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花了15000元,招募了30个员工!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49087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今天这篇文章不会太长,主要是分享一个有效、省钱且批量复制的做事方法。

不管是你一个人做项目还是小老板刚创业做项目,这个方法,在某些场景中,是适用的。

我一直喜欢用这种种快速验证或去达成某个项目阶段性目标。

01、普通员工成本高

我们最近要在某平台上做大量的内容建设,目的是三个:

其一是做品牌内容建设,用户搜索品牌信息可以看得到,增加信任。

其二是做搜索截流,当用搜索某些关键词的时候,我们的内容能够得到呈现和推荐。

其三也为引流,直接把用户导流到产品和微信私域里。

那么因为自己去发布内容,既要买手机、注册账号,还要招募大量的员工。

无论是时效性、产能以及成本都是问题。

比如现在在杭州招募一个普通员工的成本要五六千元,已经算很低了,还要负责社保等等。

但这样一个员工,可能一天最多自己写5篇文章,或者加10个微信好友之类。

所以,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在短期内产出大量的结果呢?

02、批量兼职+批量生产

村长一直用的方法就是招募大学生、宝妈兼职,每个月给予300-600元的兼职工资,再加上小部分奖励。

大家可以算一笔账单,我招募一个正式员工的成本是6000元,一天只能发5篇或者10篇文章。

但我招募大学生兼职,一个月给600元,那我就可以招募10个人。

每个学生每天要求写两篇文章,那么10个人就是20篇,同样的工资,比一个正式员工产出翻了一倍。

其中还有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内容和账号风险性很低,因为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区域。

而且兼职员工,没有所谓的社保、离职就发这些情况,工资发到位就可以了。

03、兼职员工靠谱吗?

当然,这里有的人会提出两个疑问:

其一,兼职人员的账号都不是公司的,人家不干了,账号和内容都管不了了。

这个要看具体的业务内心,比如我们搞评论,发文章这种,对于账号归属要求没那么高。

而且核心账号都在公司自己手里,比如我们自己就有20个手机和账号。

其二,担心兼职人员变动率比较高,产出效果一般。

这个问题要看你安排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招募什么样的人了。

比如我们招募写内容的人,就要求是文科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新媒体等相关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会把写内容的格式、标准列的很详细,只要按照框架输出就可以了。

这样对于我来说,一个正式员工就可以管理几十个兼职每天的工作。

哪怕中途三五个兼职的不做了,或者当天不能发,对我来说影响都不大。

而且我们会从兼职中,选一两个负责人,给予业绩的挂钩,有人不做了,他也会立马补充下来。

这样的人海战术,人力成本是很低的。

可能你招募一个四五年工作的经验的人要支付1.5万的月薪,但在我们这里1.5万可以招募30个兼职的宝妈、大学生了。

04、兼职员工适合什么业务?

以前我们做小红书引流的时候,一个宝妈负责一个类型的账号,或者我们把某个领域所有的账号关键词都注册了,剩下的就是做内容的生产。

这个方法,适合两种类型的业务:

其一,需要在短期内快速进行验证的,比如时间就是3个月或者半年的。

那么靠人海战术可以批量的进行测试。

比如我们以前做美食平台,去邀约美食博主入驻某个平台,50个兼职人员,每天最低要求私聊20个,三个月就沟通超过了10万人次,但我的成本还不到一个员工一年的工资。

其二,业务本身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不需要突出的文采,也不要设计、开发的技能,只要有时间,肯执行就行。

比如批量建账号发文,邀请好友入群、转发朋友圈广告,线下商家BD、私聊邀约、电话回访等等。

05、两个真实的兼职员工案例

顺便和大家说两个身边的案例:

其一,有个公司专门在某平台做历史、母婴账号的,大概有几百个吧,账号怎么来的,我的确不太清楚。

但是这些账号几乎每天都在更新,后面干活的都是在校学生,每个学生手上负责一些账号,批量搞内容。

其二,有个公司之前做淘客的,需要加群、发内容、找产品等各种引流,他们也是找大学生做混群、换群包括线下地推建群、引流等等。

完成某个阶段的使命后,兼职就可以不用做了。

但是靠这个方法,一个月的时间,就搞了几千个群。

可实际投入的用人成本,比招募正式员工低很多。

所以,我今天分享这个玩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不适合所有场景。

但还是那句话,在某些场景中,或者对某些公司来说,是有效的,而且效果是惊人的。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