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关闭全部门店,估值600亿独角兽“自杀”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nvestorscn.com/2022/11/10/10413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关闭全部门店,估值600亿独角兽“自杀”



2022-11-10 09:04:26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 

945142c4a5af4f8cb02f015b4b206e4a.jpeg

中国“新式茶饮之王”正遭遇“昏暗”时刻。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老高

中国“新式茶饮之王”正遭遇“昏暗”时刻。

投资家网获悉,知名新消费独角兽喜茶子品牌喜小茶,关闭了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这意味着,定位在“大众消费”的喜小茶以失败告终,彻底退出茶饮舞台。

遥想2020 年,喜小茶品牌刚诞生时何等风光,90 后富豪、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给予了喜小茶极高期望。在他看来,“中国茶饮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喜小茶便是聂云宸的一盘大棋。

为实现“全面统治中国茶饮”的愿景。喜小茶“千里走单骑”开启了一轮轮扩张,分别在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建立22 家门店,向中国茶饮各路大军发起挑战。

然而,才过两年,喜小茶就“败走麦城”不免唏嘘,到底是谁覆灭了聂云宸的幻想?

聂云宸幻想“全面统治中国茶饮”的美梦,破灭了。

这个90 后年轻人曾缔造中国创业“神话”,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身价40 亿元大富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杀死”喜小茶、毁灭美梦的人竟然正是聂云宸自己。

时间要回到两年前。彼时,聂云宸斗志昂扬。喜茶通过社交平台向外界推出了一个全新子品牌喜小茶,引起新消费行业广泛关注,喜小茶的出现也让喜茶丰富了茶饮赛道的布局。

相比主打高端的喜茶,喜小茶做的是中低端生意。在官方的描述中,它们有三个特点:一,价格相对便宜。比着喜茶30 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喜小茶定价6-16 元;二,强调性价比。它们打出了“真奶无奶精,真果无添加”的选宣语;三,远离核心商圈。

聂云宸当时认为,“中国茶饮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过去,喜茶走高端路线,无法对用户画像全面覆盖,如果要做“真正的品牌”,就需要覆盖用户,这是喜小茶品牌问世的初衷。

喜小茶诞生,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以更低的价格喝到物有所值的饮料,来弥补喜茶品牌覆盖力的不足。聂云宸的想法挺好,根据喜小茶周年报告显示,它们用一年时间分别在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开了22 家门店,月均能卖出1 万多杯饮料。

对于一个刚出道的新品牌来说,一年22 家门店、月均1 万多杯饮料,是个不错的起步。可到了2022 年,火爆的喜小茶突然一蹶不振,22 家门店陆续关闭,连官方账号都不更新了。

实际上,年初就有消息称,喜小茶在悄悄关店。至于关店原因“莫名其妙”,因为前面官方还在讲述喜小茶是如何拿下年轻人、盈利赚钱的,后面怎么就崩了?

经过媒体人多次走访发现,喜小茶“爸爸”喜茶在定价上逐渐模仿“儿子”。简言之,喜小茶动了喜茶的“蛋糕”,试想能便宜买“天然、好喝”的饮料为何要去买昂贵的喜茶?

喜小茶火爆时,外界流传出一种说法, 喜茶要靠喜小茶来应对“低端茶饮之王”蜜雪冰城的边界扩张。即便聂云宸嘴上不愿意承认,蜜雪冰城会是喜茶的竞品,但他也要考虑喜茶未来的出路,尤其在资本市场,盈利、规模、空间代表着优势与价格。

聂云宸自然也清楚市场局限带来的弊端,“高端永远都是大众消费的小众群体。”以同样走高端饮品奈雪的茶为例,赴港IPO 期间,估值129 亿元,门店超400 家。

上市之后,高端饮品路线不仅没有帮助奈雪的茶环节经营压力,还出现了单价升高、门店增多,却越卖越亏的现象。根据奈雪的茶发布的2022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20.44 亿元,经调整净亏损2.49 亿元,较去年同期0.48 亿元盈利下降了618.75% 。

奈雪的茶产品均价达到43 元,号称“全网最贵奶茶”,可它们的业绩惨得离谱。

由于缺乏市场想象空间,奈雪的茶股价遭遇大滑坡,市值仅82.33 亿港元。

比IPO 前估值低了差不多50 亿元, “老对手”遭遇的惨状,聂云宸不可能不引起警觉。

虽然,奈雪的茶在资本市场先行试水,但在中国新式茶饮江湖,喜茶的影响力无出其右。

新颖的“网红打卡”模式,别具一格的气质,让喜茶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大军的心。

创投市场,喜茶是资本手中的“香饽饽”。6 年拿下5 轮大额融资,把高瓴、红杉中国、IDG 资本、淡马锡、腾讯投资、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这样的VC/PE 、产业资本“大户”收入囊中。

2021年,那笔5 亿美元D 轮融资,喜茶拿到了投后估值600 亿元,几乎碾压所有新式茶饮对手,奈雪的茶气晕在港股,它们拼了命争到的“新式茶饮第一股”仿佛像个笑话。

可是风水轮流转,做低端生意的蜜雪冰城竟然同样拿到了600亿元估值,走在冲刺IPO 的路上。 当一个低端生意的想象空间跟高端差不多,原本那个高端生意就不那么高端了。

聂云宸想到了一个方法,创造新品牌来弥补喜茶缺失的想象空间。这步棋走的不错,与其让对手慢慢伸向高端生意,不如“降维打击”去渗透中低端生意,找点安全边际。

单从名字看,聂云宸用心了,却透着一个90 后大富豪的纠结。取个新名字怕年轻消费者不买喜茶账,于是巧妙的加了个“小”字,以区分它是喜茶下面的子品牌。

传统文字中,小代表着低,大代表着高。他想用喜小茶告诉外界,其开拓新市场的决心。

如果计划没有变化,喜小茶后面的路会复制喜茶模式,或再成立一家新公司继续融资。聂云宸没有想到的是,蜜雪冰城毛利率太高,导致所有玩家都在琢磨进军中低端生意。

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不是成立新品牌,而是“降价”。这导致喜茶不得不应消费大趋势随波逐流。今年1 月,喜茶方面公开宣布,进行价格调整,部分茶饮降价1 元-7 元不等。

一些网友表示,“现在连卖饮料的都出来割韭菜了。”喜茶方面趁机做了一波宣传,小红书上关于“喜茶便宜”的话题就多达一万多篇笔记,用“喜茶真香”代替“降价真相”。

彼时,聂云宸似乎忘记了在中低端市场亦有布局。

“精明”的喜茶用“自杀”的方式杀死了前景一片向好的喜小茶。

可这是不是聂云宸想看到的?

随着喜小茶关闭了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这个定位中低端的“大众消费”品牌彻底退出茶饮舞台,想做出中国茶饮第一个真正品牌的聂云宸,幻想覆灭。

喜小茶关闭全部门店,中国“新式茶饮之王”依然有着体面的解读。

那是它们的一次成功试水。

正如前文所述,拿到600亿元估值的喜茶没有上市,即一切财富都是梦幻泡影。

90 后富豪想要真正变富,一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价值变现。估值这东西,风云莫测,不转换成市值总是有点虚幻,它可以被抬高,就能被压低。

今年,资本市场的食品饮料、白酒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近一年跌了21.9%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跌了22.46% 。饮料板块低迷,影响了VC/PE 对前瞻市场的投资。

整个创投市场,就没开过几个饮料的单子,更别说600 亿元估值。

业务定位模糊是消费品行业的大忌。在不推出新品的情况下,强行降价改变市场策略,往往会让一家公司陷入被动。投资人需要思考,“这家公司估值水分到底有多大?”

两年前,聂云宸估计想到过此问题,他想切中低端市场,又不想破坏喜茶估值,财富流失。靠喜小茶慢慢渗透,幻想把喜茶打造成一家覆盖全阶段消费市场的“巨无霸”。

“上不惧奈雪的茶,下不畏蜜雪冰城。”

两年后,新消费投资风口切换,VC/PE 涌向硬科技,聂云宸慌了手脚,为不被其它玩家挤压市场与空间,喜茶最终要通过业务“自杀”的方式,迎合赛道。

就在这个月,喜茶做了一个“很蜜雪冰城”的决定,寻找事业合伙人,开放加盟。条件是,“需要一次性缴纳至少41.3 万元加盟费,同时提供100 万元现金或可变现资产流水。”

而喜茶的高端圈子“朋友”奈雪的茶、乐乐茶均没有选择走加盟商路线。按着行业口径,“加盟会扩大资金盘子,也会拉低品控。”聂云宸此时打出加盟牌,显然剑走偏锋。

中国“新式茶饮之王”喜茶的600 亿元估值,还能守得住吗?

</div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