷头换成了 10 个味觉调料,打印用的纸张换成了面包切片、饭团等食物,可以打印出披萨、酸梅、巧克力等味道,同时还可以在面包片画上可爱图案。

061.jpg!720

▲ 电视节目里的 TTTV 2. 图片来自:NTV

062.jpg!720
063.jpg!720

▲ 用 TTTV 2 烹饪的吐司和饭团. 图片来自:Twitter @HomeiMiyashita

吃大蒜但不想口臭怎么办?除了用加入大蒜味道的面包片,宫下实验室在 8 月份还推出了一个嗅觉仪器搭配使用——闻着大蒜味道,吃到大蒜味道,但因为事实上没吃到大蒜,自然也不用担心口臭问题。

064.jpg!720
067.gif

▲ 防止大蒜引起口臭的方案. 图片来自:宫下实验室

虽说这真是吃了个寂寞,但如果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仅仅精神上获得味觉满足,也是非常值得的。

065.jpg!720

▲ 宫下实验室用化学品合成的调味粉末. 图片来自:Twitter @T_SONOYAMA

啤酒厂变身为健康科学专家

电盐餐具背后的商业支持——麒麟控股集团光听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家的主打商品之一——午后的红茶,却是近年来便利店和超市货架上的常客。

073.jpg!720

▲ 午后的红茶. 图片来自:Fashion Press

包装看起来挺贵气,logo 还用了英式下午茶开创者——贝德福德公爵夫人的头像,一度还以为是来自英国本土的品牌,然而却是百分百的日本血脉。

074.jpg!720

▲ 午后的红茶 logo. 图片来自:Prtimes

麒麟公司在创立之初的名字是麒麟啤酒厂,接管 1885 年成立的日本啤酒厂后,正式创立于于 1907 年,迄今也有 115 岁了。

068.jpg!720

▲ 成立初期的麒麟啤酒厂. 图片来自:麒麟官网

麒麟啤酒厂凭着德国工程师带来的酿造工艺和从德国进口的原材料,在当时深受日本消费者的喜欢。如今的麒麟,与朝日、札幌、三得利成为了日本啤酒四巨头。

069.jpg!720

1928 年之后,麒麟用当时市面上并未出现的半透明玻璃瓶,推出了柠檬汽水,自此进军饮料市场。1963 年,麒麟成立自动售货机服务公司,这也是麒麟饮料有限公司的前身。

070.jpg!720

1983 年,麒麟城餐厅开业,麒麟集团也来到餐饮业分上一杯羹。

071.jpg!720

▲ 麒麟城餐厅. 图片来自:signal inc

值得关注的是,麒麟在 1982 年后开展了制药和健康科学业务。历经 8 年的时间,麒麟在 1990 年推出第一种药物 ESPO®,用以治疗肾源性贫血。

2017 年,麒麟在健康科学领域推出了新品牌 iMUSE,销售能够提高免疫能力的血浆乳酸杆菌产品。根据今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这款产品得到了非常优秀的市场反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66%。

075.jpg!720

▲ iMUSE 系列产品. 图片来自:iMuse 官网

2021 年,iMUSE 的免疫功能成分被添加到了品牌经典的午后的奶茶和生茶饮料中,将饮料和健康保健品的界限打破。这瓶 2000 年就有的生茶饮料,瞬间有了健康保健品的新身份。

077.jpg!720

▲ 图片来自:Ponpare Mall

今年 8 月麒麟已经准备好 2000 亿日元现金,准备通过并购扩大其健康科学领域的业务,以期在 2030 年超越啤酒销售额,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078.jpg!720

▲ 图片来自:Twitter @nikkeimj

「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成为了麒麟集团长期经营计划中的重点。麒麟集团将在贴近大众健康方向去研发新的科技产品,相信这一次的电盐餐具 Elexolt 不会是唯一,在此之后健康科学领域还将会有更多让大众受益的产品面世。

写出《2001 太空漫遊》的英国作家 Arthur C. Clarke 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不如就像憧憬魔法那般,希望健康科学带来更多新发明,让大众过上更健康、更舒适、更愉悦的生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